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行走在自己的煙火清歡里

龐隨軍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自己的煙火清歡里</p><p class="ql-block"> 作者:龐隨軍</p><p class="ql-block"> 天光剛有微亮,有一只小鳥,在我的窗前鳴叫,我在它的鳴唱聲中醒來,靜靜地聆聽。此時此刻,時間還早,五點鐘的樣子,我的窗簾很厚重,只有細(xì)細(xì)的一縷光,透過簾幕的罅隙,透進來。世界微塵里,在聲音里讓人感受到塵世的靈動,包括那些細(xì)微的,不知覺的小律動。我喜歡細(xì)微的小美好,太過濃烈,內(nèi)心就有了煩躁,淺的,淡的,細(xì)微的,才更讓我的心,有深的觸動感。我也喜歡風(fēng)輕云淡的深情,有人談到風(fēng)輕云淡,就認(rèn)為不該是深情了,可我卻認(rèn)為,所有的深情,都因為那份似是而非才更能觸動心弦。我靜靜地聆聽著,從窗外傳來草木被風(fēng)吹動的呻吟聲,極其輕微的,只有屏住呼吸,才能聽見。我懶懶散散地躺在床上,內(nèi)心無由來地拼湊著昨晚夢的影子,很稀疏的片段,即便是努力,仿佛也無法拼湊出完整的畫面。很久沒有做夢了,也很久沒有夢見過一些人或事了,只是那些零星的畫面,總有一些人或事的影子,在慢慢靠近,又越走越遠(yuǎn)。我不知道是不是執(zhí)念,抑或是一種相思情未了,我本以為早就風(fēng)煙俱凈,一些人或事下落不明了,可為何又有一些人或事還會徘徊在夢里呢?時間煮雨,雨落往事,事與愿違,一切皆是一種違和的虛妄,我知道,無論如何念著,都不會喚回一些不愿意歸來的人或事。我想,我已經(jīng)將所有的往事,以及那份惆悵的深情打包,高高擱置在光陰的角落。也許某日想起,就像昨晚的夢境一般,也算是晾曬那份幾經(jīng)晦澀,卻難以放下的情愫。青春飛揚的時候,總要經(jīng)歷種種磨難,包括一眼萬年的真情,那時年少,總是許諾要陪君醉笑三千場,不訴離殤。</p><p class="ql-block"> 日子寂靜無聲地流淌,而溫暖如初的感受卻抵不過世俗炎涼,終究在許諾的烙印里,完成了離別的轉(zhuǎn)身。此時,仿佛執(zhí)念又涌上心頭,我微微一笑,鳥兒還在,就在窗外,我拉開窗簾,鳥兒就飛走了。此時,我確信,鳥兒的鳴叫是來叫醒我的。我看了看被建筑物圍追堵截的四方天空里,依然陰沉沉的,看看天氣預(yù)報,又要下一周的雨了。今年北方感覺雨格外的多,難怪從古至今的文人墨客,有那么多關(guān)于雨的詩句,時常我聽雨時內(nèi)心從不再惆悵。人生那么漫長,總不能被一簾雨,妨礙了好心情,可今年卻不知道怎么了,常常感到惆悵,可能是老了。收斂心神,開始晨讀,翻看雪小禪的最美微刊,那些美好的文字,如一朵花靜靜地在內(nèi)心深處怒放,甚至能嗅到芬芳。雪小禪說:“雖然眼皮耷了下來了,雖然一點點的老了,但是眼睛里,還是要有愛美妙事物的賊光。綠油油的,煽動著好光陰?!蔽掖_實已經(jīng)走在老去的路上,臉上有了歲月遺留下來的褶皺,眼皮真的往下耷拉了,可我的心依然保持著青春的熱情。我依然會微笑著在文字里,描摹一段年華里的一段深情,還有年輕的時候,經(jīng)歷的一些難忘的情愫。緣盡緣散,書寫隨意,關(guān)于情愫,又有什么難以啟齒的,既然來這個塵世,誰又能做到全身而退。至少愛過,至少多年后,我還念著,這也是一種簡單的小暖意,小美好,小情懷。心中總要存著小暖,不必太濃烈,也不必太刻意,卻有微光。我寂靜地接受著紅塵給予我的一切,我也必珍藏在內(nèi)心深處。我也遇見一段話,很美,我喜歡,我在此記錄:“走著走著七月就要收尾了,八月請給我一點好運,我爭不過歲月,也跑不過時間,唯有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每一個日出日落,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著光,只愿每一天,都承載著好運和健康?!?lt;/p> <p class="ql-block">  很想去我居住的旁邊山上看一看,坐在山林中,讓光陰緩緩地流淌,也許,可遇見一只披著綠色外衣的小鳥,像久違的老友一般對視,我淺笑,它嘰啾。