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稱:為 悟</p><p class="ql-block">美篇號:43866879</p> <p class="ql-block"> 人生七十而隨心所欲,而我卻在這花甲之后,尋得了另一種"從心所欲"的方式﹣﹣讓汗水在球臺間飛舞,讓腳步在山川間丈量。</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光陰,被我過成了流動的詩篇。我曾背著畫板穿行孤城的煙雨,用毛筆臨摹《蘭亭序》的曲水流觴,也試過在清晨的公園里,讓二胡聲與鳥鳴應和。但最讓我心安神寧的,始終是運動時血液奔流的聲響。</p> <p class="ql-block"> 記得初次踏上華山那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長空棧道,凜冽的山風裹挾著縹緲云氣,如靈動的精靈般輕輕掠過我的喉頭,帶來絲絲涼意與震撼。當我手腳并用、艱難地攀過那近乎垂直的天梯,回首向來路望去,那一刻,我忽然領悟了何為"會當凌絕頂"的豪邁與壯闊,仿佛自己與這巍峨高山融為一體,觸摸到了天地間的浩然之氣。</p><p class="ql-block"> 后來在武陵源徒步時,我有幸遇見了一位采藥老人。他身形佝僂卻目光炯炯,看著我大汗淋漓卻依舊步伐輕快,臉上綻開一抹和藹的笑容,打趣道:"后生,你走得比我這在山里摸爬滾打半輩子的老骨頭還帶勁喲!"那一刻,我才驀然驚覺,原來運動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將我雕琢成了一個雖已不再年輕,卻依然懷揣著熱血與沖勁、不服輸?shù)?quot;老青年人"。</p> <p class="ql-block"> 乒乓球臺是我人生中永不落幕的第二戰(zhàn)場。六十余載的球齡沉淀,讓每一次擊球聲都化作生命的脈動。記憶定格在單位決賽的那個決勝時刻﹣﹣當比分膠著至10平,一顆擦邊球如流星劃過臺面,那清脆的撞擊聲至今仍在午夜夢回時縈繞耳畔。如今雖已不再為獎牌征戰(zhàn),但每周一上午的老年大學乒乓球課,仍是我雷打不動的必修課。年輕人總對我凌厲的發(fā)球搶攻驚嘆不已,殊不知這招"老派功夫"源自三十年前《乒乓世界》雜志的墨香,是歲月饋贈給我的獨家秘籍。</p> <p class="ql-block"> 體檢時,醫(yī)生端著X光片笑道:「老爺子這骨密度,說您五十都有人信!」這話里藏著運動最珍貴的饋贈——當同齡人扶著腰抱怨「這里酸那里疼」時,我的膝蓋在完成五組波比跳落地時,會發(fā)出清脆的「咔嗒」聲,像老式掛鐘的秒針在跳動。醫(yī)生聽后點頭解釋:「這是關節(jié)囊內(nèi)氣體快速釋放的聲音,說明您的關節(jié)潤滑液充足,軟骨彈性良好。</p><p class="ql-block"> 去年體檢更讓年輕醫(yī)生瞪大了眼睛:不僅血壓穩(wěn)穩(wěn)卡在125/85.這是老年人的理想值,心電圖上那串竇性心律的波紋,規(guī)整得如同乒乓球在紅色臺面上彈跳的節(jié)奏——「嗒,嗒,嗒」,每聲都敲在健康的刻度上。他指著報告說:「您的骨密度T值達到+1.2,相當于40歲成年人的水平,這和您長期堅持的力量訓練密切相關。</p> <p class="ql-block"> 運動是流動的時光機。當1.76米的身高縮水成1.74米,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卻二十年來始終在67.5公斤左右徘徊;當年華爬上鬢角,肌肉記憶反而愈發(fā)深刻。更珍貴的是,它讓我在遲暮之年,依然能每天睜眼就充滿期待﹣﹣期待又有什么新的挑戰(zhàn)在球臺那頭等待,期待又有什么絕美風景在下一個轉角。</p> <p class="ql-block"> 這已不僅是簡單的運動,而是一位古稀者寫給歲月的深情告白——當肉身終將臣服于時光的刻度,便讓靈魂始終保持騰躍的姿態(tài),在生命的賽場上永不停歇。</p><p class="ql-block"> 未來的日子里,我仍將與乒乓球結為摯友,同各類運動相伴同行。以步履丈量運動的疆域,用堅持書寫生命的華章,在揮拍擊球間感受生命的律動,于動靜轉換中品味歲月的饋贈,讓健康與快樂成為人生最恒久的注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