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自駕穿越北極圈(上) - 幸遇超爆北極光

孫銘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b>游北極看極光</b>的熱門窗口期,給各位自駕愛好者推薦一條絕美的北極游線路。說到極光,我先斗膽“得瑟”一下——目前為止,還<b>真沒見過有比我拍到的更超爆炫麗的北極光照片!</b></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我曾與朋友(四加拿大人,四北京人)一同自駕,一路向北穿越北極圈,歷時近一個月,總行程達(dá)12000公里。在極光女神的眷顧下,盡管途中遭遇不少意外,最終都化險為夷,圓滿走完了全程。<b>女神歐若拉趕著天馬金車赴一場天地之約,我們駕駛汽車奔赴冰封的北極圈,天馬與極光對話“共生”,車輪向荒野宣戰(zhàn)“征服”,它們以不同的姿態(tài),卻都在為“一路向前”,托住最實在的行動底氣。</b></p> <p class="ql-block">  整個行程內(nèi)容太多,在此,我想僅僅聚焦從溫哥華出發(fā)、深入北極圈的那5000公里奇妙旅程,與大家分享旅途中的點(diǎn)滴見聞與心緒,并將其分為三個篇章一一道來:<b>(上)BC省幸遇震撼心靈的北極光、(中)育空地區(qū)聆聽野性自然的呼喚、(下)阿拉斯加成功跨越北極圈。</b></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溫哥華啟程,沿著“<b>Sea to Sky Highway</b>海天公路”、“<b>Cariboo Wagon Road</b>卡里布馬車道”、“<b>Alaska Highway</b>阿拉斯加公路”、“<b>Klondike Highway</b>淘金之路”、“<b>Top of The World Highway</b>世界之巔路”、“<b>Dalton Highway</b>道爾頓死亡公路”一路向北,<b>驅(qū)車近五千公里后,成功踏上北極圈的土地。</b>如今翻到當(dāng)年的零碎記錄,把那些行程里的點(diǎn)滴重新整理出來,一來想給之后計劃自駕的朋友做個參考,二來也是想重新回味那段暢快又難忘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所謂<b>北極圈 Arctic Circle</b>,是指北緯66° 33′的一個假想圈,是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的界線。而北極The Arctic,特指北極地區(qū),通常是指北極圈 ( 北緯 66 度 34 分 ) 以北的地區(qū),由北冰洋以及周邊陸地及島嶼組成,其陸地部分包括了格陵蘭、北歐三國 ( 挪威、瑞典、芬蘭 )、俄羅斯北部、美國阿拉斯加北部以及加拿大北部。在上述國家內(nèi),<b>只要你跨過了北極圈,都可以自豪的宣稱:“我來到了北極 !”。</b></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北極之路詢問AI:<b>全球有幾條可自駕進(jìn)入北極的公路?</b>回答:真正深入北極圈的核心公路有五條,<b>北美的道爾頓公路</b>(阿拉斯加)、<b>鄧普斯特公路</b>(加拿大),以及北歐的E69(挪威北角)、E10(瑞典基律納)、E75(芬蘭羅瓦涅米)。再問:最危險的是哪條?答:<b>美國阿拉斯加的道爾頓公路(Dalton Highway)被公認(rèn)為全球最危險的北極公路,號稱“死亡公路”。</b>阿拉斯加的卡車司機(jī)說:“道爾頓公路沒有浪漫,只有卡車輪下飛濺的碎石和凍土上孤獨(dú)的白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北極圈自駕穿越路線,涉及兩段極具分量的旅程:致敬傳奇的鄧普斯特公路,<b>挑戰(zhàn)素有“死亡公路”之稱的道爾頓公路。</b>其他北極自駕路線的體驗我不便評說,但從加拿大BC省一路向北的這段行程,確實算得上一場硬核考驗——路況復(fù)雜多變,潛藏的挑戰(zhàn)無處不在,食宿補(bǔ)給也時常遇到不便。好在恰逢金秋時節(jié),沿途風(fēng)光濃烈得像被打翻的調(diào)色盤,加之路面無積雪,行車風(fēng)險也減輕了許多。而那些攝人心魄的景致,連同轉(zhuǎn)瞬即逝的極光,總讓人忍不住頻頻駐足,生出“一步三回頭”的深深眷戀。</p> <p class="ql-block">  從北京飛抵溫哥華后,我們先休整了幾日。在溫哥華海灣閑游時,朋友打趣道:“你們直接坐水上飛機(jī)多省事啊”。哈哈,這可不一樣——自駕旅行的魂兒本就系在路上,真到了目的地,反倒少了那份層層遞進(jìn)的驚喜。我們啊,還是要握著方向盤,一寸寸丈量全程才甘心。