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一次極具挑戰(zhàn)性的活動,真正體驗到了什么叫“野線”,什么叫“環(huán)穿”。經(jīng)歷了一次實實在在的“爬山越嶺、涉水過河”,很多時候都在探索前人足跡湮滅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雖然今天是第一次參加這個團隊的活動,但短短幾小時的相處與觀察,足以讓我感受到團隊領導強烈的責任擔當。他沉默寡言,言行舉止間的細微之處卻流露出深厚的責任感和環(huán)保意識。</p><p class="ql-block">具體體現(xiàn)在:他不僅在前探路開道,還會 折返接應落后的隊友;面對阻礙,他吃苦在前,迎難而上 ,或用鐮刀劈開擋路的樹杈,或用雙腿趟出路徑,為他人創(chuàng)造便利;每次休息后,他必定身體力行 ,親自清理場地,撿拾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確保不留痕跡,以實際行動作出表率;更可貴的是他的謙和 ,在其感召下,這個臨時組建的團隊展現(xiàn)出高度的互助精神——隊員們互相關照,遇到困難及時援手。例如 ,當幾名隊員被蜂蟄傷時,立刻有隊友拿出事先準備的風油精和拔毒器進行處理,這份團結友愛的精神令人欽佩。</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十人,在鐵嶺野線金牌領隊<b>羅紹鵬</b>帶領下,于 8:30 從熊官屯鎮(zhèn)蛤蟆溝出發(fā)。沿著泥濘的車轍路和蜿蜒曲折的羊腸道一路前行,9:30 抵達大甸子貓崖子山。此時,已然進入了無路可尋的地段。領隊手持鐮刀,在茂密的草叢和森林中為我們開路前行。我們依次翻越了大甸子鎮(zhèn)的大寶山(11:30)、龍眼砬子山(12:10)、馬耳山(13:30)、熊官屯的南大峪(14:30),最終于下午 3:15 成功返回起點蛤蟆溝。全程徒步兩萬余步,行程約 15 公里。</p> <p class="ql-block">常言道“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此次環(huán)柴河水庫穿越,雖有前人留下的模糊痕跡,卻早已被雨水沖刷、植被覆蓋,難覓蹤影。用句貼切的話形容,真可謂“披荊斬棘”,“過關斬將”。我們需要手腳并用,腳下是腐爛樹葉和雜草形成的腐殖層,松軟濕滑,極易踏空;手上要不斷撥開擋路的枝條,稍不留神就可能劃傷臉頰、胳膊或腿腳;還要時刻驅(qū)趕蚊蟲以防叮咬,更要小心驚擾蜂巢——蜂蜇之痛,令人難忍;一路還需警惕躲避蛇的蹤影……</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純自然環(huán)境,沒有人工栽植的痕跡。植被茂密蔥郁,以松樹、柞樹、榆樹為主。松樹筆挺,高聳入云;柞樹常見同根叢生,六兄弟、八姐妹的奇觀比比皆是;榆樹枝杈繁茂,造型別致。野生蘑菇隨處可見,各種色彩鮮艷的花朵點綴林間草地,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甚是招人喜愛。雖然路難行,道艱險,但此處的安全系數(shù)相對較高。即使不慎滑倒,常有樹干支撐阻擋,并無懸崖峭壁之險,頂多擦破點皮肉。</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天然的氧吧,空氣清新得沁人心脾。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眼前這幅絕美的天然畫卷。山水相依,馬耳山、大寶山巍然聳立,柴河水依山而蓄……,綠水青山,人間天堂。</p>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固然艱苦,卻也樂在其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純粹的自然之美,親身融入其中,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和諧共處的體驗,真是妙不可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