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1961年9月上大學時,哥哥送我上學校,倆人抬著一個大皮箱上公交車 ,公交車到站就在學校附近。進校報到后,就有大同學告訴我住的那幢宿舍樓和住的宿舍號,還領(lǐng)我們?nèi)?,熱情地幫我們拿東西。一直送到女宿舍門口。哥哥一起幫我安置蚊帳和被子 ,箱子是放在一個空床上的,這樣哥哥就放心的回家。</p><p class="ql-block"> 姆媽給我準備的一個黑式的大皮箱,里面可以裝許多物品:蚊帳、被子、替換的床上用品、內(nèi)外衣褲、襪子、上課的書、簿子,還有牙膏牙刷,毛巾等。凡是日常需要的東西都往里面裝。因為我一周或二周回家一次,這樣就如在學校里有一個貯藏柜。</p> <p class="ql-block"> 我看見同室的同窗帶的行李較簡單些,大多數(shù)是小皮箱,或者是一個較大有拉鏈的手提行李包,因為她們換洗的床上物品,可以帶回家洗,或可在學校里洗。</p><p class="ql-block"> 媽對我要求嚴,認為大學生是成年人了,有能力自已完成。我內(nèi)外衣服在學校里清洗 ,也卯足勁把床單、被套也在學校里洗,有些同窗也會友情幫助。</p> <p class="ql-block"> 皮箱有銅鎖和銅鑰匙,在宿舍里一般都不鎖的,里面都是日常用品,那時每月姆媽給我五元錢,包括購書雜品和來回家的車資。</p><p class="ql-block"> 皮箱若鎖上了,要打開它需分二次,首先把向下凹的銅桿對正鎖凹處往里推,此時只能打開鎖的三分之一,然用另一帶鉤的銅桿對準口子往里推,這樣鎖就打開了。</p><p class="ql-block"> 皮箱陪伴了我大學的幾年生活,直至畢業(yè),也算盡其責。后來成家時姆媽將另一個黑色大皮箱給我,此時里面裝的是我的結(jié)婚用品,如新的被單、被面、衣服和我自己繡的幾對枕頭套和鉤的臺布等。這二只老皮箱就是我結(jié)婚的陪嫁。</p> <p class="ql-block"> 老式牛皮箱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并在清代達到工藝高峰。銅件刻花、浮雕紋章等細節(jié)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工藝的精致。常作為嫁妝或儲物。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工藝的精致。流傳至今仍具收藏價值。</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依然使用著,靜靜地躺在床底下,它們?nèi)云鹬鴥Σ匾路闷返淖饔茫募疽挛锏妮啌Q,老皮箱一直陪伴我?guī)资辏覐囊粋€青絲少女變成了白發(fā)耄耋老婦。而之前又是姆媽的嫁妝,至少也有一百多年了。它跨越了幾個年代,它也是經(jīng)歷經(jīng)幾代人的陪伴。老皮箱是有靈性的,我對它們懷著深厚的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