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21284928</p><p class="ql-block">圖 片:山高水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歲那年,我應征入伍。離開家鄉(xiāng)前,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到部隊后要好好讀書學習,做一名合格的軍人”。老師的臨別贈言,一直銘記在心。買書、藏書、讀書,成為我30載軍旅生活的重要部分。我的書柜也從無到有,由少到多,日益豐滿。走南闖北,書香同行,豐富了我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剛到部隊時,每個月只有幾塊錢的津貼費,除了生活用品之外,所剩無幾。買書,是一種奢望。想看書,只能到部隊圖書室去借閱,利用星期天或節(jié)假日到書店去翻閱。部隊集體生活的時間限制,很難滿足我的讀書需求。于是,精打細算,一個月一個月的積攢,終于買了自己入伍后的第一套書《戰(zhàn)爭與和平》。捧回書的那一刻,高興的好一陣子。從此,每月的津貼費幾乎全部用在買書上了。幾年的功夫,想和購買了。文學名著、工具書等300多本。我的枕頭下,床鋪的墊子下以及僅有的一個抽屜里都放的是書。</p> <p class="ql-block">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在連隊生活,書籍的保管存放成了一個問題。想擁有自己的一個書柜,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正當我犯難的時候,因為喜歡讀書和寫寫畫畫,連隊推薦我到機關(guān)當文書,與另一位戰(zhàn)友共一個宿舍,也使得我的書籍有了安身之所。我的第一個書柜,嚴格意義講是一個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文件柜,上下共有六層,還有玻璃門。柜小天地大。我將文學、歷史、軍事、社科、工具書等,書籍分層規(guī)律擺放。成為軍官后,經(jīng)濟條件寬裕了許多,買書、藏書熱情不減。日積月累,小小的宿舍變成了圖書室,它是我全部的家檔,成為簡陋宿舍的一道亮麗風景。除了訓練和集體活動外,我與書柜為伴,在書的海洋里遨游,以讀書為樂。那段歲月,為我在軍旅道路上前行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讓我從一名戰(zhàn)士成長為軍官。</p> <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一紙調(diào)令,將我從駐南京的野戰(zhàn)部隊調(diào)往安徽合肥駐軍某部。臨行前,一位戰(zhàn)友從某電視機廠為我找來了十幾個紙箱子,我將自己的所有藏書打包成箱,為此,忙活了好一陣子了。那一天,正在裝車時,被一位機關(guān)干部發(fā)現(xiàn),他以為是拉的十幾臺電視機。在當時,沒有關(guān)系是買不到購買電視機的。懷疑我這個單身干部在機關(guān)也沒工作幾年,怎么弄到這么多電視機?這其中肯定有問題。于是,他將此事立即報告了有關(guān)部門,并當即派人前來檢查。當他們打開一只只箱子時,驚訝的發(fā)現(xiàn),原來都是書籍。第一次搬家,就鬧出了笑話,許多戰(zhàn)友也向我投來了敬仰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成家后,又多次搬家,每次都扔掉不少東西,唯有我的書一本不落。自制的三個書柜,住在哪里就搬到哪里。90年代末,自己買了一套房子,工作和生活都比較穩(wěn)定了。裝修房子時,開了幾次家庭會議,終于為自己爭取了一個書房。由于書太多,制作書柜成了頭疼的事兒。于是,我將一整面墻都制作了書柜,而且是雙層,才將我的書各就各位。</p> <p class="ql-block">幾十年來,我的書柜,就像一條清澈的河流,源源不斷的為我提供著生存所需,在從事軍隊宣傳工作的路上注入無窮動力。 在我書柜上,特意擺放著我的多枚三等功軍功章,我一直認為,我的書柜,功不可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