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經過長達五個多月的精心治療,我的種植牙齒和整修牙齒的歷程終于暫告一段落。得益于現代醫(yī)療技術的高成功率,我再也不用擔心臨時門牙的穩(wěn)定性問題?,F在,我可以自信地享受各種美食,再也不用擔心牙齒的不適。<br><br> 說起來話長,2009年暑假,我的上門牙掉了一顆,在牙醫(yī)的建議下,就直接給門牙做了六個烤瓷牙冠。過了11年,即2020年,明顯感覺到右邊的一個門牙脫落在烤瓷牙了,左邊的門牙也隱隱作痛,平時說話,動不動上牙齦就出現血絲,基本上,一天都在多次漱口,右邊的門牙根本不敢咬任何食物,只要不小心碰到,牙就疼了,必須吃點藥才能頂過去,可是我一直存著僥幸心理,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反正拖著不想去治療牙齒,但是壞了的牙齒可不是一個安生的主。到了2025年正月,我在和順過年時,終于徹底爆發(fā)了,牙齒劇烈疼痛,吃任何藥都止不住疼痛,把我逼得無計可施,再也不能諱疾忌醫(yī),立即回到榆次,決定徹底治療牙齒。 2月16日,聯系到十幾年前認識的著名牙科專家王登敏大夫,此時,王登敏院長原來在府興路的開辦的登敏口腔醫(yī)院,已經搬遷到東華世家,并改名叫登登口腔,規(guī)模擴大了很多,上下三層樓,各種硬件設施先進而齊全,有十多個診療室,為患者提供了更先進更安全更健康的醫(yī)療服務。<br><br> 王登敏大夫是自辦登登口腔醫(yī)院的院長,作為晉中市第五屆政協(xié)委員、中國農工黨黨員、晉中工商聯執(zhí)委委員,王大夫積極參政議政、充分發(fā)揮了黨外人士建言獻策的重要作用。畢業(yè)于山西醫(yī)科大臨床口腔專業(yè)的他,從事口腔工作已經3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各類口腔問題有著獨到見解,通過在國內外進修學習和參加各種高端年會,獲得了微創(chuàng)拔牙研討會最佳金牌醫(yī)師等諸多榮譽。王大夫溫文爾雅,愛好廣泛(特別喜歡自駕出游),尤其擅長與患者溝通,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br> 王大夫為我制定了細致周密的治療方案,從根管治療到牙冠修復,每一步都精準高效,徹底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牙齒問題。治療過程中,王大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耐心細致讓我深感安心,整個治療體驗遠超預期。 2月17日,登登口腔年輕的小馮大夫給我治療,耗時一個半小時,成功拆除了我上門牙的六個舊的牙冠,其間,基本沒有疼痛,只是有點震動的不舒服。拆除牙冠后,才發(fā)現原本的五顆門牙中,右邊的三顆已經完全脫落,還有左邊第二顆牙的牙根也不好了,但是為了戴臨時牙有個依托,就把左邊的兩顆門牙都留下了。王大夫告訴我,需要讓牙齦生長恢復兩周時間,就能種植牙齒了,將來需要先種植三顆牙齒。<br><br> 3月3日下午,我的牙齦恢復如初,工作人員通知種植牙齒,我兩點四十到達登登口腔,小馮大夫先把我的臨時牙取下,然后打上麻藥,把我右上牙的殘根取出。<br> 接著,護士抽了我兩管血,準備植骨頭用自己的血做生長劑。在正式種牙之前,護士詳細詢問了我的血壓血脂血糖、心臟、是否過敏金屬等,征求我的意見,用何種種牙的植入體,從4000-6500元,我選擇了每顆6500元(瑞士進口),這基本上是我最大型的治牙經歷了,所以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好的材料,然后,我簽字同意。<br> 進入手術室之前,大夫一直囑咐我,不能過于緊張,手術時長為四五十分鐘,剩下的時間,就是縫合牙齦的創(chuàng)口、處理后續(xù)問題等。<br> 坦白而言,我內心并無多少波瀾,畢竟這已是我生命中第三次踏入手術室的大門。