畢竟,最動人的風(fēng)景,從來都在奔赴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  8月下旬,我們兩輛七座SUV,一行八人,從溫哥華出發(fā),駛過獅門大橋,沿著99號公路,朝著惠斯勒標(biāo)志方向行駛。99號公路位于BC省西海岸,全長409公里,號稱是<b>“此生最不能錯過的50大世界景點(diǎn)”</b>。由于公路蜿蜒在群山和太平洋之間,沿途由海洋,瀑布,懸崖峭壁等俊美的風(fēng)景鋪成,充分的展現(xiàn)了由海至天的完美景致,因此這條公路也被人們稱作是海天公路(<b>Sea to Sky Highway</b>)。</p> <p class="ql-block">  海天公路始于溫哥華,沿途經(jīng)過幽靜小鎮(zhèn)斯闊米什(Squamish)到達(dá),活力之都的滑雪圣地Whistler惠斯勒。這短短156公里的公路包含了無窮的驚喜,在每一個彎道都可以邂逅壯觀的海景山色。整條路沿途都有很多有名的公園、博物館及歷史小鎮(zhèn),可以說這里集中了BC省的諸多靚麗的風(fēng)景元素:湖泊、雪山、森林、瀑布、海灣、峽谷。九轉(zhuǎn)十八彎后到達(dá)惠斯勒。</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太平洋海岸山脈的Whistler惠斯勒,位于溫哥華北部125公里,是舉世聞名的滑雪勝地。山脈的多樣地形滿足了各種程度滑雪者的需求,冬季依然有著溫和的氣候,夏季也十分涼爽,是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們度假地的不二選擇。擁有200多條標(biāo)志清晰的雪道、16個洼地、3片冰川和5座地形公園的惠斯勒度假村吸引著成群結(jié)隊的單雙板滑雪愛好者紛至沓來。包括37部升降機(jī)在內(nèi)的升降系統(tǒng)堪稱全球最先進(jìn)的設(shè)施。這里的雪季從每年的11月末開始直到次年的6月初,而黑梳山的冰川滑雪甚至可以延續(xù)到7月份,是全球滑雪時間最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弗雷澤河Fraser River(也稱菲沙河),加拿大第十長河流。以1808年5月來此探險的西蒙·弗雷澤的姓命名。弗雷澤河Fraser River發(fā)源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東部落基山脈耶洛黑德(Yellowhead)山口附近海拔1109m的耶洛黑德湖,干流先向北緩慢流過底部平坦的落基山谷,然后轉(zhuǎn)向西北,至喬治王子(Prince George)城再轉(zhuǎn)向南流經(jīng)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的高原和山谷,途徑Lillooet利洛厄特,然后轉(zhuǎn)向東至霍普Hope(我們回程去那里尋找第一滴血的蘭博),在溫哥華正南注入喬治亞(Georgia)海峽。</p> <p class="ql-block">  Fraser River弗雷澤河沿岸的Lillooet利洛厄特,位于12號公路與 99號公路(即海天公路)的匯合處,距離溫哥華340公里。Lillooet作為通往卡里布Cariboo地區(qū)BC省修建的第一條貨運(yùn)道路的起點(diǎn),在地理上具有特殊的意義?,F(xiàn)今Lillooet小鎮(zhèn)的中心還豎立著零英里的紀(jì)念碑(Mile “0”),以紀(jì)念小鎮(zhèn)作為卡布里Cariboo地區(qū)淘金線路起點(diǎn)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如今Lillooet以北地區(qū)的不少淘金小鎮(zhèn),仍然是以距離Lillooet的英里數(shù)來作為小鎮(zhèn)的地名,如70 Mile House, 100 Mile House等。</p> <p class="ql-block">  北美的淘金路很多,BC省的多條高速公路都連接著早年淘金者道路,沿途文物級的道路上,都留著早期拓荒者的痕跡,駕車穿越陡峭的峽谷、洶涌的河流和高高的山隘,即可重溫當(dāng)年的旅程。我們的這段路屬于1858年弗雷澤河淘金熱時,<b>Gold Rush Trail淘金小徑的核心路段。</b></p> <p class="ql-block">  利洛厄特鎮(zhèn)(Lillooet)和緊挨著它的另一個小鎮(zhèn)Gold Bridge,就曾經(jīng)是BC省內(nèi)陸著名的淘金小鎮(zhèn)。自1859年第一次發(fā)現(xiàn)黃金時起,大量的淘金者陸續(xù)來這里,黃金產(chǎn)值約1.5億加幣,創(chuàng)下了輝煌的歷史。昔日的利洛厄特小鎮(zhèn)迅速發(fā)展成為北美地區(qū)芝加哥以西的第二大城市,僅次于舊金山。