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7日</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581779</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爸爸</p><p class="ql-block">我的爸爸王君學,1921年11月11日出生于黑龍江省湯原縣德勝鎮(zhèn)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小學文化,長大后在家種地。1941年起先后在湯原縣種畜場和鐵路南岔機務(wù)段當工人。26歲那年也就是1948年3月,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先是黑龍江省某獨立團警衛(wèi)連戰(zhàn)士,1948年10月,在四野特種兵警衛(wèi)連任副班長、班長。后在解放軍砲兵司令部警衛(wèi)連任副排長。1952年8月在錦州砲校先后任保密員、管理員。1958年4月,隨十萬轉(zhuǎn)業(yè)官兵帶著我媽媽和我,來到八五二農(nóng)場三分場二隊,任隊長。1971年1月,調(diào)到八五二農(nóng)場總場倉庫任主任。離休后享受副處級政治待遇。戰(zhàn)爭年代大部分都是火線入黨,遺憾的是不知道爸爸的入黨時間。2010年9月17日,我的老爸走完了他那平凡而光榮的一生,享年89歲。</p><p class="ql-block">八一建軍節(jié)那天,我看到王欣的《懷念》美篇,其中建議我們這些荒二代,在八一建軍節(jié)和紀念抗戰(zhàn)勝利的這段時間,寫寫父輩們,這幾天腦子里一直在搜尋。父親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記:</p><p class="ql-block">1.每天在昏暗的馬提燈下,拿著筆認真在筆記本上寫著開會要講的內(nèi)容和工作安排詳細情況,父親文化不高,字寫的很工整。他了解二隊各個地號,親力親為 做到心中有數(shù)。</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們這些荒二代當年隨父輩來的孩子少,二隊只有二年級,所以三年級就到分場住校,十二三歲的小孩子每周走二十多里路回一次家,遠離父母,自己照顧自己,夏天風里雨里,冬天冰天雪地,每周我們這群孩子必須跑家一趟。我們的父輩基本都是都是56年鐵道兵,58年的轉(zhuǎn)業(yè)官兵 ,開墾北大荒不容易,這些孩子們遠離父母上學也不容易。二隊是個大的隊,跟父母來北大荒孩子們最多十幾個,我們基本是結(jié)伴同行。和父母相處時間很少,每周都來去匆匆。因此了解父親少之又少。父親把他的一生都默默地獻給黑土地,記憶里爸爸從來沒看過病請過假。記得特殊時期,因為他腿靜脈曲張很嚴重,兩條小腿都是大筋包,做手術(shù)據(jù)說開了7刀,才把血管里的壞血都抽出去,小時候問過爸這病怎么得的,爸爸說是抗美援朝過鴨綠江時,江水拔涼拔涼的,從此兩條腿落下病根。</p><p class="ql-block">1958年4月響應(yīng)黨的號召,十萬轉(zhuǎn)業(yè)官兵放下槍桿子,拿起鋤頭開發(fā)建設(shè)北大荒,在一片荒蕪的黑土地白手起家,扎根了一輩子。爸爸天天跑地號,靠兩條腿丈量,熟知每一個地塊,很少休息。晚上回家拖著沉重的雙腿,燒盆熱水泡泡腳,緩解一下疲勞。第二天照常操勞,真是個不知疲倦的老黃牛。</p><p class="ql-block">2、爸爸牙齒不好老早就錯位了,小時候問過老爸,他說是當砲兵,抗美援朝的時候夜間開坦克不能開燈。一次,行動不小心燈亮了,遭到敵軍飛機轟炸,坦克翻到溝里磕到牙,萬幸車里人都沒事,老父親是幸運的,只是牙齒錯位。抗美援朝勝利歸來,保家衛(wèi)國,看到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這是那么多抗美援朝烈士鮮血換來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3、爸爸從來不講自己,上面的關(guān)于腿和牙齒的兩個毛病,都是我小時候問了才知道原因的。他說,那么多戰(zhàn)友都在戰(zhàn)場上犧牲了,我活著,這點毛病沒啥好講的。爸爸就是一個心地善良感情質(zhì)樸的人,他心里總是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p><p class="ql-block">從1963年起,二隊陸續(xù)接收了從北京來的支邊青年。1968年又接收了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爾濱的知青們,總共知青總數(shù)達200余人。爸爸和他/她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18年春,二隊的老知青們集體行動,要出一本寫有自己故事的書,定名為《黑土地 留下我們的足跡……》。這本書里,關(guān)于各地知青寫有對王隊長的回憶文章,包括我弟弟王安利的文章,一共有17篇。</p><p class="ql-block">在籌備出書期間,北京知青王大新將自己制作的一個美篇發(fā)上。其中記錄了老爸1999年5月12日應(yīng)北京和天津知青的邀請,來京津兩地參觀、游覽、聚會的情景。</p><p class="ql-block">每每回看我都特別感動。這是我當時看過大新哥的美篇后的留言:大新哥,您好!