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篇號;24433826</p><p class="ql-block">昵稱;羚羊</p><p class="ql-block">拍攝;羚羊</p><p class="ql-block">撰寫;羚羊</p><p class="ql-block">地區(qū);格魯吉亞,巴統(tǒng)海濱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旬的風掠過鬢角時,總帶著歲月的溫軟。感恩歲月的慈悲,于時光的縫隙里,漏下無數(shù)溫柔的碎片,拼湊成生活的繁花盛景,每一篇都寫滿了值得銘記的旅途故事。</p> <p class="ql-block"> 晨曦初照,金色的陽光穿透薄霧,為黑海披上了一層夢幻的紗幔,海流如銀鏈般蜿蜒,波光粼粼。巴統(tǒng),黑海之濱,素有“黑海明珠”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這里距離土耳其邊境僅15公里,是一座臨黑海的邊境城市,也是格魯吉亞第二大城市。巴統(tǒng)半島沿黑海有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對應(yīng)有索契、伊斯坦布爾、布爾加斯、康斯坦察等港口城市。</p> <p class="ql-block"> 巴統(tǒng)海濱碧藍海岸線,從羅馬尼亞通往黑海邊上最佳的去處,過往被提及的“魁奇科夫”,其實就是巴統(tǒng)半島。巴統(tǒng)與黑海咫尺相連,海濱一線接天,白色沙灘一望無際。</p><p class="ql-block"> 海水呈現(xiàn)出與之前所見不同的嫩藍色,從遠處眺望,海天一色。海面泛起層層粼粼波光,宛如碧玉鑲嵌。當陽光灑在海面,你會驚奇于海水如此清澈純凈,仿佛身處大自然繪染水彩畫般的夢幻。</p> <p class="ql-block"> 流經(jīng)巴統(tǒng)半島的黑海,素有"藍色多瑙河”美譽,迷人的藍色海水令無數(shù)游客沉醉于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黑海之所以呈現(xiàn)出迷人的藍色,主要得益于懸浮于水中大量的石灰質(zhì)沉淀物。陽光穿透水面,光線反射在這些小顆粒上,形成藍色的光學效應(yīng)。除了海水的靚麗色澤,兩岸的綠樹成蔭、掩映在林間的歐式建筑與古堡,也為沿途增添了無限詩意幽情。</p> <p class="ql-block"> 巴統(tǒng)半島奇妙的地理位置,幾乎被黑海與多瑙河支流所環(huán)繞。巴統(tǒng)擁有獨特的海洋性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夏季干燥溫暖。這里光照時間長,陽光充足,年均氣溫約12攝氏度,堪稱歐洲"溫室"。</p><p class="ql-block"> 巴統(tǒng)不僅地處"黑海之濱"而且包括了壯麗的多瑙河三角洲濕地。這片廣闊的濕地曾于199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這里蔚藍的海洋和綠色的蘆葦叢,游弋的野鳥翩翩起舞,獨具生態(tài)魅力。難怪它會被稱為"歐洲最后一片原始天堂"。</p> <p class="ql-block"> 巴統(tǒng)海濱城超有氛圍的“海盜船”,骷髏旗獵獵作響,甲板上的“杰克船長”猶如紳士且優(yōu)雅。海盜游船在黑海徐徐駛行,欣賞著岸邊教堂和摩登建筑,猶如置身世外桃源。無怪乎這條慰藍黑海歷來被文人墨客青睞,不少詩人也慕名前來。</p> <p class="ql-block"> 巴統(tǒng)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海濱城市,它有著迷人的風景,悠久的歷史,熱情的人民,還有那令人沉醉的葡萄酒。</p><p class="ql-block"> 除了美食和美酒,巴統(tǒng)的自然風光也同樣令人陶醉,從高聳入云的高加索山脈,到碧波蕩漾的黑海海岸,從郁郁蔥蔥的森林,到廣闊無垠的草原與海濱沙灘。巴統(tǒng)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城市,它沒有歐洲的繁華喧器,也沒有東南亞的熱情奔放,它就像是一首悠揚的民歌,靜靜地流淌在高加索山脈之間,等待著你去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 10世紀時,巴統(tǒng)半島是新統(tǒng)一的格魯吉亞王國的一部分,從15世紀開始,它就受到奧斯曼帝國和格魯吉亞人的反復爭奪。蘇聯(lián)解體后,巴統(tǒng)發(fā)展成為格魯吉亞最繁榮的地區(qū)。這里融合了古典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的元素,建筑風格充滿異域風情,是黑海沿岸各國人民的度假勝地。