先是2018年在晉中一院,右眼迎來了白內障手術的曙光;再是2024年,左眼也經歷了同樣的歷程。而今,在榆次登登口腔,我迎來了種植牙齒的挑戰(zhàn),心態(tài)自是波瀾不驚。<br> 我在下午三點半進入手術臺,助理大夫對我的口腔進行了局部麻醉,從外牙齦處打麻醉針還能接受,從內牙齦處打針就很疼痛,但是為了種牙,這些都算不得什么。<br> 隨后,把右上牙取了殘根的地方進行人工植骨,并把我的血液經過處理把有效成分注射進去,保證快速黏合生長,這個過程大約持續(xù)了十分鐘左右,接著,就是在這個地方種植植入體,用專用電鉆打眼,聽見叮叮當當的聲音和好像是擰螺絲的聲音。因為注射了麻藥,不知道什么時候,把我的牙齦肉劃開了。<br> 接著是在中間種牙,時間、程序和右邊一樣。<br> 王登敏大夫為確保中間植牙位置的準確無誤,決定暫停手術,親自前往一樓CT室進行拍照,借助精密儀器進行定位。此時,麻藥的效果已漸漸褪去,我開始感受到一絲疼痛。助理大夫見狀,迅速為我補打了三四支麻藥,確保手術能夠順利進行。終于,在眾人的努力下,中間的牙齒植入體穩(wěn)穩(wěn)地扎根在了我的口腔中。<br> 王大夫告訴我,我的牙床骨的骨密度好,不缺鈣,沒有一點骨質疏松的跡象,種植牙的基礎很好,這讓我很高興。<br> 在縫合傷口的時候,又補打了麻藥,但還是隱隱作痛,我估計縫合了至少有十針,在口腔里進行這樣的操作確實不易,整個過程花了近二十分鐘。<br> 整個手術在五點結束,護士詳細告知了我種植牙手術后的注意事項,包括24小時之內,口腔有滲血,但是只能咽口水,不能吐出來,因為吐的動作,會把創(chuàng)口裂開;喝牛奶的時候,不能用吸管,因為吮吸,會讓創(chuàng)口出血更多;不能漱口、刷牙等等。<br> 本次種植牙齒手術,比起我曾經做過的白內障手術比較痛苦,從五點手術結束,到七點十分裝上臨時牙,整個上門牙部位大面積鈍痛,這是我記憶以來遭遇的最大疼痛折磨,讓人坐立不安,用醫(yī)院提供的冰袋冷敷,減輕疼痛,幸好在術前,護士就提前讓我吃了一顆布洛芬,否則會更加疼痛。<br> 晚上回家后,趕緊把各種消炎藥和止痛藥用上,疼痛略微緩解,有點迷迷糊糊,話也不想說,動也不想動一下。但是,比起那些遭遇各種病痛折磨的人,我就是很幸運了。<br> 到晚上十點,我瞌睡的支不住了,迷迷糊糊睡著,到凌晨三點醒來,感覺疼痛已經緩解了90%,只有植骨的部分有點隱隱疼,其他地方基本不痛了,牙床牙齦有點腫,幸虧我的身體素質還行,讓我早點擺脫了疼痛的折磨,因為按照大夫的囑咐,正常植牙手術后,疼痛會持續(xù)48小時,并且牙齦和嘴唇會腫得厲害,我的情況是術后十小時疼痛大為緩解,只有牙齦腫脹,嘴唇沒有腫起來,讓我快速地恢復起來,第二天上午,我就能正常去上班了。<br><br> 3月10日,中午吃飯,臨時牙黏合處崩開(我的左面有兩顆門牙能套上臨時牙,但是右面四顆牙都脫落了,只好把臨時牙用黏合劑粘在相鄰的牙齒上,很不穩(wěn)固),跩的牙疼,不能吃飯。又重新粘合了臨時牙。<br><br> 3月17日,我種植牙齒手術過了兩周,能拆線了,是兩個小護士給我拆線,技術還略帶生疏,在用剪刀剪斷線頭時,扎疼扎疼的。拆線完畢,口腔舒服多了,牙床不疼了,吃東西能挨到上顎,也不疼了,到四點五十,又重新給我做了一副臨時牙,比之前的好多了。在這之前,因為種植牙齒需要牙齦縫線,口腔里總有一種苦味道,拆線后,這種味道就沒有了。<br><br> 鄭希琦大夫和我女兒同齡,年輕有為,經驗老到,技術精湛,態(tài)度溫和,無痛操作,駕輕就熟。<br> 3月30日,因為我左上第二槽牙嚴重過敏,找到鄭希琦大夫為我診療,給我檢查后,做了治療,打麻藥、磨牙都不疼,技術就是好。小鄭大夫告我,我的左下第一個槽牙下面有個智齒臥著,撐著它的牙根,可是從來這顆牙沒有發(fā)炎和疼過。<br><br> 4月5日,小鄭大夫給我的左上第二槽牙安上牙冠。接著,他開始處理我的左下第一槽牙,步驟同樣是先打麻藥后磨牙,過程中伴隨著震動,雖然略感不適,但仍在可承受范圍內。磨牙過程中,牙神經露出來了,這時,必須殺神經,從左內口腔壁打麻藥,的確很疼,有一種酸辣過電的刺疼感。等了五分鐘后,麻藥作用上來,左半部的臉頰和嘴唇完全麻木,可是牙神經還不能麻醉,就從牙面的上面找到牙神經的位置打孔,那叫尖辣的疼,然后把殺神經的藥敷上,戴上臨時牙冠。