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星期天。我們一行九人在洪七公群主帶領下,自駕兩車赴歷城區(qū)西營街道的東水峪村南面、杜家坡村西面爬山,在兩條山水溝中轉了一圈,欣賞了濟南石猿。 “石猿”是官方稱謂,百度地圖上標注的是“濟南石猿”,驢友們都叫“猿人石”,當?shù)卮迕穹Q作“石猴子”。 我們于9:20到達了東水峪村。東水峪村是一個建在半山腰小山村,相傳是清代末期,葉氏由章丘縣葉亭山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峪且有泉水,又在一座山嶺的東面,故沿稱東水峪。我們將車停在了一個貌似廢棄的場房門口。 整理行裝,向南行,進入偏向西南的山溝中。 這山溝就是一條亂石溝,也是雨季的山水溝。整個溝峪中亂石縱橫,遍布的石頭沒有一塊是規(guī)整的。大的如屋如榻,小的則如拳如卵,都被歲月磨去了棱角,很難看清是什么形狀。 由于前幾天下過幾場雨,所以山溝中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動。我們沿著溝底,踩著露出水面的較大石塊,小心翼翼地跳躍前行。 溝峪兩側植被極為茂密,腳下流水嘩嘩作響,行走其間,一股清爽之感油然而生。 繼續(xù)深入,溝峪愈發(fā)深邃,兩側壁崖高高聳立,溝底不斷拔高,好多的地方形成了大小各異的水潭。 溝峪底部,小斷崖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于是,便形成了一處又一處的小瀑布。星羅棋布的小瀑布,像被山風揉碎的銀河,從錯落的巖崖間一路跌撞下來。在石凹里積成一汪碧潭,潭水滿了,便順著下一階緩坡漫溢,成了第二道更寬些的瀑布。 今天氣溫較高,且?guī)缀鯖]有一絲山風,顯得比較悶熱。但行走在這植被茂密,水流潺潺的溝峪中,還是感覺著有一絲絲清涼的。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澗水潺潺繞翠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驢友沿溪覓清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戲水逐影心花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風吟伴笑瀾。</div> 走到溝峪的盡頭,我們左轉向東面攀爬。由于下雨不久,地面比較濕滑,拔高上攀還是比較費力氣的,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了。 攀爬到頂端,進入了刺槐與柏樹林中,雖然樹蔭密布,沒有太陽直曬,但由于沒有風,依然是悶熱難耐。 沿著山梁前行一陣,然后掉頭向北,下行進入了另一條溝峪。<br> 這條溝峪植被更加茂盛,雜樹亂藤灌木交織在一起,把原有的驢道塞了個密不透風。群主在前面開路,我們依次跟在后面,在樹藤中跌跌撞撞地鉆行。 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鉆出了茂密、悶熱的樹藤,進入了亂石裸露的溝峪底部。這條溝峪被當?shù)卮迕穹Q作“老驢溝”。 在老驢溝中蜿蜒下行了一陣,東側突然出現(xiàn)了鐵柵欄,群主說:“到了猿人石,大家可以欣賞、拍照,一并在此休息一下?!?lt;br> 鐵柵欄上還豎著一塊綠底白字的警示牌,上面寫著“大自然賦予的天然景觀為我們所共有,請您愛護和珍惜。” 抬眼就望見了那網(wǎng)紅猿人石。其實只是一個碩大的頭顱,身體在山體里面,或者說就植根于山體中。不過這頭顱真的像極了,貌似就是一個猿人的頭顱標本。與我以前在博物館或者書本上見過猿人模型幾乎是一模一樣的。<br> 細致觀察,但見他:厚而濃密的毛發(fā)覆蓋在頭頂,高高凸起的額頭,深深凹陷的眼睛,扁平的鼻子,半張的大嘴巴......太像了,真的是惟妙惟肖。不得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驚嘆,這是任何藝術家都不可能完成的藝術杰作。 讓人頗為費解的是,在這么一片空曠的荒草坡上,唯有這么一塊大石頭拔地而起,傲然屹立,一石獨尊,周邊并沒有其他石頭與其相連,或者是陪伴,貌似是一位天外來客,實在是太神奇了。<br> 村民證實,這石猿自祖輩記憶中便保持此形態(tài),未經(jīng)過任何人工雕琢。2015 年被驢友發(fā)現(xiàn),2019 年底因網(wǎng)絡傳播迅速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周末單日游客量曾達上千人次。<br> 經(jīng)山東省地質調查院鑒定,石猿由三種新太古代巖石組成,形成于約 25 億年前,是天然風化作用的產(chǎn)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然造化真神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地突涌猿人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偉岸身軀隱山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碩大頭顱凌空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濃發(fā)紛披覆顱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眼神炯炯瞰塵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唇口微張似欲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神態(tài)儼然含郁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是厭憎環(huán)境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或是對今露鄙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亦或煩于游人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攪亂清幽生悶氣?</p> 告別“濟南石猿”,我們沿著老驢溝繼續(xù)下行.這溝中仍然是亂石密布,溪水淙淙。 老驢溝中溪水清澈,形成了一汪汪的水灣。溪中很多像泰山彩石溪那樣布滿各種花紋的石頭,非常精美漂亮。驢友們都感嘆,石頭太大了,帶走不了。 走出老驢溝,回到停車處,開車趕到拔槊泉村。用過午餐,欣賞了拔槊泉。 又開車趕到玉河泉村,想去欣賞響呼嚕泉等名泉。 可惜的是響呼嚕泉已經(jīng)沒了水,讓我們掃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