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親于2025年8月5日(乙巳年閏六月十二日)17時30分仙逝,享年90歲。</p><p class="ql-block"> 他說氣短,給吸上氧出來十分鐘,再進去卻已陰陽兩隔,雖然因車禍致股骨頭骨折臥床一年,父親走的很輕很輕,沒有驚動任何人,也許這便是他一生為家族、為親友積善為德的因果!</p><p class="ql-block"> 這天起父親成了亡人,他的故事也成了往事,我們的老家也成了故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80大壽開心的父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什字糧站——父親步出農(nóng)家的地方</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60年代父親</h3> <p class="ql-block"> 父親兄弟姊妹6人,姐姐出嫁后隨夫留守新疆,70年代因事故去世,父親是家里4個男丁里的老大,3個弟弟和小妹都在老家。</p><p class="ql-block"> 50年代初,為解決糧食屯儲問題,甘肅省投資4300萬元,在各地建設(shè)糧倉,父親家鄉(xiāng)什字公社也設(shè)了糧站,當時年少的父親經(jīng)人介紹到糧站,干些裝麻包,人力背負轉(zhuǎn)運入庫等力氣活,以補貼家用,這期間參與了什字糧站2座6萬噸級蘇式糧倉建設(shè)。</p><p class="ql-block"> 1955年父親被正式招工成為縣糧食系統(tǒng)的一名工人。之后先后在百里、龍門、上良、邵寨、五星等糧站工作,70年代從五星公社糧站調(diào)入縣面粉廠,1993年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 父親極顧家,早年老家困難,他在糧站通過關(guān)系買些麩子、油渣、醋糟之類,幫助親朋度過了缺糧的時光。年屆90的老父親如今每每提起那些往事,總會感慨幾句?;蚴钦l誰家后人還記著恩情,時時來探望他;或誰誰家后人忘恩負義之類。</p> <h5> 這幢6萬噸級蘇式糧倉,父親說墻是用草泥堆起來的,有一米多厚,外墻面用青磚箍了一道。</h5> <h5> 糧站如今已不復(fù)存在,但這幢糧倉和當年職工宿舍、辦公室的平房還未被拆除。</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年辦公室及職工宿舍</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那熟悉的永久自行車后架</b></h1>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那輛永久牌的自行車是我童年快樂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因為父親在糧食系統(tǒng)工作,當時每個公社都有一個叫糧站的單位,父親就在糧站上班。每個暑假,父親都會用那輛永久牌的自行車帶我去他工作的糧站玩。當時我和弟弟跟著媽媽在什字公社的縣農(nóng)機修造廠,而父親在幾十公里外別的公社。</p><p class="ql-block"> 一次,父親帶我去縣城,25公里的路程如今只要十幾分鐘就能到,而當時騎著自行車需要近三個小時。記得,到縣坡時,父親停下車子,招呼一起同行的叔叔們一起檢查車閘,抽一支煙稍事歇息后,一干人浩浩蕩蕩地從彎多坡陡的縣坡魚貫而下,坐在后架上的我雙手緊抓著車架,隨著車身左拐右轉(zhuǎn)的順坡飛速下滑的滋味,緊張又刺激,真爽。</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次,隨父親去卲寨公社,途中要過達溪河。記得那天下雨,河水漲的很多,父親和同行的叔叔挽起褲腳,扛起自行車涉水過河,被河水沖得搖搖晃晃的父親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布滿鵝卵石上走的十分艱難,然后父親返回來再背我。河水沒過了父親的膝蓋,甚至都打濕了我的鞋子,在父親的背上,我沒有感到一絲的搖晃,時至今日,那情那景在腦海里依舊清晰。</p><p class="ql-block"> 后來搬到縣城后,父親的自行車就成了我與同學一道周末外出的工具。剛開始學騎車,由于不會上下車,憑著自己的個頭直接跨上車子,俗稱騎死驢。曾騎車去附近的天堂、什字、西屯等鄉(xiāng)鎮(zhèn)玩。也曾,從縣坡像當年父親那樣飛馳而下。</p><p class="ql-block"> 上高中時候,父親不知從那里弄到了一張購車劵,湊錢買了一輛嶄新的帶鏈盒的鳳凰自行車,那是我當時的專車,盡管除了周日假期騎出去玩兒,平時基本沒什么用。</p><p class="ql-block"> 妻第一次回靈臺,騎著那輛28的老永久自行車,帶她去舅舅家,上縣坡時為了省些力氣,連同自行車一道坐那種叫三馬子的農(nóng)用車到塬上,再騎車去舅舅家。回縣城時順坡而下的快感,讓我很有些男子漢的自豪感。