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甘南一反大西北留給我們的印象,沒有戈壁荒漠,不是干旱苦澀。甘南就是一馬平川、郁郁蔥蔥!借用一句我們從小熟知的歌詞——牛羊肥來瓜果鮮,甘南處處賽江南!</p><p class="ql-block">兩天來的旅程,目光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綠色的大草原。雖然草原的天氣忽晴忽雨、說變就變,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和游興。</p> <p class="ql-block">昨天,大巴駛出拉卜楞寺,轉眼就到了??拼蟛菰?。</p> <p class="ql-block">黑力寧巴,紛紛揚揚下起了小雨。</p> <p class="ql-block">白牦牛性情溫和,是吉祥純潔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黑牦牛威猛堅韌,被譽為高原之舟——高原魂。</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郭莽濕地的云層有點厚。</p> <p class="ql-block">郭莽濕地的標志——黑頸鶴雕塑遠遠的吸引人們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路過尕海湖,又是藍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來到瑪曲縣的“天下黃河第一彎”。</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旁的“黃河第一橋”。</p> <p class="ql-block">從地圖上看,這個第一彎有連續(xù)幾個W彎,占地面積達400平方公里。但這個彎太大了,以致站在地面上根本看不到所謂的“彎”在哪里。要借助無人機,從空中俯瞰,才可能看到這個“第一彎”。</p><p class="ql-block">三天以后從色達回來,到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zhèn)的黃河九曲第一灣一看,那才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彎”。</p> <p class="ql-block">甘南有黃河、洮河、大夏河、白龍江等等120多條干流支流,是黃河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補給區(qū),是國家水利安全主體功能區(qū)。</p> <p class="ql-block">瑪曲,藏語就是黃河的意思?,斍h是我國唯一一個直接以黃河命名的縣。</p> <p class="ql-block">黃河邊的牧場。</p> <p class="ql-block">??撇菰?、黑力寧巴、郭莽濕地、尕海湖、第一彎等都只是路過,或者順便路邊停車休息片刻,今天主要來看的,是阿萬倉濕地和娘瑪寺。</p><p class="ql-block">娘瑪寺又名寧瑪寺、努爾瑪寺,始建于1834年,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阿萬倉鎮(zhèn)境內,屬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寺院。</p><p class="ql-block">寧瑪派(紅教)是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之一,相對于以后的其他三大傳承(白教-噶舉派、花教-薩加派、黃教-格魯派),它是舊派。寧瑪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寧瑪一詞的意思為“古”或“舊”,寧瑪派意即古派或舊宗派。</p><p class="ql-block">因甘肅藏區(qū)有二座娘瑪寺,為示區(qū)別,這里應該稱為阿萬倉娘瑪寺。</p> <p class="ql-block">其實娘瑪寺并不對游客開放。游客過來都集中在大轉經(jīng)筒這一塊,其余寺廟建筑都圍起來了,游客一般是過不去的。</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外圍的轉經(jīng)長廊。</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密宗立體壇城。</p> <p class="ql-block">鎏金寶頂藏經(jīng)大殿,殿內保存大量藏系經(jīng)文典籍。??</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lián)碛惺澜缟献畲蟮牟亟?jīng)轉經(jīng)筒,總高42.38米(含基座),筒體高37.73米,直徑21.6米,重320噸。外觀浮雕由尼泊爾工匠手工打造,表面貼60公斤金箔,筒內藏經(jīng)書11萬冊。大轉經(jīng)筒建成于2017年,2018年獲吉尼斯世界最大轉經(jīng)筒紀錄認證。?</p> <p class="ql-block">大經(jīng)筒內部安裝了復雜的多套重型軸承系統(tǒng),以承載這數(shù)百噸重的身軀,但沒有一個動力裝置,必須由多人協(xié)力才能推動這個龐然大物。</p> <p class="ql-block">轉經(jīng)筒上刻滿了藏語“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轉經(jīng)筒下部裝飾了十二生肖浮雕。游客最好是站在自己生肖對應的位置來推經(jīng)筒轉動。藏族的十二生肖與漢族基本一致,相傳是七世紀時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贊干布時帶去的,唯一的區(qū)別是,生肖雞部分藏族人認為是烏鴉。</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國內好多地方都先后建造了各類大佛或者大XXX什么的,利用部分人以大為榮的虛榮心理,賣高價門票,作為一種投資、一種生意來做。但這里大轉經(jīng)筒自2017年建成以來,從未賣過門票,證明寺院并非以賺錢為目的,所以還是值得稱道的。</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占地面積很大,有帶牧場的后花園,另一角上還有宏偉的大經(jīng)堂,以及世界上最長的瑪尼堆墻(由眾人將石塊堆成的連續(xù)圍墻式瑪尼堆)。因為太遠了,根本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轉眼間多云轉陰,山頭云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娘瑪寺出來,大巴直接開上山頂,我們來到阿萬倉濕地公園。</p> <p class="ql-block">一條長長的木棧道連接山頂?shù)膸讉€觀景臺。木棧道一頭有“高原魂——黑牦?!钡袼?。</p> <p class="ql-block">遠望山下的阿萬倉鎮(zhèn)區(qū)。</p><p class="ql-block">阿萬倉是個鎮(zhèn)級行政區(qū)(以前為鄉(xiāng)),保存著562萬畝原始草原濕地,被譽為我國五大最美濕地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看過這個介紹,我才知道,眼前這片濕地另有名字——貢賽喀木道。注意這并不是山頂木棧道的名字,是整片草原濕地的名字!</p><p class="ql-block">貢賽喀木道濕地由貢曲、賽爾曲、道吉曲三條河流與黃河交匯、因長期水泄不暢造就河汊與沼澤交織的獨特濕地地貌。</p> <p class="ql-block">貢賽喀木道濕地景區(qū)平均海拔3400米—3800米,還是有點高的,在山頂木棧道上不可劇烈運動。</p> <p class="ql-block">游客沿著木棧道走向山頂最高處的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河道蜿蜒,山巒競秀。</p> <p class="ql-block">六月的草原開滿了黃色小花,就像灑了一地碎金。</p> <p class="ql-block">裹滿各色經(jīng)幡和哈達的瑪尼堆。</p> <p class="ql-block">淅淅瀝瀝的小雨不時一陣陣飄來。</p> <p class="ql-block">四面藏獅煨桑臺。</p><p class="ql-block">這個既是煨桑臺,也是觀景臺。四周塑造八只獅子力士,合力托舉起煨桑臺面。</p> <p class="ql-block">木棧道一頭建了座很長的玻璃吊橋,但不開放。</p> <p class="ql-block">建玻璃橋(玻璃棧道)也是一窩蜂,在我看來真沒必要,草原最好還是保持原生態(tài)。</p> <p class="ql-block">電閃雷鳴,眼見一場瓢潑大雨貼著地面滾滾而來,我們趕緊回撤。</p> <p class="ql-block">離開阿萬倉濕地公園。</p> <p class="ql-block">阿萬倉鎮(zhèn)區(qū)。</p> <p class="ql-block">阿萬倉鎮(zhèn)區(qū)的寺廟。山上就是玻璃吊橋。</p> <p class="ql-block">夜宿阿壩縣。阿壩縣不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首府,僅是阿壩州下轄的一個普通縣。阿壩州的首府是馬爾康市。</p> <p class="ql-block">阿壩縣城不大,東西長,南北短。</p> <p class="ql-block">阿壩縣城離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320公里,離我們明天要住宿的色達縣城340公里。</p> <p class="ql-block">記于2025年7月。</p><p class="ql-block">請看下集《甘南川北5——色達道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