如今的Lillooet卻成了只有3000居民的小鎮(zhèn),雖失去了當(dāng)年的繁華喧鬧,但卻以它的寧靜和壯觀的自然景色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因為要趕路,我們沒去小鎮(zhèn)逛。 </p> <p class="ql-block">  從Lillooet沿99號公路繼續(xù)前行70多公里,即進(jìn)入97號公路,也稱<b>Cariboo Highway</b>。這條路是1862年為卡里布淘金熱而開辟的<b>Cariboo Wagon Road卡里布馬車道。</b>這條19世紀(jì)用華人勞工尸骨鋪就的“地獄血路”,曾經(jīng)超1200名華人因墜崖、凍死、爆破事故而命喪于此。目前Cariboo Highway(BC-97)公路基本覆蓋了原始道路,原始的馬車道僅存37公里(需特種車輛通行),至今仍是北美最危險的“活的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  到喬治王子城這段山路,海拔最高點(diǎn)好像是2200多米,這條在巍峨雄偉的群山與層巒疊嶂的山脈中蜿蜒的道路,沿途風(fēng)光壯麗,是一條著名的岸山旅游環(huán)線。路上有幾處落石,基本都是雙向車道,也有一些胳膊肘急彎。若在南太行自駕過,這里的路況絕對是小菜一碟。</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淘金者們在修建的卡里布馬車道(Cariboo Wagon Trail)沿途建造了不少客棧,客棧大多選址草木繁茂、水源豐沛的地方,適合糧食和蔬菜生長。<b>Historic Hat Creek Ranch歷史遺跡帽溪農(nóng)莊</b>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距利洛厄特Lillooet約80公里,位于Cache Creek卡什溪以北11公里處,99號海天公路從這里轉(zhuǎn)向Cariboo Highway(97號公路)。<b>Cariboo hwy97號公路起始于1號公路的Cache Creek 到Prince George全長445公里。</b></p> <p class="ql-block">  卡里布馬車道沿途的客棧有不少以里程來命名,97號公路旁還有70英里客棧、100英里客棧和150英里客棧。從150英里客棧不妨去一趟霍斯弗萊(Horsefly),1859年,印第安土著人指給淘金者的金礦就在霍斯弗萊,從此引發(fā)了后來的卡里布淘金熱。</p> <p class="ql-block">  到達(dá)100 Mile House小息。百英里客棧,有點(diǎn)意思。從何而來呢?原來,這個屬于南卡里布(South Cariboo)的小鎮(zhèn),距離著名的淘金小鎮(zhèn)利洛厄特(Lillooet, BC, Canada)100英里,是當(dāng)時卡里布最早的公路客棧(roadhouse)。說來也奇怪,加拿大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度量衡都是與美國的英制對著干,全是采用公制,但這個早期采金時期的英里名字卻一直沿用下來。 </p> <p class="ql-block">  至今, 100 Mile House仍然是卡里布97號高速公路旁一個著名旅游地和長途旅行的中途住宿點(diǎn),這里有個世紀(jì)公園(Centennial Park),夏季眾多的釣魚愛好者可露營在湖泊周圍垂釣虹鱒魚,冬季有最好最長的越野滑雪場地。滑野雪的朋友應(yīng)該來這里玩一次。周邊有太多可玩的地方,因為目標(biāo)是北極,不能被中間景色誘惑。</p> <p class="ql-block">  這副超長的滑雪板還不是最長的,據(jù)說世界上最長的滑雪板竟長達(dá)534米,是2008年由1043名滑雪者共同使用的超長滑雪板,創(chuàng)下了世界最長滑雪板的吉尼斯世界紀(jì)錄!不知道能在什么樣的雪道滑起來?</p> <p class="ql-block">  一個沖擊式水輪機(jī)轉(zhuǎn)輪,這里還有水電站嗎?</p> <p class="ql-block">  路過Quesnel奎斯內(nèi)爾,這里在弗雷澤河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建于1929年的步行橋,是<b>世界上最長木質(zhì)框架結(jié)構(gòu)步行橋</b>。 ??該步行橋橫跨弗雷澤河與克內(nèi)爾河,采用木質(zhì)框架結(jié)構(gòu)建造,全長超過500米,是當(dāng)?shù)刂匾慕煌屑~和旅游景點(diǎn)。 ??</p> <p class="ql-block">  Quesnel奎斯內(nèi)爾有個 <b>“Museum and Archives”(博物館及檔案館 )</b> ,里面有大量的淘金熱時期所使用的中國文物。