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策劃 | 圖片 | 撰稿:我從軍營走來</p> <p class="ql-block">策劃 | 圖片 | 撰稿:我從軍營走來</p>
<p class="ql-block">去年盛夏,我踏上新疆火焰山這片熾熱的土地,仿佛走進了一幅燃燒的畫卷。那灼人的熱浪撲面而來,至今回想仍令人心潮澎湃。同行中,來自山西的一位醫(yī)師朋友格外細心,每當行至風景絕佳之處,他總不忘為我按下快門,定格下那一幀幀珍貴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如一條赤色巨龍,橫亙于吐魯番盆地中央。它西起桃爾溝,東至柏樹溝,西南遙望艾丁湖,東南毗鄰庫木塔格沙海,北倚博格達山前平原。整座山脈長約百公里,寬約五至八公里,呈北西西—南東東走向,總面積約六百平方公里。作為天山支脈,火焰山誕生于五六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歷經(jīng)千萬年的地殼褶皺與風雨侵蝕,形成了如今溝壑縱橫、氣勢磅礴的獨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它的山體由距今約1.7億年前的白堊紀紅色砂巖和頁巖構(gòu)成。彼時氣候酷熱,沉積物中的鐵元素在高溫與雨水的共同作用下氧化成紅色的氧化鐵,使得整座山體呈現(xiàn)出如火般的赤紅色。在喜馬拉雅運動的巨力推動下,這片沉積層被抬升,傲然聳立于低洼的吐魯番盆地之中?;鹧嫔阶罡叻迩帻堊煳挥谯飞瓶h吐峪溝附近,海拔831.7米,夏季最高氣溫可達47.8℃,而山體陽面的地表溫度甚至飆升至82.3℃,無愧“中國熱極”之名。</p>
<p class="ql-block">初入火焰山,一位熱情的維吾爾族大姐牽著溫馴的駱駝邀我合影,那份淳樸的善意令人心頭一暖。放眼望去,赤紅壯闊、褶皺縱橫的奇景,果真是世間獨一無二的自然奇觀。拍完火焰山的磅礴風光,正欲離開景區(qū),門口一場熱鬧的維吾爾族婚禮倏然撞入眼簾——盛裝的新娘美得令人屏息!身旁美麗的伴娘向我投來友善的微笑,她們伴著極具風情的維族歌舞翩然起舞,那曼妙的舞姿深深吸引了我。若不是返程的車子即將啟動,真想沉醉在這歌舞的海洋中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大漠深處,有一座名為大熔山的國家地質(zhì)公園。那里的景象荒涼而壯美,仿佛時間在這里靜止。公園入口處立著一座標志,上面寫著醒目的“大熔山”三個紅字,旁邊還有一個綠色的圓形標志。站在標志前,遠眺連綿起伏的沙丘與赤紅的山體,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兩位老人曾在這里合影,他們站在標志前,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仿佛在訴說一段關(guān)于歲月與土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不僅是一片熾熱的土地,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它用赤紅的身軀訴說著億萬年的變遷,也用炙熱的陽光溫暖著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無論是維族大姐的淳樸笑容,還是婚禮上的歌舞歡騰,都讓我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溫度與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次難忘的旅程,也是一段心靈的洗禮?;鹧嫔?,用它獨有的方式,將熱情與堅韌刻進了我的記憶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