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格式不可錯:</p><p class="ql-block">題目格式:《七律 題目》《五律 題目》《七絕 題目》。《 》一定要用上,你評閱的時候要看看他寫的對嗎 ?這一點其實許多詩友都沒注意過。比較容易忽略的問題。</p><p class="ql-block">二、格律檢索:</p><p class="ql-block"> 我們看一首詩,如果是格律詩,那么首先還是要看他的格律是否正確。但是格律是個死的東西,替對粘,三平、三仄、孤平、拗救這些是點評作品的最基本項目。大家很多都是老學員了,我就不再一一強調(diào)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diào),那就是關(guān)于拗救。如果別人使用了拗救和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那么我們是一定要注意的,隨隨便便就判斷人家出軌那可就現(xiàn)眼了,這說明你對近體詩的格律掌握不牢。因為首先我說的這些對于寫好一首詩來說,那是最最基本的小兒科,如果我們過不了格律這一關(guān),那就不要硬碰硬去點評人家的格律,可以從其他方面來點評。</p><p class="ql-block"> 當然格律這個東西畢竟可以依靠檢測工具識別,所以我時常不會刻意注意他的格律,偷個小懶繞過去直接點評其他方面。</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古今韻都不合才叫出律,判斷時盡量分辨清楚作者使用的是平水韻或者是新韻,這樣我們才有依據(jù)來判斷他是否出律。</p><p class="ql-block">三、韻部問題:1、韻字入詩檢索:</p><p class="ql-block"> 韻字入詩包括平聲同韻字入詩和仄聲同韻字入詩,在一句詩中,除去韻腳之外,平聲同韻字不入詩可以避免擠韻現(xiàn)象發(fā)生,在一首詩中,仄聲同韻字不入詩,可以規(guī)避撞韻的情況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韻字入詩對于韻律的影響完全靠口感來決定,讀起來感覺不和諧,基本上就是出現(xiàn)了擠韻撞韻等情況或者拗口字或者詞組。韻字不入詩就是韻部上的字不允許在詩中其他地方出現(xiàn),我們要求韻字不入詩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上述毛病。</p><p class="ql-block"> 但是這個要求不是絕對的,一是韻字使用了疊詞除外,比如空空是疊詞空字入韻。二是刻意重字的情況例外,比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陽和陽”,刻意重字,不算擠韻。還有就是連綿詞入韻,雙聲疊韻,也不算是擠韻。三是借對或者 是刻意重音的情況,就是句中使用了刻意重復的音同字不同的韻字,也不算擠韻,而是一種寫作技巧。</p><p class="ql-block">2、另外還要注意,韻部使用是否有鄰韻、換韻、湊韻、連韻、險韻僻韻等用韻不恰當?shù)葐栴}。</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詩友們比較常見的毛病是湊韻和連韻,湊韻就是為了押韻,所使用的韻字過于生僻,或者所使用的韻字和詩句要表達的意思關(guān)聯(lián)性不大或者讀起來感覺別扭,這就是湊韻,押韻是為了意境和音律的和諧美,是情急找不到出路從韻表里拈來的,雖然有韻,卻于詩意無補,是假韻,不但不增色,反而失色。</p><p class="ql-block">3、韻字問題檢索:</p><p class="ql-block"> 四個韻字不能都是一種詞類。要有名詞、動詞或形容詞。押韻盡量不要押同義的韻字。比如說香、芳、意思差不多;新韻十四姑的“孤”“獨”意思也一樣,也做好不要同時入韻。另外韻字不可都是陰平或者都是陽平,選韻的時候,別選韻字非常少的韻部,比如:險韻僻韻,七絕還可以,七律就沒的用了。詩詞的藝術(shù),要求不對稱就是要有變化,要跌宕起伏,所以對首字、韻字,各有不同的要求,要變化。反之,七律還可以,七絕就沒的用了。</p> <p class="ql-block">四、看對仗有沒有合掌?</p><p class="ql-block">合掌有意境合掌和結(jié)構(gòu)合掌兩種:1、意境合掌: </p><p class="ql-block"> 對仗:不允許上下句是一個意思,這種情況叫合掌。