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4日,河南鄭州遭遇嚴重洪澇。我們從菏澤出發(fā)向南疾馳,沿途看到各地救援車輛正緊急馳援鄭州,心中百感交集。彼時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也趨于緊張,歸鄉(xiāng)的心情愈發(fā)迫切。當晚,我們在老孟的老家河南息縣稍作停留休整,次日(25日)一早便繼續(xù)趕路,向著湖南方向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 途經(jīng)武漢時,老孟的車眼看就要油盡了,接連過了幾個高速服務(wù)區(qū),都沒能加上油。我們趕緊下了高速進市區(qū),才總算加到油,算是個小插曲。</p> <p class="ql-block"> 依舊是老孟在前頭開路,我緊隨其后。按計劃,中午要到岳陽用餐,我的高中同學海華已在那里等候。不過在此之前,老孟原本打算去看看曾經(jīng)的國防6501工程——如今它已改建成6501航天航空國防園。</p> <p class="ql-block"> 我們把車停好后,走進一個開闊的大廣場。此時已是中午12點多。這里有“八一食堂”,還有一座哨塔,最引人注目的是半山腰矗立著的主席像。6501航天航空國防園依托原國防6501工程改建而成,園區(qū)內(nèi)不僅保留了部分國防工程遺址,還融入了航天航空元素,兼具國防教育與旅游功能,能讓人們在參觀中感受國防力量的發(fā)展與變遷。</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沿著參觀路線前行,路的兩側(cè)陳列著各式軍事裝備,它們靜靜佇立,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往昔的烽火歲月。繼續(xù)往前走,一個巨大的坑道口出現(xiàn)在眼前,這里是6501航天航空國防園的核心區(qū)域之一,從這里可以深入了解到更多關(guān)于國防工程的歷史與秘密。園區(qū)巧妙地將歷史與現(xiàn)實融合,讓游客在參觀中感受國防科技的進步與力量。</p> <p class="ql-block"> 踏入6501航天航空國防園的坑道,頓感空間的廣闊與深邃。越往深處行進,潮濕的氣息愈發(fā)濃重。遙想當年,在工程條件極為簡陋的情況下,要挖掘出這樣規(guī)模的坑道,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拥纼?nèi)陳列著諸多國防產(chǎn)品,其中最令人難忘的當屬導彈發(fā)射井。這里曾是重要的國防工程,如今改建成國防園,既保留了歷史的厚重感,又通過豐富的展品展現(xiàn)了國防科技的發(fā)展歷程,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深切感受到國防力量的堅實與強大。</p> <p class="ql-block"> 走出洞口,老孟忙著尋找最佳角度,打卡拍照留念,想要將這一趟國防園之行的記憶好好留存。而我,則被半山腰那座毛主席像深深吸引。陽光傾灑,主席像周身都似籠罩著一層柔和的光輝 ,他目光深邃而溫和,莊重地凝視著遠方,仿佛在俯瞰這片土地,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與發(fā)展。那挺拔的身姿、堅定的神態(tài),盡顯偉人的風采,令人不禁心生敬仰,思緒也不由自主地飄向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歲月。</p> <p class="ql-block"> 參觀完6501航天航空國防園,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岳陽用餐。抵達時已過下午2點,想必讓海華同學久等了。海華同學是我的高中同窗,我們有著相似的成長背景,都在部隊大院長大。高中時我們雖不在同一班級,我在5班,他在4班,而他與我的夫人是同班同學,并且還擔任班長一職。記憶中,他家搬離海南時,我特意前去送別,還順手將他家門口的一株花移栽到了我家門口,如今想來,那株花早已枝繁葉茂。</p> <p class="ql-block"> 海華同學身上總帶著部隊大院長大的那份爽朗與實在,說話直來直去,眼神里滿是真誠。席間,多年未見的生疏感瞬間被熱絡(luò)的話語沖淡。我們聊起部隊大院里的趣事;又說起高中時的點滴。話越說越密,茶越喝越暖,杯盞交錯間,是無需刻意維系的熟稔,是歲月沉淀下來的醇厚友情,仿佛那些年的時光從未走遠,只是在此刻輕輕重疊。</p> <p class="ql-block"> 來到岳陽,登岳陽樓是必不可少的行程。下午三點半,海華同學便帶著我們來到了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陽樓景區(qū)。