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國與柬埔寨的歷史交往源遠流長,早在唐代(公元7世紀),柬埔寨古稱“真臘”,曾多次派遣使者或商隊抵達中國長安,進行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中國瓷器、漆器等商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往柬埔寨,而柬埔寨的香料、生絲等產(chǎn)品也深受中國古代人民喜愛。巴戎寺浮雕等文物見證了雙方古代貿(mào)易的繁榮。</p><p class="ql-block"> ?1958年7月兩國正式建交,1955年周恩來總理與柬埔寨首任國家元首西哈努克在萬隆亞非會議上結(jié)識,此后西哈努克多次訪華。2010年建立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guān)系,2019年簽署《構(gòu)建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2025年更新為《構(gòu)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2024-2028)》,并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深化各領(lǐng)域合作。</p><p class="ql-block">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島的南部,其東部和東南部與越南接壤,北部與老撾交界,西部和西北部則與泰國毗鄰,西南面則瀕臨暹羅灣,擁有約460公里的海岸線。柬埔寨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年均氣溫保持在24℃左右,適宜人居和多種農(nóng)作物的生長。 </p><p class="ql-block"> 柬埔寨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佛教是其主要宗教,但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信徒,去柬埔寨,你可以充分感受到那里濃重的宗教氛圍。柬埔寨也是海外華人和華僑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qū)。他們主要來自中國的廣東、福建等地區(qū),為柬埔寨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華人和華僑不僅保留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習俗,還與當?shù)厝嗣窈湍老嗵?,共同?chuàng)造了獨特的文化景觀。柬埔寨擁有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如吳哥窟等。這些古跡不僅展示了柬埔寨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感受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p> <p class="ql-block"> 巴肯寺是柬埔寨吳哥古跡中供奉濕婆的印度教寺廟,建于9世紀,由吳哥王朝國王耶輸跋摩一世在巴肯山上建造。該山位于吳哥窟西北1.5公里處,海拔約67米,是周邊唯一制高點,可俯瞰吳哥窟全景及泰柬邊界。 ?</p> <p class="ql-block"> 巴戎寺(Bayon)是柬埔寨暹粒省吳哥城中心的著名佛教寺廟,由阇耶跋摩七世于12世紀末建造,以其49座四面佛塔和216個“高棉的微笑”雕像聞名,現(xiàn)為吳哥窟景區(qū)核心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 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吳哥窟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題。建造這座寺廟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砂巖,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經(jīng)損毀,而且很難再被復(fù)原。</p> <p class="ql-block"> 女王宮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華作品之一,為紅色砂巖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長約67米,建筑主體區(qū)域面積大約為500平方米。寺院整體為紅色砂巖雕刻而成,內(nèi)部四座寺院守衛(wèi)雕塑被移至金邊國家博物館,現(xiàn)有雕塑為復(fù)制品。</p><p class="ql-block"> 女王宮主要供奉印度教的濕婆神, 女王宮的建筑看來分為兩部分:東西軸以南的部分供奉濕婆,而以北的建筑供奉毗濕奴。女王宮建筑布局整齊、和諧,造型奇特,自成一格。整座宮殿以及圍墻全部用朱紅沙石砌成,有的石塊重達數(shù)噸。整個建筑奇巧別致。關(guān)于女王宮名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它是女人建造的,因為每塊石頭都雕有玲瓏剔透的各種花紋圖案,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另一種說法是,這是一座后妃居住的宮殿。吳哥王朝時期,柬埔寨經(jīng)常與鄰國發(fā)生戰(zhàn)爭,因此在遠離吳哥王城的地方建造宮殿,為在戰(zhàn)爭期間藏匿后宮佳麗。</p> <p class="ql-block"> 圣劍寺是柬埔寨吳哥一座建于12世紀阇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主要廟宇,開放時間是7:30-17:00。</p><p class="ql-block"> 圣劍寺,它緊鄰吳哥城東北方。相傳該寺是阇耶跋摩七世為紀念他父親而修建的,圣劍寺規(guī)模宏大,其長方形的圍墻長800米、寬700米。通往寺廟有四條路,在寺廟的門口立著數(shù)尊手拿長蛇攪動乳海的眾神與阿修羅,在東西兩邊,有一列長的砂巖石蓮花墻,而蓮花上曾經(jīng)有佛像,但在濕婆派主持時,他們被毀壞。</p> <p class="ql-block">? 塔普倫寺(Ta Prohm)?是柬埔寨吳哥古跡中極具特色的佛教寺廟,由吳哥王朝國王阇耶跋摩七世于1186年為紀念母親而建,以樹根與建筑交融的奇觀聞名,現(xiàn)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暹粒(拼音:Xian Li;英文:Siem Reap),是柬埔寨暹粒省的省會,距離金邊311公里,距離泰國邊界只有152公里,人口大約有85000人。近些年來,暹粒的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得益于這里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吳哥古跡門戶,暹粒是參觀吳哥古跡重要的停留地,已有百年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小吳哥”,是柬埔寨最著名的古跡之一,位于暹粒市南郊,由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于1113-1150年建造,是吳哥古跡的核心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寺廟建筑群,其主體由三層方形祭壇組成,逐層升高象征須彌山,被護城河環(huán)繞。 ?</p><p class="ql-block">? 第一層祭壇回廊有800米佛教浮雕,第二層原為塔群(現(xiàn)已殘損),第三層中央為五座寶塔。 ?其建筑風格?結(jié)合了印度教與佛教元素,被譽為高棉古典建筑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 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25年數(shù)據(jù)顯示其累計接待外國游客達2800萬人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