可窗外的雨,時斷時續(xù)地阻擋了我的腳步,于是,我坐在窗前,有時聽雨,有時煮茶,在茶里,去摸索文字的橫豎撇捺。飲一杯清茶,伴著茶香,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讀潘慕白的文字。其實,早在江山文學(xué)網(wǎng)時,就很喜歡他的文字了,后來又關(guān)注了他的公眾號。那時,他叫白音格力。初讀他的文字,就在心窩里種下柔軟。他的文字里都是詩意,在他的筆下,一片片云,一滴滴雨,一朵朵花,一枚枚葉,都是詩的精靈。人生海海,遇見一段心儀的文字,是清淺又美好的,世俗煙火,那么薄情,能在文字里獲得溫澤,也是該感恩的。潘慕白說:“我是春山里的長衫客,落落長風(fēng)兩袖,一溪綠水入硯,光陰的筆尖上,染著花香,寫予你,一山的翠微,青翠縹緲,光陰的筆尖,染著花香,寫予你”,這幾個字極美,于是,不自覺敲擊下來,也算是對美好心情的記錄吧。窗外時不時的下著雨,時不時又停了,少了些滴答聲,我的心寂靜在一杯清茶里,我是喜歡著清茶味道的,是把日子,由濃過淡的感覺。半生浮華,走過千山暮雪,踏過山川河流,在人生的日月星辰里,繾綣多情過,也憂傷疼痛過。每個人都是如此吧,必是經(jīng)歷了諸般感受,才能慢慢平靜與安詳下來,人間是一個大熔爐,能將人心融化,而后重組。遇見的人,相知相愛又相守的曾經(jīng),就如天邊浮動的流云,從不會駐足,遇見,不過是偶爾駐足看一下。須臾之間,一眼萬年,莞爾一笑,變成過客,人間的路那么遙遠(yuǎn),有多少人能只如初見,不過是一邊相遇,一邊離別,一邊曼妙,一邊滄桑。時空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陌路相逢,故人歸塵,循環(huán)往復(fù),周而復(fù)始,人間煙火,原本值得,無論前路是如何迷茫,都要認(rèn)真讓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我時常想起年輕的時候,那些棱角分明的樣子,眉眼間的世俗,嘴角的微笑,都透著涼薄。如今再一看,原來容顏在老去時,就有了慈悲。</p><p class="ql-block"> 中年以后,文字里的日月,總是多情的,內(nèi)心再也不想觸及那些讓人傷懷的東西,哪怕是經(jīng)歷種種風(fēng)雨,依然行走的風(fēng)輕云淡。每日清晨起床后,伴著茶香與微雨,看溫暖的文字,內(nèi)心就有陽光,慢慢,慢慢地,灑在心里,而后鋪滿眸眼。我總是不喜在文字里怨懟,世間因文字而溫暖,因文字而內(nèi)心澄澈,在這個為了生計奔波的塵世,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經(jīng)歷過滄桑冷暖。且傳遞恬淡與溫馨,讓靈魂得到濯洗,而后凈化,慢慢治愈,讓我在文字里安心,或可感受世間原來可以這樣美好。人生在世,誰都不可能是一帆風(fēng)順的,在苦難來臨之際,安心接受,熬煮著已經(jīng)的靈魂,讓自己慢慢走過那片沼澤地。我也經(jīng)歷過苦難,也遭受過無言的離別,我也有痛徹心扉的曾經(jīng),可我始終堅信,只要我內(nèi)心深處,有一縷光,就會照亮前方的路。此時,窗外的雨,又淅淅瀝瀝了。我品著茶,聽著雨,想著曾經(jīng)擁有過的那段深情,我的內(nèi)心并不炎涼,而是充滿美好。窗外花開,那一樹花綻放成花海,藍(lán)天笑著說,那花叫雞蛋花,我很喜歡。是的,此時,光陰的筆尖,染著花香,我靜靜地書寫著。我寂靜地看窗外,天空依然陰沉沉的,雨還沒有來,只是熱浪翻滾著,蟬鳴聲聲,打破了寂靜。我飲著茶,斷斷續(xù)續(xù)地書寫心緒,昨天牙痛,拔了一顆智齒,創(chuàng)口處有隱隱約約的疼痛,輕聲嘆息,人在老去的路上行走,一切機能都在與自己唱著對臺戲,只是我卻為何還保持著一顆青春飛揚的心呢。我的筆尖寂靜地描摹心中圖畫,花在窗外寂靜地綻放,我的心里鋪滿陽光,有清風(fēng)吹過我的窗,我心自在向暖。總希望陽光溫和,能將流年鋪展成一間小鋪子,柔潤又不驕不躁,且和風(fēng)細(xì)雨,溫暖進心深處。我的內(nèi)心有回音壁,愿每一聲笑,都是由內(nèi)而外的喜悅與快樂。