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外匯券全稱“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是1980年由中國銀行發(fā)行的一種與人民幣等值的流通券,主要用于規(guī)范外匯管理、禁止外匯在國內(nèi)市場直接流通。其流通時間為1980年4月1日至1994年1月1日,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p> <p class="ql-block"> 發(fā)行外匯券,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為加強外匯管理而發(fā)行的特殊憑證。其面值與人民幣同值,但并非法定貨幣,僅限在指定場所(如友誼商店、涉外賓館等)使用,主要用于境外人士兌換外幣后在中國境內(nèi)的消費。</p> <p class="ql-block"> 外匯券按面額和版本可分為以下類別,一是按面值分類,共7種面值,即壹角、伍角、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壹佰圓,全套總面值為316.6元;二是按版本分類,即1979年版和1988年版。</p> <p class="ql-block"> 壹角券(一九七九年版)。</p> <p class="ql-block"> 壹角券正、背面圖案;正面圖案為黃果樹瀑布,背面為中英文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伍角券(一九七九年版)。</p> <p class="ql-block"> 伍角券正面圖案天壇,背面中英文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壹圓券(一九七九年版)。</p> <p class="ql-block"> 壹圓券正面圖案為西湖三潭印月,背面為中英文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伍圓券(一九七九年版)。</p> <p class="ql-block"> 伍圓券正面圖案為黃山風景,背面為中英文字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拾圓券(一九七九年版)。</p> <p class="ql-block"> 拾圓券 正面圖案長江三峽;背面為中英文字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伍拾圓券(-九七九年版)。</p> <p class="ql-block">伍拾圓券正面圖案為桂林山水,背面為中英文對照表說明。</p> <p class="ql-block"> 壹佰圓券(一九七九年版)。</p> <p class="ql-block"> 壹佰圓正面圖案為萬里長城,背面為中英文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伍拾圓券(一九八八年版)。</p> <p class="ql-block"> 伍拾圓券(一九八八年版)正面圖案為漓江春色,背面為中英文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壹佰圓券(一九八八年版)。</p> <p class="ql-block"> 壹佰圓券(一九八八年版)圖案正面仍是萬里長城,背面是中英文對照說明。</p> <p class="ql-block"> 外匯券作為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特殊票證,其收藏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歷史稀缺性、地域特色、品相影響及文化內(nèi)涵等方面。作為歷史進程中的一種特殊符號,欣賞一下也是樂事。</p> <p class="ql-block"> 謝謝關(guān)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