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文:空谷鳴琴 </p><p class="ql-block">倉央嘉措畫像來自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見,或者不見我</p><p class="ql-block">我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不悲不喜</p><p class="ql-block">你念,或者不念我</p><p class="ql-block">情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不來不去</p><p class="ql-block">你愛,或者不愛我</p><p class="ql-block">愛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不增不減</p><p class="ql-block">你跟,或者不跟我</p><p class="ql-block">我的手就在你手里</p><p class="ql-block">不舍不棄</p><p class="ql-block">來我的懷里</p><p class="ql-block">或者</p><p class="ql-block">讓我住進你的心里</p><p class="ql-block">默然相愛</p><p class="ql-block">寂靜 歡喜</p><p class="ql-block"> 讀完姚敏所著的《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那凄然而絕美的詩行,總會不自覺于某個瞬間戚戚然躍進我的腦海,如血液中奔騰的激流,揮之不去。。。。。。很難想象如此空靈而空前絕后的詩行出自三百多年前禁錮與壁壘深深的遙遠西藏,更難以想象這充滿豐沛愛情與藝術(shù)跳躍感,以及豐厚哲理性的詩行,出自布達拉宮萬人之上的法王!驚詫地讀著這猶如天籟的詩行,迫不及待地讀完當代網(wǎng)絡作家姚敏在獨行西藏與遍訪藏區(qū)寺廟后,對這獨具絕世才情與情感的西藏第一活佛的完美詮釋。。。。。。</p><p class="ql-block"> 在有文字記載的官方歷史上,他只活了24歲,他可以選擇終日沉醉佛經(jīng),在輕煙繚繞的大殿,如木頭一樣波瀾不驚地做一世讓世人頂禮膜拜的傀儡法王,因為如他一樣已將人間的情事如頭上戒疤一樣徹底戒掉的喇嘛,已歷經(jīng)千百年了,而他卻偏偏選擇了驚世駭俗地做一回離經(jīng)叛道、絕無僅有的倉央嘉措,一個款款深情的英俊情人與空前絕后的詩人!于是,西藏的黃教喇嘛中終于少了一位銀燭青燈冷羅衾的六世達賴喇嘛,而詩歌史上從此多出了一個空前絕后的浪漫自由詩人!</p><p class="ql-block"> 我寧愿相信,倉央嘉措,一個英俊而有著絕世才情、承受著人世間最沉重壓力的六世達賴喇嘛,在他24歲被拉藏汗押解回京途中,在美麗的青海湖畔,如同歷史記載的一樣投湖自盡而結(jié)束了他凄美的一生,卻不情愿這個遺世獨立的絕世才子,在顛沛流離40多年后,如民間傳說的《秘傳》中記載的一樣最后在廣宗寺作為活佛圓寂!</p><p class="ql-block"> 生與死對于人來說,都如同一件自身無法把握的物件,終究掌控在命運老兒這變幻莫測的大手中,而作為活著的人,不論是被機緣抬成神的人,還是被命運踩在腳下的蕓蕓眾生,卻可以選擇活著的方式!盡管常人選擇自己活著的方式,而不被命運的大手左右,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更何況離經(jīng)叛道的六世達賴喇嘛!他選擇了生如夏花的爛漫,而放棄高高端坐在布達拉宮萬人羨慕的法王位置。盡管這驚世駭俗的如夏花一樣爛漫的短短一個人生的夏花,是用了他失去達賴喇嘛的封號,被西藏的眾多政敵作為打擊的軟肋,而成為階下囚,甚至最終失去生命作為代價,而他也在所不惜,于是他凄美地嘆道:</p><p class="ql-block">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p><p class="ql-block"> 那一月,我轉(zhuǎn)過所有經(jīng)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 -</p><p class="ql-block">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p><p class="ql-block">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閉目在經(jīng)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jīng)中的真言。 -</p><p class="ql-block">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zhuǎn)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p><p class="ql-block"> 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p><p class="ql-block">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p><p class="ql-block">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p><p class="ql-block"> 這一世,轉(zhuǎn)山不為輪回,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p><p class="ql-block"> 這浸透深情的詩語,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深埋在心中的如癡如醉的夢!