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30日狂風暴雨中走進浦東美術館,一位提著鳥籠的窈窕淑女就映入眼簾。</p> <p class="ql-block">《東方少女》創(chuàng)作于2000年,是陳逸飛創(chuàng)作中難得一見的雕塑作品。該雕塑誕生于藝術家位于泰康路的工作室,并于2000年參與了法國文化部主辦的“現代雕塑回顧展”,在巴黎杜樂麗花園與賈科梅蒂等世界藝術大師作品并列展出,構成跨文化藝術語境中的典范性對話。</p> <p class="ql-block">陳逸飛<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籍華裔現代畫家、導演、視覺藝術家,浪漫寫實主義畫家。</span></p><p class="ql-block">出生于浙江寧波鎮(zhèn)海,6個月隨父母來到上海。</p><p class="ql-block">?1960年,考入上海美術??茖W校預科;</p><p class="ql-block">?1963年,預科畢業(yè),直升本校大學部油畫專業(yè);</p><p class="ql-block">?1965年,畢業(yè)后任職于上海畫院油畫雕塑創(chuàng)作室;</p><p class="ql-block">?1966年,到上海市郊農村參加勞動;</p><p class="ql-block">?1980-1984年,就讀于美國紐約亨特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p><p class="ql-block">?1983年10月,在紐約哈默畫廊舉辦個人畫展首展。</p><p class="ql-block">其主要油畫作品有《黃河頌》《占領總統(tǒng)府》《踱步》等;雕塑作品《東方少女》等;導演作品有《人約黃昏》《逃往上?!贰渡虾7街邸贰独戆l(fā)師》等。</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覽包括約80幅油畫真跡,<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時間軸為脈絡,串聯起陳逸飛從知青歲月到旅美時期的藝術蛻變。尤以“江南水鄉(xiāng)”“藏地風”“海上舊夢”三大系列為重點,展現其筆觸下的東方詩意與西方技法的交融。</span></p><p class="ql-block">也是藝術家迄今以來規(guī)模最大、涵蓋內容最完整的回顧展,旨在全方位地呈現他創(chuàng)作生涯每個階段的整體樣貌和思想轉變,突出他在不同領域內的重要成就。</p> <p class="ql-block">陳逸飛被稱為“浪漫的現實主義”代表,其江南水鄉(xiāng)系列通過晨霧、水邊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橋、船及</span>搖槳的船夫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與水面倒影交織</span>,定格江南古鎮(zhèn)的溫婉與寧靜。<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采用西方寫實技法結合東方水墨意境,使畫面兼具細膩肌理與光影層次感,</span>不僅反映了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也體現了中西藝術融合的創(chuàng)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水鄉(xiāng).2002年</p> <p class="ql-block">過橋.1999-2000年</p> <p class="ql-block">夏日.1999-2000年</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周莊.1990年代中期</p> <p class="ql-block">上圖:《故鄉(xiāng)的回憶》本展無這幅作品</p><p class="ql-block">下圖:周莊雙橋實景。</p><p class="ql-block">?1984年春天,38歲的陳逸飛來到周莊,創(chuàng)作了多幅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油畫,其中一幅以雙橋為背景,題名《故鄉(xiāng)的回憶》。后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美國紐約哈默畫廊中展出,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被哈默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zhèn)聲名鵲起,陳逸飛的一幅油畫使默默無聞的中國水鄉(xiāng)走向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該作品被美國石油商哈默購得后贈予鄧小平,成為周莊文化符號的起點,并推動了中國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保護和建設。1985年還被聯合國選為首日封圖案,進一步擴大了水鄉(xiāng)文化的國際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江南水鄉(xiāng).2002年</p> <p class="ql-block">歸家.1996年</p> <p class="ql-block">老宅.1996年</p> <p class="ql-block">蘇州的春天.春天2001年</p> <p class="ql-block">我的鄰居.1996年,描繪的是他的浙江鎮(zhèn)海老家,這幅畫多年來一直保存在倫敦,此次經多方努力來到了上海。