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素材拍攝 陳艷</p><p class="ql-block">文字 陳艷</p><p class="ql-block">ID 139221793</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若說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是地球的“綠肺”,望天樹景區(qū)便是其中最蓬勃的心跳。在這里,“陸空”全方位感受雨林的魅力,而凌空漫步的樹冠走廊,尤為難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025年正月初三早八點,我們一家從景洪孔雀樓出發(fā),自駕兩個半小時抵達望天樹景區(qū)。這里隸屬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作為地球北緯21度唯一的綠洲,它也是中國境內(nèi)唯一被國際公認的熱帶雨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踏入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壯觀的“旅人蕉走廊”——數(shù)米高的旅人蕉如列隊的綠色巨人,寬大的扇形葉片層疊舒展,宛如孔雀開屏。其葉柄基部的深V型凹槽可儲存雨水,展現(xiàn)出熱帶植物獨特的生存智慧。挺拔的樹干似棕櫚,頂部葉片向兩側(cè)延展,在雨林中形成強烈的視覺張力。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旅人蕉與瓷玫瑰、蝎尾蕉等植物共生,構(gòu)成一條色彩斑斕的雨林花徑。漫步其間,濕潤的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草木的清新,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汲取自然的純凈,令人心曠神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縷縷幽香縈繞間,我們駐足于望天樹下。作為東南亞雨林的王者,這些擎天巨木僅憑名字便令人神往——筆直的樹干如青銅柱般巍然矗立,仰首望去,層疊的樹冠撐開翡翠穹頂,將天光濾成細碎的金斑。掌心貼上皴裂的樹皮,粗糲的觸感里蟄伏著百年風雨的密語。繞樹徐行,藤蔓垂落的陰影在苔痕上搖曳,仿佛能聽見年輪里沉淀的雨林史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它們不僅是我國最高的闊葉樹種,被譽為萬樹之中的“王者”、林中的“巨人”,高聳入云,俯瞰群木。它們更是堅韌的守護者,默默守衛(wèi)著勐臘的森林。望天樹偉岸挺拔的身姿,正是勐臘各族人民崇高精神與優(yōu)秀品格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懸于36米高空的樹冠走廊無疑是此行最令人心跳加速的體驗。這條500米長的“空中巨龍”在蒼翠的樹冠間蜿蜒盤旋,將一個個獨立的綠色穹頂串聯(lián)成令人嘆為觀止的立體景觀?!按蠹易⒁猓呃葧S著山風輕輕擺動,這是正?,F(xiàn)象?!睂в涡∪A的話音剛落,鋼索網(wǎng)道就在我們腳下微微震顫。人與雨林,同吐納,共晨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小孫女緊緊攥著護欄,像只受驚的小樹懶般貼著尼龍網(wǎng)挪動腳步。直到一只松鼠從枝葉間靈巧躍過,她才漸漸放松下來。站在這個高度,雨林呈現(xiàn)出全新的面貌——層層疊疊的樹冠如碧浪翻涌,地面上的游人成了移動的小點,而巍然矗立的望天樹則像指引航向的燈塔。鏤空鋼板傳來的輕微金屬聲響,與林間的鳥鳴蟲唱交織成獨特的空中交響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這條驚險刺激的“天空步道”,實則是連接人類與原始雨林的生態(tài)橋梁。當雙腳踏上云端,雨林的脈動近在咫尺,生命的壯美盡收眼底。每一個搖晃的瞬間,都是與這片綠色奇跡最親密的對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午后,我們沿著植被茂密的菲利普小道繼續(xù)探索。這條為紀念菲利普親王1986年歷史性考察而命名的小道,見證了中國熱帶雨林獲得國際認可的重要時刻。兩公里的行程中,我們邂逅了無數(shù)雨林奇觀:板狀根如巨人的腳掌深深扎入泥土;老莖生花在粗壯的枝干上綻放異彩;最令人震撼的當屬絞殺榕——這些無情的生存藝術(shù)家以溫柔的殺戮演繹著叢林法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導游詳細講解著絞殺榕的生命歷程:一顆隨鳥糞落下的種子,在宿主枝丫間悄然萌發(fā)。氣根如垂落的絲絳,在歲月中逐漸編織成致命的羅網(wǎng)。它們一邊向上爭奪陽光,一邊向下汲取養(yǎng)分,最終用纏綿的擁抱完成了一場長達數(shù)十年的謀殺。站在中空的榕樹軀殼前,仿佛能聽見生命更迭的沉重嘆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出口處的古老技藝手工蠟染很受孩子們青睞。蠟染的藍靛提取自雨林植物,仿佛將絞殺榕的紋路與樹影和孩子們的歡笑染進布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乘船離開南臘河時,“東方亞馬遜”的碧波倒映著望天樹的輪廓,宛如一條流動的綠色綢帶。漸行漸遠的雨林在藍天下低語。它不僅是地球上鑲嵌的一顆翡翠,更是文明焦慮癥的天然解藥。帶走的記憶里,有克木人簸箕餐中炸豬皮的酥香,有跳舞草應聲旋轉(zhuǎn)的俏皮,更有雨林教會我的事——如望天樹般扎根大地、直面蒼穹,在搖晃的世界里站穩(wěn)自己的步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回望那條懸于林冠之間的長廊——它曾以世界樹冠最高與500米的縱深將恐懼揉進每一步,又以雨林的浩渺與生命的壯美將勇氣注入靈魂。穿行于絞殺榕的纏綿、板根的雄渾、老莖生花的倔強之間,雨林早已將生存的哲學書寫成無聲的史詩。當指尖撫過望天樹粗糲的樹皮,仰視它刺破云霄的孤影,88米無與倫比的身軀不僅是自然的奇跡,更似一座垂直的豐碑——它承載著蔡希陶教授發(fā)現(xiàn)時的熱淚,銘記著菲利普親王向世界宣告中國雨林存在時的驚嘆。那些埋入泥土的種子,終將以年輪銘刻此刻的敬畏,讓渺小的人類與永恒的自然達成和解。</b></p> <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2025.01.31</p><p class="ql-block">拍攝地點:云南西雙版納望天樹景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