</p><p class="ql-block"> 從Quesnel奎斯內(nèi)爾沿26號公路向東行駛不到100公里,就是Barkerville巴克維爾。這座深藏在加拿大BC省卡里布山脈的“黃金古城”,曾是1862年淘金熱的血腥心臟。</p><p class="ql-block"> 1862 年,來自英國的一個探礦者 – 威廉姆·巴克 (William (Billy) Barker )首先在后來被叫做巴克維爾的這個地方發(fā)現(xiàn)了黃金,而且是幾個小時里就挖到了10 磅金,他真可以說是一夜暴富。這一下,人們聞聲而來,隨后,這個無名之地也就用這位英國探礦者的名字命名,成為 Barkerville – 巴克維爾鎮(zhèn)。</p><p class="ql-block"> 1863 年,歷史悠久的華人組織 “洪門”在巴克維爾設(shè)立了分部,原來加拿大第一個China Town在這里。很早之前巴克維爾就被定為加拿大的國家級的歷史遺跡,而對于華人來說,在 2009年,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把巴克維爾的“洪門致公堂”規(guī)定為國家級的歷史遺址,這在加拿大的華人歷史上也許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到達(dá)喬治王子城,漫天飛舞的彩云迎接我們??磥砗茼樌?!</p> <p class="ql-block">  Prince George喬治王子城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處于一個十字交叉口,往東是埃德蒙頓方向,往西則是太平洋沿岸的魯伯特王子港,那是欣賞峽灣壯麗景色和印第安人圖騰柱藝術(shù)的好地方。而往北800公里就是我們非常幸運(yùn)看到超級爆炫北極光的地方--納爾遜堡。</p> <p class="ql-block">  其實我們原計劃,<b>去程</b>:從喬治王子城(Prince George)向西走,沿16號黃頭公路(Yellowhead Highway),到被譽(yù)為“彩虹通道”(Rainbow Alley)的伯恩斯湖(Burns Lake) ,看看“千湖之地”、“鮭魚之鄉(xiāng)”。不過,看鮭魚回游的時間還早。據(jù)說,每到九月中下旬,在格拉尼斯?fàn)枺℅ranisle)鎮(zhèn)附近的富頓溪產(chǎn)卵水道(Fulton Creek Spawning Channel)會有成千上萬條紅鮭聚在一起產(chǎn)卵的盛況。在16號公路的Kitwanga Junction轉(zhuǎn)到37號公路(Stewart-Cassiar Highway),出山后在育空地區(qū)與育空1號Alaska Highway公路匯合,再沿Alaska Highway進(jìn)入北極圈。<b>回程</b>:全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Alaska Highway,到0公里Dawson creek后,再到納爾遜……。</span></p><p class="ql-block"> 可是網(wǎng)上一查,進(jìn)入37號公路,只有兩個宿營地,Bell II(滑雪站)和Dease Lake(最大定居點(diǎn)),而Dease Lake距離喬治王子城將近1000公里,可選住宿點(diǎn)只有Bell II。坐落在斯基納山(skeena mountain)與岸山(coast mountain)之間的<b>37號公路中間唯一營地--Bell II</b>,是一個直升機(jī)滑雪圣地,接待能力非常有限,我們查詢時,一間房空房都沒有了。只好立即修改行程計劃……。</p> <p class="ql-block">  按修改后的計劃,第二天從Prince George繼續(xù)沿97號公路出發(fā),到Dawson Creek。這條總長406公里的公路也叫Hart Highway。</p> <p class="ql-block">  出Prince George喬治王子城大約150公里,跨過Parsnip River,到達(dá)一個三岔路口,左轉(zhuǎn)走39號公路即可到Mackenzie 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剛看到Mackenzie馬更些時有點(diǎn)發(fā)懵,我們的路線不應(yīng)該到Mackenzie River馬更些河???<span style="font-size:18px;">Mackenzie River馬</span>更些河可是加拿大第一長河,全長4,241公里,為僅次于密西西比河的北美洲第二大長河。</p><p class="ql-block"> Mackenzie River馬更些河,源于加拿大落基山脈東麓,上游主要源流為Athabaska阿薩巴斯卡河與Peace和平河,兩河形成Athabasca阿薩巴斯卡湖,然后轉(zhuǎn)向北流,在雷索盧申堡附近注入Great Slave大奴湖。