人生總有太多的匆忙,以及奔波的生計,停下腳步,或可感受不一樣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  閑著的時候,風(fēng)帶著我,靜靜聽草木的吟唱聲,每沙沙一聲,簌簌一下,我心即可也柔軟半分。生命是承載柔情的小船,如果你的內(nèi)心多一些明媚,世間萬物,就會多一分溫暖。我喜歡走在陽光下,也喜歡走在細(xì)雨中,看風(fēng)鈴小草的綻放,也聽月見草,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日子重疊,我給予日子什么樣的情懷,日子就回贈我什么樣的感悟,所有的果,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我愿我的日子是清淡的,用簡單的心體會人生的長情。人生在世,如一杯美酒,入口微辣,品之甘甜,多飲會醉。也許醉了,才能看清流年里的那份深情與真純,才能解封清醒時的三箴其口。剛才還一片晴朗的天空,又有烏云壓頂了,有雷聲滾滾而來,我坐在屋子里,透過玻璃窗,看外面的世界。看了一會兒天空,看了一會兒窗外的草木,雨稀疏而來,雷聲依舊,我也依舊。指尖觸碰電腦,敲擊下幾行文字。每日寫閑情,總是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又如一篇必須完成的作業(yè),努力著,勤奮著。對于文字,我情有獨鐘,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工作以后,被瑣事纏身,沒有大多的空余時間。在退休的日子里,每日至少有大半日將自己沉浸在文字里,或讀書,或書寫小情懷,每日至少要寫兩千多字。如今又返聘,只能抽空來完成小作文了,人生的路,那么漫長,誰不是被瑣事纏繞著。正因為有了一樁樁,一件件的瑣事,才組成了人生,而每一件事情,最后的圓滿,也正是一場成長的蛻變。其過程,有磋磨的時候,也有幸福的瞬間,人生總沒有太多的圓滿,所有的圓滿,都要經(jīng)歷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厥淄?,有些人已經(jīng)遠(yuǎn)去了,那個模糊的背影,卻時常出現(xiàn)在夢里,有人還停留在時光深處,可已經(jīng)改變了方向。我時常想,如果人生是一杯美酒,那么在飲盡的時候,光陰背后的故事,一定會模糊了情節(jié)。酒醉流年里,拾香染指尖,我渴望著相遇,因為害怕那份孤獨里,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相思,讓我心酸。人生本就是一杯酒,醉里抒情,也訴說衷腸。人生路漫漫,能訴說衷腸的,又有幾人?我不斷地問自己,在老去的路上,在記憶模糊的如今,我會記住誰,誰又會記得我。忽而我苦笑著,原來,已走到兩鬢斑白時,記憶里能稱之為知己的,竟然沒有幾人了。世俗的炎涼,早就把人心熏染,冷漠早就掩蓋了癡情,所以,且愛著文字,與文字相伴相隨相伴。我寂靜地敲擊鍵盤,在啪啪聲里,我寫著清涼小字。我敲擊下“人生何似一杯酒,飲盡方知醉流年”幾個字,天邊的雨,就落下來了,雷聲停了,只有雨,卻不依不饒地,淅瀝個沒完。</p><p class="ql-block"> 因為窗外的喧囂,以及沒完沒了的雨,一直蝸居在家,煮茶聽雨,仿佛了卻了在干旱時,盼雨的心愿。時間仿佛在雨中靜止,只有雨簾,在窗外懸掛著,朦朧中,猶如一簾幽夢,看不清又道不明。就如人世間的情緣,總透著百轉(zhuǎn)千回讓人無法猜測,又有深深淺淺的傷心痛楚,無處安放,又無處訴說??粗巴獾挠辏B綿的,幽深的,濕漉漉的,鋪展開來,轉(zhuǎn)角的雨巷深處,會不會走來一位撐著油紙傘的丁香姑娘。我不必去想象了,此時,樓下,恰巧有一位旗袍女子,撐著的雖然不是油紙傘,看似也頗裊娜。行走,卻不似丁香姑娘的行走,樓下的女子,急匆匆地小跑著,雨絲濺起,卷在裙擺上,裙擺卻濕了一大片,雨傘遮不住雨,還好風(fēng)沒有那么凜冽。女子在轉(zhuǎn)角處,不見了蹤影,小區(qū)再次陷入寂靜,除了雨落下時發(fā)出的刷刷,啪啪聲,一切都是靜止的。我飲著杯中茶水,仿佛飲著一段時光里的溫柔,也夾雜著雨帶來的憂傷,有雨的日子,總有自帶的傷感,不知是因為雨,還是思緒更朦朧一些。茶的渾厚,以及那份,苦澀夾雜著清香的味道,在口中回甘,漫展,又寂靜無聲地消散。