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舒舒</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0163781</p> <p class="ql-block"> 此刻的我坐在湖邊,看著這一池殘荷在雨中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夏末最后的情話。</p><p class="ql-block"> 你看啊,在這冰冷的雨水里,每一朵荷花都像是被施魔法一般,即使沒有了夏日里的艷麗,也沒有了往日的生機,卻依舊保持著最美姿態(tài)。</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秋風(fēng)把翠綠染黃,當(dāng)秋雨將金黃打落,當(dāng)滿池的荷花凋零,便是一年中最為寂廖蕭瑟的時候了??删驮谶@萬物開始沉寂的時刻,荷塘里卻別有一番景致。</p> <p class="ql-block"> 梅雨季的潮氣還未散盡,蟬聲卻先啞了嗓子。整片水域正浸泡在一種琥珀色的黃昏里一一那是一種過于稠厚的安靜,仿佛連時間都凝滯在將枯未枯的蓮蓬頸彎處。</p><p class="ql-block"> 殘荷們顯出奇異的尊嚴(yán)。褪去艷色的花瓣蜷曲如宣紙邊緣被火舌舔過的焦痕,卻仍固執(zhí)地攀附在蓮房周圍,最東邊那株尤其蒼勁:半邊焦褐的荷葉斜插水中,葉脈突起如老人手背上的青筋,雨滴砸落時便順著這些溝壑滾成汞珠,倏忽墜入池水,驚起一線細微的漣漪。</p> <p class="ql-block"> 那些枯萎的荷葉,在寒風(fēng)冷雨中搖曳著,仿佛在訴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與美麗。而那一枝枝挺拔的蓮桿,雖然被風(fēng)雨摧折得歪歪斜斜,但依然堅韌地支撐著殘敗的荷葉,堅守著自己執(zhí)著使命。</p><p class="ql-block"> 你看??!在風(fēng)雨的洗禮下,每一朵殘荷都像一只只展翅欲飛的仙鶴,它們或昂首挺立,或低頭俯視,那神情莊嚴(yán)肅穆,似乎是在向過往的行人述說一段段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池水比盛夏時瘦了一圈,露出淤泥與清水交界處的模糊地帶。幾尾紅鯉在倒?fàn)畹暮晒ig穿梭,攪動水底沉淀的碎瓣,那些曾經(jīng)飽滿如綢緞的粉白此刻像被揉皺的信箋,帶著未及說盡的絮語緩緩沉沒。偶有蜻蜓點過水面,翅膀振動的頻率與荷葉漏下的雨滴達成某種默契一一這是屬于衰敗季節(jié)的密碼。</p><p class="ql-block"> 對岸傳來木椅挪動的聲響。穿靛藍布衫的老人正收起寫生簿,炭筆勾勒的殘荷在紙上游走,莖稈的線條卻比實物多出三分挺拔。</p> <p class="ql-block"> “畫殘荷要記得留氣口。”他忽然轉(zhuǎn)頭對我說,“死透的蓮蓬里藏著新藕的甜。”這話讓我想起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句子,原來千年來的文人執(zhí)著的從來不是衰敗本身,而是衰敗里那截不肯折斷的骨節(jié)。</p><p class="ql-block"> 或許是因為經(jīng)歷了太多的繁華與喧囂,又或是因為看透了世事的無常與變遷,此刻的它們才終于明白,原來真正的平靜與淡然,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學(xué)會了不去在意。</p> <p class="ql-block"> 所以,這便是殘荷之美吧,它不再張揚,也不再喧嘩,有的只是默默承受一切風(fēng)吹雨打后的那份從容與灑脫。</p><p class="ql-block"> 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年輕時總喜歡爭強好勝,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欣賞,后來漸漸明白,生活有時就是一場自編自導(dǎo)的電影,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遇到誰,發(fā)生什么。</p><p class="ql-block"> 所以,與其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煩惱糾結(jié),還不如讓自己活得更輕松自在一些。正如張愛玲所說:“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都不那么痛快。”</p> <p class="ql-block"> 都說紅花還需綠葉襯,此時的荷葉已經(jīng)失去了夏日時的翠綠,取而代之的是黑褐色的斑駁,但它依然堅定地守護在荷花身邊,為它們遮風(fēng)擋雨,直至生命的盡頭。</p><p class="ql-block"> 此刻,這場雨就像是上天安排的一樣,它淋醒了沉睡的蜻蜒,也喚醒了水中的魚兒。你看,那只蜻蜓正從遠處飛來,落在了一朵殘荷之上,而那些魚兒則興奮地跳出水面,想要與這難得一見的場景來一個親密接觸。</p> <p class="ql-block"> 再看那水面上泛起的層層漣漪,像是打翻了誰的墨汁,暈染了整個畫面,此刻的雨滴猶如斷線的珍珠,一粒粒地落入水中,濺起了朵朵水花,與遠處飄落的樹葉相映成趣。都說秋風(fēng)掃落葉,但我覺得這并不準(zhǔn)確,因為這些葉子早己把根深深地扎進了土壤里,變成了滋養(yǎng)荷花生長的養(yǎng)料。</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詞人蔣捷的一首《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斷雁叫西風(fēng)。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lt;/p> <p class="ql-block"> 少年時聽雨,不懂愁滋味;中年時聽雨,方知一切不過是一場空。我想,這首詩之所以打動人心,就是因為它道出了人生的三個階段,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朵蓮花,開的時候轟轟烈烈,敗的時候悄然無聲。其實,無論是草木還是人,都要經(jīng)歷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 正如眼前這滿池的殘荷,經(jīng)歷了春的孕育、夏的綻放,此時只剩下孤零零的枝干佇立于秋水之上,等待著生命的終結(jié)。</p><p class="ql-block"> 但我相信,只要冬去春回,它們依然會破土而出,用生命裝點出一片屬于自己的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 正如唐代詩人李商隱所說:“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泊暮潮?!笨v然生命終將凋零,也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活出無限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 我想,此時此刻,這滿池的殘荷一定是最幸福的,因為它們不僅有雨露的滋潤,還有這些生靈們的陪伴,以及我們這些路人的欣賞。</p><p class="ql-block"> 突然間想起了那句詩:留得殘荷聽雨聲。此刻的我,就坐在不遠處的亭子里,靜靜地聽著雨打殘荷的聲音,感受著秋雨特有的清涼。</p> <p class="ql-block"> 你聽,雨點打在荷葉上的聲音是“啪啪”作響,滴落在水面的聲音則是“滴滴答答”,再加上風(fēng)吹的聲音,“沙沙”作響,這不就是大自然最美妙的交響樂嗎?此情此景,如果換做是你,是不是也會忍不住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一刻呢。</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每一場雨都是天空灑落的相思,那么每一片荷葉就是天空遺落人間的思念。此刻的我多想化作一滴雨滴,落入這片荷葉的心田,然后靜靜地看著他慢慢變老,直到生命的終結(jié)。</p> <p class="ql-block"> 都說人生如夢,如夢的人生。我想,此刻的這一池殘荷應(yīng)該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了吧!你看,他們在經(jīng)歷了春曖花開、夏日絢爛之后,并沒有選擇就此沉淪,而是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初心,勇敢地直面即將到來的寒冬。</p><p class="ql-block"> 我想,也許多年以后,當(dāng)春風(fēng)再次吹起的時候,這里又會是一番全新的景象。而那時的我們,或許早已忘記了此刻的凄涼,只記得那一幕最美麗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編輯/制作:舒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