</p> <h5> 高中快畢業(yè)的時候,父親通過關(guān)系買了一輛鳳凰,我和新車在大溪河畔的合影</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次為父親的背影流淚</b></h1> 那是1985年夏,我考上了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父親去寶雞送我。由于當時縣城還沒有直達寶雞的班車,要在鳳翔轉(zhuǎn)一次車。我們拖著偌大的一個行李卷,裝車、卸車都要自己動手,那是班車的行李架在車頂,我在車頂上父親從下面托起行李,借著他的勁道,將行李翻進行李架的外欄,用網(wǎng)子網(wǎng)好,到站自己卸下來。從寶雞汽車站到火車站有近三四公里的路程,父親雇了一輛三輪車拉行李,因為我還要坐火車,父親讓我也坐到了三輪車上,他跟著走到火車站。<div> 到車站買好火車票,將行李托運后,從未離家一個人旅行的我有點茫然,父親說:“要不,我送你到長沙吧”,聽到“我能行”的回答,父親沒有堅持。列車啟動后,看到父親那微駝的背影從我眼中逐漸遠去,心里突然就涌上了一股酸楚,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br></div><div> 多年以后,父親講起那次去寶雞的經(jīng)歷,說我上車走后,他突然拉肚子,拉到了褲子上,回到縣城,自己去達溪河將身上和衣服洗干凈,自己泡水里,待衣服晾干后才回的家。</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尋寶記</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橋村澇壩旁的小徑</span></p> 退休后的父親多了兩項愛好,撿廢品賣錢和用柴火爐子熬茶。起初對撿廢品老母親和我們兄弟仨都極力反對,無論我們怎么勸都無濟于事。久了這便成了父親最大的事業(yè),在縣城的那些年,每天都要去荊山公園和縣一中好幾趟,回來便根據(jù)廢品收購要求,分門別類地打捆整理,家里兩個碳房便是他的儲物庫。每次撿到價值稍高的廢品,父親能夠興奮好久。<div> 搬到什字鎮(zhèn)的十年間,父親每天早上到院子里生火熬茶,然后在學校放學前出門,收一撥學生們的飲料瓶后,再把街道的幾個垃圾站掃蕩一番。整理打捆他撿來的廢品和生活熬茶是他生活的日常。</div><div> 2023年十月,年屆90歲的父親因為肺部積水住院,出院后遵醫(yī)囑不讓他生火熬茶,考慮到他行走已經(jīng)十分吃力也就順帶著把撿廢品也禁了。開始的日子,他還能聽話用電爐子熬茶,隨著身體狀態(tài)的恢復(fù),他嫌電爐子熬的茶不如柴火的味兒,隔天便去院子里熬兩天的茶水。由于這時的父親走路已經(jīng)十分吃力,而且我們再三叮囑不讓他見廢品,所以他很拒絕出門。我們動員拉他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他大都是嚴詞拒絕。</div><div> 重陽節(jié)后,在家值班陪護的我刷到了一則縣上關(guān)于橋村遺址的考古新聞。便動員父親我?guī)ヌ綄?。動員了一上午無果,下午的時候父親突然喊我要去看看,于是開車帶上父親跟著導航到了西屯鄉(xiāng)的北莊橋村,按老鄉(xiāng)的指引將車子開到遺址附近的澇壩邊停下,父親下車第一眼就直接看向了村里的垃圾箱,要不是我在跟前,估計就沖上去了。為了掩飾,他搗著拐棍直接朝著反方向走了,我喊著走反了,也不理會自顧自地沿著小徑又轉(zhuǎn)了回來,我繞到他前方給拍了幾張照片,轉(zhuǎn)回來的那條小徑正好可以清楚地看到垃圾箱的一切,父親知道我不會讓他去翻垃圾箱,帶著父親往遺址方向走了沒幾步,他說走不動了,就要在路邊坐下,我明白他還是想看下垃圾箱里有沒有他心儀的東西,扶著他走到遺址標牌附近的樹樁坐下,我找到了考古挖掘的坑后,回來將父親扶過去,他站在站坑邊拿拐棍搗了搗,說挖了這么大的坑,寶都叫人挖走了。我拍照的當兒,他轉(zhuǎn)身就往回走了,扶他下去在樹樁上休息了一會,給父親拍了張有標牌的照片,起身返回走到垃圾箱跟前,他停住腳步眼睛就便盯著不動彈,我催促著說這農(nóng)村的沒有啥東西,這才有點不舍地跟我上了車,返回路上父親很興奮,給我講七十年代,他曾去過西屯白草坡考古現(xiàn)場,堆了好多挖出來的青銅器,今個這里啥都沒有。</div><div> 尋寶之旅,寶未尋著,對父親而言挖寶的坑遠不及垃圾箱有吸引力。</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看著空空如也的考古坑父親若有所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在橋村遺址邊休息的父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在龍門鄉(xiāng)留影</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老家龍王溝乘涼的父親</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庚子年末與以前老同事相見開心聊往事</h5> 衷心地祝愿父親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