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span></p> <p class="ql-block"> 美國喬治·R·R·馬丁的《冰與火之歌》里“守夜人”的誓言一直撼動著我的心:“長夜將至,我從今開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將盡忠職守,生死于斯?!?我將生命與榮耀獻給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lt;/p> <p class="ql-block"> 這一代知青的歷史雖為時不長,卻發(fā)生在共和國的一個特殊時期。這段經(jīng)歷不僅改變了我們個人的命運軌跡,也牽涉億萬個家庭。 這段歷史由誰來記錄?翻閱官方史著,往往缺乏詳細記述,唯有依靠一批古稀之年的知青勉力為之。我將這一批致力于史料搶救、整理、編撰的工作者稱為“歷史的守夜人”——他們用余生微薄的力量,為一段即將被遺忘的歷史留下真實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25年7月14日,《富錦杭州知青史》發(fā)行座談會</span></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7日,獲中共富錦市委、富錦市政協(xié)準備編撰《富錦杭州知青史》的信息,我既驚又喜。驚的是,在漫長的等待后,終于迎來官方主動編撰知青史;喜的是,知青歷史的記錄與傳承,有政府為知青歷史守夜,編史有了更為堅實的力量支撐。因此,當富錦市政協(xié)領(lǐng)導(dǎo)在電話那一頭說:“請你主編《富錦杭州知青史》”,我的回答很干脆:一,我愿意,我是知青;二、稿費免談,盡力而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佳木斯市政協(xié)副主席、中共富錦市委書記 梁慶民</span></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0日,富錦市政協(xié)尚未正式立項《富錦杭州知青史》編撰工程,我就請富錦宏勝鎮(zhèn)干部高亞威(兼勝利村黨支部書記)去一趟富錦市檔案館,看看是否能解密一些文件。7月23日,小高在檔案館碰到孫廣輝館長,孫館長很支持,基本上滿足了我的需求。小高還說:孫館長很重視編寫知青史,愿意提供幫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富錦市政協(xié)主席 佟 寧</span></p> <p class="ql-block"> 寫一部知青史少不了檔案館的支持, 從常理說,當年富錦縣接到安排杭州知青的任務(wù)后,在政府運轉(zhuǎn)中就自然產(chǎn)生了文字記錄,從1969年初至1979年,杭州知青在富錦融入各領(lǐng)域和各階層,無論是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文化和體育、教育和衛(wèi)生等方面,都留下足跡,勢必留下文字記載。這些史料大多會由檔案部門收藏。</p><p class="ql-block"> 8月9日,田洪濤副主席介紹我認識孫廣輝館長,并叮囑他積極配合和支持我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中共富錦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隋偉紅,市政府黨組成員、財政局長王凱楓。</span></p> <p class="ql-block"> 這幾年,我為了獲取杭州知青的史料,一直在與杭州的檔案館打交道,從市到縣區(qū),不下20趟。雖然也有領(lǐng)導(dǎo)打招呼,但是,所獲成績卻不多,主要是缺乏支持者,或是知心者。如果寫知青史,僅僅有富錦市領(lǐng)導(dǎo)打招呼,沒有檔案館領(lǐng)導(dǎo)和具體工作人員的貼心助力,同樣是事倍功半。</p><p class="ql-block"> 這會兒,我真正遇到了知心者,從那一天起,檔案館孫廣輝館長與我成為忘年交朋友,我托付的事,他從不含糊,盡心盡力。他抽調(diào)檔案、黨史、地方志六人成立專業(yè)小組,依據(jù)我提出的主題線索,在電子數(shù)據(jù)庫、紙質(zhì)館藏庫,他們幾乎是翻了個遍。除外,他們到人社局尋找七十年代“知青辦”遺留的文件資料。當9月7日,孫廣輝在杭州面交我兩個檔案資料袋,一個存儲上千頁文件的優(yōu)盤,我心里篤定自己的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百分之七十。我點贊他們是真正的“歷史守夜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富錦檔案館孫廣輝館長和工作人員在商量“尋史”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 最早認識富錦官府中的領(lǐng)導(dǎo)是田洪濤, 他是市政協(xié)分管文化宣傳的副主席。7月17日下午,我倆通電話,他說:學(xué)習(xí)撫遠,由主編領(lǐng)著完成!我們只負責(zé)保障!