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名樓,承載著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情懷與贊嘆,此刻,我們即將親身探尋它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走進岳陽樓景區(qū),仿佛踏入了一幅古典雅致的山水畫卷。古樸的牌坊上,“南極瀟湘”四個大字蒼勁有力,兩側(cè)石柱上的對聯(lián),訴說著此地“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地理要沖地位。沿著石板路前行,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綠樹繁花相映成趣,池塘邊的花朵嬌艷欲滴,為這方天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柔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岳陽樓,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更是景區(qū)的核心所在。它坐落在洞庭湖畔,三層建筑飛檐翹角,黃色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紅色的木柱與門窗盡顯古樸莊重。</p> <p class="ql-block"> 登上岳陽樓,憑欄遠眺,洞庭湖波光粼粼,水天一色,仿佛能讓人感受到范仲淹筆下“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壯闊景象,也能體會到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登樓抒懷的情懷。這里不僅是建筑藝術(shù)的瑰寶,更是承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精神家園。</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手書的杜甫《登岳陽樓》, 全詩內(nèi)容是:</p><p class="ql-block">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p><p class="ql-block">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p><p class="ql-block">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p><p class="ql-block">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作品, 前兩聯(lián)寫在岳陽樓上遠眺洞庭湖的浩瀚壯闊之景,后兩聯(lián)則抒發(fā)了詩人暮年漂泊、 懷才不遇以及對國家安危的擔憂之情 ,情景交融,意境開闊又沉郁悲涼。毛主席手書此詩,筆力雄健,氣勢磅礴,將書法藝術(shù)與詩詞意境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在岳陽樓內(nèi),毛主席的題詞墨寶無疑是重中之重。那遒勁有力的筆觸,在黑色的牌匾上以金色呈現(xiàn),熠熠生輝。字體行云流水,大氣磅礴,盡顯偉人風范。詩詞內(nèi)容蘊含著豪邁的氣概與深邃的意境,與岳陽樓所承載的文化底蘊相互交融,不僅是藝術(shù)的瑰寶,更讓這座名樓在歷史的長河中更添一份獨特的光輝,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駐足觀賞、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點,我和海華在岳陽樓景區(qū)門口合影留念后便與他道別。到這里,我和老孟的自駕游也算畫上了句號。之后,他要返回湘潭的家,我則先去株洲拜訪另一位同學。</p> <p class="ql-block"> 世躍是我在株洲的同學,我們一同在部隊大院長大,緣分不淺。從小學到初中,他一直是我的班長;升入高中,雖他在6班、我在5班,他依舊擔任班長,我們的關(guān)系始終很鐵。</p><p class="ql-block"> 世躍為人特別重情義。他早年在海南結(jié)識了一位瓊海姑娘,姑娘比他稍大,兩人成婚后來到株洲生活,還育有一個男孩。可惜妻子后來長年患病,世躍始終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直至她離世。</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世躍總算苦盡甘來,再婚的妻子與他相處和睦,兩人又添了一個小男孩,日子過得安穩(wěn)幸福。</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八點多,我循著世躍發(fā)來的定位,來到麗楓酒店赴宴。