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果不健忘,人們一定記得,前些年一部叫做《長津湖》的電影,十分火爆,輿論鋪天蓋地為之叫好。</p><p class="ql-block"> 電影《長津湖》反映的是朝鮮戰(zhàn)爭時期,志愿軍浴血奮戰(zhàn)的英勇事跡。此類題材很早就有過,比如,《上甘嶺》、《奇襲白虎團》等。何以同樣題材的電影能夠再次火爆?該電影既叫坐又叫好,無疑得到主流媒體和官方一致認可,所以大行其道,好評如潮。</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我沒有被如潮好評裹挾其中。因為我既知道志愿軍的艱苦卓絕的英勇,更看到大批志愿軍不是死于美軍炮火,而是死在冰天雪地的極度嚴寒中!一個個鮮活的豆蔻年華的生命,還沒有看見敵人在哪里,瞬間就變成一個個冰雕,永遠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電影《長津湖》是一部書,那么我翻動書頁之后,掩卷沉思,內(nèi)心涌動的不會是對志愿軍勇敢的敬意,反倒是對年輕生命的無辜殞落悲傷痛惜!</p><p class="ql-block"> 固然,那場深遠影響國運的半島戰(zhàn)爭,國人不該忘記,必須銘記。但是以怎樣的方式和敘事記住這次幾十萬生命的殞落,卻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p><p class="ql-block"> 巧合的是,《長津湖》如流行歌曲般很快沉寂,無人問津,但近日《南京照相館》卻有如一匹黑馬沖殺出來,而且時機選擇在抗戰(zhàn)八十周年紀念日前夕!其中蘊含的深意,不挑明也該人人心知肚明。</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前那場南京大屠殺,國人心中一直不敢忘卻!時不時就有人提醒,日寇當年的血腥屠殺與獸行,對中華民族的傷害,至深至重,世世代代焉能忘記!</p><p class="ql-block"> 當然,與南京大屠殺幾乎同時發(fā)生的蘇聯(lián)人對海參崴的殺戮與迫害,國人卻可以知之不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盡管與南京大屠殺比較,兩者有諸多不同。之所以發(fā)生南京大屠殺,不是日本人像德國法西斯有滅絕猶太人的種族政策,而是之前國民黨守軍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無比慘烈,讓日本人付出慘重代價。因此日本日攻陷南京城后,極度報復極度兇殘,慘無人道!</p><p class="ql-block"> 海參崴是什么情形?與南京大屠殺迥然有別!蘇聯(lián)之所以同樣發(fā)生屠城行為,不過是狼要吃掉無辜的羔羊,硬要說在下游的羊把溪水弄臟的無恥道理。孱弱的國民政府,既要全力以赴對抗兇惡的日寇,又要阻止蘇聯(lián)人的獸性,實在是分身無術,萬般無奈——如此,這段歷史就該被選擇性忘記?</p><p class="ql-block"> 再說電影《南京照相館》,何以只將日本人血淋淋的暴行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卻不愿花費筆墨展示中國軍民同仇敵愾奮勇殺敵一面?</p><p class="ql-block"> 紀念抗戰(zhàn)八十年之際,不去充分反映國共兩黨精誠團結(jié)一致對外,與日寇殊死拼搏,比如臺兒莊大捷,比如一次次的武漢、長沙等會戰(zhàn),乃至走出國門的緬甸抗戰(zhàn),卻僅僅津津樂道把日本人一城的屠戮展示給銀幕下的觀眾?無非只有簡單單純的一個目的——世世代代不忘日寇對我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如祥林嫂般絮絮叨叨不停的對所有人嘮叨不休?</p><p class="ql-block"> 不明就里,電影《南京照相館》兩個八零后編劇為什么特別熱衷于給觀眾展示那些如日本人槍挑嬰兒的畫面?是在檢驗觀眾血腥暴力場景的接受程度,還是對血腥殘暴的感官刺激情有獨鐘?</p><p class="ql-block"> 一部反映抗日戰(zhàn)爭的電影《南京照相館》理應有對戰(zhàn)爭的反思與建言,如何不忘仇恨更要建設性展望未來,擁抱和平,阻止可能發(fā)生新的戰(zhàn)爭?但是我們通覽電影《南京照相館》看到這些了嗎?</p><p class="ql-block"> 比較電影《長津湖》,同樣是反映朝鮮戰(zhàn)爭的電影,韓國有《太極旗飄揚》,他們選擇的是什么樣的拍攝角度?他們對戰(zhàn)爭的反思有什么樣的力度?未必我們不能對照借鑒?</p><p class="ql-block"> 同樣,歐美電影反映德寇踐踏歐洲大地,也不僅僅停留在德國人血腥場面,比如《辛特勒名單》。他們還有《沉靜如?!?、《鋼琴師》等電影。</p><p class="ql-block"> 思來想去,從電影《長津湖》到《南京照相館》,不難窺探,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兩部電影其實已經(jīng)脫離電影作為藝術品的存在,不過只是一種宣教、一種情緒發(fā)泄?</p><p class="ql-block"> 然而令人稱奇的是,不管是前幾年的《長津湖》,還是眼下的《南京照相館》,卻一再受到大眾一邊倒的叫好與認可。一部《長津湖》讓人熱血沸騰,大振國威軍威,揚眉吐氣??床坏侥切r活的豆蔻年華如冰雕般長眠異國他鄉(xiāng),看不到美軍居然逃出重重包圍,還攜帶大量民眾一起出逃!</p><p class="ql-block"> 同樣,在《南京照相館》的引導下,人們也如同打雞血般亢奮,恨不得穿越時空回到八十年前,個個都化身為手撕鬼子的英雄,不管是歷史上的日寇還是現(xiàn)實中的日本國民,統(tǒng)統(tǒng)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用同樣殘暴的方式,殺光所有日本人,以解心頭之恨!</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出于紀念抗戰(zhàn)八十周年,還是對戰(zhàn)爭的反思,電影《長津湖》也好,《南京照相館》也罷,作為影視作品,如果不能站在歷史高度反思戰(zhàn)爭帶給普通民眾的痛苦,不能吸取歷史經(jīng)驗教訓,防止歷史重演,不去向前看,只著眼于情緒化的激發(fā)所謂民族自豪感,用血淋淋的暴力畫面,繼續(xù)制造和煽動過往仇恨,那么,縱然使出吃奶的力氣,也無助于當下世界和平環(huán)境的維護與鞏固。相反,一味制造仇恨,片面宣揚民粹主義,則只能陷入于人于己都同樣不利的沼澤地里。</p><p class="ql-block"> 電影藝術,雖然不直接干預社會生活,但過于明顯的帶節(jié)奏傾向,非理性引導,絕對不是健康社會所需。</p><p class="ql-block"> 歸結(jié)一點,做電影理當冷靜理性,不投機取巧,不迎合什么。以嚴肅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做好藝術本身,對國家對人民負責,才是電影藝術家必須考慮的頭等問題!</p><p class="ql-block"> 從電影《長津湖》到《南京照相館》,也許隱含不少非理性情緒化思維,但愿能夠引起相關部門關注,及時剎車,以引導社會健康理性發(f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