十分感謝您和知青朋友們,不忘初心對黑土地五十多年的情和愛,這種愛還在延續(xù),感動著我們荒二代。我想老父親這輩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和知青們在黑土地奮斗的日日夜夜,最為感動的是,在他老人家晚年的1999.5.12日,還能夠去北京,參觀故宮,頤和園,登天安門,爬長城,這也是他建國前的老兵,連做夢都沒想到的事,而在知青朋友們的熱情邀請陪同下終于圓了夢,我想在他老人家心里,一定是幸福滿滿的。同時還去了天津,受到天津知青朋友的熱情接待。相聚是短暫的,但情誼是長久的。他老人家滿載厚厚的情意,坐飛機 離開天津,到達哈爾濱。一路前行都被愛他的知青們簇擁著,我想在天堂他不會孤獨,愿天上人間的你我他,都健康幸福安康快樂!</p><p class="ql-block">我剛回看一遍心情激動,老爸最幸福的時刻是你們知青帶給的。二十多年前的相聚歷歷在目,仿佛就在眼前那么的親切,實實在在。再次感謝京津老知青朋友們!</p><p class="ql-block">1999年時任天津電視臺主要領(lǐng)導的天津知青高克明,還安排了電視臺的軍事記者與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聯(lián)系,并定下了請老隊長參觀事宜。克明領(lǐng)導還專門陪同爸爸參觀了天津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從克明哥哥的美文中,我才知道了爸爸還參加過平津戰(zhàn)役并榮獲獎?wù)隆?lt;/p><p class="ql-block">高克明:“大新記述王隊長來京津的情形,已經(jīng)過去多年,但仍歷歷在目。在二隊的時候,我們正是三觀形成的年齡,王隊長對知青的影響可以說是深遠的,可以說他就是北大荒精神的化身!那次來天津時跟他聊天,他說平津戰(zhàn)役時他隨四野攻下的天津。我說天津剛建好一座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是北京軍區(qū)和天津市共建的。紀念館不僅宏偉,而且展覽很豐富,有所有在戰(zhàn)役中犧牲的烈士名錄。我問王隊長要不要去看看,他說很想去。我們臺有軍事記者,我讓他給好好安排一下。第二天到了紀念館,聽說是參戰(zhàn)老兵來了,館長率隊門口迎接,為王隊長安排了講解員單獨服務(wù)。王隊長看的很認真,表情凝重。特別是看到烈士墻上的烈士名單,他很沉重。看完那一墻名單,他動情地說了一句“想不到你們沒有忘記我們”。館長說,新中國是你們打下來的,我們會世世代代銘記。館里工作人員對王隊長那句話很是感慨,感到是對他們的鼓勵。他們跟我說,有他這句話,我們的工作值了。 </p><p class="ql-block">這座館工作非常好,建館大概有快三十年了,有專門一個部門在全國各地搜集平津戰(zhàn)役中犧牲的烈士,在他們的努力下,名單墻上的名字在不斷增加,現(xiàn)在進館參觀是免費的。去年他們提升改造了穹頂360度電影館,那是收費的,啟用前,讓我們幫助看看影片內(nèi)容,就先睹為快了?!?lt;/p><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一本嶄新的書《黑土地 留下我們的足跡……》在北京知青張燕和王欣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順利的出版了!2018年6月17日,從祖國各地趕來的京津滬杭哈的老知青,還有在二隊那塊黑土地上曾與知青們并肩工作戰(zhàn)斗過的老職工和荒二代,共120余人,在天津薊州農(nóng)家院舉辦了大聚會。真是盛況空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在當天下午紀念大會上,當隆重的《黑土地~留下我們的足跡……》發(fā)書儀式后,開始大會發(fā)言。大家讓我講講老爸。我拿出寫好的稿件想一口氣念出來,可是剛念完前幾句,我就哽咽的念不下去了,還是主持人滿懷深情的幫我念給爸爸和全體到會的朋友們聽了。</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叫王桂琴,是二隊王君學之女,今天有幸代表我的父親和家人來參加這次具有紀念意義的聚會。爸爸 您知道今天這是什么日子嗎?我告訴您,是咱二隊知青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大聚會。在天津薊縣御林園農(nóng)家院舉行。愛你的、愛北大荒的知青,能來的都來了。和你一起墾荒奮戰(zhàn)的前輩也來了。還有知青教過的荒二代也趕來了。 爸爸,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五十年過去了,他們不忘初心,還出了一本書,名為《黑土地》,多么響亮的名字呀。您在天有靈一定會感應(yīng)到的。我收到書的那一刻,就一直都被書中的真情,點點滴滴的事情所感動……。爸爸,做為您的女兒,我很慚愧,對您的了解太少。既熟悉又陌生,就像弟弟在書中說的那樣,我是含著眼淚看完的。在知青哥哥姐姐寫的回憶文章里,讓我了解到您的平凡而偉大的精神。低調(diào)做人踏實做事品德,我都記在心里。 爸爸您知道嗎,為了大聚會和出這本書,五城一地青年全體總動員,有出資的、有出力的?;I備組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辛苦,他們不顧自己年過半百,帶著病痛的身體超負荷的工作。為了讓書以最快的速度及時發(fā)送到全國各地乃至國外,人人都是志愿者。