很多時候,我該在一杯茶里,撿拾光陰的厚重,因為只有茶,像極了了人生,也像極了那走過的漫漫人生路。</p><p class="ql-block"> 三毛關(guān)于茶,亦有說法,她說:“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fēng) ?!比押炔璧娜雷涛?,與人生感悟相聯(lián)系,將生命的艱難、愛情的美好甜蜜,以及歷經(jīng)滄桑后的平和淡然,融入對茶的品味中,借茶表達(dá)她對人生不同階段的理解與認(rèn)知 。老舍先生說:“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 ?!崩仙嵯壬鷲鄄?,茶對于他而言,是一種能讓他在喧囂世界中保持內(nèi)心平靜與淡然的存在。有好茶相伴,他便能以從容的心態(tài)看待世間萬物,沉浸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茶也成為他創(chuàng)作時靈感的源泉,邊飲茶邊寫作,佳作頻出。飲茶,怎可不讀書,于是,我打開了沈從文先生的《除了愛你,我沒有別的愿望》。書分為“湘行書簡”和“除了愛你,我沒有別的愿望”兩部分。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婚后不久便因母親生病不得不返回湘西。沈從文先生與妻子相約,路上每天都為她寫信,他在河上搖晃的小船中寫秀美山水,寫沿途見聞,寫風(fēng)土人情,但寫得更多的是相思難耐。“湘行書簡”中封封書信,即是作家自己的動人的愛情。“除了愛你,我沒有別的愿望”收錄沈從文所寫《三三》《如蕤》等五篇情感小說,描畫鄉(xiāng)村與都市中的年輕男女,娓娓道來愛情的個中滋味,懵懂、含蓄、綿長、苦澀、熱烈。很多時候,讀書,也是在閱讀自己的心路歷程,我總是將自己淪陷其中,隨著故事的主線,沉在情節(jié)的喜怒哀樂里。人有七情六欲,在適當(dāng)?shù)臅r間節(jié)點,認(rèn)真地釋放出來,哪怕是一個角落,都能尋得自己的歡喜。我時常飲茶,在一杯茶,一卷書中,讀出自己的一隅清歡,無論窗外是如織細(xì)雨,還是清明朗靜,于我,都有一份深情與安閑,在文字里游弋。</p> <p class="ql-block">  忙碌到暮色四合,有些疲憊,窩在沙發(fā)里小憩。半夢半醒之間,仿佛又回到了離開村莊的那年,也是熱熱鬧鬧的季節(jié),父親早早醒來,忙碌著給我準(zhǔn)備出遠(yuǎn)門的行囊。七歲那年,我去城市里讀書,父親就擔(dān)起了母親的角色,我的衣食住行,我的冷暖溫飽,都由父親張羅。離開村莊年少時的自己,內(nèi)心有輕喜,也有不舍。也許那時的自己,總沒有現(xiàn)在的我樸實,內(nèi)心還是有虛榮心,以為離開了村莊,就可脫離鄉(xiāng)野的味道;以為離開了村莊,就能在鋼筋混凝土搭建的格子樓間,找到更廣闊的天地;以為離開了村莊,就是城里人了,可以脫離鄉(xiāng)下人的身份??墒?,多年后的我,有多少次夢回村莊。那村莊的白云,泥土,自己挖建的土窯洞,那木質(zhì)的窗子,泥制的灶臺,那個石磨盤,以及那棵立在巷子口的老槐樹,都融入了血液里。在城市打拼的日子,被世俗裹挾,隨著時間推移,我承認(rèn)自己已經(jīng)染上了俗氣,也染上涼薄與冷漠。我時常審視自己,明白自己在城市的熏染下,實在病得不輕,我渴望寧靜,我渴望至真至純的深情。城市的煙火庸常里,有太多的事與愿違,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可人生本就如此,只有在世俗的染缸里,將自己三蒸三煮,才能最終走向?qū)庫o,走向恬淡。發(fā)呆的時候,甚至飲茶的時候,是我思緒最為活躍的時候,總在往事,未來,當(dāng)下徘徊。出走半生,在外漂泊、奮斗多年,半生的時光意味著經(jīng)歷了漫長歲月,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可回首看,在時光深處,誰又能全身而退,不過是在一場又一場的磨難里,讓自己堅強,在一滴一滴的淚水里讓自己變得強大。努力著,讓自己蛻變,而后用所有的勇氣,與艱難困苦較量,最后,微笑著讓困難讓步,讓自己邁開更堅定的步伐。