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至之后,包頭的氣溫狠勁高了幾天,每天都是30度以上,對我這個怕熱還怕冷的人一點兒都不友好,于是,N年沒鋪的竹子塊涼席又“重見天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塊涼席比我兒子的年紀都大,屬于我們家的“元老”了,如今再拿出來,依舊油光锃亮,那么親切喜人。其實,涼席都是瞬間的作用,尤其是竹子塊的涼席,剛躺上去感覺冰冰涼,一會兒就被身體捂熱了,然后就感覺后背火燙,馬上翻個面,再翻個面,一直不斷翻面中,不翻生怕被烤糊一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涼席粉墨登場后,天氣突然變了,變得不那么燥熱了,最高溫度也就26度左右,而且每天不是陰天就是下點小雨,感覺溫潤舒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了一下手機上的一周天氣預報,基本上每天有雷陣雨或者小雨,這樣的天氣對于北方的我們來說,是最好不過的,空氣濕潤、清風相伴、陽光不烤、氣溫不高,簡直讓人無法形容那種舒服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這樣的氣溫鋪著涼席就有些不妥了。躺在涼席上,瞬間感覺涼意襲人,尤其是后半夜的時候,胳膊、腿伸到哪里都如同碰到了寒冰,讓人下意識地縮成一團。夏天睡覺不應該是展油活水的嗎?每天晚上當“團長”,第二天總感覺身體僵硬,好像是缺了潤滑油的機器,直僵硬棍的。更重要的是,肩膀開始“作妖”了、老腰也要“造反”了。左思右想之后,將涼席暫時撤掉,讓它先“稍息”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樣的濕度,堪比江南;這樣的氣溫,賽過大后山。屋里的溫度大多數(shù)在25度左右,晚上睡得既踏實又香甜,半夜的時候,還得將夏涼被蓋在身上,來抵御從窗戶縫鉆進來的絲絲涼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包頭的夏天,給人驚喜,讓人愜意,怎一個爽字了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夏天也有過幾天高溫,也承受過燥熱,但慢慢地就有點水鄉(xiāng)的感覺了,山色青蔥、雨水頗豐、樹木躥高、小草齊腰、霧氣迷蒙、翠色掩映、不熱不冷、風調(diào)雨順,我愛這樣的夏天!我甚至可以自豪地告訴遠方的人,包頭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宜居之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