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韓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初秋的八月,星際飄落著零零細(xì)雨,氤氳著最美好的時光。靜靜走進(jìn)海關(guān)大樓的視頻會議室,電子屏幕的藍(lán)色光芒映照著醒目的標(biāo)題:“我的小說,我的時代”,對愛好文學(xué)的我來說,具有特別的吸引力。王十月老師優(yōu)雅的坐在長方形圍桌中間,他的聲音悠然自得,樸素的話語中總有耐人尋味之處,袒露了文學(xué)深處那根脈的真相,原來寫作并非高懸于天際的星辰,而是深植于時代泥土中的種子,根須所觸之處,正是我們個體生命與廣闊時空緊密相連的纖維。做深刻的人,忠實于自己的內(nèi)心,面對復(fù)雜的世界,依然過著樸素的生活,不用華麗的詞藻,沉浸于世俗的生活中,解決普通人遇到的不同問題,回歸到本色的傳統(tǒng),從生命中流淌出來,如詩一般的話語蘊藏著最好小說的題材要素,我聽的似乎入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老師講述著小說與時代,每一個寫作者無不背負(fù)著時代所賦予的獨特行囊,而作品則成為我們應(yīng)答時代之問的真誠聲音。寫作的深意,原來是這樣的責(zé)任:用筆尖刻下時代的印記,以故事傳遞情感的重量。當(dāng)記錄成為使命,文字便不再只是飄浮于紙面的符號,而是沉甸甸的、對時代一種虔誠的擔(dān)當(dāng)。在這宏大的背景中,王老師同時亦提醒著我們,時代洪流深處,個人獨特的聲音才是其魂魄所系。一顆顆獨立閃光的星辰,才能共同綴成一片璀璨的夜空;每一個堅守自我、內(nèi)心不隨波逐流的靈魂,才真正匯成了時代奔涌不息的深沉河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講座結(jié)束,我鼓足勇氣邀請王老師為我題字,他欣然提筆,筆尖在紙上沙沙輕響,“忠于自我,不舍晝夜”八個字瀟灑而出,仿佛也落在了我的心上。這八個字,瞬間照亮了寫作路上那些獨自跋涉的長夜,原來每一盞深夜孤燈下的堅守,都是對時光最忠實的承諾,是在混沌中守護(hù)自己靈魂最初的光亮,是無聲中與生命最莊重的約定。此時,我很快想到王老師的長篇小說《不舍晝夜》,他在小說中塑造出一位內(nèi)心極度糾結(jié)矛盾的“圓形”小人物,以行云流水、簡潔深刻的個性化語言,生動描繪出主人公王端午50多年來不舍晝夜四處輾轉(zhuǎn)、不斷被命運裹挾著向前的一生。文字質(zhì)樸,情感真摯,反映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物質(zhì)到精神上的巨大變化,對于發(fā)展過程中人性的浮沉也有深刻的剖析和反思。他將忠于自我和書名相融合為我題字簽名,對我是最大的鼓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步出海關(guān)大樓,城市的喧囂撲面而來,然而心間那簇被點燃的文學(xué)星火,卻并未被塵世之風(fēng)所熄滅。短暫的時光里,讓我懂得文學(xué)從不曾遠(yuǎn)在天邊,它就蘊藏在我們每一次伏案燈下,每一次對生活的叩問深處,寫作之路縱使孤獨,但那“不舍晝夜”的箴言,正為所有在暗夜里秉燭前行的人照亮了方向,王十月老師,激勵我忠于自我,沉淀在最樸素的生活里,點燃“我是誰”的光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晚伏案提筆,窗外夜色深沉如墨。初秋的韻味悄然來臨,當(dāng)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仿佛正是王老師題字時墨痕生長的聲音在延續(xù)。我忽然明白,寫作不只是文字的鋪陳,更是以文字為刻刀,在時光里鐫刻下屬于我們靈魂的印記。所有深夜的孤燈都將成為星群,只要忠于自我,不舍晝夜,我們筆下的一豆微光,終將匯入時代浩瀚的星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b>韓非,宿遷市公安局三級高級警長,宿遷市雙蔡學(xué)校法治副校長,退役軍人,執(zhí)業(yè)醫(yī)師,高級心理咨詢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宿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特聘講師,宿遷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2022年宿遷最美警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