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本文關(guān)鍵詞:電影 配曲 察史 明智</b></p> <p class="ql-block">我在上海牯嶺路第二民辦小學讀書時,就聽過敦刻爾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驚心動魄的故事,40萬英法聯(lián)軍被德國軍隊圍困在多佛爾海峽東側(cè)敦刻爾克狹小海灘…</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世界著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敦刻爾克》電影在全國公映,影片廣告恢宏氣勢震懾各地電影觀眾包括我。我一口氣在上海影城240平方米弧形影幕杜比廳內(nèi)連看兩場,既然喜歡,是否留點文字會更有意義?當時我想到寫篇影評文章。</p> <p class="ql-block">敦刻爾克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重要契機,此軍事事件對歐洲乃至世界來說意義十分重大。可以說,沒有敦刻爾克多佛爾海峽的英法聯(lián)軍大撤退,就沒有四年后盟軍諾曼底登陸反攻偉大勝利。</p><p class="ql-block">今天,即使在歐洲和北美,知道了解“敦刻爾克”戰(zhàn)役的人已經(jīng)不多,尤其是年輕人。但是戰(zhàn)爭史上最大的成功撤退,才剛過去80多年啊。</p> <p class="ql-block">《敦刻爾克》電影從時間線,空間線,人物線,復雜交叉重疊但邏輯清晰。宏大的戰(zhàn)爭史詩電影基本沒什么對白,全靠鏡頭說話,這對導演的要求非常高。時間線:①海灘一周,海峽一日和空中一小時;②空間線:陸、海、空;③人物線:敵、我作戰(zhàn)雙方的統(tǒng)帥、將士和廣大民眾。</p><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夫·諾蘭在拍攝電影景的海、陸、空時分別采用三種不同的顏色。海峽呈深藍色,陸地是橘黃色,天空則用了天藍色。</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弗?諾蘭是繼希區(qū)柯克之后的英國著名電影大導演,同時他們兩人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電影大導演。</p><p class="ql-block">希區(qū)柯克導演早期導演影片有《三十九級臺階》,《辣手摧花》和《電話謀殺案》,還有《西北偏北》等懸疑電影,他是個高產(chǎn)的受人歡迎敬仰的導演。</p><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著名電影有《盜夢空間》,《信條》和《記憶碎片》,還有《星際穿越》、《蝙蝠俠》等電影。</p> <p class="ql-block">小時候我看過國內(nèi)戰(zhàn)爭片《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和《雞毛信》,還有《南征北戰(zhàn)》,《奇襲》等電影。改革開放后看過的國外影片《山本五十六》,《拯救大兵瑞恩》和《決戰(zhàn)中途島》,《血戰(zhàn)鋼鋸嶺》和《戰(zhàn)狼》等戰(zhàn)爭影片。積累些心得。</p><p class="ql-block">但是,電影情節(jié)拍得如此懾人心魄,畫面不是拍的血肉橫飛,對白也不是精彩紛呈的戰(zhàn)爭片,非《敦刻爾克》電影莫屬。電影在全世界公開放映第一個月,就拿下了47個國家的票房冠軍,在我國票房收入僅次于《戰(zhàn)狼2》。</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夫·諾蘭為確保影片真實性,聘請1500名強大演員陣容,并采用先進IMAX高分辨率寬鏡頭攝影機拍攝,觀看電影的人們始終被"壓迫、壓抑到窒息程度。"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命懸一線,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圍繞焦點是生存、還是死亡?敵人無處不在,敵人大兵壓境,水下、山上和天空,英法聯(lián)軍則無處可逃。40萬聯(lián)軍背后是海浪滔天、茫茫無盡的多佛爾海峽,40萬將士們近乎絕望的茫然和等待…</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弗?諾蘭和漢斯?季默。這兩個英國佬和德國佬是老搭擋他們在一起總是眉開眼笑。</p> <p class="ql-block">漢斯?季黙電影音樂成就雄健風頭大有蓋過克里斯托弗?諾蘭之勢,他是“站在電影導演背后的男人?!睗h斯?季諾配曲的電影有《007》《埃及王子》《功夫熊貓》《盜夢空間》《加勒比海盜》等;美國十大名片《勇闖奪命島》《殺死比爾》《黑鷹墜落》《碟中諜》等,均是出自漢斯?季默之手。他擅長將絢麗多彩電子樂器與氣勢磅礴管弦樂器統(tǒng)一,努力契合電影主題。</p> <p class="ql-block">每部好的電影都有一首好的配曲。像電影戰(zhàn)爭片《地道戰(zhàn)》配曲,"地道戰(zhàn)、咳,地道戰(zhàn),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埋伏下神兵千百萬…";電影《紅色娘子軍》的配曲,“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電影《閃閃的紅星》配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紅星閃閃亮,照我去戰(zhàn)斗…”李雙江優(yōu)美演唱,今天聽起來,仍然會覺得親切耳熟。</p><p class="ql-block">英國電影《簡愛》配曲;法國電影《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配曲。