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兒子今年去外面實習了,突然內(nèi)心感慨萬千,我突然感覺到孩子長大了,這個家就冷清了,即便孩子逢年過節(jié)回來,那也只能叫聚會。</p><p class="ql-block"> 事實說明,孩子是借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生,父母與子女的緣分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父母和子女終將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p> <p class="ql-block"> 人這一生最大的誤解莫過于認為父母和子女是一家人,永不分離。其實則不然,其實父母和子女不過只是親情的過客,他們來是為了陪你走一程,他們走,是為了奔赴自己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指向分離,孩子越長大,離父母也就越遠。父母與孩子的這場同行,終究會在某個路口迎來分別,縱然你有萬般不舍,也只能目送不能追。</p> <p class="ql-block"> 孩子不是風箏,不需要你死死攥著線頭,他是候鳥,待到羽翼豐滿之時,注定要飛向你看不見的山川湖海。</p><p class="ql-block"> 天下多少父母起初不愿意承認孩子與自己的緣分,現(xiàn)實告訴我們,這只不過是一場盛大的“借過”,自己不過是孩子人生劇本里的配角,千萬別堅定地認為血脈能澆筑永恒的親密。</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你不得不承認,知道他們連跟父母通話的時候都沒有,用表情包”敷衍父母的牽掛,用“在忙”搪塞父母的關心。</p> <p class="ql-block"> 許多事例證明,身為父母的他們才不得不從溫柔的幻覺中醒來,原來父母子女一場,不過就是相互借一段光陰,他渡你找到更好的自己,你渡他去更好的遠方。</p><p class="ql-block"> 事實就是,當孩子長大了,這個家也就漸行漸遠了,越有出息的孩子離父母會越遠,他們將會去遠方,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世界,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p> <p class="ql-block"> 即便還是逢年過節(jié)回來,那也只能叫聚會,春節(jié)的那頓團圓飯,不過是來維系著親情最后的體面。</p><p class="ql-block"> 父母不能有過多的奢望,孩子更不是你余生的依托,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只是給了他生命,這不屬于你,孩子不屬于你,只屬于做夢到不了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父母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自由且獨立的人,再優(yōu)雅的退后,讓孩子活成他自己的模樣,才是做父母的功德圓滿。</p><p class="ql-block"> 就如冬宇輝所說;“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以最真實的樣子生長,足夠舒展的孩子才能活得健康和快樂”。</p> <p class="ql-block"> 孩子轉(zhuǎn)身走向自己的人生,父母該做的不是黯然神傷,而是笑著為孩子祝福,讓他帶著父母的愛,勇敢的去奔赴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在這個美麗的世界,好好體驗他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 張世栓,筆名栓子,美篇昵稱新書社,福建省三明市作協(xié)會員,尤溪縣西城鎮(zhèn)文聯(lián)副主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