也就是意境合掌,對于意境合掌來說,無論是對聯(lián)、絕句、或者律詩,都是不允許的,是詩詞的大忌。如果掌握不好合掌,最好不要用近義詞相對,或者盡量拉開視野,抽象名詞和具像名詞要掌握一些,還有就是注意虛實相對,上聯(lián)如果用寫景,下聯(lián)最好含情,借上聯(lián)的景來抒下聯(lián)的情,這樣對仗的時候選擇性就大。</p><p class="ql-block"> 合掌往往是因為我們的知識面太過狹窄造成的,所以多讀古人作品,多積累詞匯可以很好的避免合掌。尤其是老杜的作品,視野非常開闊,可以從中很好的借鑒。再一個就是,在判斷合掌的時候,我們往往只看對仗的上下兩聯(lián),但是其他地方就不看了嗎?不是的,其他地方,比如律詩一共八句,我們也要避免其他地方的意思重復,我們可以把一首詩的八句進行比較,看看他們哪幾個用詞或者哪幾句用意是一樣的,然后摘出來進行重點判斷,這樣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意重的現(xiàn)象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對仗避免合掌可以使用虛實相交,視覺聽覺轉(zhuǎn)換,收放結(jié)合的方法,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合掌。這些我在日常都和大家講過,應該都知道。</p><p class="ql-block">2、結(jié)構(gòu)合掌:</p><p class="ql-block"> 一般是強調(diào)在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他們的節(jié)奏點不能一樣,例如:頷聯(lián)節(jié)奏點是2/2/1,那么頸聯(lián)就需要錯開這個格式。我們知道格律詩有三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音韻美。這個句式結(jié)構(gòu)的變化,對于節(jié)奏和韻律的變化都是有影響的。</p><p class="ql-block">五、看他的承轉(zhuǎn)句中名詞的位置是否恰當?</p><p class="ql-block"> 在避免結(jié)構(gòu)合掌的同時,律詩承句轉(zhuǎn)句中名詞的位置也要注意:在一句中,如果有兩個名詞的話,要盡量把他們分開放。</p><p class="ql-block"> 總之, 別把名詞安排得太近。七律雖然沒這個規(guī)矩,但是名詞也不可過多、過近,缺乏變化是很不好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再有就是五言詩本身容量就不大,許多內(nèi)容施展不開,盡量少用疊詞和詞組,因為疊詞比較占用篇幅,那余下的空間勢必會很狹窄,可發(fā)揮余地小,另外句式也顯得單調(diào),我們看許多五律作品,幾乎很少見連續(xù)使用疊詞,就是這個原因。</p><p class="ql-block">六、重字檢索:有無重字以及隱形重字?</p><p class="ql-block"> 重字我們都知道,刨除刻意重字和疊詞外,基本上近體詩對于重字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刻意重字我們都知道: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個人盡皆知吧。我就不細講了,下面說說隱形重字,隱形重字其實和我上面合掌里面說的有點類似</p><p class="ql-block">1、名詞隱形重字:聽雨江南 作業(yè) 《五律 梅》傲雪迎風笑,寒梅對日香。婀娜隨皓月,嫵媚映丹陽?;潞3粮【?,人生起落嘗。何時逐駿馬,送我到家鄉(xiāng)?傲雪迎風笑,寒梅對日香。</p><p class="ql-block"> 誰傲雪迎風?自然是代指寒梅,所以下句再說寒梅就顯得重復多余了。其中,寒梅對日香了,再說嫵媚映丹陽,意思豈不是重復了。(陽、日)這里是名詞重復。我們再看,(傲雪、迎風),(對日、隨月、映陽)。你說他對著風雪嚴寒,又對著日月星辰,直敘的有點啰嗦,也有點簡單。不單單是他,萬物也都是如此,過多的同類別意象重復,導致這種描寫不見特點。這首詩看到頷聯(lián)就得停止,因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儼然已經(jīng)精神分裂了,蘋果樹上接李子,下半部分咱們就不說了。