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八一建軍節(jié)。中午12時(shí)21分,我乘坐G2295次動車,從武漢起程返回龍巖。</p><p class="ql-block"> 坐在動車上,望著車窗外,天竟然變成灰沉沉的,烏云籠罩,而且還下著雨點(diǎn)呢。記得,近11時(shí),在去動車站的路上,太陽還是大大的。蒸騰著熱氣的陽光毫不吝嗇地從空中傾瀉而下。我背著一大一小的行李,一手拉著箱子,一手提著袋子,奔向武漢站,搞得汗流浹背,現(xiàn)在竟然下起了雨。這天氣真有點(diǎn)像“女大十八變”似的,讓人摸不著頭腦。</p><p class="ql-block"> 坐在車上,列車正以每小時(shí)245公里的速度風(fēng)馳電掣般地行駛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上。鐵道邊上,一條條電線桿子在窗外一晃而過。不時(shí)的還有一列列動車從對面呼嘯而來,又呼嘯而去。車窗外,一座座村莊,一條條河流,一個個湖泊,一幢幢高樓,一叢叢樹木,一幅幅美景,都在行色匆匆地?fù)涿娑鴣?,又閃身而去。即便掏出了手機(jī),都來不及拍攝,片刻之間,那美景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偶爾能夠搶著拍個照,畫面也是模糊不清的。沒辦法,誰讓這動車速度太快啦?</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列從西安直達(dá)廈門經(jīng)過武漢的動車。13:12分,已經(jīng)來到了陽新站,再過楓林和瑞昌二個站,就可以跨越長江,進(jìn)入江西省界,到達(dá)九江廬山。</p><p class="ql-block"> 長江是湖北與江西的省界線。<span style="font-size:18px;">列車在駛過九江長江大橋時(shí),我</span>輕輕地回望漸行漸遠(yuǎn)的湖北,便想學(xué)學(xué)魯迅先生當(dāng)年告別三味書屋時(shí)那樣,心中悄悄地?fù)]揮手:再見!我的荊山與楚水!再見!我的心儀和思念!</p><p class="ql-block"> 13點(diǎn)56分,列車到達(dá)九江廬山站。記得,7月13日,我從武平到武漢時(shí),是在龍巖古田站轉(zhuǎn)乘廈門至重慶的動車。在過九江時(shí),我把一立架橋上聳立著的“中國九江”四個大字拍下來了?,F(xiàn)在我再次經(jīng)過這里,對照這張照片,讓我又一次看到了九江這個城市的氣度和胸襟。它站在那里,似乎正在無聲地向過往的人群宣示著九江人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忠誠!</p><p class="ql-block"> 九江過后就是共青城站,從九江到共青城有80公里,坐動車只需20分鐘。共青城雖小,只是九江市下面的一個縣級城市,面積有21點(diǎn)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萬,卻是一個全國百姓都把它鐫刻心底深情關(guān)注的地方。因?yàn)檫@里是胡耀邦同志的靈魂安放之地。耀邦陵就設(shè)在此處富平山中,陵園面積1020畝,坐西向東,俯瞰鄱陽湖。年年歲歲,前來憑吊瞻仰的人們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 胡耀邦同志早在1933年18歲就擔(dān)任了少共中央局秘書長,是最早的中國少先隊(duì)負(fù)責(zé)人之一;全國解放后,在團(tuán)中央任書記處書記,1957年起擔(dān)任共青團(tuán)中央第一書記;1980年至1987年間又擔(dān)任了中共中央主席、總書記。1989年4月離世后,中共中央批準(zhǔn)了胡耀邦同志夫人李昭的請求,將他的骨灰安放于此。</p><p class="ql-block"> 這次路過共青城,因?yàn)樾谐?,無法下車瞻仰其陵園。只能在匆匆離去的列車上向富華山方向默默而又長久地行一個注目禮,衷心祝福他家人幸福,子孫吉祥!</p><p class="ql-block"> 胡耀邦同志是值得我敬重并仰望的人。我雖沒有參加任何一個黨派組織,但我始終對胸中真正裝有百姓的人們充滿敬意,引為楷模!</p><p class="ql-block"> 14點(diǎn)48分,到達(dá)南昌站。其實(shí),從九江開始,列車便一路向南。南昌過后,經(jīng)樟樹、吉安到達(dá)贛縣后才蜿蜒轉(zhuǎn)向東南,進(jìn)入福建長汀后再次向南,駛過連城,便到了我該下車的地方一一龍巖了。到達(dá)時(shí)間是18點(diǎn)18分。武漢到龍巖,行程近900公里,時(shí)間僅僅花6小時(shí)。</p><p class="ql-block"> 屈指數(shù)來,13日出發(fā),今日歸來,前后竟然過去了整整20天。不知不覺中,這20天的時(shí)間就像這列動車一樣毫不猶豫地把過往拋在了身后。