席間見到了他現(xiàn)在的夫人和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氛圍格外和諧??粗@一幕,不禁感慨:真是好人一生平安啊。</p> <p class="ql-block"> 餐后,我倆并肩挨著,拍下了一張合影。這張照片,竟成了幾十年來我們的第一張同框——時光仿佛在快門按下的瞬間凝住,那些一同在大院里瘋跑、在教室里共讀的歲月,連同歲月里的彼此,都在這方寸之間有了具象的牽連,心頭涌上一陣說不出的溫熱與感慨。</p><p class="ql-block"> 他執(zhí)意留我過夜,我卻編了個謊,說湘潭大學的同學還在等我。告別轉(zhuǎn)身的剎那,其實歸心早已似箭,夜色里,車子一路向西南疾馳,仿佛要把積攢了半生的惦念,都融進這歸途的風里。</p> <p class="ql-block"> 我打算從株洲出發(fā),趁著夜色趕路先去廣西賀州接上在那兒等候的弟弟,隨后一起返回海南。途中,我想繞道去全州,看看那里的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早上九點半,我走進了紀念園。特意拐到這里,是因為湘江戰(zhàn)役是長征中最慘烈的一役——此役過后,紅軍從8萬余人銳減至3萬余人,其殘酷程度可見一斑。1934年11月至12月,為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突破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紅軍將士與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展開殊死激戰(zhàn),用血肉之軀鑄就了勝利通道,雖付出巨大犧牲,卻粉碎了敵人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為紅軍繼續(xù)長征保留了火種,也讓這場戰(zhàn)役成為鐫刻著犧牲與信念的歷史坐標。</p> <p class="ql-block"> 剛巧這天是星期一,紀念館閉館未開放。好在紀念園占地頗廣,園內(nèi)不僅有莊嚴肅穆的紀念碑、栩栩如生的英雄群雕,還留存著當年戰(zhàn)役相關(guān)的戰(zhàn)壕遺址、紀念廣場等景觀,處處透著歷史的厚重感。漫步其中,能看到精心規(guī)劃的綠化與步道,將各個紀念節(jié)點串聯(lián)起來,既讓人感受到對先烈的緬懷之情,也以無聲的方式訴說著那段浴血奮戰(zhàn)的過往,即便未能進入紀念館,也能在這片園區(qū)中觸摸到歷史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 踏入紀念園,“紀念林”石碑矗立,周邊翠竹相伴、花草點綴,靜謐又莊重。山坡上,一塊塊巨石間,鮮艷的紅旗迎風招展,似在重現(xiàn)當年紅軍奮勇的身姿 。再往前,群雕墻憑吊廣場氣勢恢宏,巨大的石雕上,紅軍戰(zhàn)士的形象栩栩如生,他們或沖鋒、或吶喊,背后青山如黛,紅旗點綴,仿佛能讓人觸摸到那段悲壯又熱血的歷史,感受到先烈們不滅的信念與勇氣 。雖因周一紀念館閉館留有遺憾,但這紀念林、紅旗陣、群雕墻,已把湘江戰(zhàn)役的厚重與壯烈,深深印在心底 。</p> <p class="ql-block">三個月前,也就是4月25日,習近平來到了這里參觀。在紅軍長征湘江戰(zhàn)役紀念園,習近平表達了對湘江戰(zhàn)役的高度重視與深刻感悟。他指出,湘江戰(zhàn)役中展現(xiàn)出的敢于勝利、敢于突破、敢于犧牲的精神,是偉大長征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十點多結(jié)束紀念園的參觀,我驅(qū)車趕往賀州,在那里吃過午飯接上弟弟,便一同往海南返程。后半段路程換弟弟開車,我終于得以放松,靠在副駕上收聽奧運會乒乓球混雙決賽的直播,中國隊失利的結(jié)果讓人悵然不已。一路疾馳,到晚上十點,我們順利駛上徐聞碼頭,只要渡過瓊州海峽,就算是到家了。</p> <p class="ql-block"> 這次獨自駕車出游,至此便畫上了句點。歷時24天,我駛過廣東、廣西、貴州、重慶、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16個省市區(qū),相當于環(huán)中國轉(zhuǎn)了一圈,總行程達一萬五千公里——現(xiàn)在回想,我可真行!這段旅程的點滴,我已整理成九個美篇,寫下兩萬五千多字,配上五百多張照片。都說旅游是身體的體驗,而把它寫下來,倒像是讓思想又重新在途中走了一遭。</p><p class="ql-block"> 謝謝這段時間追劇式看完每個美篇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2025.08.08草于???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