《麥田里的守望者》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lt;/p><p class="ql-block"> 烏云散開了,雨也停了,昏黃的夕陽,在暮色里隱隱約約的潛在天空,熱度降低了些,這是盛夏的傍晚,一縷縷清風(fēng)后的霞彩,把自己的美麗呈現(xiàn)出來。我走在街角,看著忙碌的身影,因為暑氣消散了,小商販的叫賣聲多起來,一個煙火氣十足的小城,在暮色里活靈活現(xiàn)。人生就是如此,也就該如此,生活無論多么詩情畫意,最終還是離不開煙火。煙火是日常的小情懷,能在柴米油鹽醬醋茶里,尋得家的溫暖,煙火是流年碎影里的小清歡,能在一飯一粥一茶里,覓得心安,煙火是歲月靜好里的一首小令,在閑暇時光里,吟出內(nèi)心的山河星光。時常做夢,夢里,能在一段流年里,與一個人相遇,或可在某個起舞弄清影的時候,迷迷蒙蒙里,繾綣成“何似在人間”的美景,可人生終沒有那么多的多情,很多時候,都是自以為是的薄情。時間執(zhí)筆,描摹一段深情,當(dāng)所有的愛為之付出,卻在某個時刻,就會有下落不明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有很深的痛惜。原本以為是雙向奔赴,到頭來不過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所有的執(zhí)著,都在瞬間坍塌,而后所有的真情都化為泡影。早就懂得,人生在世,不過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可淪陷的時候,誰又是清醒的。漫漫人生長路,慢慢行走陌上,曾經(jīng)傾心交談的人,如今又去了何方?我寂靜地看天空,雨后天晴,暮色濃重,路上的行人,各自忙碌,也各自安好。我一直喜歡看遠(yuǎn)山,特別是新雨過后,總有新綠,在光陰里延伸開,那層疊的山巒,像不像重疊的日子,在每一個褶皺里,都隱藏著一個故事,故事的結(jié)局未必溫暖,卻足夠傷情。行走,內(nèi)心深處有世俗的涼意,也有流年背后的繾綣多情。雨后的黃昏,空氣是清新的,地面的水洼里盛著天空的倒影,偶爾有麻雀蹦跳著踩過,攪碎一片云影,又撲棱棱飛進新綠的樹梢。空氣里漫著濕潤的泥土味,混著街角花圃里月季的甜香,深吸一口,連肺腑都像被熨帖過。我該用美麗的文字書寫一段流年里的深情,哪怕已經(jīng)杳無音信。因為書寫一段年華的故事,只有多情,才能更有溫度。</p> <p class="ql-block">  暮色蒼茫,漸次漫過青石板臺階,陽臺的小角落上,懸掛的風(fēng)鈴,被盛夏的風(fēng),吹得叮咚作響,我將自己沉浸在一杯清茶里。其實,茶已經(jīng)無色無味了,我卻依然坐在茶臺前,只因一個人的日子,有這樣寂靜的時間,讓我思考,讓我發(fā)呆,也是件美好的事情。歲月靜好,萬物有序在每一段流年,都在遇見與離別里輾轉(zhuǎn),有些人可以遺忘在轉(zhuǎn)身的距離里,有些人卻總被時時想起來。已經(jīng)說不上有多刻骨銘心了,只是那份陡然的下落不明,讓內(nèi)心有一些遺憾罷了。在茫茫人海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也不知道下一秒,又會與誰相遇。人生最多的就是遇見與離別,遇見一株株小草,遇見一縷縷風(fēng),遇見花開,遇見一個人?;ㄩ_花落,相遇離別,本就是宿命回響,緣聚緣散,也是前世的約定,又何必在意呢?可內(nèi)心深處,卻有無限的悵然若失。時常思悟,說著“且行且珍惜”,可往往太容易得到的東西,最不會被珍惜,也不會長情,包括情感,當(dāng)你擁有時,以為不過如此,當(dāng)你失去時,才懂得痛徹心扉的含義。人生在世,總不會有太多的十全十美,也許殘缺的才是最美的吧。都說,相見不如懷念,是這個道理吧,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p><p class="ql-block"> 前段時間的文字里說過,我一直在微信讀書里閱讀《趣說漢朝》,看見因巫蠱事件,牽扯到皇后衛(wèi)子夫,太子劉據(jù)的自殺,漢武帝后來的悔恨,輕輕嘆息。世間事,原本就有無數(shù)個不確定性,只有彼此信任,才是最有力量的相守。深愛的時候,彼此是盔甲,也是軟肋。