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陽光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我驅(qū)車穿過一條條寬闊的街道,兩旁的綠樹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我招手,歡迎我來到這座城市的綠心——紅山公園。遠處的高樓大廈與近處的低矮住宅交相輝映,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與變遷。我知道,今天的旅程將從這里開始,去探尋那座紅色塔樓背后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走進公園不久,我便被一座莊嚴肅穆的雕像吸引。它靜靜地矗立在綠樹與灌木之間,仿佛在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土地。雕像前方的石碑上刻著幾行文字,我駐足細讀,試圖從字里行間了解這位被紀念者的生平。旁邊一位打著傘的行人匆匆走過,仿佛不愿打擾這片刻的寧靜。我站在雕像前,心中涌起一絲敬意,仿佛與歷史有了一次短暫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我來到了一片綠意盎然的區(qū)域。這里的高樓大廈被樹木掩映,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整個空間顯得寧靜而現(xiàn)代。我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大自然與現(xiàn)代都市的和諧共存。這片綠地仿佛是城市中的一片凈土,讓人忘卻了外界的喧囂。</p> <p class="ql-block">紅山公園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qū)紅山路,地處烏魯木齊市區(qū)中心,東要河灘快速路,西至新民西街,南至西大橋游園,北毛華凌市場,總面積4.1平房千M。</p> <p class="ql-block">紅山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景區(qū)山體由紫色砂礫巖構(gòu)成,海拔910.8M,山勢呈東西走向,,烏魯木齊河縱貫?zāi)媳?,山體長1500M,賓1000M。清乾隆五十(1788),紅山塔建成,為烏魯木齊市文物古跡中最早的歷史遺跡。1985年5月1日紅山公園正式成立。</p> <p class="ql-block">紅山公園主要有塔映斜陽,遠眺樓,石碑英烈,虎頭赤壁,臥龍噴泉等十拿處,有哥能滑道等游樂,2023年被評烏市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相傳唐朝初年置庭州時,就在紅山修建了一座廟宇,人稱“紅廟子”,后來游牧民族又在紅山頂上筑起祭祀神靈的“敖包”,牧民遠遠看見敖包,都要下馬行禮。</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紅山塔建成,為烏魯木齊市文物古跡中最早歷史遺跡。</p><p class="ql-block">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紅山古廟群僅剩大佛寺山門一坐。</p> <p class="ql-block">穿過一片林蔭小道,我終于來到了此行的終點——紅山塔。這座紅色的塔樓矗立在山崖之上,周圍綠意盎然,幾位游客正在塔前拍照留念。塔前的黑色石碑上刻著“紅山塔”三個大字,旁邊還有一段介紹文字,我細細閱讀,了解到這座塔樓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站在塔下,我仰望著它那歷經(jīng)風(fēng)雨卻依舊挺拔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敬畏。</p> <p class="ql-block">離開紅山塔后,我駕車駛上山間的公路,道路兩旁是茂密的植被與石墻,遠處的山脈連綿起伏,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畫。陽光灑在車窗上,溫暖而柔和。我打開車窗,讓清新的空氣涌入車內(nèi),感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一路上,我回想著今天的所見所感,心中充滿了寧靜與滿足。紅山公園,這座城市的綠心,不僅讓我領(lǐng)略了自然的美麗,也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