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塔縣是新疆海拔最高的縣,也被人稱之為“云端上的縣”,也是新疆距離烏魯木齊最遠的縣,全程有1756公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塔縣的全稱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塔什庫爾干,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石頭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國2800多個縣一級的行政區(qū)劃單位中,最西端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絕對算得上特征鮮明、無可替代的地理、歷史的標志。 </span></h1> <h1> </h1><h1> 眾多的山脈,把塔什庫爾干縣托舉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這里自然景觀奇特,氣候生態(tài)多樣,冰川草場共存,神秘厚重、雄渾大氣,這里是南疆最險峻、最壯美的一片凈土,原來的小眾旅游點,這幾年已經(jīng)成為新疆旅游的熱門目的地。</h1><h1> 塔縣,具有“一縣鄰三國,兩口通兩亞,兩路連東西”的獨特區(qū)位優(yōu)勢,那里還有機場呢。</h1><h1> 在塔縣的那天我發(fā)了朋友圈:“<font color="#167efb">我在<b style="">雞鳴四國</b>的地方~我國西部帕米爾高原上海拔3000多米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城。</font>”</h1><h1> </h1> <h1> 塔縣是帕米爾高原上的明珠。</h1><h1> “帕米爾”是塔吉克語“世界屋脊”的意思,波斯語為“平頂屋”,中國古代稱蔥嶺,也叫不周山?!渡胶=?jīng)》里說的不周山就是指這個地方,上古傳說“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被共工撞斷而導致天坍塌,后來又被女媧用五色石補天,指的就是這個地方。(網(wǎng)絡照片)</h1> <h1> 帕米爾高原自古以來全部都是中國的領土?,F(xiàn)在,卻是很大部分都變成了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領土。</h1><h1> 或許有人會問:這些落后小國怎么能搶去大中華的國土呢?更多的人都納悶了:瓦罕走廊的大部分怎么會給阿富汗拿走呢?</h1> <h1> 從漢朝開始,帕米爾高原就納入了中國領土的版圖。</h1><h1> 之后每個朝廷雖然有時也疏于管理,但直到清朝全盛時期,帕米爾高原還是全部為我國的領土。后來清朝衰落以后,沙俄開始染指新疆,沙俄逼迫新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將西疆的很多國土掠奪而去。后來,當時統(tǒng)治印度的英國也加入進來,兩個強盜聯(lián)合瓜分了中國西部邊疆很大的一片國土。1895年,兩個強盜進行了談判,最終達成了瓜分整個帕米爾高原的協(xié)定,其中其北部全部歸俄國,其南部全部全部歸屬于英屬印度(后來巴基斯坦從印度獨立,于是帕米爾很大的地塊變成了巴基斯坦的領土了)。為了防止兩強國產(chǎn)生直接的沖突,又在帕米爾中間劃出一個走廊,歸屬于阿富汗,作為緩沖地帶。這個走廊就是著名的瓦罕走廊,阿富汗白白撿了一個大便宜。。</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蘇聯(lián)解體后,帕米爾高原劃給了塔吉克斯坦。進入21世紀后,塔吉克斯坦同意與我國進行談判,最終在2008年雙方達成共識,在2011年將帕米爾高原約1158平方千米的土地回歸祖國。但只是我國被掠奪領土的滄海一粟,歸還的國土總面積不足帕米高原的百分之一。</span><br></h1><h1> 現(xiàn)在,中國境內(nèi)的帕米爾高原只剩其東部的一小片區(qū)域,即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全縣和阿克陶縣西部3個鄉(xiāng)鎮(zhèn)。