不愛的時候,只有無盡的厭惡與無法相看。人,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很多時候,都分不清自己想要什么。人生還是要多些包容才好。人生沒有只如初見,只有將陌生人變成故人,將他鄉(xiāng)變成故鄉(xiāng)的過程吧,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風(fēng)在低吟淺唱,我在窗前,看路燈散發(fā)出昏黃的光芒,我沒有開燈,如此,窗外的世界,就顯得更清晰,更明亮一些。有車駛進小區(qū),車燈打在綠植上,綠植寂靜地接受著那些光的折射。我的眼睛落在那黑黝黝的樹木上,盛夏過后,就是秋天了,綠植仿佛要緊緊抓住最后的小時光,拼出自己最后的力量,讓自己蓬勃向上。風(fēng)帶著熱浪,在繼續(xù)翻滾,我在夜晚來臨之際,等著漫天星辰,內(nèi)心有日月情長,也有星辰大海,有柔情萬千,也有愁腸百結(jié)。人的一生,總要懂得思悟過往,懂得光陰靜好,歲月有序,無論萬事萬物如何改變,都不會遠(yuǎn)離本真太久,終有一天,會回到原鄉(xiāng)。時光始終是唯美的,無論塵世多么嘈雜,多么雜亂無章,只要懷揣夢想,心存希望,前路就會有一束光照耀。寂靜處,我打開小屋的燈,屋子明亮了,我的心也澄澈朗靜了。</p> <p class="ql-block">  昨晚睡得并不好,孩子們放假了,小區(qū)就喧囂熱鬧一些。是的,這都是孩子的本真,到了假期,是要野上一陣子。我自己也是從這個年紀(jì)過來的。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沒有像現(xiàn)在的孩子們一樣,在小區(qū)里騎著單車瘋跑,我們是在野外果園里,在那個技鄉(xiāng)的小河岸上瘋跑。野草閑花,格外茂盛,果園里的果子還沒有成熟,只是那份陰涼,鋪滿了我的童年。我是如此的念舊,在這個日日老去的年歲里,內(nèi)心澄澈在光陰深處,又喧囂在世俗的背面。飲茶,舊事,書籍,還有一窗陽光,以及窗外的綠樹成蔭,都會讓我想起久遠(yuǎn)的故事。那些故事,太舊了,已經(jīng)有了歲月的烙印,卻時時讓我回歸內(nèi)心的本真。樸素,澄澈,簡單,溫良,內(nèi)心越來越通透,仿佛光陰深處的老物件,散發(fā)出滄桑的浪漫。人的內(nèi)心總是復(fù)雜的,時而思緒如潮,時而平淡如水。老茶壺里煨著老茶,老茶里能照見過去的歲月。茶香里的滋味,像極了世間百態(tài),有苦澀時的低谷,也有清冽時的幽靜,還有濃郁時的沉浮。我時常在想,飲茶之人,必是內(nèi)心深處,有一絲沉靜如海的禪意,能在草木里,堪破自己的前塵舊夢,而后慢慢的,讓原本急促的腳步慢下來,慢一些,再慢一些吧。茶湯從沸騰,到入口,總要有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你我思悟的過程。佛家講究頓悟和漸悟。我是個遲鈍的人,任何事,都是后知后覺。有人說,如此,內(nèi)心才會更明亮一些。我時常捧著一杯清茶,看著窗外,蕓蕓眾生,苦樂自知,冷暖自知,沒有誰能逃過命運之手的劫磨,每一次磨難,就是內(nèi)心的一次升華。</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在蹉跎歲月里成長,而有些人,在劫磨下走火入魔,將自己推向深淵。就如這一杯清茶,有的葉片盡情舒展腰肢,浮在水中,而有些葉片,沉入杯盞底部,再也無法翻騰,除非再次注入清水。汪曾祺在《慢煮生活》中寫道:“你很累了,不如坐下來歇一會,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不糾結(jié)、少俗慮,隨遇而安,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一杯清茶,見天地,一盞禪心,敬流年。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一葉茶,一個青綠的世界,一杯茶,一盞歲月的馨香,一次品,一種通透的領(lǐng)悟。一葉茶沉浮,如一世生命跌宕;一縷味氤氳,若煙火生活百轉(zhuǎn);一杯水冷熱,似一抹人情濃淡;一生命歸宿,一場禪意的修行。