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發(fā)是斯洛伐克共和國的首都和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面積368平方公里,人口47.7萬。</p><p class="ql-block">在我年輕時的記憶里,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國家。直到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與捷克和平地分離,成為獨立主權(quán)國家。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p><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發(fā)位于多瑙河畔,臨近奧地利和匈牙利, 距離維也納只有60公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布拉迪斯拉發(fā)城堡</b></p><p class="ql-block">城堡最初是古羅馬城堡,15世紀為抵御胡斯教徒的搶劫重新加固,18世紀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大公,匈牙利、波西米亞女王瑪利亞·特蕾莎下令在城堡中建設高大的宮殿作為禮物送給她心愛的女兒<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瑞斯緹娜。</span>1811年宮殿被喝醉的士兵燒毀。1953—1968年重建,如今一半的建筑被辟作斯洛伐克國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發(fā)城堡建在多瑙河岸邊的一座小山包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大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是座四四方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是一座古城堡,但從外觀和房屋結(jié)構(gòu)看,更像一座現(xiàn)代建筑,這也體現(xiàn)了古人的超前意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內(nèi)現(xiàn)設有歷史博物館和音樂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前矗立著斯瓦托普盧克一世的青銅雕像。</p><p class="ql-block">斯瓦托普盧克是9世紀后期大摩拉維亞公國的君主,他在位時國家進入鼎盛時期,版圖包括現(xiàn)在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一部分,因此他被視為斯拉夫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內(nèi)部的院子里,看到有舞臺和成排的座椅,顯然這里在定期舉辦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過城堡大門向外遠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堡高高的平臺上,俯瞰多瑙河畔的新市區(qū)容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布拉迪斯拉發(fā)老城區(q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區(qū)的入口,一座鐵橋與拱形門洞緊緊相連。聽導游說古時是一座吊橋,遇到敵人攻打時可以拉起,橋下是護城河,這與中國古代的城防思路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過門洞后,看到前方有一座高高的塔樓,塔頂是天使圣米歇爾的雕像,下方又是一個門洞。顯然那才是真正的內(nèi)城門,稱做圣米歇爾門,是古城墻里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座中世紀城門。</p><p class="ql-block">圣米歇爾門建于14世紀,原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在16世紀被改造成現(xiàn)在的文藝復興式樣。</p><p class="ql-block">這兩個城門洞之間,如同中國古代城墻中的甕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圣米歇爾門洞下的地面上,有一個360度圓形銅制的零公里標記物,指示出到世界主要城市的方位和距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銅盤上可以看到布拉迪斯拉發(fā)到北京的方位和距離: 7433公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過了圣米歇爾門,就進入老城街區(qū)。街道雖不是很寬敞,但十分整齊熱鬧,游人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米歇爾門是布拉迪斯拉發(fā)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記錄下這個特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道中央安放著一塊錐形石頭雕刻,它是布拉迪斯拉發(fā)的<b>城市石(City Stone)</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老城中央廣場,鏡頭正前方這棟建于18世紀的巴洛克式建筑,曾為匈牙利大主教的官邸,稱為主教宮。1805年拿破侖與神圣羅馬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在主教宮的鏡廳簽訂“普萊斯堡合約”,奠定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教宮前廣場中央的這座雕塑建筑叫做<b>羅蘭噴泉</b>,由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二世于1572年為紀念其加冕匈牙利國王而建,是布拉迪斯拉發(fā)老城廣場的標記性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噴泉頂部站立著一位為身著中世紀盔甲的騎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蘭噴泉旁邊有一尊拿破侖趴在椅子背上的雕像。</p><p class="ql-block">1805年拿破侖率領(lǐng)法軍在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擊敗俄奧聯(lián)軍,奧地利被迫在老城廣場的主教宮簽訂割地賠款的《普雷斯堡合約》。</p><p class="ql-block">雕像里的拿破侖面無表情、目空一切的狀態(tài)正反映了他當時的得意心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場上的這座建筑是布拉迪斯拉發(fā)市曾經(jīng)的市政廳,建于1421年, 1868年被辟為市政博物館。老市政廳以文藝復興風格為特色,建筑立面華麗,頂部有綠色坡屋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廣場主教宮前矗立著一根石柱雕像,這是為紀念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而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廣場周邊院落套著院落,密集分布著一些歷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離廣場不遠又有一座大主教宮,被稱為夏宮,也是布拉迪斯拉發(fā)老城區(qū)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風格融合了巴洛克與文藝復興元素,頂部的雕塑群、精致的浮雕裝飾等都彰顯出其歷史與藝術(shù)價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主教宮(夏宮),屬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混合風格,現(xiàn)為斯洛伐克政府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盡管大主教夏宮已被辟為斯洛伐克政府機構(gòu)的辦公場所,但游人仍可通過這個門洞進入后面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主教宮后院里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頭人物雕像,16世紀后期布拉迪斯拉發(fā)著名的雕塑家<b>弗洛里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教宮對面的這棟建筑,門口掛著歐盟的旗幟,應該也是官方辦事場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角處一座被稱為快樂先生的雕像引人注目。這位紳士打扮的老人舉著禮帽,熱情地與過往行人打招呼。</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這座雕像已成為布拉迪斯拉發(fā)市熱情好客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老城街頭還有一尊堪稱是世界上最矮的雕塑:只見一名佩戴頭盔,身著工作服的管道工,爬出下水道,趴在窖井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憨態(tài)可掬</span>地觀看著天井外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說這個雕塑叫<b>快樂的男人</b>,因為他干著最辛苦的工作,仍保持著樂觀心態(tài)。</p><p class="ql-block">有人說他是<b><u>窺視者</u></b>,因為他所在位置很低,在路人不易察覺的情況下,掃視著街上的過往行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洛伐克國家歌劇院,是國家歌劇與芭蕾舞團的主要演出場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劇院由維也納建筑師于19世紀下半葉,在早期古典風格的基礎上改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家咖啡廳據(jù)說已有百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盜造型被用來招攬顧客。斯洛伐克是內(nèi)陸國家,海盜的故事對這里的人來說,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罷了,沒有什么可怕之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半天時間匆匆游覽了布拉迪斯拉發(fā),仍然通過這座古老的圣米歇爾城門離開布拉迪斯拉發(fā)老城區(qū),離開<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洛伐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和新城結(jié)合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軌電車環(huán)軌跡把老城和新城分割開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洛伐克在歐洲是一個小國,但她歷史悠久,從公元5-6世紀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833年成為大摩拉維亞公國的中心。906年公國滅亡后,淪為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 1526年開始被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拉迪斯拉發(fā)市老城區(qū),保留了記載著國家歷史的眾多古老建筑和雕塑。游客在這里,透過這些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滄桑的歷史遺存,直觀地認識了這個國家和城市的文明進化過程。面對這樣的視覺沖擊,你就不會認為這個只有40多萬人的城市,還是一座小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個有歷史、又能夠用實物形式把歷史展示出來的城市,是值得尊敬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年8月10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