而觀賞極光的最佳勝地之一,距北極圈僅200多公里的西北地區(qū)首府Yellowknife黃刀鎮(zhèn),就在Great Slave大奴湖湖畔。</p> <p class="ql-block">  架空的小木屋是個游客中心,里面一位“大媽”熱情的給了我們一大堆資料。她告訴我們,<b>這里的Mackenzie是個小鎮(zhèn)</b>,成立于1965年,是專為和平河大壩項目的建筑工人提供服務(wù)。1966年7月,才有第一批居民來到這里定居,目前人口不到4600人。</p> <p class="ql-block">  Parsnip River帕斯尼普河,馬更些河的主要支流之一。</p> <p class="ql-block">  Peace和平(皮斯)河,全長1923千米。由北部的Finlay芬利河與南部的Parsnip帕斯尼普河交匯而成。</p> <p class="ql-block">  中途拐29號公路向北到一個休息區(qū)休息野餐。Hudson's hope也被稱為“恐龍和水壩之地”,因為這里發(fā)現(xiàn)了北美最高深度的恐龍化石和足跡,也是位于Peace和平河上的WAC本納特水壩(W.A.C Bennett Dam)所在地。大壩為心墻土石壩,最大壩高183米,南北長171公里,東西寬15.6公里。大壩形成的水庫稱Williston lake威利斯頓湖,據(jù)說是北美最大的人工湖。</p> <p class="ql-block">  休息區(qū)景色不錯,俯瞰Peace和平河。</p> <p class="ql-block">  休息區(qū)用一米高的石墩圍起來,據(jù)說能暫緩黑熊的闖入……。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黑熊,不知道,若真有黑熊過來,一是黑熊能否翻過這阻攔墩,二是否有時間跑回車上?</p> <p class="ql-block">  必打卡之地——著名的Dawson Creek道森克里克(或者稱為道森溪)。說這里著名,是因為Alaska Highway阿拉斯加公路從這里出發(fā),直到美國阿拉斯加州費(fèi)爾班克斯附近的Delta Junction,全長1422英里(2394公里)。<b>阿拉斯加戰(zhàn)略公路“零公里”(MILE‘0’)標(biāo)志更具有歷史意義,而這個標(biāo)志就坐落在Dawson creek道森克里克鎮(zhèn)。</b></p> <p class="ql-block">  這里不是美國,離阿拉斯加也有上千公里,為什么叫“Alaska Highway阿拉斯加公路”呢。</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襲珍珠港后,又攻占了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已經(jīng)嚴(yán)重威脅到阿拉斯加。為確保美國本土的安全,防止日本從阿留申群島攻占美國阿拉斯加,美國決定加強(qiáng)阿拉斯加的防務(wù)。美加兩國政府決定共同修建連接西海岸的Alaska阿拉斯加戰(zhàn)略公路,連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和美國阿拉斯加費(fèi)爾班克斯。</p> <p class="ql-block">  阿拉斯加戰(zhàn)略公路于1942年3月開始修建,投入了一萬多美軍以及一萬多美國和加拿大平民,筑路大軍克服了高溫寒冷、高山河流、湖泊沼澤,還有野獸、蚊子等難以想象的各種困難,僅僅用了八個月的時間,這條公路便可以供軍事交通使用;1942年11月在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克盧恩湖畔士兵峰舉行了通車典禮,第二年公路完全竣工。這條公路后來獲得“歷史性土木工程路標(biāo)”稱號,至今世界上總共只有16件工程贏得此獎。</p> <p class="ql-block">  Alaska Highway阿拉斯加公路準(zhǔn)確名稱應(yīng)該是Alaska-Canadian Highway(簡稱ALCAN Highway) ,在加拿大BC省,Alaska Highway阿拉斯加公路也稱BC-97號公路,進(jìn)入育空地區(qū)后,則稱為YU-1號公路。</p> <p class="ql-block">  如今小鎮(zhèn)中心廣場上矗立的“阿拉斯加戰(zhàn)略公路零起點(diǎn)”石柱標(biāo)志,還能喚起人們對當(dāng)年那場戰(zhàn)爭的追憶。石柱上紅色的巨大箭頭向西北指著公路的方向,石柱上的文字告訴來訪者,在氣候和地形如此嚴(yán)酷的美洲北部,能修建這樣高質(zhì)量的公路,人們應(yīng)該感謝反法西斯各族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xiàn)。