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電話掛斷后的寂靜,比任何聲音都要震耳欲聾。我站在陽臺上,手里握著已經(jīng)黑屏的手機,竟然不知該將它放回何處。母親最后那句“明天再打”還懸在耳邊,像一片將落未落的秋葉,在記憶的風(fēng)中輕輕顫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前的八月,母親走的那天,已澆完了二十畝玉米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后來無數(shù)次想象那個場景:烈日當(dāng)空,已患心臟病的母親拖著長長的水管在田壟間緩慢移動。她的身影在蒸騰的熱浪中微微晃動,雙腳陷在松軟的泥土里,每一步都要費盡力氣。水珠濺在干渴的玉米根上,發(fā)出細微的滋滋聲,那是土地在暢飲。她一定擦了無數(shù)次汗,那些汗珠落在泥土里,立刻就被吸收,就像她的一生,默默滲入這片她耕耘半個多世紀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澆完地,她送父親去醫(yī)院。癌細胞已在父親體內(nèi)安營扎寨一大半年多,如同一群貪婪的侵略者。母親扶著父親上車時,父親擺了擺手,但母親還是固執(zhí)地托著他的胳膊。他們之間總是這樣,一個倔強地拒絕,一個更倔強地堅持。這種沉默的守護,貫穿了他們四十多年的婚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晚八點多,我照例撥通家里的電話。母親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勞作后的疲憊與滿足?!敖裉焱玫?,”她說,聲音有些沙啞,“明陽把你爹從醫(yī)院帶回來了,我給他洗洗澡,明早再去。”我想象她蜷縮在里屋的床上,一只手握著電話,另一只手無意識地揉著腰。六十多年的歲月在那雙手上刻下了溝壑,那些紋路里藏著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飯,掰不完的玉米,還有給父親擦身時顫抖的力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告訴母親別太累了,父親癌細胞擴散住院,我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有些累了,想休息,你明天再打吧?!边@是她留給我的最后一句話。五十八分二十六秒的通話時長,在手機屏幕上凝固成一個永恒的數(shù)字,成為我們母女間最后的連線記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傍晚六點,母親坐在門前的木桌旁與鄰居閑聊。那是她最愛的時刻,勞作一天后的短暫休憩。桌前擺著茶壺,碗中茶水已經(jīng)涼了,映著天邊的晚霞。鄰居王叔后來告訴我,母親正說道明天要再去醫(yī)院看看,聲音突然斷了。她的頭仰著,靠在椅背上,眼睛還睜著,像是看著遠處什么東西。桌上茶碗里的水紋還在微微晃動,而她的生命卻在此刻靜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姿勢,和半月前我夢里哭醒時看見的一模一樣。那時我夢見母親和我們圍坐聊天,突然靠在椅背上暈過去。我在夢中抱住母親,掐著她的人中哭喊。夜半驚醒,滿臉淚水,卻只當(dāng)是個無端的噩夢。沒想到竟是命運給我的隱秘提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侄女和兒子就在跟前玩耍。孩子們起初沒察覺異樣,以為奶奶只是困了。是王叔先發(fā)現(xiàn)不對勁,他喊了兩聲“老嫂子”,沒得到回應(yīng)。大侄女反應(yīng)最快,去搖奶奶的手,那只手還帶著白天的溫度,卻已經(jīng)不會再握住她了。這只手曾經(jīng)為我縫補過無數(shù)件衣裳,現(xiàn)在卻再也撫不平我心中的褶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就那么靜靜地仰著臉,任由最后的陽光撫過她的額頭、鼻尖、嘴唇。這個畫面,成了我心中永遠的定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親在六十七天后追隨母親而去。父母都是六十七歲,這兩個六十七,像一對默契的約定,一個在暑氣未消的初秋,一個在落葉紛飛的深秋,中間只隔了六十七個晝夜。父親走時,窗外正飄著那年最后一片梧桐葉,它在空中打了個旋,輕輕落在窗臺上,仿佛在為我們家的故事畫上一個句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三年過去,每次回到老屋,我總要在那張木桌前坐很久。桌面上的紋路更深了,摸上去能感受到歲月的凹凸。有時風(fēng)吹過玉米地,沙沙的聲響像是母親在低語。我屏息傾聽,卻再也聽不清那些熟悉的叮囑。孩子們還是會圍著桌子玩耍,他們偶爾會突然安靜下來,盯著奶奶常坐的那個位置出神。我知道,他們也在等一個永遠等不到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親澆過的玉米地,那年長得格外好。弟弟說收割時,玉米稈在陽光下泛著金黃色的光澤,飽滿的穗子沉甸甸地垂著頭,像是也在默哀。這些玉米,是母親留給大地最后的禮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電話機依然在床頭,黑色的機身落滿灰塵。我有時會拿起聽筒,里面?zhèn)鱽砜斩吹拿σ簟_@聲音穿過六十七個晝夜,穿過兩個來不及告別的季節(jié),最終變成心底最柔軟的繭,包裹著所有未及說出口的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歲的年紀,原以為已經(jīng)洞明世事。直到父母離去,才懂得所謂不惑,不過是學(xué)會了與疑惑共處。那些未說完的話,未兌現(xiàn)的明天,未道盡的愛,都成了心底最柔軟的痛。每當(dāng)夜深人靜,我總?cè)滩蛔∠胂螅绻麄兡茉俣嗷顜啄?,如果那天我能多說幾句話,如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十七年,六十七天。父母用這兩個相同的數(shù)字,在人間畫了個完滿的圓。而我在圓外徘徊,數(shù)著每一個沒有他們的明天。三周年祭日將近,老屋門前的梧桐又該落葉了。那些金黃的葉子在空中打著旋,多像當(dāng)年父親窗前的那一片。它們飄落的樣子,像是在告訴我:生命的輪回從未停止,而愛,也永遠不會真正消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致謝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