</p> <p class="ql-block"> 巴統(tǒng),這座位于黑海邊上的海濱城市,是格魯吉亞的夏都,也是格魯吉亞最具“歐洲”范兒的城市。新哥特復興式的建筑林立,歐式風情的街區(qū)充滿浪漫氣息。</p><p class="ql-block"> “歐洲廣場”周邊以其五彩斑斕的歐洲建筑,彩色雕像與壁畫教堂等歐式風情著稱。百年歐式老樓林立,還融入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土耳其的建筑特色,搭配天文鐘的塔樓,城市魅力瞬間拉滿。更是為其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底蘊和藝術(shù)的氛圍。據(jù)介紹;這里還是前蘇聯(lián)領(lǐng)導人的固定療養(yǎng)度假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歐洲廣場”是巴統(tǒng)的城市地標之一,廣場中心矗立著美狄亞的雕像。廣場周邊的歐式建筑以其獨特的風格,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以及與現(xiàn)代風情的完美融合,巴統(tǒng)是格魯吉亞的驕傲。夜幕降臨時,這里燈火輝煌,人頭攢動,充滿了浪漫與活力。</p><p class="ql-block"> 在巴統(tǒng),古老的建筑與現(xiàn)代的高樓大廈相互映襯。始建于18世紀的巴統(tǒng)大教堂,其精美的壁畫和華麗的裝飾令人嘆為觀止,是歐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而現(xiàn)代的高樓大廈則展現(xiàn)出簡潔的線條和時尚的風格,與古老建筑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阿里與尼諾雕像”,是兩尊8米多高的人形移動雕像,風姿綽約地佇立在巴統(tǒng)海濱江畔。</p><p class="ql-block"> 雕像的靈感,講述了一個穆斯林男孩與基督徒女孩的愛情故事。卻因為彼此宗教的差異,家庭的阻撓,世俗的輿論而最終以悲劇收場,一段愛情往事,以動態(tài)形式演繹了一段跨越文化與信仰的愛情故事。它們經(jīng)歷相望、靠近、擁吻、穿透彼此身體、最終背道而馳。阿里與尼諾雕像每日周而復始地移動這個凄美而又浪漫的場景,不知賺足多少癡情人觸景生情的眼淚。</p> <p class="ql-block"> “阿里與尼諾雕像”取材于一部阿塞拜疆小說,小說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一對因宗教而分開的情侶,2016年,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阿里與尼諾》。</p> <p class="ql-block"> 巴統(tǒng)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世紀,從15世紀開始,地理位置優(yōu)越的巴統(tǒng)要塞,成為奧斯曼帝國和格魯吉亞反復爭奪的香餑餑。</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巴統(tǒng)城是阿扎爾自治共和國的首府,其實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行政區(qū),相當于中國的自治區(qū)。蘇聯(lián)解體后,地方自治的阿扎爾共和國沒有被卷入格魯吉亞的內(nèi)戰(zhàn)。靠著政府許可的“自由貿(mào)易”默默勤奮地發(fā)展經(jīng)濟,巴統(tǒng)海濱城市成為了格魯吉亞最繁榮的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 夜色撩人星光踫撞,閃影繁星流光月輝,巴統(tǒng)海濱城與霓虹燈輝影,榮耀天上人間。恬然打撈慕名而來游者的情愫,巧奪留連忘返拍攝客的眼眸,它之晶瑩,剔透玲瓏,巴統(tǒng)就是一顆鑲嵌在黑海岸畔的鉆石。</p><p class="ql-block"> 春之芳華,巴統(tǒng)一頁,走馬觀花,凌波微步。巴統(tǒng)的博彩業(yè)很發(fā)達,被稱為“黑海半島的拉斯維加斯”,是格魯吉亞人和鄰居土耳其人放飛自我的樂園。格魯吉亞歷史上長期保持東正教傳統(tǒng),東正教文化對其民族認同和社會生活影響深遠。共同孕育著這片被譽為“上帝后花園”巴統(tǒng)半島。格魯吉亞的氣質(zhì)讓人喜歡,精致、嬌小、迷人,風情萬種。她給你妻的溫柔,恰到好處的挑逗,她給你不羈的吸引,熱情得不顧一切,又恰如高加索的濃郁甜品。高加索風情和東正教信仰纏綿入骨,巴統(tǒng)半島歐亞混血的魅力總是令人驚艷。我記不得當時如何相遇,也忘了后來如何告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