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百科》編者的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4年9月1日</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時光荏苒,《JS每日百科》到今天巳整三年了。非常開心有三百多萬人次的讀者與我倆一起通過美篇平臺瀏覽大千世界,開拓眼界。澳大利亞原住民有一句美麗的諺語:"我們都是這個時代,這個地方的訪客。我們只是路過。我們在這里的目的是觀察,學(xué)習(xí),成長,愛,然后我們回家?!保ā癢e are all visitors to this time, this place.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Our purpose here is to observe, to learn, to grow, to love, and then we return home.”)。我們很辛運處在這個信息時代,讓我們即使足不出戶還能欣賞無盡的自然和人文美。無論編者,還是讀者,本質(zhì)上我們每個人看到的東西是一樣的,只要有樂意發(fā)現(xiàn)真善美的心靈,而且愿意在愛中分享。在這個意義上說,百科就是我們?nèi)松飞弦黄鹗斋@美好事物的手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感謝大家在評論和私信中給予我們的支持和鼓勵,以及對我們身體的關(guān)心。的確,由于年齡和能力所限,百科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每天一期的安排,使得編輯上比較粗糙,內(nèi)容也較零碎。故自本期起將《JS每日百科》改版為《JS百科》,不再每天一期,而為不定期發(fā)表。力求內(nèi)容更系統(tǒng)翔實,並以期數(shù)編號,本期為1096期。期待美篇平臺的讀者繼續(xù)相伴而行,也歡迎新朋友查閱往日的《JS每日百科》。</span></p> 開啟今日百科之旅 <p class="ql-block">英文音頻</p> <p class="ql-block">Expect the unexpected. Royal Mile, Edinburgh in August, Scotland</p><p class="ql-block">Every August, Edinburgh stops being just a city and starts acting up—literally. From pub basements to park benches, stages appear in the strangest places and shows pop up on quiet streets. Welcome to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or the Fringe. The story began in 1947, when eight theatre groups turned up uninvited to 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They performed anyway. That spirit of rebellion stuck, and the Fringe was bor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ow it's the world's largest arts festival, with thousands of shows crammed into three action-packed weeks. Anyone can perform. If you have an idea and a venue, you're in. Even a shipping container counts—yes, that really happened. Comedy is the unofficial king of the festival, but there's also drama, dance, drag, musicals, magic, mime, spoken word, circus and acts that defy all categories. One year, an actor gave an hour-long monologue in a refrigerator; another year, a Shakespearean play was performed in Klingon. Street performers flood the Royal Mile, pictured here, offering sneak peeks, juggling acts and flyers.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is where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s and high-end theatre thrive. It has launched careers: think of artists like Phoebe Waller-Bridge and Eddie Izzard.</p> <p class="ql-block">驚喜隨時上演, 八月愛丁堡的皇家大道, 蘇格蘭
