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雞公山北街(下)<br> ——一路向北之九<br><br><br></h1> <h1>1:頤廬的一樓是花崗巖券廊環(huán)繞。</h1> <h1>2:一樓右邊走廊不通。</h1> <h1>3:因為飄雨,地面溜光放亮。</h1> <h1>4:下樓梯左轉彎去后面。</h1> <h1>5:左邊有一兜不小的玉蘭花樹。</h1> <h1>6:屋后磡腳居然建有游泳池和觀景平臺?;蛟S水源不成問題,那邊磡上有一座巨大的封閉式蓄水池(麻石砌的)。</h1> <h1>7:云霧山中觀景臺。</h1> <h1>8:一樓后門冒關,進去看看,里面像高檔酒店。</h1> <h1>9:頤廬后面的配房。頤廬配房(86號)二層,建筑面積397.55平米,與頤廬同時修建,石、木、鐵皮結構,屋頂為坡面,波浪式白鐵瓦垅,周邊鑌鐵皮封沿,主配樓門廊之間,用丫字型條石樓梯交叉相連。二層南門上方有水泥塑雕東海日出圖,兩側欄桿柱上還有一對塑雕走式雄獅,羽羽如生。此樓原設計為就餐之所,上層為西餐廳, 下為中餐廳。</h1> <h1>10:配房的標志牌。</h1> <h1>11:配房的墻角。</h1> <h1>12:頤廬后門的結構。</h1> <h1>13:配房后面磡下還有房屋。</h1> <h1>14:磡左邊的一棟房子冒得窗戶噠??赡苁悄且粭澢懊嬗邪雸A形陽臺冒完工的房子。</h1> <h1>15:頤廬后院同樣種了一兜翠柏。從這邊照它完好無損。</h1> <h1>16:磡下巨大的“鵝卵石”。</h1> <h1>17:換一個方向看,這兜翠柏已經(jīng)開裂,傷痕累累了哦</h1> <h1>18:雨中拍照別有風味。</h1> <h1>19:石頭砌的房屋扎實得很。</h1> <h1>20:冒雨參觀頤廬的游客。</h1> <h1>21:頤廬院子里的自來水閘閥井還沒有砌好。</h1> <h1>22:頤廬的草坪廣場。</h1> <h1>23:靳山上樹林中的頤廬。</h1> <h1>24:圍墻上留下了一個窗口。</h1> <h1>25:頤廬磡下半山腰有一棟未完工的建筑。<br><br></h1> <h1>26:修了一半的房屋被叫停的工程,看來是前功盡棄了。</h1> <h1>27:陽光打在樹葉上。</h1> <h1>28:枝繁葉茂的法國梧桐。</h1> <h1>29:臭牡丹也漂亮。</h1> <h1>30:二球懸鈴木簡介:樹齡: 60年,科屬: 懸鈴木科懸鈴木屬,別名: 英國梧桐。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綠化樹種、優(yōu)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h1> <h1>31:二球懸鈴木就是 英國梧桐。</h1> <h1>32:5號聞仲銘別墅,該房為平房,石木結構。主房東、西各有門,大門朝東,院門朝北。建筑面積231.54平方米。原為武漢水電公司買辦王海觀于1918年前所建,1936年轉賣給聞仲銘和張棟臣,后產(chǎn)權歸聞仲銘所有,改為“聞仲銘堂”。聞于民國初年在信陽、潢川經(jīng)營書籍、西藥、煤油。</h1> <h1>33:聞中銘別墅標志牌。</h1> <h1>34:5號聞中銘別墅大門,兩根石柱的造型別致,大門是否還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含義,不得而知。</h1> <h1>35:從5號別墅出來,可以打倒返回公路,路遠了不少哦,腿腳不方便的我們還是走近路吧,折斷了幾枝欄路的樹枝就暢通無阻了的,于是我們走冒得人走的階梯路下到了馬路上。</h1> <h1>36:磡上濕琳琳的野花。</h1> <h1>37:馬路上有一對石獅栓門柱。</h1> <h1>38:雨中薔薇氛外妖繞。</h1> <h1>39:我們走上了回北街的下坡路。</h1> <h1>40:北街并不長,轉兩個彎后就到達星湖水庫的大壩腳了。</h1> <h1>41:右邊磡上隱隱約約看得見頤廬的影子。</h1> <h1>42:這里看不出“舍山居客棧”是五層樓的房子,底下還有兩層咧??┚褪谴|上人家的模式哦。</h1><br> <h1>43:北街別墅石墻上的“天街社區(qū)居委會宣傳欄”是空著的。</h1> <h1>44:北街第一個拐彎處,北街別墅是它的標志性建筑了。</h1> <h1>45:濛濛細雨歸旅店,其實小巷并不深。</h1> <h1>46:過門而不入,去小巷那頭看看。</h1> <h1>47:旅游淡季中的對門幾家民宿基本上冒開門。</h1><br> <h1>48:拐最后一個彎的北街五號也沒有開門。</h1> <h1>49:到達星湖水庫的大壩腳了。</h1> <h1>50:北街最后一家民宿,看樣子他的生意還不錯。</h1> <h1>51:壩腳觀景平臺左邊是水庫的泄洪通道。</h1> <h1>52:雞公山北街就介紹到咯里,各位再見!期待著明天我們的運氣,是好是否,全看能不能看到雞公山的云海了。(一路向北之九 雞公山北街 下 完)<br>2025年8月10日星期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