這就是名詞隱形重字。</p><p class="ql-block">2、同時使用過多的代名詞:再看下一個:例題:紫組副09-若耶溪寒梅幽情無可寄,獨絕小南枝。疏影橫窗瘦,瓊苞醉玉姿??皯z嬌嫩蕊,尤笑雪霜池。淡月羅浮夢,清香慰我思。</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里,其中,“瓊苞,玉姿,嬌嫩蕊”,這三個詞組都是代指梅花的,當然小南枝,羅浮夢也是代指梅的。與其用各種代名詞寫梅花,倒不如抓住梅花的一些特質(zhì)進行描寫,這樣效果比較動人。試想,你把梅花說成瓊苞,說成玉姿,說成嫩蕊,有什么特別意義嗎?說來說去還是他,僅僅注重梅花的外形描寫是不夠的,也是呆板的,要注意虛寫,抓住他的特質(zhì)來寫。</p><p class="ql-block"> 比如古人寫他傲雪、高潔、脫俗、不同流合污的隱士情懷,這些都比我們直接描寫姿態(tài)外形要出色的多。這是我們在寫作中需要注意的,許多詩友為了不犯題,往往使用過多的代名詞來代指描寫一種物象。</p><p class="ql-block">3、名、動、形容詞隱形重字:藍05清風客凄涼侵瘦骨,遍地斷枝多。折且風中笑,立當雪上娑。寒隨蕭瑟浸,苦取僂身磨。待到春來日,欣然又綻荷。其中“凄涼、蕭瑟”為形容詞犯復,侵和浸為動詞重復。“僂身、瘦骨、斷枝”名詞犯重。遍地即為多,那么再用多字,是否多多了?</p><p class="ql-block">4、再有一個就是使用同義連用詞的并列詞組:</p><p class="ql-block"> 比如:庭院、溫柔、孤獨、空闊等等,這類詞組最好不要在五言詩有限的篇幅 中使用,因為我們知道,庭和院、孤和獨、空和闊、他們的意思是一樣的用一個就可以了,兩個都用,占用篇幅不說,也容易限定句式結(jié)構(gòu),不利于我們組織立意,浪費資源。還有就是五律對于詞組的運用要求也是很嚴的,基本上拒絕使用詞組,因為詞組的定義已經(jīng)固定,詞組不能拆開,單獨不成立,且不符合我們作詩對于原創(chuàng)性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四、看對仗有沒有合掌?</p><p class="ql-block">合掌有意境合掌和結(jié)構(gòu)合掌兩種:1、意境合掌: </p><p class="ql-block"> 對仗:不允許上下句是一個意思,這種情況叫合掌。也就是意境合掌,對于意境合掌來說,無論是對聯(lián)、絕句、或者律詩,都是不允許的,是詩詞的大忌。如果掌握不好合掌,最好不要用近義詞相對,或者盡量拉開視野,抽象名詞和具像名詞要掌握一些,還有就是注意虛實相對,上聯(lián)如果用寫景,下聯(lián)最好含情,借上聯(lián)的景來抒下聯(lián)的情,這樣對仗的時候選擇性就大。</p><p class="ql-block"> 合掌往往是因為我們的知識面太過狹窄造成的,所以多讀古人作品,多積累詞匯可以很好的避免合掌。尤其是老杜的作品,視野非常開闊,可以從中很好的借鑒。再一個就是,在判斷合掌的時候,我們往往只看對仗的上下兩聯(lián),但是其他地方就不看了嗎?不是的,其他地方,比如律詩一共八句,我們也要避免其他地方的意思重復,我們可以把一首詩的八句進行比較,看看他們哪幾個用詞或者哪幾句用意是一樣的,然后摘出來進行重點判斷,這樣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意重的現(xiàn)象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對仗避免合掌可以使用虛實相交,視覺聽覺轉(zhuǎn)換,收放結(jié)合的方法,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合掌。這些我在日常都和大家講過,應該都知道。</p><p class="ql-block">2、結(jié)構(gòu)合掌:</p><p class="ql-block"> 一般是強調(diào)在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他們的節(jié)奏點不能一樣,例如:頷聯(lián)節(jié)奏點是2/2/1,那么頸聯(lián)就需要錯開這個格式。我們知道格律詩有三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音韻美。這個句式結(jié)構(gòu)的變化,對于節(jié)奏和韻律的變化都是有影響的。