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托普卡帕宮</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托普卡帕宮距離藍色清真寺并不遠,幾乎都在伊斯坦布爾市中心。但因時間緊迫,加之我們體力所限,導游沒有安排一天內游覽這兩個主打景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托普卡帕宮建造歷史可追溯到法提赫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后,1459年下令動工興建,1465年建成,在近400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帝國的行政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與清真寺免費開放不同,老皇宮如今已經是一座博物館,據(jù)說門票價格不菲。因費用都含在團費里,因此我們也沒人到售票大廳打探,只需在門口的樹蔭下等候導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進王宮高大的城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騎樓,華麗的穹頂可與清真寺的屋頂媲美。穹頂之下是王宮的建筑模型。導游用旗桿當教鞭,指著模型為我們介紹一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皇宮由四個庭院及后宮組成,主軸由南至北,庭院之間由高墻及閘門阻隔。建筑以庭院為中心,門窗都向著庭院,各式低矮建筑環(huán)繞庭院,以回廊及通道互相連結,樹木、花園及水池散布其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托普卡帕宮占地700,000平方米,包括廣闊花園,共有400個房間,3個主要大門和4個庭院融合了伊斯蘭建筑與東羅馬帝國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跟隨導游祖歌來到第一庭院,也叫禁衛(wèi)軍之庭,或稱閱兵院。步道左邊一棟紅色大樓是帝國鑄幣廠,厚實的墻體如城堡,中間有圓形頂樓可當瞭望塔。目前尚未對觀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導游帶領我們從右側進入一片建筑群,這里曾經是宮中御膳房。從這龐大的建筑物可以看出當年用膳的人非??捎^。但廚房用具等巳蕩然無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庭院又稱底萬廣場,是奧斯曼帝國群臣聚集的場所。據(jù)說有一間秘室,傳話筒可以傳達皇帝的聲音,只有貼耳傾聽的臣子方能聽見。其它大臣原地待命,招之即來,揮之則去。這或許是最早的“電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據(jù)導游介紹,這里曾經出土過大量羅馬及拜占庭時期的人工制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越吉祥之門便進入第三庭院。這里是皇宮里最奢華的場所。有一圖書館和一珍寶陳列館。圖書館少有人問津,我入內匆匆一瞥,除了簡短的英文說明,幾乎沒有一本羊皮書能看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只能華麗轉身,前往珍寶館。門口排著長隊,管理員限時限額放行。閑得慌,我看看建筑物的門窗,隨手拍了幾張,也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誠然更多的精彩在室內。展館內珍藏著眾多精美的盔甲、刀劍等武器,在射燈的照射下,閃爍著寒光,令人驚訝它的鋒利與威力。同時也展示了奧斯曼帝國的軍事文化和工藝水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櫉櫉金質獎章更是彰顯出皇家的榮耀與尊貴風范。不難想象,這些金光燦爛的勛章和華美的綬帶,佩戴在威武霸氣的軍服上該是多么帥?。?lt;/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遠的另一柜里,布展人似乎聽懂了觀眾的心聲。一位將軍手持長劍,身著鎧甲,精神抖擻挺立在珍寶之旁,虎虎生風,威武雄壯,體現(xiàn)了皇家禁衛(wèi)軍的風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館藏的金銀首飾和實用器物,比比皆是,無不凸顯出皇室貴族氣度與奢靡風氣。金質銀質酒壺,花紋繁縟,工藝精湛,堪稱藝術珍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琳瑯滿目的珠寶,金光閃耀的首飾,反映了后宮奢華的生活。而托普卡帕匕首黃金刀柄鑲嵌三顆重達23克拉的祖母綠,鞘身綴滿鉆石與紅寶石,令人咋舌,震撼不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移步到靠近窗口的地方,眺望窗外伊斯坦布爾的薩拉基里奧角,深深吸一口氣,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俯瞰金角灣及馬爾馬拉海,把自己重新拉回到現(xiàn)實中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我重新步入館廳,又被皇宮里的金銀珠寶所折服。金馬蹬、金馬鞍,金腰帶、鑲金嵌銀的琺瑯彩墜飾,蒜頭寶瓶等,還有不少叫不出名字的寶貝叫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造匙者鉆石”陳列在窄窄的空間,只容一人通過,因此游客排起了長隊。為了一睹尊容,我等了好久。這顆被稱做“勺子鉆石”的寶貝重約86克拉,是世界上第五大鉆石,周圍環(huán)繞著兩列共49顆鉆石,被放置在銀器上,璀璨奪目,成為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瓷器收藏也十分豐富。有10700件中國、日本及土耳其瓷器,其中中國瓷器可追溯到晚宋、元朝、明朝及清朝,是收藏十四世紀龍泉青瓷較多的博物館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對藍釉作地、反襯白色紋飾的元代牡丹紋花梅瓶,瓶身繪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麒麟和飛鳳,周邊圍繞著繁復的花卉,釉面肥潤細膩,藍色飽滿,堪稱青花瓷器極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有花口蓮紋大碗是托普卡帕宮收藏的體形最大的青花碗之一,尺寸罕見。碗心繪有翹枝蓮花,四周環(huán)繞白云錦紋、海浪等,外壁也繪有翹枝蓮花等精美紋飾,青花與留白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具神秘色彩的是神圣珍藏室,其中保存著先知穆罕默德的遺物等神圣物品,體現(xiàn)了奧斯曼帝國對宗教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知的圣袍(H?rka-? ?erif)一件是詩人Ka’b b.送給Züheyr的黑色羊毛織物制成、奶油色羊毛襯里的寬袖開衫,長124厘米;另一件據(jù)說被贈予也門的Veysel Karani,于1617年被帶到伊斯坦布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陳列著摩西的權杖。據(jù)說是先知摩西牧羊時使用的手杖,在對抗法老的魔法師時曾有神奇表現(xiàn),長約1.5米,直徑約1.5厘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的牙齒、胡須和腳印印記分別被保存在不同的容器中。他的部分牙齒被放置在特制的盒子里,而胡須則被精心保管在裝飾精美的匣子里。一塊石板上留下了他的腳印,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從15世紀到21世紀我們僅用了3個多小時?;蕦m的第四庭院主要休閑娛樂的閣樓,我以最快的速度入內掃視一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閣樓也成為鐘表陳列室。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自鳴鐘,小巧玲瓏的懷表,似乎都在催促我趕緊結束觀光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于神秘的后宮我們還是遵守禮制,不去探訪了。那是蘇丹和他的妻妾、太后生活的地方。建筑風格華麗,內部裝飾精美,地下還有神奇的通道網絡。看了如此眾多的奇珍異寶,還是必要一探秘境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盡管托普卡帕宮原建筑大多已不復存在,但皇宮是帝國早期政治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印證了帝國的過往,見證了它的發(fā)展與輝煌。今天,越來越多的游客從世界各地前來游覽憑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