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過著平凡而瑣碎的生活。<br> 有的人習以為常了,沒有什么感覺;有的人每每抱怨,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有的人卻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用心捕捉美的細節(jié),努力尋求美的境界,希望能給生活增添點色彩。也許我們都希望能給生活增添點色彩,因此,我覺得讀一讀臺灣作家李樂薇先生的代表作《我的空中樓閣》是合適的,這篇作品用細膩的文筆向我們描述了他對生活的美好設想。<br> 李樂薇,男,祖籍江蘇省南京市,1930年生,早年肄業(yè)于上海大夏大學。他的作品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脫俗,語言優(yōu)美動人,風格柔和、溫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質(zhì)感的形象來表現(xiàn)無形的主觀意念,運用聲、光、色、味、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緒”,透露著濃郁的現(xiàn)代派藝術(shù)氣息。<br> 文章題為《我的空中樓閣》,一語雙關(guān)。因為空中樓閣這個成語多用來比喻幻想或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而作者把自己的家居小屋叫“我的空中樓閣”,則既指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朦中,猶如建造在空中的樓閣,又指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安靜、自由、快樂”生活的熱愛和對獨立人格的向往。<br> 本文雖然也寫自然景物,但是與一般的山水游記截然不同。文中的自然景物不是現(xiàn)實的實在的景物,而是作者的一種理想,一種情趣的寄托物,也就是說,作者不是由景而生情,而是因情而設景,托物以言志。小屋與山,小屋與樹,小屋的領土與領空,小屋的圍墻,小屋的空氣與光線,小屋的交通,小屋的夜晚,小屋的室內(nèi)裝飾等都寫得很美。對這些外在景物的描寫,實際上都表達了他內(nèi)心的愿望。所以,他在對景物的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情趣和志向。他強調(diào)小屋的獨立、安靜,強調(diào)“這座空中樓閣……可以省去許多室內(nèi)設計和其他裝飾”、不必養(yǎng)鳥、無須掛畫等,表現(xiàn)了他對自然的熱愛,也暗示了他對自己所生活的喧囂渾濁的社會環(huán)境的不滿。<br> 作者為了表現(xiàn)小屋的美,依次寫了山、樹、花園(含花)、云霞、空氣、光線、山路和小屋的夜景,分別從屋外看小屋和從屋內(nèi)看世界的角度來寫,以純熟的語言技巧,通過比喻、擬人、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加之以長句、短句的變化,整句、散句的組合,使整篇作品搖曳生姿!特別是那些生動、新鮮、奇異的比喻,引領我們?nèi)バ蕾p一幅幅靈動優(yōu)美的圖畫,去感受作者內(nèi)心深處對獨立、安靜、自由、快樂的追求。<br> 如開篇第一句就用兩個連續(xù)的比喻讓我陶醉于其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薄懊槛臁睆纳屎托螤顑蓚€方面寫出了山的特點,寫出了黛青色的山脊蜿蜒起伏的形態(tài);而“眉梢的痣一點”,則刻畫出小屋在山脊上的位置和大小。同時,第二個比喻又是在第一個比喻基礎上形成的,這就描畫出了山的萬般情意,千般柔思:山如女子額上凝結(jié)著情思的“眉黛”,而小屋則是更增無限風情的那一點“美人痣”。這奇異的比喻不能不激起讀者遙遠而廣闊的情思。<br>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者不僅選取喻體很特別、很新穎,他還善于把靜態(tài)的事物寫出動態(tài),寫出活力。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diào)?!边@里明喻和暗喻連用,一串比喻構(gòu)成排比,把連綿起伏的山巒比作“一望無際的水面”、“遼闊的天空”、畫作上“單純的底色”,不僅突出了山川連綿起伏、無限延展的特點,還引發(fā)了讀者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把人的思緒帶到了廣闊的天地之間。但它的美并不止于此,最主要的是它將建于此間靜止不動的小屋寫活了,小屋是水面上“飄過”的一片風帆,是天空中“掠過”的一只飛雁,是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這樣寫來小屋就不再是山間靜止的建筑,而是綠海碧波上的航船,是自由翱翔的飛鳥,是美麗畫卷上富有感情的靈動的色彩。這些奇特而新穎的比喻,準確地傳達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br> 單純奇特的比喻還不夠,文中更有靈動的比擬,使文字顯得更加生動。如寫小屋在山間早晚的光線變化:“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當花瓣慢慢收攏時,”“那就是夜晚來臨了?!惫饩€的變化就這樣神奇地被作者賦予了濃郁的文學色彩,讓我們從中感受到生活像詩一般的美妙。特別是文中“有形的圍墻”和“無形的圍墻”的對比,意蘊無窮?!坝行蔚膰鷫Α眹〉氖乾F(xiàn)實的生活,現(xiàn)實的生活姹紫嫣紅;“無形的圍墻”展現(xiàn)的是詩意的生活,充滿了作者對生活美好的想象和憧憬,充滿了作者內(nèi)心廣闊、快樂、自由的情愫。現(xiàn)實的生活和詩意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才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把從小屋出外看成是“我快樂的起點”,歸來,是“我幸福的終站”,他才會給山坡起名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喚做“空中走廊”!<br> 一個人如果不熱愛生活,不熱愛大自然,怎么會產(chǎn)生如此深廣而奇妙的想象,怎么能寫下如此優(yōu)美而生動的篇章!所以,讀這篇散文名作的感受就是:讓我們熱愛生活吧,讓我們把獨立、安靜、自由、快樂作為我們畢生的追求吧,讓我們擁抱生活,詩意地行走在世間,快樂地活好每一天!