<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攝影.文編/清和</b></p> <p class="ql-block"><b>由于我們按計劃只能在濟南待一天半故而我們抓緊時間在去動車站前先參觀一下趵突泉。</b></p><p class="ql-block"><b>趵突泉位于濟南市中心東臨泉城廣場北望五龍?zhí)墩嫉孛娣e158畝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據(jù)說原來的趵突泉是三股泉水噴涌不息,冬季水汽蒸騰如仙境,夏季清涼宜人。2003年復涌后持續(xù)噴涌至今。2024年打破持續(xù)噴涌最長紀錄,現(xiàn)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預備名錄成員。??</b></p><p class="ql-block"><b>趵突泉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記載,古稱“濼”,《春秋》中記載魯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會齊侯于濼”。</b></p><p class="ql-block"><b>趵突泉最早并沒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濼水的源頭,所以歷史上經(jīng)常以“濼”代指趵突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北宋曾鞏取其噴涌之態(tài)定名“趵突泉”。</b><b>曾鞏在《齊州二堂記》中記載:“自(渴馬)崖以北,至歷城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數(shù)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b></p><p class="ql-block"><b>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時帶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濟南品嘗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帶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b></p> <p class="ql-block"><b>我們沿著柳蔭小路觀賞著各種叫不上名字的小泉水緩緩流淌,據(jù)說園里泉群內(nèi)還有漱玉泉、黑虎泉、無憂泉、一線泉、柳絮泉、白石泉等30余處小名泉,今天我們就沿路去找看能找到幾處。當然我們還是要先去看看最著名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 (?????) </b></p> <p class="ql-block"><b>我們順著游人指點先來到了趵突泉。趵突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園內(nèi)的濼源堂前。四周用石砌成長方形。泉池長30米、寬18米,深2.2米。趵突泉北臨濼源堂、西傍觀瀾亭、東架來鶴橋,南有長廊圍合。</b></p><p class="ql-block"><b>泉水從地下石灰?guī)r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萬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個出水口,最大涌水量為16.2萬立方米左右。其主泉池呈長方形長30米、寬18米,深2.2米。三股泉水噴涌如輪,形成“趵突騰空”的奇觀。??</b></p><p class="ql-block"><b>20世紀90年代末,由于濟南市的水文情況,趵突泉經(jīng)常陷入季節(jié)性停噴的窘境,2001年時更是創(chuàng)下了停噴890天的歷史紀錄。泉水停噴從一個方面說明了當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護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來,趵突泉已經(jīng)基本上恢復了四季泉水不斷的景象。在2007年5至6月又有一次斷涌。在濟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復了四季泉水不斷的景象。</b></p><p class="ql-block"><b>我們在趵突泉雖然沒有看到三處噴水如“趵突騰空”的壯觀場面但能親臨現(xiàn)場看到三處泉眼在汩汩冒水也覺得很開心了。</b></p> <p class="ql-block"><b>參觀完趵突泉我們沿著一路大小泉水賞景,趵突泉公園里楊柳依依鶯飛鳥鳴紅花點點,此情此景美不勝收。</b></p><p class="ql-block"><b>聽說趵突泉周邊還有些名勝古跡包括濼源堂、觀瀾亭、李清照紀念堂等,文化底蘊深厚。??我最想去看看李清照紀念堂,我們一邊走著觀賞風景一邊按游人指點找尋紀念堂。</b></p><p class="ql-block"><b>在李清照紀念堂的不遠處我們看到了漱玉泉。</b></p><p class="ql-block"><b>漱玉泉位于濟南趵突泉公園李清照紀念堂南側(cè)屬趵突泉泉群。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及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均收錄此泉。其名源自《世說新語·排調(diào)》中“漱石枕流”典故,寓意泉水激石如玉般晶瑩。??</b></p><p class="ql-block"><b>?泉池呈長方形長4.8米、寬3.1米,深2米。四周環(huán)繞漢白玉欄桿,北壁嵌有1956年書法家關友聲題寫的“漱玉泉”石刻。??</b></p><p class="ql-block"><b>?相傳宋代詞人李清照曾于此掬水梳妝、吟詩填詞,其詞集《漱玉詞》即以此泉命名。1959年泉北建李清照紀念堂,進一步強化了泉與詞人的文化紐帶。??</b></p><p class="ql-block"><b>而李清照紀念堂就在玉漱泉旁邊移步就到。