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到哪里去尋找,每一天都是新鮮的?答案是旅游。??</b></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們從這里進城,在素有“白色之城”美譽的海邊城市丹吉爾,經(jīng)歷了由失落到驚喜反轉的一個半小時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這扇城門,導游說是原始的,有上千年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迎面而來的異國風情。</p> <p class="ql-block">走在窄窄的小巷,這扇門強大的氣場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 導游就是帶我們走這條路到丹吉爾廣場,然后解散自由活動一小時。</p><p class="ql-block"> 這條路,肉眼可見的淡而無味,基本是修飾一新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丹吉爾老城廣場最有名的建筑,丹吉爾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它的獨特之處是墻壁上的時鐘。時鐘是工業(yè)時代的產(chǎn)物,與宗教信仰本是相違和的東西,但在這里,它們結合在一起,獨一無二。</p> <p class="ql-block"> 一個小時不知道如何打發(fā),我和文莉便在草坪蹦跳抓拍,背景是丹吉爾老城。</p> <p class="ql-block"> 導游一個人,見狀主動走過來給我們拍照。</p> <p class="ql-block"> 不想原路返回,我和文莉冒險選擇一條水果新路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這是什么水果?雪梨嗎?</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的蘿卜,是不是特丑!</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便是沿著這條上坡路,走進了真正美麗的“白色丹吉爾”!</p><p class="ql-block"> 很大的一份驚喜!文莉贊不絕口地說:一點不比舍夫沙萬遜色。</p><p class="ql-block"> 只是我們已經(jīng)沒有時間停留,急匆匆往回趕的同時,頻頻回眸!</p> <p class="ql-block">古城門。</p><p class="ql-block">丹吉爾是摩洛哥歷史名城。</p> <p class="ql-block"> 原來外國游客已在這邊,為什么我們的導游不是直接把我們帶到這里呢?</p> <p class="ql-block"> 白色丹吉爾,較藍色舍夫沙萬更寧靜,清爽!</p> <p class="ql-block">登古城墻需要錢,我們放棄了。</p> <p class="ql-block">丹吉爾是一個海濱城市。</p><p class="ql-block">在古城最高處看海,視野開闊,給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歷史”'之感。</p> <p class="ql-block"> 沿著古城墻小跑回到停車場,我們沒有遲到,遵守公約是個人素養(yǎng)使然。</p><p class="ql-block"> 但不能為美好駐足的惋惜,也似層層波浪,在心里蕩起陣陣漣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外觀著名的卡斯巴大燈塔。</p> <p class="ql-block">卡斯巴大燈塔所在的斯帕德爾角(Cap Spartel)的地理位置是非洲大陸的最西北端,燈塔矗立在這個海角上,一邊是大西洋,一邊是地中海。</p><p class="ql-block"> 直布羅陀海峽在這里連接兩大水域,燈塔恰好成為分界處的標志性建筑,站在燈塔附近可以同時眺望大西洋的壯闊和地中海的靜謐。</p> <p class="ql-block"> 卡斯巴大燈塔是摩洛哥200迪拉姆紙幣的封面圖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參觀非洲之洞。</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關于非洲之洞的介紹:</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況:非洲之洞位于摩洛哥丹吉爾大西洋海岸,也被稱為“大力神洞”或“赫拉克勒斯洞穴”。它是一個天然洞穴景觀,因洞口輪廓與非洲大陸版圖形狀高度吻合,甚至連馬達加斯加島的形態(tài)都有,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主要是千百年來海浪和風力持續(xù)沖刷石灰?guī)r形成,同時洞穴也兼具部分人工開鑿痕跡,有說法稱附近居民曾為開采石料用以打造石碾石磨,使洞口逐漸變大。</p><p class="ql-block"> 內(nèi)部景觀:洞穴不算很深,內(nèi)部通道延伸數(shù)十米,洞內(nèi)有星星點點的燈光。最高處洞頂離地面約兩三米,低矮處容易碰到頭。從洞穴內(nèi)部可眺望大西洋海景,海浪不時涌入洞內(nèi),激起浪花,濤聲轟鳴。</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義:在當?shù)赜性S多與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相關的傳說,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如今,非洲之洞已成為丹吉爾標志性的自然景點,是摩洛哥核心旅游資源之一,全年向游客開放,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非洲之洞的參觀時間寬裕,我們便自費一歐,在非洲之洞出口處走進另一個景點。</p> <p class="ql-block"> 地下兩層,沒什么特別處,打發(fā)時間而已。</p><p class="ql-block"> 異國風情的小飾物。</p> <p class="ql-block">忘了是什么部落。</p> <p class="ql-block">新奇感,看看這有趣的大腳!</p> <p class="ql-block">前往碼頭乘船返回西班牙塔里法。</p> <p class="ql-block"> 船上人比較擁擠,沒有搶到靠窗戶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坐我們對面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 在回酒店的路上,導游提醒我們看看不遠處的島嶼。</p><p class="ql-block"> 它就是西班牙境內(nèi)屬于英國的那塊區(qū)域:直布羅陀。</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伊比利亞半島南端,是英國的海外領地,面積約6.7平方公里。直布羅陀扼守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1704年,英荷聯(lián)軍從西班牙手中奪取直布羅陀,1713年《烏得勒支條約》簽訂后,西班牙將其永久割讓給英國。不過,西班牙一直聲稱對直布羅陀擁有主權。</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路上,團友們分享的美照。</p> <p class="ql-block">想360度介紹西班牙王后酒店。</p><p class="ql-block">從走進它的那刻,就被它獨特的時光味道和貴族氣質所吸引所感染。</p><p class="ql-block">這是我所住過的國外酒店中,印象最深最回味的酒店。</p><p class="ql-block">我是用手機中的翻譯軟件掃碼,得知酒店名字的。</p> <p class="ql-block"> 房間不大,設備也舊。但貴族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油然而生滿足感奢華感。</p><p class="ql-block"> 高檔酒店,一定不只是外在的硬件設施有多高大上,更重要的是酒店的歷史故事文化特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酒店庭院式公共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這份氛圍。</p> <p class="ql-block">酒店走廊墻壁上掛的照片,</p><p class="ql-block">都是下榻過酒店的名人們。</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陽臺看出去的左邊風景。</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陽臺看出去的右邊風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不包餐,自由活動。</p><p class="ql-block">我們便從酒店后面的花園出門覓食。</p> <p class="ql-block">走在西班牙街頭,</p><p class="ql-block">處處都是新鮮感,</p><p class="ql-block">當然還有自由感!</p> <p class="ql-block">自己覓食,還真不容易,最后只吃了個披薩??</p> <p class="ql-block">返回酒店時,已華燈初上。</p> <p class="ql-block"> 路過小鎮(zhèn)的西班牙廣場,雖然小,也別具一格。</p><p class="ql-block"> 到今天已出來十天了,但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每天都是新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