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文字:孫淑芬</p><p class="ql-block">時間:2025.8.7(立秋)</p> <p class="ql-block"> 才覺盛夏,忽已立秋,心情忽然覺得有些莫名的惆悵與彷徨,難道這就是悲秋。劉禹錫《秋詞》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也忽然闖進(jìn)了我的心頭,弄得自己一下子也感覺到了秋涼襲心,空蕩蕩,干什么都有點提不起精神的感覺。從春天復(fù)綠到夏日蓬勃,還沒來得及細(xì)細(xì)品味和感受,還沒回過頭來,立秋已在日歷上注道:今日立秋。朋友圈上人人都在刷立秋的圖片,似乎一片歡呼雀躍??晌业男木褪怯悬c酸酸的樣子,怪秋來得太急,怪夏不夠情長,怪時光走得太快。說到這明白了,就是老了,時光再也不是在青春年華時那樣,繾綣相依,纏綿不離,每一天不是24小時,而是48小時。暮色蒼茫,手中再也抓不住時間,抓不住命運,悲秋的心情才會產(chǎn)生和入侵,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p> <p class="ql-block"> 生命的有限,才會涌出無限的感慨。一葉知秋,大海般寬闊的心竟會讓一片黃葉弄得思緒萬千,原來心也很小很不淡定,小到一碰就痛,一觸就酸,一想就亂……。“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唐 · 馬戴)”。這種感覺或許是自作多情,但每人的人生際遇都不同,在同一個問題同一件事情上的感受自然也千差萬別。“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五代十國 · 李璟)”,是呀,荷花再清高也要隨秋去。四季輪轉(zhuǎn),時光只是按自己的節(jié)奏自己的規(guī)律運行,是人們賦予了它感情色彩和哲思。所以人是不是自作多情呢。哈哈哈哈,退一步海闊天空,可解脫很多貌似嚴(yán)重但并不嚴(yán)重的事情,輕松自己,控制好情緒,把多事之秋扔到山那邊。</p> <p class="ql-block"> 解開悲秋的局限,放眼望去,秋天才是最好最宜人的季節(jié)。蔥蘢的大地,在秋霜的點染下,五彩斑斕,豐收的喜悅漫上人們的心頭。一年之計在于春,辛苦二季盼金秋。秋風(fēng)、秋月、秋黃、秋收、秋韻……,這是時光寫給秋天的詩篇,這是歲月描給秋天的畫卷,這是年華獻(xiàn)給人間的贊歌。每一次十五月圓之時,都沒有人們賦予中秋之夜的月亮美麗和高光,因為中秋月是團(tuán)圓、是幸福、是向往。放下勞碌,解下圍裙,理好華發(fā),帶上笑容,我們應(yīng)該珍惜秋的美意,趁秋高氣爽,開開心心踏秋去,看層林盡染,看遍地黃金,看開鐮喜割。從一片葉開始,享受秋天的美景,讓秋色染上心頭,舉杯邀秋月,在融融的月光清輝中,美美地跳一支秋之聲圓舞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