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七月盛夏,老虎老師多次盛情相邀,終于第一次來到地處云南東南的錫都個舊,這是地球上少數幾個位于北回歸線上的城市之一。陌生的城市總會讓人暗生許多探索欲,更何況初來乍到時,金湖就給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覺。環(huán)湖之旅,勢在必行。</p> 1老陰山上的鳥瞰 <p class="ql-block">↑“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云剛出岫,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金湖確實是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雨季傳奇,七十年前的一場連日暴雨,蘇聯顧問的圍湖建議,當地民眾的奮力圍筑,原本礦區(qū)和農田的低洼地,竟成了今天明珠般的金湖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紅河州體育館的綠茵場。這座用藝術化手法設計的馬蹄型觀景式體育場,從座向到造型,再到色彩的搭配,都與城市景觀巧妙相融。</p> <p class="ql-block">↑山城抱湖,金湖潤城。站在老陰山巔,四面環(huán)山的個舊城景盡收眼底。這片谷底之城,與大多數城市的依水成市不同,這里的水資源相對很少,礦區(qū)工業(yè)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都非常珍貴。金湖的誕生,對個舊小氣候的生態(tài)調節(jié)意義非凡。</p> <p class="ql-block">↑金湖南岸的水碼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2金湖東岸 <p class="ql-block"> 七月八月的個舊,氣溫一直都維持在最低15℃、最高27℃左右。從早到晚,沿著湖邊散步的人絡繹不絕。雖然湖邊同時有幾條平行的步道,但是舉起相機時,鏡頭里總會有行人成為背景。</p> <p class="ql-block">↑紅河州體育館,位于金湖東路66號。</p> <p class="ql-block">↑據官方給出的數據,環(huán)湖游覽步道全長約4.2公里,步行全程需45~60分鐘。但由于可以抄近道,實際路程只有3.8公里。</p> <p class="ql-block">↑雨云里的老陰山金剛塔。</p> <p class="ql-block">↑抗洪紀念碑。雕塑高3米,厚1米,最大寬度為4.5米,碑身用黑鳳紅花崗巖鑲嵌,正面鐫刻有時任云南省長和志強視察個舊洪災時的親筆題詞“根治金湖,造福人民”。</p> <p class="ql-block">↑1954年8月暴雨50多天,1996年8月暴雨40多天,時隔42年,兩場史上罕見的洪水災害并沒有擊垮這座山谷里的城市。災后重建,湖道重塑,重新又構筑起今天的山與水、湖與城的和諧共存。</p> <p class="ql-block">↑“96.8”特大洪災碑記。雕塑由變形為“V”字的“96”水紋字樣構成,象征錫都人民取得了抗洪救災的勝利,雕塑又象一只搏擊長空的雄鷹,也象一朵翻卷的浪花,更象一對緊握在一起的拳頭,寓意深刻地表明了個舊人民戰(zhàn)天斗地的雄心壯志和奔向美好未來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抗洪紀念碑的東側道路。</p> <p class="ql-block">↑孔雀燈雕塑。漢青銅孔雀燈于2010年個舊市卡房鎮(zhèn)黑螞井古墓地出土,屬于個舊的著名文物,在個舊市區(qū)建有多座紀念性雕塑。</p> <p class="ql-block">↑石臺上古老的孔雀燈、底座偌大的錫字、自然與人為力量合成的高原湖泊、日新月異的礦區(qū)小城,在此刻相融成景,正悄然無聲地講述著古老的錫礦開采歷史和曾經的輝煌故事。</p> <p class="ql-block">↑原屬于云錫公司的挖泥船,用于把選廠排污的尾礦泥,回收到專門的“尾礦壩”,以及挖掘湖中的沉積淤泥。現在雖還停泊在湖邊,但已變成了水上酒吧。</p> <p class="ql-block">↑登船入口。</p> <p class="ql-block">↑船舷的吊燈。</p> <p class="ql-block">↑挖采傳送帶居然還完整保存在船的一側。</p> <p class="ql-block">↑晨練的舞劍人。</p> <p class="ql-block">↑用于訓練的皮劃艇碼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3金湖南岸 <p class="ql-block">↑金湖湖面海拔1688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每當黑云壓城,湖水也成了墨水色。