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5日是我們自駕G219的第6天,從墨脫到林芝!早上在客棧品嘗了趙師傅精心制作的美味早餐!9點出發(fā),先去墨脫蓮花公國!隨后就到海市蜃樓觀景臺遠眺墨脫縣城,再沿G219,G559出墨脫,回到G318!找尋通麥天險三座橋的變遷!過魯朗鎮(zhèn)!到色季拉山埡口看南迦巴瓦峰!晚上入住林芝!</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德興村,云霧繚繞,仿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客棧趙師傅給我們精心準備了豐盛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 9點不到,我們離開德興村!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20分鐘左右就到達墨脫蓮花體育公園!</p> <p class="ql-block"> 公園不大,由于時間關系,10多分鐘就轉(zhuǎn)完了!吸引我注意的是這6幅畫,雅魯藏布江是從墨脫出國境的,在這里居然有6個大拐彎,是有多不舍離去呀!</p> <p class="ql-block"> 海市蜃樓觀景臺遠眺墨脫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 昨天吃午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雅魯藏布江林多大拐彎!</p> <p class="ql-block"> 林多大拐彎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世界最深峽谷,最深處達6009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源于喜馬拉雅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的地質(zhì)擠壓,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與加拉白壘峰(海拔7234米)的斷裂帶迫使雅魯藏布江在此急轉(zhuǎn),形成馬蹄形大拐彎。印度洋暖濕氣流通過峽谷水汽通道北上,塑造了該地區(qū)獨特的濕潤氣候與垂直自然帶。??</p> <p class="ql-block"> 幫媽媽賣香蕉的小朋友很可愛!</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瀑布很多也很漂亮,這只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G219在這里通往察隅,只是現(xiàn)在還未通車,我們也將暫別G219,轉(zhuǎn)入 G559(扎墨公路)!</p> <p class="ql-block"> 震源領隊總能找到最佳午餐地!有山有水還有兩頭藏香豬!</p> <p class="ql-block"> 一閃而過的紅石灘!</p> <p class="ql-block"> 穿過隧道,就該跟墨脫說再見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約3點40到達通麥大橋,在震源的帶領下,來到新大橋下,可以看到通麥不同時期的3座橋!</p> <p class="ql-block"> 通麥天險位于西藏波密縣通麥鎮(zhèn)至排龍鄉(xiāng),是川藏公路最險要路段之一,全長約14公里。該路段地處帕隆藏布江峽谷,山體疏松,泥石流、塌方頻發(fā),加之道路狹窄、臨崖險峻,曾被稱為“通麥墳場”,事故多發(fā)路段需經(jīng)過飛石區(qū)、老虎嘴等危險節(jié)點。</p> <p class="ql-block">? 通麥特大橋?是中國西藏林芝市波密縣通麥鎮(zhèn)跨越易貢藏布江的單塔單跨鋼桁梁懸索橋,2015年12月通車,全長415.8米,主跨256米,橋?qū)?2米,設計時速40公里/小時,是川藏公路318國道的‘咽喉工程’,取代了原‘通麥天險’危險路段,使通行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20分鐘。</p> <p class="ql-block"> 歷史背景與三代橋梁</p><p class="ql-block">? 第一代(1950年代)?:木板吊橋,2000年因易貢湖潰壩被沖毀。??</p><p class="ql-block">? 第二代(2001年)?:臨時懸索橋,2013年垮塌致4人失蹤,2015年因鋼架錯位停用。??</p><p class="ql-block">? 第三代(2015年)?:通麥特大橋通車,與迫龍溝特大橋等組成‘五隧兩橋’工程,終結天險歷史。??</p> <p class="ql-block"> 約下午6點到達色季拉山埡口!在這里可以遠觀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p> <p class="ql-block"> 運氣不算太差,與上次一片濃霧相比,這次起碼讓我隱隱約約地看到了大致模樣!</p> <p class="ql-block"> 在色季拉山再次遇到在波密見到的云南老鄉(xiāng)!我們進墨脫一趟,他們也從波密騎到了這里!真厲害!</p> <p class="ql-block"> 今晚住在西藏素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的林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