</p><p class="ql-block">每年八月,愛丁堡(Edinburgh)就不再僅僅是一座城市,而是徹底活躍起來,幾乎可以說是字面意義上的活躍。從酒吧地下室到公園長椅,舞臺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表演也會在寧靜的街道上突然出現(xiàn)。歡迎來到愛丁堡藝穗節(jié)(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或簡稱Fringe,見譯注1)。這個節(jié)日的故事始于1947年,當(dāng)時有八個劇團(tuán)在未受邀請的情況下出現(xiàn)在愛丁堡國際藝術(shù)節(jié)上,但他們依然堅持演出。這種叛逆的精神從此延續(xù)下來,藝穗節(jié)由此誕生。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它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shù)節(jié),數(shù)千場演出在為期三周的日程里接連上演,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只要您有想法,并能找到一個場地,就可以上臺表演。甚至一個集裝箱都可以被用作舞臺,這確實曾經(jīng)發(fā)生過。喜劇是這個藝術(shù)節(jié)的非官方之王,但也少不了戲劇、舞蹈、變裝、音樂劇、魔術(shù)、啞劇、朗誦、馬戲以及那些難以歸類的表演。有一年,一位演員在冰箱里做了一個小時的獨白;還有一年,有人用克林貢語(Klingon,見譯注2)上演了一部莎士比亞劇作。街頭藝人擠滿了如今日照片所示的皇家大道(Royal Mile,見譯注3),他們表演魔術(shù)、雜耍,并熱情地分發(fā)宣傳單。愛丁堡藝穗節(jié)是實驗性表演與高端戲劇的樂園,也是許多藝術(shù)家職業(yè)生涯的起點,比如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見譯注4)和埃迪·伊扎德(Eddie Izzard,見譯注5)。</p> <p class="ql-block">(譯注1:愛丁堡藝穗節(jié)(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簡稱Fringe)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具活力的藝術(shù)節(jié)。它每年八月便席卷蘇格蘭首府,為觀眾呈現(xiàn)千姿百態(tài)的演出與街頭文化狂歡。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年度愛丁堡藝穗節(jié)計劃演出3356個節(jié)目,總演出次數(shù)將達(dá)到51446場,分布在262個場地。去年售出票數(shù) 超過 260萬張,預(yù)計2025年將有望再創(chuàng)新高,挑戰(zhàn)2019年300萬張的最高紀(jì)錄。2019年藝術(shù)節(jié)期間共 演出3841多節(jié)目,59600 場次,323 場地,共售出約3012490張票。疫情后的2023年,則有來自67個國家的藝人參與,演出3553節(jié)目,售票數(shù)2445609 張,使用288個場地,其中33%觀眾為本地居民,其余為國際人士。</p> <p class="ql-block">1959年正式成立了“邊緣社會”(Fringe Society)藝術(shù)團(tuán)體,確保任何人只要有演出和場地機(jī)會,就能參與,無需審查制度。這為藝術(shù)節(jié)規(guī)模爆炸性增長奠定了基礎(chǔ)。1960年《Beyond the Fringe》和1966年《Rosencrantz…》都是藝穗節(jié)早年間誕生的潮劇,它們開啟了喜劇和戲劇的新浪潮。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愛丁堡藝穗節(jié)主要藝術(shù)形態(tài)包括:喜劇、戲劇、音樂、舞蹈、兒童演出、馬戲、口述藝術(shù)與展覽等。近20年來,喜劇已成最大類別(約占34%),戲劇次之(約27%)。</p> <p class="ql-block">愛丁堡藝穗節(jié)是明星誕生地:如1960年由艾倫·貝內(nèi)特等演出的 《邊緣之外》(Beyond the Fringe) 開創(chuàng)了英國諷刺喜劇的興起;1966年湯姆·斯托帕德的著名悲喜劇《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死了》(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等標(biāo)志性作品首次亮相于此。