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時節(jié),我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xiāng)。清晨,踏著微涼的露水,漫步在無邊的田野間,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嫩草的清新、還有野花淡淡的甜香,沁人心脾。深吸一口,仿佛時光倒流,記憶中的畫面一幕幕浮現(xiàn):曬谷坪上的露天電影,兒時的伙伴化作一只只小鳥,在藍天中自由翱翔,彼此追逐,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風景如畫的舜皇山腳下,背靠青山如黛,門前溪水潺潺,田野如畫。春天,后山鳥鳴婉轉(zhuǎn);夏日,金浪翻滾,門前的河水清澈見底。然而,這樣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卻偏偏叫“黑溪村”。兒時的鄉(xiāng)村,是歡聲笑語的天堂,我們盡情奔跑、嬉戲,無憂無慮地成長。那時最令人期待的,莫過于看電影。生活單調(diào),娛樂匱乏,縣城電影隊每月才來一次,卻總能掀起全村的狂歡。年輕人和我們這些孩子像打了雞血一樣,追著電影隊從這個村走到那個村,一部電影哪怕看上五六遍也不厭其煩。</p> <p class="ql-block">那時的我們,對電影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愛。父母總勸我們看一場就罷了,可我們哪肯聽?夜晚的山路再難走,風雨再大,也擋不住我們追電影的腳步。去時呼朋引伴,歸時載歌載舞,滿心歡喜?;丶蚁聪茨_,倒頭便睡,一覺到天亮,連夢都是彩色的。曬谷坪成了露天影院,電影隊一來,全村像過年一樣熱鬧。年輕情侶借機約會,家家戶戶請來親戚朋友,比過節(jié)還喜慶。我家也不例外,爸爸特意寫信請來姑姑姑爺,還拿出珍藏許久的臘土豬肉招待客人。那時我們孩子不上桌,每人只分一小塊臘肉和糖果,但心里卻滿是滿足。爸爸常說:“好東西要讓客人先吃,要懂得節(jié)儉和禮貌。”那個年代的孩子,真的懂事又聽話。雖然生活清貧,但我們每天都笑得燦爛,窮得開心。</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曬谷坪上燈火通明。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放映員豎起兩根竹竿,掛上銀幕。遠處的村民舉著火把、打著電筒,背著凳子、抱著孩子,紛紛趕來。孩子們嬉笑打鬧,大人們叼著旱煙袋,吞云吐霧,彼此寒暄,笑聲此起彼伏。整個曬谷坪熱鬧非凡,仿佛所有久別重逢的喜悅都凝聚在這一刻,沖淡了白天勞作的疲憊,點燃了鄉(xiāng)村夜晚的熱情。</p> <p class="ql-block">電影即將開始,喇叭里傳來放映員的聲音:“各位觀眾,電影馬上開始,請大家坐好位置?!彪S后是一段農(nóng)業(yè)科技宣傳片。真正的故事開始后,曬谷坪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仰頭盯著銀幕,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劇情中。雖然那時會說普通話的人不多,但電影內(nèi)容通俗易懂,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不止我們孩子愛看電影,大人們也一樣。他們平日里忙于農(nóng)活,只有電影來村時才會放下鋤頭,提前收工。記得有一次放的是《白毛女》,當看到地主黃世仁欺壓楊白勞父女時,全場群情激憤,有人高喊“打倒地主黃世仁!”“打死他!”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父輩們的愛憎分明、嫉惡如仇。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卻心懷正義,是真正樸實善良的人。</p> <p class="ql-block">電影結(jié)束,放映員打開電燈,喇叭里再次響起:“今晚電影到此結(jié)束,請大家有序離場,家長帶好孩子?!睍窆绕河只謴?fù)了熱鬧,人們點燃火把或打開手電,三三兩兩地散去。鄰居家四歲的小男孩卻哭著不肯回家,嘴里喊著:“我還要看!我還要看!”他奶奶哄他說:“崽崽,今天放完了,明天再來吧?!彼昙o雖小,卻看得懂電影,精神頭十足,令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那段時光,是六七十年代農(nóng)村人難以忘懷的青春記憶。感謝那些年下鄉(xiāng)的電影隊,讓我們足不出村,便能看遍天下故事。電影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點亮了鄉(xiāng)村的夜晚,也為鄉(xiāng)村文化振興播下了希望的種子。那些光影交錯的夜晚,那些笑聲與感動交織的時光,早已深深刻在心底,成為我們這一代人最溫暖的鄉(xiāng)愁。</p> <p class="ql-block">圖片網(wǎng)絡(lu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