</h1><h1> 每個中華兒女,都不應該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h1> <h1><br></h1><h1>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15年第11期中曾介紹過一個中國最 “?!钡目h——新疆喀什的塔什庫爾干, 這個“最?!钡馁Y本有四:</h1><h1> 第一牛是一縣對三國(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h1><h1> 第二牛是絲綢之路上的石頭城,以及千百年來它與張騫、玄奘、馬可波羅和斯坦因等世界名人的邂逅;</h1><h1> 第三牛是葉爾羌河谷中絕美的冰塔林和杏花村;</h1><h1> 第四牛是萬山連綿,南有世界第二高喬戈里峰, 北有“冰川之父”慕士塔格。</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實還有一牛:這里的塔吉克族是我國唯一的白種人,那里的姑娘真的很美,雖然他們只有四萬多人,但一直堅守在祖國的邊疆,為祖國的邊疆安全作出了貢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來自網(wǎng)絡。</span></p> <h1> 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也是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國境線。</h1><h1> 照片來自網(wǎng)絡</h1> <h1> 塔什庫爾干縣歷史悠久,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主口。漢代為西域蒲犁國地,北魏至唐為喝盤陀國,又作渴盤陀。唐為疏勒鎮(zhèn)下的蔥嶺守捉。宋、元屬于闐,明代屬葉爾羌。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蒲犁分防 廳,隸莎車府。1913年置蒲犁縣,屬喀什噶爾道。后屬喀什行政區(qū)、喀什專區(qū)。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1978年后屬喀什地區(qū)。</h1> <h1> </h1><h1> 我們住在歐羅巴花園酒店,是由上海人開的連鎖酒店,條件不錯,我們在這里連住兩夜,是此行唯一連住的地方。</h1> <h1> 放下行李,我們就出去打卡:拍路牌。</h1> <h1> 紅其拉甫口岸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有名的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的關隘,現(xiàn)在是中國通往巴基斯坦的陸路進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亞乃至歐洲的重要門戶。</h1> <h1>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其拉甫國門位于中巴公路314國道的終點——中國、巴基斯坦交界7號界碑處,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國門(海拔5000多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h1> <h1> 我們來到帕米爾高原游客中心的外面。</h1> <h1> 對面還有一片郁郁蔥蔥的綠地。</h1> <h1> 塔縣縣城地理位置很好。</h1><h1> 這里是一塊盆地,城邊有幾塊濕地,四周被山峰包裹著,擋住了寒風。舉目望去,山頂上能看到皚皚的白雪。</h1><h1> </h1> <h1> 已經(jīng)是七月初了,但這里的氣候還像江南的初春,早晚要穿薄款羽絨衣,夜里要開地暖。</h1> <h1> 塔縣縣城海拔3200米,同行的汪大哥已經(jīng)出現(xiàn)高反癥狀。我沒有高反,但喝了一杯攜帶的特意購買的預防高反的葡萄糖,補充點能量。</h1><h1> 房間里開著地暖,很暖和,床鋪很舒服,睡得很好。</h1> <h1><p><br></p></h1><h1> 第二天起來出門走走,看到太陽就要出來了,就在廣場上等日出了。</h1><h1> 從看到東邊開始發(fā)亮,到太陽放出光芒,但二十幾分鐘過去了,太陽還沒鉆出來。</h1><p><br></p> <h1></h1><h1> 我轉(zhuǎn)身看到一個人拉著行李箱在路上走來走去,出門時就看到他了,還在那里。應該是在等車吧?</h1><h1> “早上好!”我走近他,打了一聲招呼。