眾多英國喜劇人如艾瑪·湯普森、埃迪·伊扎德、菲比·沃勒-布里奇也都曾在此起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愛丁堡藝穗節(jié)期間。整個愛丁堡城市成為舞臺,特別是“皇家大道”(Royal Mile)和“小崗”(Mound)地帶,是街頭藝人、即興表演的中心,整個街道變成露天劇情舞臺。而且與其他藝術(shù)節(jié)聯(lián)袂開展,其中有愛丁堡國際藝術(shù)節(jié)(International Festival)、藝術(shù)節(jié)(Art Festival)、書展(Book Festival)等,它們一起共同構(gòu)成了“愛丁堡藝術(shù)節(jié)群”(Edinburgh Festivals)。節(jié)慶為愛丁堡帶來數(shù)億英鎊的經(jīng)濟(jì)效益,促進(jìn)餐飲和零售業(yè)增長。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愛丁堡藝穗節(jié)還設(shè)立了公開的支持公平報酬與包容平臺(Shedinburgh),力圖維持藝術(shù)多元生態(tài),已成為不設(shè)門檻、無形式限制,堪稱“人人有舞臺、人人有觀眾”的全球藝術(shù)民主典范。為此助推了許多藝術(shù)家生涯,以致今日聞名的許多編劇、演員、導(dǎo)演,都曾在此獲得突破,成為他們走向公眾和國際舞臺的重要跳板。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年八月,“愛丁堡藝術(shù)節(jié)群”,尤其是“藝穗節(jié)”(Fringe),代表了一種開闊、自由、包容、革新的藝術(shù)精神——它從一個“被拒之門外”的小劇團(tuán)行動起步,成長為全球藝術(shù)界的燈塔。它鼓勵每一個敢于表達(dá)的人上臺,也讓觀眾在城市街角、咖啡館、舊劇場中,邂逅最獨特的藝術(shù)碰撞。無論你喜愛戲劇、音樂、喜劇、馬戲還是視覺裝置,在這里,總有一場演出,會讓你駐足想象,甚至改變?nèi)松鄱”ひ驗樗囁牍?jié)而成為世界最熱鬧的文化中心,街頭繁華、人氣爆棚。歡迎您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譯注2:克林貢語(Klingon)是 美國科幻娛樂影視系列《星際迷航》宇宙中虛構(gòu)的克林貢種族使用的一種建構(gòu)語言 。 它是由馬克·奧克蘭德創(chuàng)建的,從幾行對話演變成一種相對復(fù)雜的語言,擁有自己的語法、詞匯,甚至文學(xué)。</p> <p class="ql-block">譯注3:皇家大道是構(gòu)成蘇格蘭愛丁堡老城區(qū)主干道的一系列街道的昵稱,始建于15世紀(jì)。街道的昵稱則起源于20世紀(jì)初,此后進(jìn)入流行用法?;始掖蟮牢挥谔K格蘭皇家歷史上的兩個重要地點—— 愛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宮之間,總長約1.6公里。構(gòu)成皇家大道的街道是(從西到東)Castlehill、Lawnmarket、High Street、Canongate 和 Abbey Strand?;始掖蟮朗抢铣菂^(qū)最繁忙的旅游街,僅次于新城區(qū)的王子街 ?;始掖蟮罁碛懈鞣N商店、餐館、公共場所和旅游景點。在一年一度的愛丁堡藝穗節(jié)期間,街上擠滿了游客、藝人和街頭藝人 。議會廣場是蘇格蘭法律體系的核心,是高等司法法院和開庭法院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譯注4:菲比·瑪麗·沃勒-布里奇(Phoebe Mary Waller-Bridge,1985 年-)是英國著名女演員、編劇和制片人。作為喜劇系列《Fleabag》(2016-2019 年)的創(chuàng)作者、編劇和主演,她贏得了各種榮譽 ,包括三項黃金時段艾美獎 、兩項金球獎和一項英國學(xué)院電視獎 。她因編劇和制作間諜驚悚片系列 《殺死伊芙 》(2018-2022 年)而獲得更多艾美獎和金球獎提名。沃勒-布里奇還創(chuàng)作、編劇并主演了許多喜劇系列。她還為詹姆斯·邦德電影《 無暇赴死 》(2021年)的劇本做出了貢獻(xiàn)。近年,主演了冒險片《 奪寶奇兵與命運之盤 》(2023年)。</p> <p class="ql-block">譯注5:埃迪·伊扎德 (全名Suzy Eddie Izzard, 蘇西·埃迪·伊扎德, -1962)是英國著名單口喜劇演員、演員和活動家。她的喜劇風(fēng)格在觀眾看來是漫無邊際的異想天開的獨白和自我指涉的啞劇 。她還主演了許多電視劇,并出演了多部電影。在各種榮譽中,她憑借《殺戮著裝》 獲得了兩項黃金時段艾美獎 ,并因在百老匯表演《 喬·艾格之死的一天 》而獲得托尼獎提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