為了這夢中的旖旎,難以想象,一個被宗教囚禁的靈魂,是以怎樣的勇氣掙脫宗教的牢籠,而以自由而純真的靈魂飛翔在布達拉宮之外?</p><p class="ql-block"> 如瑰麗的夏花一樣的夢啊,只有那浪漫而真純的靈魂才有資格享受。在人和神之間的選擇,如同選擇只有短暫一瞬的夏花與用金子澆鑄的金花一樣,紅塵中的靈魂大多會因為金花的價值連城與永不凋謝,而趨之若鶩!而唯有對鮮活而通透的生命有著遺世獨立感受的詩人,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讓生命如短暫的夏花一樣絢麗,哪怕只是短暫的一刻、一日、一月、一年。由此,想到最近讀到的周國平的散文《詩人的執(zhí)著與超脫》,他說:“具有詩人氣質(zhì)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卻一輩子也不成熟了。他始終保持一顆純樸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單純的眼光來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習慣和成見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鮮的體驗和獨到的發(fā)現(xiàn)。他用孩子般天真單純的眼光來衡量世俗的事務,卻又不免不通世故,不合時宜。他一生所執(zhí)著的就是對世界、對人生的獨特的新鮮感受---美感。對于他來說,這種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沒有這種美感,生活就索然乏味。”于是,這永不衰落的詩人的童心,最終讓真純的倉央嘉措選擇了做人,做詩人,而放棄了做神!做人的快樂,讓他可以在短暫的夏花一樣的人生中,絢麗而燦爛地開放著,布達拉宮的紅墻終于未曾攔住一個永遠擁有童心的少年對醇美的愛情的向往,西藏八廓街的黃房子里終于還原了作為有血有肉的倉央嘉措,那曠世的情感與鮮活的生機,也讓他成就了做詩人,一個空前絕后的浪漫詩人!如果說現(xiàn)在的行為藝術(shù)家,許多用自己的行為成就了藝術(shù)的通透,而在300多年前的倉央嘉措,也用他驚世駭俗的行為,成就了一個詩人的完美!在300多年前的中國,這樣的壯舉在人性被封閉和摧殘的中原大地上也是少有的,而在宗教森嚴壁壘、頂禮膜拜之地的西藏,卻偏偏出了這樣一個遺世獨立的離經(jīng)叛道者,是詩人的奇跡,愛情的奇跡,更是美的奇跡!這是只有詩人才可以用生命完成的對世界、對人生的獨特而新鮮的生命感受,是詩人在滾滾紅塵中超脫的另類生存方式!從此人們可以在已經(jīng)過去300多年后的今天,自由地讀到倉央嘉措留下的近千首絕美的詩行,那是詩人用生命和靈魂感受的愛的芳香。。。。。。</p><p class="ql-block"> 正如著名散文家周國平對詩人詮釋的那樣:“可是,這個世界畢竟是成人統(tǒng)治的世界啊,他們心滿意足,自以為是,像懲戒不聽話的孩子一樣懲戒童心不滅的詩人,不必說殘酷的政治,就是俗世的愛情,也常常無情地挫傷詩人的美感。多少詩人以身殉了他們的美感,就這樣毀滅了”,遺世獨立、擁有絕世才情與情感的倉央嘉措,最終也不能避免毀滅的悲劇,作為政治傀儡的他,終究不能置身權(quán)利之場外,盡管他曾經(jīng)拒絕作為師兄的班禪大師為他受戒,他天真地以為的不接受受戒,不做達賴喇嘛,就可以自由地尋自己夏花的絢爛之夢,可終究那是一個權(quán)利糾結(jié)之地,做或者不做達賴喇嘛都由不得他,他的離經(jīng)叛道最終還是不能改變作為政治棋子的悲慘命運,在權(quán)利的爭斗中,一個童心未泯的詩人注定了只能成為犧牲品,因此,最后被押解上京的青海湖畔,作為一個詩人的倉央嘉措,最終消失在了那一汪澄澈的湖水中,成為永遠不解之迷。。。。。。</p><p class="ql-block"> 盡管作為宗教領(lǐng)袖的倉央嘉措,在民間傳說中依然還活著,甚至在《秘傳》中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肅、蒙古、四川、印度、尼泊爾等地,直到60多歲作為活佛圓寂。傳說的是否屬實,已經(jīng)沒必要去考證了,作為一代詩人的倉央嘉措終于永沉青海湖畔,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殘酷的毀滅,令我隨著他絕美的詩行,遺憾與惋惜不止。。。。。。而那凄婉的詩行,也如靜美的秋葉般,在人們的傳說中流傳了300年,依然仍將隨著歲月,在靜美而寂寂的秋風中傳送千萬年。。。。。。</p><p class="ql-block"> 一個詩人的毀滅,也如同無情的秋風橫掃落葉一樣,無奈而凄涼!卻把永久的壯美,留在了那伸展的文字中,如青海湖一樣歲歲年年!</p><p class="ql-block">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么多遺憾?</p><p class="ql-block">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p><p class="ql-block">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