然而,這20天里所經(jīng)歷的一切,包括湖北的山山與水水,歷史與現(xiàn)實(shí),人文與自然,是那樣清晰而又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p><p class="ql-block"> 在武漢,我又一次游覽了武漢大學(xué)校園、黃鶴樓、東湖磨山、落雁及 三個景區(qū)以及江漢路步行街、古德寺、楚河漢街等地方。除武漢外,還去了恩施、宜昌、荊州、赤壁及黃岡等地市。其間有幾天,兒子擔(dān)心我一人游神農(nóng)架、大峽谷等地的安全,特地從重慶趕到恩施,陪伴我游玩了恩施大峽谷、神農(nóng)架、三峽大瀑布、赤壁古戰(zhàn)場(武赤壁)、東坡赤壁(文赤壁)以及林家大灣等地方。</p><p class="ql-block"> 這20天,正是三伏天的高溫時(shí)候,何況,武漢又是全國聞名的“三大火爐”之一。身處此地,就像是孫悟空投身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不過,孫悟空歷煉了九九八十一天,而我只有短短20天,我僅僅是手臂和臉膛變黑了不少,肉也只少2斤,但精氣神卻自覺增長了幾分。</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又平安地回到了龍巖,回到了親人們的身旁。在此,我真的應(yīng)該感謝上蒼的庇佑,感謝命運(yùn)的垂憐,更感謝眾多親朋好友的關(guān)心和愛護(hù)!讓我此行順順利利又收獲滿滿。</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美麗的文字里,有一個字:人在山中即為“仙”。這個字真的太形象了!在我看來,每一次外出旅行,都是在與大自然深情擁抱,在與大世界深情對話,真像個活神仙似的。每一次旅行歸來,一個人的外貌雖然沒有發(fā)生多少變化,只是黑了些,但氣質(zhì)與靈魂卻在一步步地發(fā)生著質(zhì)的變化。對此,我深有體會。</p><p class="ql-block"> 記得,好像有人說過:“人生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前者我沒有奮不顧身過,后者卻經(jīng)歷了多次,早已不止兩次了。只要生命不息,作為一個仗筆走天涯的我,將會繼續(xù)用腳步丈量世界,用心靈感受遠(yuǎn)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802</p> <p class="ql-block">(聳立著的“中國九江”四個字)</p> <p class="ql-block">(武漢古德寺)</p> <p class="ql-block">(武漢江漢關(guān))</p> <p class="ql-block">(武漢東湖落雁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恩施女兒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恩施女兒城)</p>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峽谷一柱香)</p>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峽谷瀑布)</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p> <p class="ql-block">(宜昌市長江邊鎮(zhèn)江閣)</p> <p class="ql-block">(神農(nóng)架景區(qū)神農(nóng)頂)</p> <p class="ql-block">(神農(nóng)架景區(qū)神農(nóng)壇)</p> <p class="ql-block">(三峽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荊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荊州城里關(guān)羽祠)</p> <p class="ql-block">(荊州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黃岡市東坡赤壁大門)</p> <p class="ql-block">(東坡赤壁里的東坡祠,這3個字系黃庭堅(jiān)所題)</p> <p class="ql-block">(黃崗市安國寺與青云塔)</p> <p class="ql-block">(黃岡市林家大灣門樓)</p> <p class="ql-block">(赤壁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p> <p class="ql-block">(赤壁古戰(zhàn)場中周瑜園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