</p><p class="ql-block">五、看他的承轉(zhuǎn)句中名詞的位置是否恰當?</p><p class="ql-block"> 在避免結(jié)構(gòu)合掌的同時,律詩承句轉(zhuǎn)句中名詞的位置也要注意:在一句中,如果有兩個名詞的話,要盡量把他們分開放。</p><p class="ql-block"> 總之, 別把名詞安排得太近。七律雖然沒這個規(guī)矩,但是名詞也不可過多、過近,缺乏變化是很不好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再有就是五言詩本身容量就不大,許多內(nèi)容施展不開,盡量少用疊詞和詞組,因為疊詞比較占用篇幅,那余下的空間勢必會很狹窄,可發(fā)揮余地小,另外句式也顯得單調(diào),我們看許多五律作品,幾乎很少見連續(xù)使用疊詞,就是這個原因。</p><p class="ql-block">六、重字檢索:有無重字以及隱形重字?</p><p class="ql-block"> 重字我們都知道,刨除刻意重字和疊詞外,基本上近體詩對于重字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刻意重字我們都知道: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個人盡皆知吧。我就不細講了,下面說說隱形重字,隱形重字其實和我上面合掌里面說的有點類似</p><p class="ql-block">1、名詞隱形重字:聽雨江南 作業(yè) 《五律 梅》傲雪迎風笑,寒梅對日香。婀娜隨皓月,嫵媚映丹陽。宦海沉浮久,人生起落嘗。何時逐駿馬,送我到家鄉(xiāng)?傲雪迎風笑,寒梅對日香。</p><p class="ql-block"> 誰傲雪迎風?自然是代指寒梅,所以下句再說寒梅就顯得重復多余了。其中,寒梅對日香了,再說嫵媚映丹陽,意思豈不是重復了。(陽、日)這里是名詞重復。我們再看,(傲雪、迎風),(對日、隨月、映陽)。你說他對著風雪嚴寒,又對著日月星辰,直敘的有點啰嗦,也有點簡單。不單單是他,萬物也都是如此,過多的同類別意象重復,導致這種描寫不見特點。這首詩看到頷聯(lián)就得停止,因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儼然已經(jīng)精神分裂了,蘋果樹上接李子,下半部分咱們就不說了。這就是名詞隱形重字。</p><p class="ql-block">2、同時使用過多的代名詞:再看下一個:例題:紫組副09-若耶溪寒梅幽情無可寄,獨絕小南枝。疏影橫窗瘦,瓊苞醉玉姿??皯z嬌嫩蕊,尤笑雪霜池。淡月羅浮夢,清香慰我思。</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里,其中,“瓊苞,玉姿,嬌嫩蕊”,這三個詞組都是代指梅花的,當然小南枝,羅浮夢也是代指梅的。與其用各種代名詞寫梅花,倒不如抓住梅花的一些特質(zhì)進行描寫,這樣效果比較動人。試想,你把梅花說成瓊苞,說成玉姿,說成嫩蕊,有什么特別意義嗎?說來說去還是他,僅僅注重梅花的外形描寫是不夠的,也是呆板的,要注意虛寫,抓住他的特質(zhì)來寫。</p><p class="ql-block"> 比如古人寫他傲雪、高潔、脫俗、不同流合污的隱士情懷,這些都比我們直接描寫姿態(tài)外形要出色的多。這是我們在寫作中需要注意的,許多詩友為了不犯題,往往使用過多的代名詞來代指描寫一種物象。</p><p class="ql-block">3、名、動、形容詞隱形重字:藍05清風客凄涼侵瘦骨,遍地斷枝多。折且風中笑,立當雪上娑。寒隨蕭瑟浸,苦取僂身磨。待到春來日,欣然又綻荷。其中“凄涼、蕭瑟”為形容詞犯復,侵和浸為動詞重復?!皟E身、瘦骨、斷枝”名詞犯重。遍地即為多,那么再用多字,是否多多了?</p><p class="ql-block">4、再有一個就是使用同義連用詞的并列詞組:</p><p class="ql-block"> 比如:庭院、溫柔、孤獨、空闊等等,這類詞組最好不要在五言詩有限的篇幅 中使用,因為我們知道,庭和院、孤和獨、空和闊、他們的意思是一樣的用一個就可以了,兩個都用,占用篇幅不說,也容易限定句式結(jié)構(gòu),不利于我們組織立意,浪費資源。還有就是五律對于詞組的運用要求也是很嚴的,基本上拒絕使用詞組,因為詞組的定義已經(jīng)固定,詞組不能拆開,單獨不成立,且不符合我們作詩對于原創(chuàng)性的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