</p> <p class="ql-block">  這條公路除了可稱為土木工程上的奇跡之外,風(fēng)景也是非常優(yōu)美,沿途山峰湖泊溫泉眾多,也是最適于開車旅行的線路之一。還有一個“Northern Alberta Railways Park”(北阿爾伯塔鐵路公園 ),這是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一處與鐵路歷史相關(guān)的場所,展示著鐵路相關(guān)設(shè)施等,承載著當(dāng)?shù)罔F路發(fā)展的歷史記憶 。本來我這個“鐵路工人”想去看看,可是被兩個“小地痞”騷擾了,不敢惹地頭蛇,趕緊開車離開。</p> <p class="ql-block">  加拿大好點(diǎn)的highway是“局部”三車道的路,即:一邊單車道,一邊雙車道,只能在雙車道路上超車?;旧鲜鞘畮坠镫p車道,十幾公里單車道,不停的切換,讓人必須時時注意,一不留神就會進(jìn)入對方道逆行。</p> <p class="ql-block">  傍晚到達(dá)Fort Nelson 納爾遜堡。它坐落在BC省東北角,位于阿拉斯加公路(Alaska Highway)483公里處,是圣約翰堡(Fort St. John)和育空地區(qū)(Yukon Territory)邊境之間最大的城鎮(zhèn)。這里也是我們直到Dawson City前,吃住最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所有到北極旅游的人,首要希望就是能看到北極光。我們的北極自駕旅行,追極光肯定也是我們的首要目標(biāo)之一。一名著名的女?dāng)z影師說,每一次看北極光,她都有被“催眠”的感覺,甚至覺得自己的呼吸都要被北極光的美“帶走”了。在各種版本的“<b>一生中一定要做的N件事</b>”中,追逐極光一直都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Fort Nelson納爾遜堡位于北緯59度左右,事先計劃這里并不是看北極光最佳地點(diǎn),繼續(xù)向北的Whitehorse白馬鎮(zhèn)一帶才是北極光的最佳觀賞點(diǎn)!所以,到Fort Nelson納爾遜堡入住酒店后,不慌不忙的在酒店餐廳點(diǎn)了牛排啤酒,邊吃喝邊探討明天的行程,確定住宿點(diǎn)等……。快10點(diǎn)的時候,我們還沒定好第二天的住宿點(diǎn),突然聽到外面有人說發(fā)現(xiàn)北極光了!我們抄起相機(jī),女士帶上驅(qū)熊噴劑和鈴鐺,出來開車去追尋北極光。</p> <p class="ql-block">  極光常常出現(xiàn)于緯度靠近地磁極地區(qū)上空,<b>但并不是在緯度越高越好</b>,在極光觀測的網(wǎng)站上,你會看到經(jīng)常有一個熒光綠色環(huán)形區(qū)域覆蓋在某些地區(qū),那就說明這些被覆蓋的地區(qū)才有可能看到極光。從當(dāng)天的“北極光預(yù)測網(wǎng)”上看,這兩天是北極光五級強(qiáng)度的爆發(fā)期,而Whitehorse白馬鎮(zhèn)和Fort Nelson納爾遜堡都處于“北極光爆發(fā)核心帶”上(優(yōu)于北緯62°的Yellowknife黃刀鎮(zhèn)),<b>高度活躍的極光將在頭頂上可見!</b>看來這里有極光出現(xiàn)確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  Fort Nelson納爾遜堡是個不大的小城,盡管是高緯度地區(qū),可還處于極晝的后期,日落很晚。9點(diǎn)多剛過藍(lán)調(diào)時段,月亮還沒升起,天并不是特別黑,可到什么地方去看極光,真難住了我。像拍星空一樣,必須找個開闊黑暗的地方。因為沒有準(zhǔn)備,找個黑暗的地方很容易,可是開闊地,難也!加拿大的樹太多了!說實話,即使郊外找到一片開闊區(qū)域,一般也不敢在那里停留時間太長,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竄出黑熊或其他什么大型動物。一般看北極光都是到某個營地,基本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我們原計劃是下一站住在營地木屋專門看極光,現(xiàn)在臨時發(fā)現(xiàn)極光,到哪去找什么營地啊?</p> <p class="ql-block">  管它三七二十一,開車出來沿公路朝荒涼黑暗的地方開……。在一條很少有車不知去哪里的黑黑的、<b>兩邊到森林各有幾十米隔離草地的、并有公路護(hù)欄石墩的路上靠邊停下</b>,這里的公路兩旁與密林之間都開出了幾十米的草地,據(jù)說是給各種動物活動留的緩沖區(qū)。