他們頭頂烈日騎著自行車,腳踏三輪車,風風火火走街串巷。這種北大荒人的精神,真是前所未有。這是我親身體會到的,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書,是知青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了解了父輩們墾荒的艱辛,了解了知青的苦樂年華。我們要牢記知青對黑土地做出的巨大貢獻,北大荒人是不會忘記的,會永遠銘記在心里。讓代表我的父親,感謝廣大知青對他的愛戴和懷念。感謝和父親一起墾荒的前輩們,感謝為家鄉(xiāng)做出貢獻的荒二代們。感謝籌備組的朋友們,預(yù)祝聚會圓滿順利平安快樂成功!謝謝大家。</p><p class="ql-block">看著爸爸照片上的軍功章,想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個老軍人老戰(zhàn)士的后輩,我致敬!致敬那些為解放新中國而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們,致敬那些為北大荒建設(shè)和發(fā)展而艱苦奮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前輩們!紀念英雄解放軍建軍98周年,紀念抗戰(zhàn)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讓我們以感恩的心,過好我們的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王桂琴寫于2025.8.7立秋日</p> <p class="ql-block">老坦克兵的情懷。</p> <p class="ql-block">在我1974年底離開二隊時,二隊的耕地已達到2.7萬畝,隊里的機械有東方紅鏈軌拖拉機七臺,其中東方紅54四臺:255、308、371、435號,東方紅75三臺:706、7008、7009,輪式拖拉機兩臺:尤特45、東方紅28,康因五臺,其中牽引式4臺:68、123、162、304。74年底機務(wù)排共61人,其中拖垃機35人,康拜因15人,輪式拖拉機6人,農(nóng)具場3人,正副排長各一人。忘了何時調(diào)到新建一連的308-68車組8人。</p><p class="ql-block">機務(wù)排時常保持人員在55人左右。2.7萬畝的地塊是王隊長在任時一點點開墾出來的。我們不會忘六九年初,五、六號地曾割給九號村南邊部分,更不會忘王隊長帶我們向北開荒時他在灌木叢中引領(lǐng)的身影,我們是引以自豪的北大荒建設(shè)者,跟在王隊長身后以建設(shè)邊疆為己任,無怨無悔。為什么我們那么多人肯為建設(shè)邊彊用命,除了這本是我們的志愿,更是有王隊長這樣的領(lǐng)路人,他以身作則的榜樣,他對我們的關(guān)心善待,讓我們把那時代帶來的陰影拋在一邊,更不在意隊里個別領(lǐng)導拙劣的表演。為了一個目標,建設(shè)邊疆、保衛(wèi)邊彊!這絕不是口號,而是我們一天天的行動!那不斷延伸的田地,那已成林的樹木,那一臺臺經(jīng)我們的手制造、改裝的農(nóng)機具,那已成長起來的荒二代,不也是給我們的回報嗎!</p><p class="ql-block"> 他鼓舞了我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支青 王欣 </p> <p class="ql-block">歲月如歌,往事如歌。每當我們大家都各自談起過往歲月,不免心潮澎湃,久久難以平息。王隊長是二隊上下公認的一位基層好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直到他離開二隊時,還居住在茅草屋里。每天,常年累月,行走在地號田壟里,不辭辛勞,為農(nóng)事耕耘工作,竭盡所能。為人處世,給后來者,知青荒友們,樹立學習好榜樣。我們大家都永遠的懷念您!王隊長。</p><p class="ql-block"> 上海知青 顧兆虎</p> <p class="ql-block">有人死了,常常被人們懷念。有人活著,卻不被人們提起,為什么呢?可能區(qū)別就在于人性的善良,淳樸正直待人,踏實的干正事。而不是愚蠢的,熱衷于所謂階級斗爭,在意識形態(tài)里搞人斗人,撈取個人政治資本。</p><p class="ql-block"> 北京知青 王大新</p> <p class="ql-block">謝謝你!王君學隊長之女王桂琴姑娘,你寫的追憶老爸王隊長的文章太好啦!正象克明領(lǐng)導說的,讀后對王隊長一生事跡有更深的了解,才知道你老爸是四野部隊的……。特別是大新兄用AI技術(shù)讓你老爸復(fù)活了,去撫摸立下戰(zhàn)功的坦克,介情景令人熱淚盈眶……,我好象又回到王隊長身旁……。我回津時去團部和王隊長告別,你老爸一句話:小黃回去好好干……,激勵我一生……。我走了很遠,回頭一望,王隊長還再向我招手,這一招手就是永別![流淚][流淚][流淚]…是王隊長親自把我這個出身資本家抬不起頭的小青年調(diào)到機務(wù)排,老隊長是我的大恩人。桂琴姑娘,你的老爸永遠活在我們知青的心中!桂琴姑娘,你的文筆真好。文章收藏啦!多保重身體!大黃有禮了![強][強][強][玫瑰][玫瑰][玫瑰][合十][合十][合十][呲牙][呲牙][呲牙]</p><p class="ql-block"> 天津知青 黃仁安</p> <p class="ql-block">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