正所謂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周作人先生說:“喝茶當(dāng)于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 ?!辟x閑在家的日子里,我沒有邀二三好友,只有我獨自坐在窗前,獨自飲一杯清茶。內(nèi)心如此質(zhì)樸,又如此清亮。飲一杯清茶,我能飲出心中的日月情長,飲一杯清茶,能讓我忘卻塵世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與滿足,盛夏時節(jié),我請自己飲一杯清茶。</p> <p class="ql-block">  江郎才盡了,我這樣想,仿佛提筆,發(fā)呆,不知道要寫些什么。高溫天氣,逼仄的我無法呼吸,沒有食欲,只想認(rèn)真地清涼一夏。走向街角,風(fēng)吹十里,燥熱穿透了厚厚的墻壁。午時的草木,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路上行人,忙忙碌碌,我也在快步行走。過幾日要帶孩子們遠(yuǎn)行,一直都在做準(zhǔn)備工作,購買些路上用的小吃。人生總是這樣,因為想著親人,內(nèi)心才會溫暖,因為有了親人的陪伴,無論前路如何坎坷,都會努力向前。人到中年,唯一的執(zhí)念,就是親人們,用心地愛,用心地呵護,用心地努力,給予自己能量,給予孩子能量,讓我的孩子,能幸福滿滿。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經(jīng)歷過苦日子的,所以,我再也不想我的孩子經(jīng)歷苦難。我只想讓他們能日日快樂,能時時開心。三十多度高溫,熱浪翻滾,路上行人減少,我的步履不停。走在光陰的轉(zhuǎn)角處,看幾家餐館的服務(wù)員打著哈欠,懶懶散散的。生活的本來面目,就該是如此,自己的日子自己過,只要覺得舒服就好,任何事都該順其自然。雖然此時,你在為別人打工,也許某天,別人也會為你跑腿。人生之路上,有無數(shù)不確定性,存在著不定之?dāng)?shù),努力向前,是我必須要保持的,樂觀向上,也是我必定要堅持的。任何事,只有自己努力,才會有所收獲。走進小區(qū)里,小區(qū)很安靜,沒有路人,只有盛夏的風(fēng),夾雜著熱浪,翻滾在樹梢上。草木有情,安靜地?fù)u曳著,回應(yīng)著盛夏的風(fēng),可那無精打采的樣子,仿佛在積攢著對雨水,滿心滿懷的期待。我心如草木,也在期待著一場雨。</p><p class="ql-block"> 我是與草木同心的,春來時,我就在草木的生發(fā)里,慢慢撿拾破土而出的力量,厚積薄發(fā)處,總有無限生機。袁枚說:“春風(fēng)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毕奶斓搅耍菽据谵?,個個爭奇斗艷,熱烈的日頭,讓草木有無盡的力量,我端坐窗前,數(shù)著落花,說著光陰的故事,寂靜微笑。元稹說:“夏風(fēng)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早櫻紅深淺。”秋天來了,春華秋實,收獲掛在枝頭上,喜悅浸入泥土里,那些芳香的果實,厚重的果實,在累累處,也讓我心生歡喜,村莊與泥土,衍生在我的掌紋里。李白說:“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倍斓娘L(fēng),吹拂萬物,蕭瑟之處,是雪花的飛舞,是泥土的沉睡,生靈們也在積攢能量,只等一場雷鳴,地動山搖后蘇醒。張宇初說:“冬風(fēng)何凝寒,向晦復(fù)淹疾。葉落群林鳴,百草悴叢苾?!比碎g萬物,都有自己的道場,有自己的修行長路。我是凡人,雖然每日也會讀書煮茶,我知,我是在故作高雅,我始終是個俗人,我也在修行的長路上。清靜心,自在心,都是我要修行時的參照物。</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日子如常,總是重重疊疊,行走在喧囂的街道,遇見,成了注定,擦肩也是必然??床菽镜纳L,忽而感慨,來生可做草木,一半在風(fēng)里飛揚,一半在土里安詳。