</p> <p class="ql-block">《拱門與橋》創(chuàng)作于1999年,是陳逸飛極具代表性的水鄉(xiāng)系列作品,在本作品中采用了繁復的厚彩磨砂技巧,再現江南水鄉(xiāng)的朦朧意境與流動氣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十年代時,陳逸飛多次來到藏區(qū)采風。他被這里獨特的風俗民情深深吸引,</span>無懼極端氣候與身體條件,通過切身體驗尋找最真實的當地生活圖景,只為將這片神圣之地訴諸筆端,<span style="font-size:18px;">推出獨具個性的“西藏系列”,在藝術生涯、物質條件的鼎盛期完成繪畫、人文、宗教、倫理的一次融合,并以回歸粗獷的畫風迅速引起藝壇的廣泛關注。</span></p> <p class="ql-block">上:西藏青年.2003年</p><p class="ql-block">?下:牧馬人.2002年</p> <p class="ql-block">尋找過去.2000年</p> <p class="ql-block">老人.2000年</p> <p class="ql-block">綠綠的草原.1996年</p> <p class="ql-block">西藏青年.1998年</p> <p class="ql-block">西藏家庭.2000年</p> <p class="ql-block">高原母子情.1990年</p> <p class="ql-block">回家.2000年</p> <p class="ql-block">《山地風》.1994年,作品通過“頂天立地”的構圖與寬大藏服動態(tài)呈現人物,運用厚重筆觸和積色技法營造靜謐深沉的意境,展現高原藏民粗獷精神風貌,被視為陳逸飛西藏題材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上海舊夢》 這一系列作品以老上海為題材,如《夜宴》《玉堂春暖》《麗人行》等,將東方情愫與西方繪畫技法相結合。畫中的上海女性形象柔媚、優(yōu)雅、時尚,從一個側面表現了老上海的繁華與精致。作品在色彩運用上獨具匠心,暖色調的運用營造出舊時的氛圍,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右:麗人行.1997年</p> <p class="ql-block">海上舊夢.1998年</p> <p class="ql-block">左:私語.1999年</p><p class="ql-block">右:執(zhí)扇雙美.1998年</p> <p class="ql-block">創(chuàng)作于1993年的《玉堂春暖》堪稱陳逸飛“海上舊夢”系列的又一巔峰之作,極具戲劇性與文化象征意義。京劇《玉堂春》的人物角色增加了歷史的深度以及戲劇的張力,以民國時期老上海為背景,在封閉空間中構筑出一幅華美的群像。</p> <p class="ql-block">《夜宴》.1991年。是陳逸飛難得一見的音樂主題人物群像。畫面中,五位樂師姿態(tài)各異,共同構成了一幅精致飽滿、詩意盎然的藝術畫卷。彼時,畫家正處于創(chuàng)作生涯的巔峰時期,他的畫筆穿梭于過去與當下,構建出一個充滿理想的藝術世界。</p> <p class="ql-block">扇.1996年</p> <p class="ql-block">人物.1993年</p> <p class="ql-block">西廂待月.1994年</p> <p class="ql-block">笛韻.1992年</p> <p class="ql-block">琵琶韻.1992年</p> <p class="ql-block">《潯陽遺韻》以唐朝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為靈感,融入了畫家在周莊偶遇琵琶評彈的經歷,為觀眾呈現了一個音樂與情緒流動的時空,一個欲語還休的時刻,集中呈現陳逸飛爐火純青的油畫技巧。1991年9月,該作首創(chuàng)中國油畫百萬元成交紀錄,標志著中國當代油畫首次進入國際拍賣市場。</p> <p class="ql-block">憶潯陽.1991年</p> <p class="ql-block">仕女與鳥籠.1992年</p> <p class="ql-block">思念,出生于上海的吳思遠不僅是陳逸飛的同鄉(xiāng)好友,更是其電影事業(yè)的領路人。本次展覽中的油畫《思念》是由陳逸飛贈予吳思遠的作品。時隔20年,這幅作品在本次展覽中的亮相不僅豐富了展覽本身,更紀念了兩位文藝界傳奇人物之間的友誼。</p> <p class="ql-block">展覽中的畫幅都較大,構圖均衡穩(wěn)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造型嚴謹、</span>色彩飽滿和諧、筆觸奔放瀟灑、技巧嫻熟豐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畫面上彌漫著寧靜、平和,在寫實主義中滲透著中國傳統(tǒng)的美感。無論是描繪江南水鄉(xiāng)的風景還是生動傳神的女子肖像,無不體現畫家的一種追求:“運用西方的技巧,賦予作品中國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他的電影精致唯美,就像是一幅幅他的油畫,故事在畫中演繹,情感在詩中抒發(fā);他的時尚雜志記錄了他的“大美術”“大視覺”理念。在電影、服飾、環(huán)境設計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創(chuàng)造性成就。</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入選國家文物局“1911年后已故書畫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紹資料來源于網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