<br> 【附原文】<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空中樓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樂薇</b></div>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br>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于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br> 世界上有很多已經(jīng)很美的東西,還需要一些點綴,山也是。小屋的出現(xiàn),點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風景的內(nèi)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diào)。<br> 小屋點綴了山,什么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br> 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于花?;ê帽热说拿纨?,樹好比人的姿態(tài)。樹的美在于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br> 有了這許多樹,小屋就有了許多特點。樹總是輕輕搖動著。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別致出色,乃是由于滿山皆樹,為小屋布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br>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過屋頂?shù)拇髽?,細而密的枝葉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濃的樹蔭把小屋籠罩起來。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br> 換個角度,近看改為遠觀,小屋卻又變換位置,出現(xiàn)在另一些樹的上面,這個角度是遠遠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筑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墻;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xiàn),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本質(zhì)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勢上,卻象鳥一樣,蝶一樣,憩于枝頭,輕靈而自由!<br>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論“領土”,只有有限的一點。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園比房屋小,花園中的路又比花園小,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大道。和“領土”相對的是“領空”,論“領空”卻又是無限的,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適于心靈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說的游目騁懷。這個無限的“領空”,是我開放性的院子。<br> 有形的圍墻圍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誕紅之類。天地相連的那一道弧線,是另一重無形的圍墻,也圍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狀有片狀,有紅,有白,有絢爛,也有飄落。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云或霞??諝庠谏缴咸貏e清新,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br> 光線以明亮為好,小屋的光線是明亮的,因為屋雖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象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動的,那是光線加強了,是早晨來到了山中。當花瓣微微收攏,那就是夜晚來臨了。小屋的光線既高于科學的時間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學性。<br> 山上的環(huán)境是獨立的,安靜的。身在小屋享受著人間的清福,享受著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br> 出入的環(huán)境要道,是一條類似蘇花公路的山路,一邊傍山,一邊面臨稻浪起伏的綠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車,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站。往返于快樂與幸福之間,哪兒還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覺得出外時身輕如飛,山路自動地后退;歸來時帶幾分雀躍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過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個名字,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我喚做空中走廊!<br> 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shù),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shù)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朧的。每個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cè)的空中樓閣!<br> 這座空中樓閣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許多室內(nèi)設計和其他的裝飾。<br> 雖不養(yǎng)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br> 無需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