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都,常有一些文化盛事能吸引眾人的目光。全球最大的敦煌藝術展“如是莫高”便在其中,其受歡迎程度可以說“有口皆碑”,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觀賞,堪稱“盛事一樁”。拿到北京展覽館的預約門票,我們欣然前往。</p> <p class="ql-block">走進敦煌藝術展“如是莫高”的展廳,便仿佛踏入了神秘的敦煌世界?!傲宅槤M目”的展品讓人應接不暇,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近3000平方米的四個展廳中,展出了十個朝代的九座復制洞窟,近300幅臨摹壁畫、彩塑和文物真跡。因此這次展覽的亮點也是檢視了敦煌研究院數(shù)字敦煌工程的成果,讓我們在敦煌之外就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敦煌藝術。</p> <p class="ql-block">除了納入國家寶藏的西魏285窟、初唐220窟,還有初唐57窟、盛唐45、217窟,中唐158窟、晚唐17窟、元代3號窟以及榆林窟的中唐25窟,九座洞窟中八座是特窟,其中217窟是第一次走出敦煌對外出展,與元代3號窟同樣在當?shù)匾膊粚ν忾_放。</p> <p class="ql-block">初唐第57窟:被譽為“美人窟”,南壁觀世音菩薩形象優(yōu)雅,細膩的線條展現(xiàn)初唐繪畫巔峰技藝。初唐57窟因壁畫中的觀音畫像而聞名,采用了瀝粉堆金技法,顯示出菩薩的雍容高貴,洞窟整體承隋代遺風。</p> <p class="ql-block">西魏第285窟: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壁畫融合佛教、道教與西域神祇,堪稱絲路多元文化“萬神殿”。285窟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初創(chuàng)洞窟,538年和539年,南壁和北壁分別繪有《五百強盜因緣》故事畫和七鋪說法圖, 是西魏時期的代表性洞窟。</p> <p class="ql-block">很多洞窟,因為沒有講解員講解,很難對雕像和壁畫進行細致了解,只能走馬觀花般地欣賞一番。即使在敦煌也不過如此吧!</p> <p class="ql-block">這些精華復制洞窟擠滿了人,有人為了觀察細致,還用手電仔細閱賞,比起在敦煌本地進洞看展不知要優(yōu)越多少!</p> <p class="ql-block">這些精心復刻的敦煌石窟經典群像,涵蓋了北魏至元代的眾多杰作,不僅再現(xiàn)了絲路上多元文明交融的繁榮景象,更運用數(shù)字化技術極致還原窟內壁畫的細膩筆觸、絢麗色彩與質感,使敦煌藝術的魅力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中唐第25窟:被譽為“敦煌石窟藝術之冠”,窟內繪制的大型壁畫觀無量壽經變精致至極,表現(xiàn)佛國世界的富足美好,為敦煌壁畫的代表作之一。中唐25窟也再現(xiàn)了唐代男拜女不拜的婚禮習俗,776年后建造,主要了解吐蕃時期敦煌社會風俗的形象資料。</p> <p class="ql-block">復制洞窟中的壁畫也是千變萬化,也觸手可及。雖然在沒有講解的時候,已分辨不出壁畫的內容;即使有講解,也記不住這么多璀璨的石壁畫卷。</p> <p class="ql-block">盛唐第217窟:首次全球公開展示,壁畫描繪盛唐市井生活,展現(xiàn)“黃金時代”的繁榮氣象</p> <p class="ql-block">元代3號窟被譽為古代線描藝術的巔峰,南北兩壁的千手千眼觀音令人嘆為觀止,很多學者也認為它是西夏時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初唐第220窟:瑰麗壁畫描繪唐代開國氣象與絲路商旅,見證初唐藝術鼎盛與文明交融。220窟是研究古代佛教藝術和唐朝文化的重要資料,642年創(chuàng)建,北壁藥師經變中的樂舞場景占據整幅畫面的三分之一,是最早經變樂舞圖, 供養(yǎng)人為敦煌望族翟氏,看來他們對當時盛行的胡旋舞情有獨鐘。</p> <p class="ql-block">盛唐第45窟:七身彩塑群像(佛、弟子、菩薩、天王)形神兼?zhèn)?,彰顯盛唐雕塑藝術之極致。盛唐45窟以七身彩塑群像著稱,無明確造窟功德記和文獻記載,但還是集中將唐代雕塑、壁畫藝術風格于一體的藝術寶庫。</p> <p class="ql-block">中唐第158窟:長達十余米的涅槃佛像靜謐莊嚴,傳遞“寂滅為樂”的哲學意境。</p> <p class="ql-block">中唐158窟是典型的涅槃窟,佛像身長15.6米,雙目半閉,唇含笑意,表現(xiàn)出佛祖寂滅為樂的涅槃境界。</p> <p class="ql-block">晚唐第17窟(藏經洞):被譽為“打開世界中世紀歷史的鑰匙”,其出土文物記錄了天文、醫(yī)學等古代智慧,并生動描繪了當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次展覽復原了大量藏經洞出土文物,為觀眾提供了珍貴的研究機會。</p> <p class="ql-block">在晚唐17窟的藏經洞,1900年道士王圓箓清理洞窟時發(fā)現(xiàn)了5萬余件各種經書、文物, 讓敦煌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窟中是洪辨法師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這些小石龕不應是復制品,主要是為了使觀眾了解石窟被挖掘時的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將莫高窟的精華石窟移至北京,展現(xiàn)從北魏至盛唐的璀璨藝術。長達400米的展線,讓您無需遠行,便能近距離欣賞到在敦煌本地都難得一見的特窟。此次展覽精心劃分為六大展區(qū),讓您逐一探尋,領略每一處石窟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介紹性文字均來自網絡和部分講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