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做人當“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句偉人早年的吶喊,至今仍在耳畔回響。想來那些成大事的少年,大抵都動靜皆宜——能沉下心來讀書研藝,又還有使不完的勁,喜歡在陽光下奔跑跳躍。</p> <p class="ql-block"> 我們小時候日子清苦,沒有當代孩子那么多花哨運動裝備,可那份帶著少年血性和野趣的激情絲毫不少——鐵環(huán)滾在巷子里叮當作響,斗雞時憋紅臉蛋往前沖,踩著滑板車逆風掠過,跳上彈盤車立馬騰空、似乎想摸天上的云?。∵€總愛往野地里跑,樹上捉貓貓,撿塊石頭打水漂,夏天一頭扎進河里撲騰,甚至報團與其他兄弟伙揮著木棍“打仗”,如今回想起來,滿是透亮的快活。</p> <p class="ql-block"> 后來從小學到大學,對運動的熱愛似乎刻進了骨子里。籃球場上的汗水能浸透球衣,羽毛球在空中劃出靈巧的弧線,泳池里一個猛子扎下去,世界都安靜了。跑跑步,扔扔手榴彈,跳個高,身體打磨得結實又舒展,也由此刺激了讀書勁頭,滋長了寫作興趣。</p> <p class="ql-block"> 即便工作后天天趴案頭,可羽毛球拍沒擱涼,泳池水沒放冷,疾行慢跑習慣也一直跟著。即便后來高血壓高尿酸兼過敏性鼻炎,在繁忙崗位上照樣能扛事。只是那時從沒琢磨過進健身房,一來太忙,二來沒打理體型壓力,其實說到底沒嘗過此中三味。</p> <p class="ql-block"> 倒是模糊記得大學時有個同學,總在衛(wèi)生間里拿啞鈴捶肚子,說在練氣功,如今六十多了,腰桿還直挺挺的。再有職場上兩三個朋友,常年有模有樣地健身,往人堆里一站,精氣神就是不一樣。</p> <p class="ql-block"> 剛退休那會兒感覺打球太累且承受不了,游泳缺乏合適之處,正好家對面開了一間健身房,便和老婆去報私教課,結果還沒練入門,教練就調走了,驛動的心頓時奄息旗鼓。</p> <p class="ql-block"> 一晃眼退休好些年了。剛開始每天走一萬步,偶爾打打球,身子骨還算硬朗??陕陀X出不對勁:寫文章開始精力不濟,有事熬個半宿就疲憊不堪,喝幾杯酒會暈乎乎壓不住,爬個小山坡也氣喘吁吁。最讓人難堪的不是頭發(fā)稀疏灰白,或者皮肉松垮,而是被嘲笑腹隆背駝,甚至被人譏笑在發(fā)散“老者”氣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直到去年秋天,貼心的女兒來探親,半拉半勸地把我倆拽進一家有檔次的健身房,還請了兩個技術人品好的教練。本想試試再說,沒成想一練就收不住了,很快就被教練的認真勁兒“套牢”——可不是瞎花錢那種,是真被那份專業(yè)和誠意特別是帶來的快感打動了。</p> <p class="ql-block"> 一開始覺得拉筋有點別扭但嗣后舒展,振脛骨雖難受不過容易恢復,練肌肉開始疲憊后漸感輕松,于是咬牙堅持著。不久后愛而不舍、身輕體健,不知不覺已甚為期待計劃中的訓練。而且每次功課結束后頗為自得,經常對著鏡子比劃比劃,連到超市里選購營養(yǎng)食物,也不忘拍個視頻“得瑟”一下。</p> <p class="ql-block"> 才半年多,便贏得了雙重得意——參加大學聚會時,與小幾歲的同學比試比試竟未落下風,喜獲鼓勵;年初不幸摔傷致髕骨平臺骨折,通過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好轉后即恢復訓練,不久即強勁如初!</p> <p class="ql-block"> 的確,不在乎年齡而擼鐵,是非常好的強身健體方式,很多如鐘南山一樣的老家伙,照樣能贏得年輕人般體魄精力與狀態(tài)。如今,肌肉在隆起,脛骨在增強,型體也向好;記憶在復蘇,興趣在拓展,心性更超脫;逐漸忘記了已年近古稀,依舊能吃能喝,能玩能睡,寫點散文、臨點書法、吟點詩詞均饒有興味,就像抓住了深秋里那片絢麗的陽光。</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曾讀過一句佛偈:“只知貪程,不覺蹉跎”,意思是人不能為了那些虛頭巴腦的目標,就把一輩子耗進去。當時正趕上事業(yè)和心氣都不順,困惑中猶如棒喝,頓時省悟!是啊,與其流于俗常,不如尋一方天地自適。健身房中,一次次擼鐵,一遍遍拉抻,頓覺格外輕松和諧,更喜有豐厚回饋——信可樂也,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p> <p class="ql-block"><b><i> 健身去、別蹉跎</i></b></p> <p class="ql-block">(芻蕘山人于2025.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