看看我們這邊需要做什么,咱們可以進入磋商環(huán)節(jié),確定下來就可以進一步合作了!我說:富錦方面根據(jù)我的要求,盡可能尋找有關(guān)的知青史料,并提供適當?shù)慕?jīng)費。田洪濤說,待向佟寧主席匯報。</p><p class="ql-block"> 富錦官方為什么要編撰知青史,是心血來潮,還是歷史淵源,還是文化底蘊,說實話,我也不明白底細。杭州知青曾在黑龍江八個縣市插隊,除了饒河與富錦尚無動靜,六個縣市,都由當?shù)攸h委、市政協(xié)出面或者協(xié)助編匯了知青回憶錄;撫遠由市委和市政協(xié)編撰(《撫遠知青史》杭州卷),虎林和依蘭有領(lǐng)導(dǎo)來杭州祝賀新書發(fā)送。這七個縣之所以出書,都是杭州知青挑頭,然后不同程度得到當?shù)卣恼J可或幫助。而富錦官方編史的動議,顛倒了幾十年來編撰知青史的主次位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富錦市政協(xié)副主席 田洪濤</span></p> <p class="ql-block"> 8月13日,富錦市委發(fā)文回復(fù)富錦市政協(xié),同意編撰《富錦杭州知青史》。</p><p class="ql-block"> 8月14日,我寫一篇《富錦杭州知青史開筆了》短文發(fā)布在網(wǎng)上,全國各地的知青朋友都是即信又不信,當晚就有19000名讀者點讀此文。</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1日,佟寧主席來杭州鄭重地對我說:富錦市委對于編撰《富錦杭州知青史》的決心是堅定的,他代表市委、市政府,支持杭州編寫組認真做好編撰工作。</p><p class="ql-block"> 佟寧同志的再次表態(tài),讓我更加增強了編史信心,也進一步認識到:富錦官方的主動行動,恰是抓住了“記憶留存”的時間窗口,用行政力量為一段即將淡去的歷史守夜,這份對歷史細節(jié)的珍視,本身就是一種勇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杭州圖書館收藏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 富錦官方在知青史編撰中展現(xiàn)出的“主動作為”,看似“敢為人先”,實則是多重因素的疊加共振。</p><p class="ql-block"> 今年7月3日中午,我與葉子挺在電話中就這一議題討論了近一個小時。葉子挺(原富民公社知青)學(xué)歷史出身,在省級機關(guān)工作大半生,對政治和歷史的辯證關(guān)系有獨到見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富錦杭州知青史》顧問葉子挺 周學(xué)旦</span></p> <p class="ql-block"> 葉子挺說:富錦有悠久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屆黨政領(lǐng)導(dǎo)對杭州知青群體的持續(xù)關(guān)懷,與本次編史是相互印證的,這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本屆市領(lǐng)導(dǎo)珍視與傳承歷史的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 確實如此,一個有歷史積淀的地方,往往對“記憶的延續(xù)性”有更強的自覺。富錦本身的悠久歷史,讓當?shù)貙Α笆裁丛摫粚戇M歷史”有更成熟的判斷:知青歲月雖屬于特定時代,卻因與這片土地的深度綁定,成為了地方文化脈絡(luò)中一段鮮活的“當代延伸”。就像一座古城會珍視不同朝代的遺跡,富錦這種對知青史的主動打撈,其實是把這段特殊記憶納入了自身完整的文化譜系中,讓地方歷史既有古老的根脈,也有近世的血肉。</p> <p class="ql-block"> 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往往也孕育著對“多元記憶”的包容力。它讓當?shù)匾庾R到,歷史不僅是宏大的敘事,也包括特定群體的奮斗與聯(lián)結(jié);文化不僅是傳統(tǒng)的傳承,也包括對時代印記的尊重。這種文化自覺,或許正是富錦能跳出“被動協(xié)助”模式,主動擔(dān)起編撰責(zé)任的底氣所在——因為它懂得,一段完整的地方史,本就該容納所有曾在這里留下足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見:富錦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織中意識到:知青留下的不只是青春故事,更是屬于這片土地的共同精神財富——主動拾起這份財富,既是對過去的交代,也是對未來的饋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杭州檔案館收藏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待續(x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