</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李清照紀念堂?位于趵突泉公園漱玉泉畔為紀念宋代婉約派詞人李清照而建的專題紀念館。占地4000余平方米,以宋代建筑風格和豐富陳展系列呈現(xiàn)其生平與文學成就。</b></p><p class="ql-block"><b>紀念堂始建于1959年,原址為清代丁寶禎祠。1980年改建后形成現(xiàn)在格局,1999年擴建至4000平方米。??采用宋代四合院風格,融合園林景觀與詞意設計,涵蓋漱玉堂、疊翠軒、溪亭等主體建筑,檐角飛翹,曲廊環(huán)繞。??</b></p><p class="ql-block"><b>有郭沫若題寫“李清照紀念堂”匾額及正廳楹聯(lián):“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b></p><p class="ql-block"><b>可惜我們時間有限不能細細參觀,只能走馬觀花的走一圈感受一下就往下處景點了。</b></p> <p class="ql-block"><b>從李清照紀念堂出來我們又看到了兩個泉池:一線泉和柳蔭泉。兩泉池緊挨著,圍欄古樸雕刻精美一看就知道是古物。剛好參觀完也有些累了,我們就在倆泉眼邊上休息休息。</b></p> <p class="ql-block"><b>休息片刻我們就找到了黑虎泉。</b></p><p class="ql-block"><b>黑虎泉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解放閣南護城河南岸陡崖下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b></p><p class="ql-block"><b>?因泉水涌出時湍擊巨石發(fā)出粗獷的鳴響酷似虎嘯故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間,黑虎泉洞穴的上方曾建黑虎廟。泉為一天然洞穴高2米、寬1.7米,深3米。泉水主要來自洞穴由青石壘砌洞穴隱露在巖壁下泉池由石塊砌成方形。</b></p><p class="ql-block"><b>南壁并列3個石雕虎頭。泉水流過暗溝,經(jīng)3個石虎口噴出。涌水量最大每日4.1萬立方米,僅次于趵突泉。黑虎泉曾是濟南市的市區(qū)供水水源之一。</b></p><p class="ql-block"><b>1980年代濟南市以黑虎泉為中心,南護城河為軸線,建成環(huán)城公園。</b></p> <p class="ql-block"><b>參觀完黑虎泉我們繼續(xù)走又看到了白石泉。</b></p><p class="ql-block"><b>白石泉在黑虎泉東北,解放閣南側(cè)河岸邊,西與九女泉相鄰。泉邊有潔白的自然石俯臥。昔日,泉波甚急噴涌搖蕩沖擊白石發(fā)出清響。清道光《濟南府志》有記載。</b></p><p class="ql-block"><b>白石泉出現(xiàn)較晚,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春夏之交天旱,山東布政使江蘭主持疏浚河道時從地下涌出一泉,而泉周邊有很多山石故名為白石泉。該泉水甘美即可灌溉又可飲用附近居民為之歡欣。</b></p><p class="ql-block"><b>清代濟南人喬岳《松石詩抄》中有《白石泉上》詩贊美說:“風滿園林月滿樓,一泉圍繞半城秋。溪西煙樹知多少?添個魚船勝虎丘?!?lt;/b></p><p class="ql-block"><b>如今已時過境遷白石泉已沒有了當年盛景,卻也依然存在成為了泉城72泉之一,還是很有觀賞價值的。</b></p> <p class="ql-block"><b>參觀了趵突泉公園我們在找吃午飯時看到了解放閣。</b></p><p class="ql-block"><b>?解放閣原本是濟南戰(zhàn)役中人民解放軍攻克濟南時的攻城突破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F(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免費參觀的紀念館,讓后人緬懷先烈,銘記歷史。</b></p><p class="ql-block"><b>?解放閣位于濟南舊城的東南角,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周邊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它不僅是一座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筑,同時也是泉城濟南的一個重要景點。</b></p><p class="ql-block"><b>我們雖然沒有時間進去參觀了,能在外圍拍幾張照片也算是個意外收獲了。(?????) </b></p> <p class="ql-block"><b>?在解放閣對面就是濟南著名的寬厚里街。</b></p><p class="ql-block"><b>濟南寬厚里?始建于明代,因清代街內(nèi)慈善機構(gòu)“寬厚所”得名。2015年經(jīng)世茂集團改造后開放。街區(qū)占地約0.16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包含400余家店鋪,主打餐飲、文創(chuàng)、休閑業(yè)態(tài),全天免費開放。其定位為“最濟南、最文化、最生活的街巷”,通過仿古建筑(青磚灰瓦、四合院落)還原老城風貌,同時引入現(xiàn)代商業(yè)元素,形成歷史與現(xiàn)代交融的沉浸式體驗空間。??</b></p><p class="ql-block"><b>?看到又一處濟南古街我太高興了而且這里美食聚集?匯集濟南傳統(tǒng)小吃(把子肉、油旋兒)及網(wǎng)紅餐飲,我們在這里打包了一些美食就直奔動車站了。。??</b></p> <p class="ql-block"><b>(?????) 看我們家的小朋友多調(diào)皮,走過公園的小商品鋪時執(zhí)意要姥姥送他一個小花發(fā)卡說一定會戴上。好吧,買。這不小少年真的一直戴著出了公園上了出租車也不摘下來。這娃!哈哈(?????) </b></p> <p class="ql-block"><b>這趟參觀趵突泉公園雖然是來去匆匆我們也感受到了濟南市的歷史厚重,風土人文豐富景致優(yōu)美。在濟南時間雖短而收獲頗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