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長的扁擔是祖父的,中間的扁擔是父親的,最短的扁擔是我的。城市人的家里誰還會有這樣的扁擔?????可我還留著呢!見笑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父的扁擔 黑酸枝木 長152cm 重2.8斤</p><p class="ql-block">父親的扁擔 棉木 長134cm 重1.5斤</p><p class="ql-block">我用的扁擔 棉木 長120cm 重1.0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我要重點講講祖父的扁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聽父親說:祖父帶著他躲日本逃難時,那根扁擔既是挑行李的工具,又是防身的武器,在那個動蕩歲月里那根扁擔是護佑家人的重器,也是家族苦難與堅韌的見證。祖父的扁擔承載的不僅是重物,更是跨越時代的勇氣與記憶,像位沉默卻有力量的“長輩”,把往昔歲月靜靜訴說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山下鄉(xiāng)年代里,我當了插青,而父親沒有正式工作,也被動員下鄉(xiāng),(我們那幾條街、巷沒有正式工作的居民全部都被動員下鄉(xiāng)了。)父親后來與我同在一個生產(chǎn)隊,這樣就有了我與父親的扁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來我上大學了,父親隨之也有機會回到城里,父親不離不棄的將這三根扁擔也一并帶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三代扁擔串起家族故事,祖父的扁擔歷經(jīng)動蕩護家,父親與我下鄉(xiāng),在插青時接力,傳承了勞動的印記,藏著歲月里的苦難、堅守與溫情,是獨屬于我們家的珍貴記憶,每一道痕跡都是時光里的深情呢 !</p> <p class="ql-block">我的記分冊 </p><p class="ql-block">在生產(chǎn)隊里,我勤勞刻苦,對人真誠,獲得生產(chǎn)隊干部與村民的一致認可,被推選為記分員,后來還被推選為出納。我上大學后是父親接替我的工作,大概兩年后,父親回城了。</p> <p class="ql-block">父親的記分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勞動手冊記錄社員勞動情況,反映當時集體勞動管理的歷史,是研究集體經(jīng)濟時代勞動制度的實物資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