<br><br> 4月12日,小鄭大夫給我做左下第一槽牙的根管治療,原先以為挑出牙神經很疼,經過對根管的清洗消毒,然后用材料添補根了管洞,無任何不適。接著,助手給我清洗牙結石,尤其是下門牙的結石很大,直接影響牙齦,時間長了導致牙齦萎縮,牙齒就會松動。醫(yī)生還建議,為了牙齒和牙齦的健康,人們應每年進行一次牙結石清洗。<br> 在清洗牙結石的過程中,護士發(fā)現我的右上第一個槽牙有腐蝕的空洞,這顆牙以前就治療過,但現在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小鄭大夫建議我先進行打樁補牙,簡單處理后消炎,等待下周再進行補牙。<br><br> 4月20日,小鄭大夫給我把左下第一槽牙的牙冠安好,非常順利,然后給我右上第一槽牙打樁補牙,這顆牙在十年前就治療過,但是補牙的材料陸續(xù)掉了,又成了大的齲齒洞,一直塞牙,牙齒基本有三分之二空了,十多年前早已把牙神經斷了,無論是磨牙還是鉆孔,我都沒有感到一絲疼痛,直到五點十分,整個治療過程順利結束。<br><br> 5月10日,我的臨時門牙破裂了,醫(yī)生用一個多小時做好新的臨時門牙,小鄭大夫的技術高超,安裝的很牢固。這個臨時牙一直用到7月7日,用了將近兩個月了。 7月7日,我種植牙齒已經達到四個月了,登登口腔工作人員通知我去做檢查,先拍了CT片子,王登敏大夫看了片子說,種植牙基礎長得好,小鄭大夫給我打了三支麻藥,不是很疼,大約用時半小時,把三個基樁露出來,擰上螺絲,然后,把臨時牙重新按上,等一周,牙齦長好后,去取模型。<br><br> 7月14日,我如約前往醫(yī)院,牙齦已基本愈合。小鄭大夫把我三顆種植牙的基臺擰上螺栓,撐開牙齦的時候,有點微疼,過程用時半小時。<br> 王登敏大夫建議,在上門牙左面再種植一顆牙,這樣左右兩面各有兩顆種植牙,用力就平衡了。小鄭大夫用三維儀器掃描牙齒位置,制作牙齒模型,這是很先進的技術,不用咬牙模型了。此刻,想到距離啃排骨、大口吃蘋果的日子不遠了,內心無比激動。<br><br> 7月19日,小鄭大夫先把我的臨時門牙取下,試戴了比較堅固的過渡門齒,然后打上麻藥,大約兩分鐘把我左二上門牙拔掉,沒有絲毫痛感。到了種植牙的手術室,王登敏大夫再次操刀,為我種植第四顆牙,部位就是拔掉牙的位置,期間,拍攝CT片進行精準定位,整個種植牙過程持續(xù)了二十多分鐘,麻藥藥效過后,覺得種植牙的部位隱隱作痛,小鄭大夫給我吃了一粒布洛芬,半小時后痛感不明顯了。一個半小時后,痛感基本消失。<br> 7月29日,給第四顆種植牙拆線,然后種植第五顆牙,位置是右下的第一槽牙(這個缺失了30年的牙齒的原因,留待后文詳細交代),整個種植牙齒用時二十多分,一個半小時后,痛感基本消失。<br><br> 8月6日,給第五顆種植牙拆線,至此,我的五顆種植牙全部順利完成。牙齦愈合良好,咀嚼功能逐漸恢復。期待已久的美食盛宴即將開啟,心中充滿期待與喜悅。<br> 治療過程雖艱辛,但每一步都見證著科技的進步與醫(yī)者的匠心?;厥走@段治療歷程,感慨萬千。每一次的疼痛與等待,都化作此刻的笑容與滿足。未來,我將用全新的牙齒,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div><br></div><div> 在此期間,我愛人也同時在登登口腔把全部28顆牙齒進行了全面整修。</div><div> 我需要等待4-5個月,全部的種植牙都能安裝正式牙冠了。</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治牙歷史</div> 今年以來,因治療牙齒而頻繁出入于牙醫(yī)診所,所謂“多病成醫(yī)”,無意之中還學習掌握了不少有關牙齒方面的知識。<br>《現代化漢語詞典》給“牙”的釋義:牙是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牙是人體最堅硬的器官,嵌入上、下頜骨牙槽內,分別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可咬切和磨碎食物,并對發(fā)音有輔助作用。