他一抬頭,我發(fā)現(xiàn)跟我們同個團的,他身材高大、挺幽默的人,那天在巴音布魯克他租了軍大衣穿著,大家都叫他“劉哥”,所以印象深刻。</h1><h1> 他告訴我因為機票問題,要提前離開,今天跟著比我們早一天出發(fā)的那個團的車子到喀什?,F(xiàn)在在這里打的去他們住的酒店。可是這里連人都看不到,哪來的出租車呀?太陽還沒出來,人們還在睡覺呢。</h1><h1> 我問他酒店在哪個方位?他說不知道,但領隊告訴過他酒店的名字。我讓他在導航中輸入酒店名字,指導他通過導航確定東南西北后找到酒店的方位,然后讓他在紅綠燈路口搭便車試試。</h1><h1> 他夸我真聰明,怎么想出這么好的辦法。這哪是聰明呀,這是出門在外的基本技能。</h1> <h1></h1><h1> 這么早難得有車經(jīng)過。偶爾有車停下了,他卻沒有去詢問,看來也是靦腆之人。</h1><h1> 我觀察了一陣,估計他很難搭上車,畢竟不是在野外,駕駛員不可能主動停下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助的。于是我走過去,看到車子停下來就問是否向那邊去。</h1><h1> 有位開工具車的年輕人打開了車窗,我問了他去的方向后,趕緊說希望他能順路幫助把這位老哥送到酒店,付點費用也可以。年輕人說他也是外地人,在這里做工程,不認識路,找不到酒店。我趕緊把劉哥手中的手機拿過來,告訴他有導航,10公里不到,也不算遠,讓他做做好事。這時劉哥也走過來,說他可以付費用,年輕人答應了。我打開車門,看到座位上放滿了工具,我把副駕駛座位上的東西放到車斗上,讓劉哥把行李箱也放到車斗上,讓他坐在副駕駛位置,開著導航引路。我謝了年輕人,告訴他我拍下他的車牌了,讓他一定要把劉哥送到酒店。</h1><h1> 一番折騰,看到太陽已經(jīng)升起了。</h1> <h1> 吃過早飯,我們?nèi)ス浣帧?lt;/h1><h1> 這個縣城不大,卻很美。街邊的楊樹長得很好。</h1> <h1> 由于過節(jié),本地人都在家里沒出來,很多商店也沒開門,街上比較冷清。</h1> <h1> 來到市區(qū)中心,這個街心的雕塑是一個飛鷹,是生活在高海拔能吃苦的塔吉克組人的精神象征,也是縣城的標志性雕塑。</h1><h1> 塔吉克族人被稱為“太陽部落”、“鷹的民族”。</h1><h1> 下圖是塔縣的地標:雄鷹雕塑。</h1><br> <h1> </h1><h1> 這里的博物館,看著很氣派,很想去參觀,但正值古爾邦節(jié)假期,博物館不開放。</h1><h1> 這里是深圳市對口援建的。</h1> <h1> 碰到兩個塔吉克族的婦女,歐洲人的面孔。</h1> <h1> 我們走進縣政府大院,節(jié)日放假了。</h1> <h1> 街上有很多進口商品店。這個玉器店是巴基斯坦人開的。老板說他到這里三年了,漢語說的很好。</h1> <h1> 這打扮也漢化了。</h1> <h1> 這里的路名很有意思,取得是雪山名。</h1> <h1> 下午,我們?nèi)プ弑P龍古道(單獨一篇)。</h1><h1> 郊外就是這樣的美景!</h1> <h1> 這種建筑,猜不出是什么。駕駛員說是節(jié)日祭祀用的,他也不知道叫什么。</h1> <h1> 晚上,賓館對面的廣場上,很多塔吉克姑娘跳起了民族舞。他們也是一個通過歌舞傳遞快樂的民族。</h1> <h1> 第三天上午,我們?nèi)コ沁叺呐撩谞栵L景區(qū)游玩。門口上那些是牦牛角還是古代的兵器?</h1> <h1> 這就是著名的“石頭城”,在一塊高地上,圍墻還在。</h1><h1> </h1> <h1> 這座石頭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絲綢之路古道上的一座聲名遠揚的古城遺址。</h1><h1> 石頭城坐落于高丘之上,地勢極為險要。這座古城歷史悠久,始建于漢代,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蒲犁國的王城。</h1><h1> </h1> <h1> 除了這圍墻,其他都是亂石堆了。 </h1><h1> 其實,石頭城遠不止這么點規(guī)模,從遠處的石頭堆看,規(guī)模還不小。</h1><h1> 石頭城它被認為是公元初期,當?shù)厮讼让窠⒌摹皷A盤陀國”的都城。石頭城是古代絲綢之路經(jīng)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的最大驛站,也是東西方文化與貿(mào)易交流的重要節(jié)點。直到清代,它仍然在發(fā)揮作用。沒有經(jīng)歷過在雪山冰川、沙漠戈壁、河谷絕壁等絕境中跋涉過的人很難體會當年那些行者遠遠地望見了石頭城煙火時心中涌動的欣喜。