我們把車停在道路邊有一米高的阻攔石墩,面朝東北方向(其實最好是面向北方)還比較開闊的地方,架設(shè)好相機(jī),先一睹極光風(fēng)采為先。</p> <p class="ql-block">  起初月亮尚未升起。之前總聽人說,月色太亮?xí)诒螛O光,如今看來必是誤傳。我們停下車時,月亮還在樹梢之下,剛架好相機(jī),那抹幽綠的光帶就悄然爬上夜空——這可是我生平頭一回親眼見著極光。一年前去南極,連南極光的影子都沒摸著(南極旅游只能極晝),心里總存著點(diǎn)遺憾。沒想到這次北極自駕才剛啟程,極光就撞進(jìn)了眼里,那份興奮勁兒真是壓不住了。那會兒滿腦子都在盼著月亮晚點(diǎn)出來,生怕它一露頭,這轉(zhuǎn)瞬即逝的光影就悄悄溜走了。</p> <p class="ql-block">  趕緊換上180°視野的魚眼鏡頭,<b>把相機(jī)從面對地平線改成朝向天空。</b>從最初無月夜空里那零星閃射的極光,到月亮悄悄爬至樹梢時,仍能看見橫亙天際的璀璨光帶——每一刻都讓人熱血沸騰!可此刻明明不是滿月時,怎么會月亮還這般晃眼?</p> <p class="ql-block">  已經(jīng)看到了很不錯的極光,感覺也非常滿意了!因為怕林中竄出黑熊,一輛車先把兩位女士送回酒店,我們留下的五人也準(zhǔn)備撤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加拿大銀河、內(nèi)蒙古草原銀河、新西蘭銀河</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上車準(zhǔn)備回酒店時,我無意間探頭望了眼夜空的銀河。忽然想起出發(fā)前剛在內(nèi)蒙古草原拍過星空,那時的銀河、北極星、牛郎織女星都清晰得不像話,美得讓人挪不開眼。這里的星空雖不及那般驚艷——北極星倒是亮得分明,銀河略顯得黯淡,但還是想拍張加拿大的銀河留作紀(jì)念。便跟朋友們說:“你們在車上等我會兒,我再拍張銀河?!钡人麄兿嘶?、關(guān)了燈,我重新支起相機(jī)按下快門。咦?怎么一片漆黑?核對參數(shù),明明都調(diào)對了啊!再拍一張,依舊是沉沉的黑。低頭一瞅,嗨,竟是鏡頭蓋忘了摘!畢竟剛換上的是前蘇聯(lián)那款約180°的手動對焦魚眼鏡頭,操作時稍不留神就出了岔子。<b>剛一把鏡頭蓋取下,頭頂突然炸開漫天旋轉(zhuǎn)的極光,綠的、紫的光帶在夜空中翻涌,那一刻,連呼吸都忘了。</b></p> <p class="ql-block">  趕緊叫車上朋友快下車,這回可不會是五級,絕對是超級強(qiáng)度的極光大爆發(fā)!原來認(rèn)為北極光的顏色只有綠色,現(xiàn)在堅信也有白、黃、藍(lán),偶爾也會呈現(xiàn)艷麗的紅紫色,絕對是曼妙多姿又神秘難測。今天的極光滿天都是,我使用能拍到腳面的180°魚眼鏡頭都不能全收入!對沒帶三腳架的朋友說:簡單拍攝法,設(shè)置好參數(shù)后,把相機(jī)平躺放在車前蓋上,按下快門即可。</p> <p class="ql-block">  不同文化皆為自然奇景北極光編織了美妙傳說:古羅馬神話里,<b>黎明女神Aurora歐若拉</b>因癡迷眷戀美少年提托諾斯,每日清晨都會<b>駕著天馬金車奔赴戀人所在</b>,那洶涌澎湃的思念,最終凝華為蒼穹之上璀璨流轉(zhuǎn)的極光 ;維京人認(rèn)為,<b>北極光則是女武神瓦爾基里盔甲反射的輝光</b>,承載著戰(zhàn)斗與榮耀的象征意義。<b>瓦爾基里常被描繪成策馬穿梭天際的女戰(zhàn)士</b>,她周身盔甲在夜幕里熠熠閃耀,宛如星辰指引,引領(lǐng)逝去勇士的靈魂奔赴英靈殿瓦爾哈拉。而<b>我的這張極光照片,不正是這些奇幻傳說的現(xiàn)實映照嗎!歐若拉的思念、女武神的榮耀,都在這絢爛光影里交融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把鏡頭轉(zhuǎn)向東邊,<b>強(qiáng)烈的極光向“大幕”一樣緩緩落下。</b>極光(Aurora、Aurora Borealis、Polar light或Northern light)出現(xiàn)于星球的高磁緯地區(qū)上空,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fā)光現(xiàn)象。來自地球磁層和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fēng))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fā)(或電離)而產(chǎn)生。極光產(chǎn)生的條件有三個: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這三者缺一不可。在南極被稱為南極光,在北極被稱為北極光。 </p> <p class="ql-block">  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b>極光多種多樣,五彩繽紛,形狀不一,綺麗無比,在自然界中還沒有哪種現(xiàn)象能與之媲美。</b>任何彩筆都很難繪出那在嚴(yán)寒的兩極空氣中嬉戲無常、變幻莫測的炫目之光。 極光有時出現(xiàn)時間極短,猶如節(jié)日的焰火在空中閃現(xiàn)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有時卻可以在蒼穹之中輝映幾個小時;有時像一條彩帶,有時像一團(tuán)火,有時像一張五光十色的巨大銀幕,仿佛上映一場球幕電影,<b>美麗、壯觀、奇妙……等字眼在極光面前均顯得異常的蒼白無力。</b></p> <p class="ql-block">  突然,<b>極光開始旋轉(zhuǎn)!超級爆炫的極光在夜空中盤旋飛舞</b>,宛如來自異世界的奇幻光帶。那交織著綠、紫、紅的流光,像一床鋪展在天幕的華麗毛毯,在墨色的夜里灼灼發(fā)光。<b>這種從頭頂輻射出的、令天空充滿了光和色的瘋狂形態(tài)的極光,被稱為極光冕Auroral Corona</b>,<b>絕對是自然界最壯觀的景象之一。</b></p> <p class="ql-block">  抬頭仰望這壯闊的北極光,真有點(diǎn)懷疑是在夢中。巨幅光幕鋪陳眼前,既似凝視一場縹緲的夢,又分明能觸到它真實的溫度。光影舞動自有韻律,靈動間仿佛藏著萬千故事,每個人抬頭時,都能讀懂屬于自己的那一段。</p> <p class="ql-block">  又把相機(jī)鏡頭轉(zhuǎn)到正北,北斗七星清晰可見,但是北極星已經(jīng)炫入極光之中。圍繞北極星旋轉(zhuǎn)的北極光!現(xiàn)場遠(yuǎn)比照片的表現(xiàn)震撼的多!</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中的三個角都是周邊的樹梢,右上角的樹木是現(xiàn)場東南方向的,接近180度視角。由此可見這極光該有多大了吧!</p> <p class="ql-block">  極光的靈動與跳躍,照片能留住的不過是驚鴻一瞥,唯有站在那片夜空下,才能真切觸摸到它的夢幻與震撼——<b>那種光影在天際流動、變幻的壯闊,根本不是文字能框住的。</b>作為理科生,我能搜刮的漂亮詞語早就用盡,此刻只剩下詞窮的嘆服。難怪有人說:<b>哪怕看過無數(shù)的山和海,若是沒有見過夜空中神秘難測的極光,人生便算不得完整。</b></p> <p class="ql-block">  這回幸遇這么強(qiáng)大極光,爆發(fā)時間較短,只有十幾分鐘。說實在的,若不是拍銀河時候出錯,早早就收相機(jī)上車,行駛后發(fā)現(xiàn)極光,再停車、取相機(jī)、支腳架、調(diào)參數(shù)、開拍……,則一定會錯失良機(jī)!大好運(yùn)?。≈翱催^一些極光的照片,但這次要不是親眼見到這超級爆發(fā)的極光,我<b>大概一輩子都很難想象到有如此震撼的極光星空!</b></p> <p class="ql-block">  遇到這么壯麗的超級爆炫的北極光,絕對是幸運(yùn)之人。后來查詢了一下BC-37 Highway(斯圖爾特-卡西亞公路)。其總長度724公里,南連接BC-16公路的Kitwanga Junction,北至育空地區(qū)Watson Lake的BC/YT邊境,以原始風(fēng)光與極端孤獨(dú)著稱,號稱是“<b>海岸山脈與針葉林無人區(qū)</b>”,路況較差,多段礫石或維修路段,全程僅3個加油站,Kitwanga(起點(diǎn))、Bell II(滑雪站)、Dease Lake(最大定居點(diǎn))。有人說:<b>“37號公路不是旅行,是生存測試。如果你在爆胎后發(fā)現(xiàn)自己沒帶備胎,最近的幫助可能在熊肚子里?!? </b>若不是Bell II營地沒有房間,真走37號公路,風(fēng)險巨大不說,肯定會跟這里的超爆北極光失之交臂。</p> <p class="ql-block">  推薦一個NOAA實時極光帶地圖(https://www.swpc.noaa.gov/products/aurora-30-minute-forecast)。顯示的視頻可看到,極光是全天都存在的,只是在白天我們?nèi)庋劭床坏健?lt;/p> <p class="ql-block">  下一篇《自駕穿越北極圈(中)- 野性的呼喚》,我們將行駛在阿拉斯加公路最漂亮、野生動物最豐富的路段。除了沿途美景,還能遇到黑熊、大角羊、美洲野牛、駝鹿、河貍……。同時披露:為什么從加拿大的鄧普斯特公路,改到了阿拉斯加的道爾頓公路;既然到美國阿拉斯加,為何又放棄了全陸路阿拉斯加公路經(jīng)河貍溪邊境進(jìn)入美國,改為從Dawson city經(jīng)輪渡跨過育空河翻山進(jìn)入阿拉斯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