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廣袤無垠的塔克拉瑪干黃沙漫天,人跡罕至,寂靜的仿佛凝固了時間,然而,那頑強挺立的胡楊林,卻在這片“死亡之?!敝凶V寫生命的奇跡。</p><p class="ql-block"> 在這中國最大沙漠腹地,隱居著一個神秘的原始部落——“克里雅人”。他們的沿克里雅河繁衍生息了400余年,主要是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區(qū)于田縣達里雅布依久鄉(xiāng)(意為河畔),距縣城240公里。這個部落至今保持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方式,胡楊林搭建的木屋,馕餅和羊肉為主的飲食,幾代人同堂而居的筒樸生活。</p><p class="ql-block"> 關于克里雅人的起源眾說紛紜,一說西藏阿里古格王朝后裔,一說于神秘消失的樓蘭古國有關,還有學者認為他們是400年前于田綠洲的牧民為尋找草場,順克里雅迀徒至此而定居,天論源之何處,這個沙漠部落都在用獨特的方式延續(xù)著生命的傳奇。</p> <p class="ql-block">站在無邊的荒漠中,幾棵孤零零的胡楊在風中搖曳。遠處卷起的沙塵隨風而來,又悄然消散。望著眼前這片浩瀚的黃沙,心中竟涌起一種奇特的平靜。那些倔強挺立的胡楊,宛如大漠最后的守望者——它們以虬勁的枝干對抗歲月的風沙,也默默見證著克里雅人世世代代在這片"死亡之海"中創(chuàng)造的生存?zhèn)髌妗?lt;/p> <p class="ql-block">沿著沙土小路,一位克里雅男子背著成捆的胡楊枯枝緩步走來,身后低矮的茅草屋在夕陽下投下細長的影子。他的腳步沉穩(wěn)有力,黝黑的面龐透著平靜,仿佛這樣日復一日的勞作早已融入生命。在這里,生活簡單得只剩下最本真的模樣——無需繁華,只要能與這片荒漠和諧共生;不必富足,但求與胡楊林世代相守</p> <p class="ql-block">克里雅人的住所就地取材,用胡楊木搭起框架,然后再用紅柳技和蘆葦桿扎成籬笆后,再去河邊取來淤泥糊上,只能擋住沙子,擋不住光亮,他們的房子沒有窗,只有門。門也是用大的天然胡楊木,一壁兩半做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克里雅女主人在做“庫麥其”。“庫麥其”是一種用沙子和紅柳枝烤制的面餅??死镅湃思依锏幕鹛爬镉肋h都有一堆沙子,用胡楊在火膛里燃燒,將沙子燒燙,然后將和好的面餅攤在熱沙上,蓋一層熱沙和胡楊炭火,大約二十分鐘后,拔開沙子和炭火取出面餅,拍去上面的沙子,外焦里軟的“庫麥其”就做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