來個舊住了幾天也沒有拍到朝霞和余暉,金湖的金色只能今后再尋了。</p> <p class="ql-block">↑個舊的夏云立體有致,在很短的時間內分分合合,一會兒大家各立山頭,一會兒又抱團聚攏,天馬行空,陰晴不定,任意馳騁,任意主宰。</p> <p class="ql-block">↑金湖南岸的游船碼頭,設有金湖公園標志,似乎算是景區(qū)的正門入口。</p> <p class="ql-block">↑解放個舊紀念石雕,“解放”二字為第一任云南省委書記宋任窮(1909-2005)題寫,下方用砸碎鎖鏈作為襯托。1950年1月個舊的解放戰(zhàn)斗進入尾聲,守城敵軍大部分匯集到紅炮臺核心陣地及其周圍的民房里,做最后的負隅頑抗。1987年時在紅炮臺遺址上建立石雕。</p> <p class="ql-block">↑袁紹虞題字石雕。書法家袁紹虞(1924-2005)是云南石屏人,曾任個舊一中教師近40年,生前任個舊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等職。</p> <p class="ql-block">↑臨湖而建的個舊市人民醫(yī)院等高樓建筑。</p> 4金湖西岸 <p class="ql-block">↑西岸陳設的火車頭是個碧石鐵路1號蒸汽機車原型的復制品,按1:1比例仿真復制?;疖囶^與四節(jié)法式風情車廂共同構成了個舊錫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的特色景觀。</p> <p class="ql-block">↑廢棄礦車打造的特色景觀,礦車原型可追溯到19世紀末個舊錫礦的開采時期。小礦車們等距排列在環(huán)湖綠化帶中,銹跡斑駁的車體與繁花競放的車頂形成鮮明對比,厚重與明媚共同構成了令人駐足的露天礦業(yè)歷史展廊?。</p> <p class="ql-block">↑遠眺金湖東岸老陰山。</p> <p class="ql-block">↑金湖的西碼頭,似乎被營造成了一個小型商演舞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5金湖北岸 <p class="ql-block"> 金湖北岸是個舊的老城區(qū)。自從金湖誕生以后,個舊的高原空氣就開始變得濕潤起來,隨著礦業(yè)的繁榮,紅河州府在四年之后也從蒙自搬到了個舊。個舊曾以“小香港”的經濟發(fā)展著稱,金湖也常有人與維多利亞港相提并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近提升改造過后的巴金廣場。</p> <p class="ql-block">↑巴金半身塑像。中國現代作家巴金(1904-2005)于1960年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視察個舊,深入體驗礦工生活后,撰寫文章贊美新中國成立后個舊工業(yè)城市的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巴金在錫都個舊這座邊陲小城駐留了六天,親眼目睹了清澈如金的湖水,湖畔矗立的嶄新大樓,一座座生機勃勃的錫礦工廠,一個個意氣風發(fā)的新中國錫城工人,這里早已不是1932年筆下《砂丁》的生活場景和模樣。</p> <p class="ql-block">↑民間相傳,巴金先生對波光如金的個舊湖贊不絕口,因而把這片湖泊起名為“金湖”。而官方聲音則說非也非也,個舊湖之所以更名為金湖,是因為個舊盛產金屬(錫礦),而且城市發(fā)展正值“金色年華”,故定名“金湖”。</p> <p class="ql-block">↑與巴金塑像相鄰的是兩個籃球場。</p> <p class="ql-block">↑巴金廣場臨湖岸邊的海豚塑像。</p> <p class="ql-block">↑無意中發(fā)現有一處石欄桿的頂端與眾不同,柱頭為龍首形狀。仔細一看原來是水文站的水位標尺。</p> <p class="ql-block">?↑金湖雖然是通過人工筑堤圍湖形成的高原湖泊,但并非是封閉的死水。湖水來源于紅河及其附近的支流,其中主要支流為南盤江,下游匯入紅河。金湖具有自然水源補給和生態(tài)調節(jié)功能,排洪系統自2000年隧道建成后已實現全自流排泄。??</p> <p class="ql-block">↑金湖之于個舊,猶如畫龍點睛。</p> <p class="ql-block">↑金湖北岸碼頭。</p> <p class="ql-block">↑劃艇手與女教練。</p> <p class="ql-block">↑山雨欲來風滿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