電影愛好者都記憶猶新。</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夫·諾蘭電影鏡頭拍出的是“擔心、恐懼、麻木、茫然;陰森、恐怖、掙扎、逃亡…”絕望幽靈般的感官刺激;漢斯·季諾創(chuàng)作的電影配曲則加劇、百分之百加強這負面的無比殘忍的場面效果。7分鐘13秒配樂有近3分鐘嘀嗒嘀嗒讀秒聲,中間還隔著陣陣爆炸聲樂,聽了更加使人壓迫、壓抑,以至有窒息之感…</p> <p class="ql-block">德國軍隊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橫掃大半個歐洲,至今我不明白阿道夫·希特勒為什么沒有能夠摧枯拉朽,一舉將英法聯(lián)軍殲滅在敦刻爾克海灘上?傳說中當年德國空軍司令和裝甲部隊司令兩人之間有什么過節(jié)?具體不詳。</p><p class="ql-block">英法聯(lián)軍撤退這一周當?shù)氐臍夂蛳喈攼毫?,但是一周后,英法?lián)軍主力部隊卻成功地撤退了,這些英國和法國的年輕軍人成為四年以后諾曼底登陸的生力軍。</p><p class="ql-block">諾曼底登陸使盟軍成功在歐洲開辟了“第二戰(zhàn)場”。如果沒有敦刻爾克撤退,那來諾曼底的反攻。</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夫·諾蘭拍攝的《敦刻爾克》影片忠實地反映歷史,不過不是抽象的歷史或者是將歷史空洞化。但在電影商業(yè)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影片更傾向藝術(shù)和人性。</p><p class="ql-block">本文重點不回顧歷史。深究這段戰(zhàn)爭歷史,將涉及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地理及國情和民情甚至是檔案解密等。我區(qū)區(qū)千把字的影評不足以擔當此任。</p> <p class="ql-block">丘吉爾親自批準軍方的“發(fā)電機計劃,”即1940年5月26日開始實施從敦刻爾克撤退英法聯(lián)軍。丘吉爾當時估計能撤退2萬人,英國海軍司令估計稍為樂觀3萬人,最后撤退33.8萬人,40萬的英法聯(lián)軍的營救率達到85%。英國政府征用大量民船,包括游船,客輪,游艇,救生艇等800多艘,人民成為英國的最后一道防線,英國老百姓在挽救了英法聯(lián)軍后坦白說,"軍隊可以逃走,我們住在這里逃不走。"所有這一切,今天仍然是值得稱道的偉大奇跡。</p> <p class="ql-block">《敦刻爾克》影片的背后主角無疑是德國阿道夫·希特勒總統(tǒng)和英國溫斯頓·丘吉爾首相。此時的戴高樂正任法國第四裝甲師師長,在阿布維爾阻擊德國裝甲部隊進攻。此舉曾獲得英國溫斯頓·丘吉爾首相的贊賞,戴高樂在不久后才成為法國最高領(lǐng)導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英國在取得敦刻克戰(zhàn)役撤退的勝利以后,英國溫斯頓·丘吉爾首相宣布:“我們將戰(zhàn)斗到底”,號召政府、軍隊和民眾齊心合力,奮起反抗,這樣的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正是因為以溫斯頓·丘吉爾首相為首的英國政府,不拋棄,不放棄,征用大量的民船包括(漁船、客輪、游艇和救生艇等861艘)。人民成為保衛(wèi)英國的最后一道防線。可以說正是英國老百姓最終挽救了英法聯(lián)軍。</p> <p class="ql-block">電影《敦刻爾克》冷峻洗練、扣人心弦。在真實殘酷的血淋淋的畫面中,將人物的人性、人的求生本能表露無遺。影片處處閃爍著人道主義溫暖和光輝。</p><p class="ql-block">綏靖,姑息養(yǎng)奸者終將要嘗到惡果;敦刻爾克戰(zhàn)役四萬多名法軍殿后,結(jié)果全部被德軍俘虜,這是法國貝當政府為其建造“馬其諾防線”神話破滅付出的慘痛代價。</p><p class="ql-block">正義,頑強自救終將贏來勝利的曙光。1944年6月6日盟軍“霸王行動”開始實施,300多萬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歷史銘記。</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弗?諾蘭執(zhí)導影片《敦刻爾克》處處體現(xiàn)出對人性本能尊重和對人類崇高品質(zhì)謳歌。當《戰(zhàn)狼2》中主角喊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抖乜虪柨恕穮s在極少人物對白中詰問,“上年紀的人發(fā)動戰(zhàn)爭,卻讓年輕人送死”。安靜的拷問人性,為什么讓年輕死?為什么非得要戰(zhàn)爭?</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夫·諾蘭從小聽著敦刻爾克撤退的故事長大,他的祖父曾經(jīng)是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在二戰(zhàn)中犧牲,“這就是我想拍這部電影的原因”諾蘭如是說。</p> <p class="ql-block">《敦刻爾克》電影獲奧斯卡獎八項提名,最終獲三項獎。</p><p class="ql-block">影片開頭結(jié)尾都很簡單“home…回家,活著回家”。</p> <p class="ql-block">備注:</p> <p class="ql-block">漢斯?季默電影配曲非常棒。</p><p class="ql-block">如果100名讀者中有5名去愛奇藝尋找《敦刻爾克》電影看看、拿(End TitIes Dunkirk)7分13秒配曲聽聽,你將感到十分滿意。你定會更清晣地理解《敦刻爾克》分分秒秒,對克里斯托夫·諾蘭和漢斯·季默有新的認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