<br> 古代,牙和齒是不同意義的兩個字,現在大多通用,并以牙通稱牙齒。<div> 牙的本意指口腔后部的槽牙,齒的本義指門牙。音標發(fā)音中,齒音在前,牙音在后,唇亡齒寒就是這個道理。</div><div> 所以齒是口腔前面的牙,指門牙;牙指槽牙、磨牙(俗稱腮牙),在口腔后面咀嚼用的(咬牙切齒就是此理),各位不可搞混。</div><div> 韓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我們注意到古代的說法是“齒牙”而非現在的“牙齒”。<br> 現代醫(yī)學里將牙齒分為“門牙,槽牙(磨牙)”兩部分,門牙由正門牙、側門牙、犬齒組成,槽牙(磨牙)由第一小臼齒,第二小臼齒,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第三大臼齒組成。大多數人的第三大臼齒(上下2-4顆)長得不全或長成智齒,所以,一般人的牙齒數目在28—32顆之間。<br> 此次治療,經過牙醫(yī)的專業(yè)解析,我才知道,我一共長了31顆牙齒,其中上牙15顆(含一智齒,已拔除),下牙16顆(含一智齒(位置右下),已拔除,還有一智齒深藏不露(位置左下)),實際有用的牙齒數量是28顆,上牙14顆,下牙14顆。<br><br> 關于我的牙齒,說來話長。1995年,我的口腔右下最后長出一顆智齒,連續(xù)數月反復發(fā)炎疼痛不止,動息不安,當時和順縣城的牙科醫(yī)療技術極其落后,找到一位H姓牙醫(yī)診療,當即拍板決定拔出智齒,拔牙的工具就是我們家用的手鉗再搭配一些簡易的醫(yī)療器械,差點就用上了老虎鉗,H牙醫(yī)費了一番九牛二虎之力,血腥拼殺了一個多小時,智齒竟然紋絲不動,牙醫(yī)有點手足無措,不好收場,后來這位牙醫(yī)用非常蹩腳的牙科知識忽悠我及家屬,我在半昏迷狀態(tài)中答應,就把我智齒前的好好的槽牙生生給拔了出來,然后才把智齒拔了下來,一下子拔掉我兩顆牙,我氣憤不已,卻也無可奈何。此后患一直延續(xù)到二十年后。所以,今年,我在被無辜拔掉的槽牙位置才種植了一顆牙齒。<br> 1998年,我的一顆門牙嚴重過敏,在和順縣醫(yī)院做了切斷神經的治療,這顆門牙開始由亮白色逐漸變?yōu)轺龅?,活力漸漸失去,牙齦不斷發(fā)炎,牙齒伸長,但是,勉強還能使用。<br> 2006年夏天,從張家界旅游回來后,舟車勞頓,旅途疲乏,我已上火?;乩霞液?,馬上投入給外祖父家寫《王家福泰號家史》的浩大工程中,日以繼夜,連續(xù)作戰(zhàn),火上澆油,這顆門牙開始松動,此后一日不如一日,基本失去功能。熬到2009年夏天,拔掉這顆門牙——我拔掉的第三顆牙,重新裝上烤瓷牙。又三年,到了2012年,我的第四顆牙——下門牙,又光榮下崗了,重新裝了烤瓷牙。<br> 2014年的春天,二十年前被無辜拔掉的槽牙所對應的上槽牙,因為沒有對應的下槽牙咬合,伸長了許多,縫隙增大,導致兩顆上槽牙腐蝕疼痛,找到王登敏大夫治療,因當時醫(yī)療條件所限,在處理神經的過程及以后數天,徹夜難眠,坐臥不寧,真可謂“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現在都是無痛化治療)。所幸疼痛期過去后,后來的補牙和加固就沒有疼痛。將近一個月的治療,終于把腐蝕的牙齒補好,王大夫建議把我口腔右上最后殘留的一顆智齒拔掉,免生后患,如此,我的第五顆牙又告別而去。<br> 歲月如刀,牙齒如沙,逐一離我而去。<br> 2025年,4顆門牙掉落或被拔除,我的第六顆至第九顆牙相繼離我而去。如今,我口腔里的牙齒,每顆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回首這段牙齒抗爭史,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坦然接受。畢竟,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在訴說著生命的歷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