<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古代,自喀什、英吉沙、葉城、莎車至帕米爾高原的幾條山路皆匯聚于此,西去中亞的紅其拉甫達扳、明鐵蓋達坂、瓦赫基里達板等大山,皆有天然谷道可達。遙想當年,來往于絲綢之路上的各國商客,都在這里休息、補充干糧等。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我們國家很多來源于西亞的植物,都是經(jīng)過這里來到中國的吧?</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頭城分內(nèi)外兩城,內(nèi)城保存相對完好,外城雖損毀嚴重,但城墻、炮臺和民居的殘址仍依稀可辨。它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頭城之一,見證了絲綢之路的興衰。</span></h1> <h1> 殘缺的美也很美!</h1> <h1> 我們從另一個門走下去,下面就是濕地公園~金草灘。</h1> <h1> 這里流水潺潺,水草豐美。偌大的草灘,緊挨著石頭城,四周是連綿的雪山。</h1> <h1> 這天游客很少,體驗感非常好。畢竟,塔縣太遠了,還是高海拔。常規(guī)團很少到這里,戶外旅行社、攝影團和自駕游的人才會到這里。</h1> <h1> 這條河就是塔什庫爾干河,所以這里水草豐美,牛羊遍地,和遠處的雪山白云藍天交融在一起,十分漂亮。每當夕陽西照時,碧綠的草灘一片金色,遠處牧人白色的氈房,羊群都沐浴在夕陽下,非常美麗,這也是金草灘的由來。</h1> <h1> 下面兩幅圖是網(wǎng)上拉來的,秋天傍晚的景色吧?美醉了!</h1> <h1> 春天的金草灘一片綠意。</h1> <h1> 我們倆的影子,分不清哪個是自己了!</h1> <h1> 草原上的河流,大小都是彎曲前行的,曲線柔和,特別有美感!</h1> <h1> 我發(fā)現(xiàn)這里可以拍倒影,于是招呼大家都到這里打卡拍照。</h1><h1> 這里就是“天空之境”嗎?</h1> <h1> 漂亮的兩姐妹!</h1> <h1> 這是一個由厚玻璃搭建的平臺,拍倒影的最佳之地。</h1> <h1> 我們幾個老鄉(xiāng)的合影!</h1> <h1><p> 在距塔縣縣城20幾公里的地方,看到大片濕地,我們停車了。</p> 這里有個觀景臺,“雪山低頭迎遠客”的標語很是貼切。 </h1> <h1><p> 登上觀景臺,眼前是很大的一片草原濕地,這里就是“塔合曼濕地”,草地的邊上是一排雪山,那最高的雪山就是慕士塔格峰。</p><p> 奇怪了,我們在離這里很遠的喀拉庫里湖邊看到雪山就在湖邊,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在這里了。其實,雪山很高也很大,我們是在不同方位看到不同角度的這座雪山了。</p><p> 塔合曼濕地海拔3050米,面積達8000畝,由于四面環(huán)山,地勢較低,狀如盆地。</p> 這片濕地是帕米爾高原上一片難能可貴的草原,也是塔合曼鄉(xiāng)牧民賴以生存的優(yōu)質(zhì)牧場,是塔什庫爾干的瑰寶、慕士塔格冰峰下一顆璀璨的明珠。</h1> <h1><p> 這里之所以能夠形成濕地,主要還是因為慕士塔格峰的存在。當溫度升高,雪山上的積雪也漸漸地融化,雪水便順著山勢流至山腳,最后就形成了塔合曼濕地。連綿不絕的雪山威然屹立著,蜿蜒的河流與青蔥的牧場點綴其中,像極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畫作。</p>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沒有走進濕地,只是在觀景臺上拍了幾張照片。</h1> <h1><p> 前年秋天看十樓直播,原來這個濕地深處真的很美的。</p><p> 有彎彎繞繞的九曲河流,與巴音布魯克九曲十八彎景點相似。</p> 以下三張圖片均來自十樓直播截屏。</h1> <h1> 太陽下山時候美若仙境!</h1> <h1> 不遠處還有隧道似的公路!</h1><h1> 塔縣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址,有石頭城和慕士塔格峰、紅其拉甫國門、盤龍古道、金草灘、班迪爾藍湖等許多知名景點。所以有人說:帕米爾高原上的塔縣,是地理、歷史與文化的交響曲。</h1><h1> 我們有幸欣賞了這首交響曲!</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