盛夏,四葉草爬滿草坪,與菟絲子糾纏,糾纏久了,菟絲子竟然有了更葳蕤之感,而四葉草卻越來越羸弱,有些草葉,逐漸有枯萎衰敗之像。菟絲花是旋花科寄生植物,無葉無根,以纖細(xì)藤蔓纏繞草木,靠吸收宿主養(yǎng)分存活,卻因柔媚姿態(tài)與生長特性,在典籍中衍生出復(fù)雜寓意。李白說:“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將相思比作藤蔓相纏。白居易說:“菟絲故無情,隨風(fēng)任顛倒”,則借其無依暗諷世態(tài)炎涼。這種柔弱中藏著堅韌的矛盾,恰如人情世態(tài)的復(fù)雜。如此細(xì)想,仔細(xì)推敲,菟絲花看似無根而生,卻悄無聲息地向前蔓延,逐草而居,攀附著,讓自己存活。那份示弱雖然讓人不屑,而那份堅韌,卻又不得不讓人佩服。紅塵道場,仿佛你我都是獨角獸,獨行者,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選擇努力向前,前方是霧氣朦朧,摸索前行中,也許下一步,就是荊棘叢生。也許有人止步,隨波逐流,也許有人選擇繼續(xù)邁步,即便是鮮血淋漓,也要努力觸摸自己夢想的邊緣。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見彩虹,誰的人生不是風(fēng)雨兼程。時間的長河里,歲月的溝壑中,一帆風(fēng)順的又有幾人,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才能改變?nèi)松姆较?,?dāng)記得,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依附別人。</p><p class="ql-block"> 近日,在追電視劇《慶余年》,劇中陳萍萍的算計,以及對人性的掌控,讓我唏噓不已,也許劇中人樂在其中,我卻只覺得一個字“累”。人生海海,遇見了,陪伴過,有一段美好的回憶留給自己,在經(jīng)年后想起,也會不自覺嘴角上揚,這是多美的事。劇中的諸多情節(jié),總讓人停頓,思悟,想自己的過往。回憶往事,也許是最美的,比如陳萍萍,即便是作為監(jiān)察院的最高控權(quán)人,做事心狠毒辣,可每每想起葉輕眉,也是嘴角上揚的。過濾難過的情緒,留存美好的過往,活在當(dāng)下,努力前行,活出精彩,這些當(dāng)是我此時,該思考的。中年后,雖然做不到無欲無求,但至少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在世,紅塵陌上,林林總總,經(jīng)歷與磨難并存,你我又時常被外物裹挾。春風(fēng)得意時,鮮花與掌聲易讓人迷失;困頓失意時,冷遇與挫折又易使人沉淪。陶淵明歸隱田園,“采菊東籬下”的悠然,不因官場失意而頹唐;蘇軾貶謫黃州,“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dá),不因境遇困頓而消沉。在這個嘈雜又精彩的盛世,你我不是神仙,你我只是凡人,都有悲喜心。有些人懂得將重心放回內(nèi)心,有些人選擇看看流動的風(fēng)景,要明白,只有內(nèi)心的堅守才是永恒的坐標(biāo)。日子如常,你我行走在自己的煙火清歡里,要保持一種穿透表象的清醒,一種沉淀于內(nèi)心的篤定。不因一時的成就而驕矜,不因暫時的困頓而退縮,始終保有對生活的熱忱與對目標(biāo)的執(zhí)著,方能在歲月的長河中,走出屬于自己的軌跡。</p> <p class="ql-block">  晨起,天色微明,窗外已有賣豆?jié){的吆喝聲,一聲長,一聲短,穿過薄霧,鉆入耳中。我披衣而起,推開窗,見那賣豆?jié){的老者推著車,慢吞吞地走著,車上的銅壺冒著白氣,在冷清的街道上畫出一道蜿蜒的痕跡。世人皆道煙火氣俗,我卻偏喜這市井間的熱鬧。煙火氣中自有清歡,只是常人不能領(lǐng)會罷了。所謂清歡,未必是深山古寺中的青燈黃卷,亦或是竹林幽徑里的獨坐彈琴。清歡亦可在一碗熱豆?jié){中,在街角小販的叫賣聲里,在黃昏時分廚房飄出的飯菜香間。我常于黃昏時分出門散步。這時節(jié),街上的行人漸多,下班歸家的,買菜做飯的,接送孩子放學(xué)的,各色人等,匆匆而過。我則緩步其間,看他們臉上的表情,聽他們口中的言語。有人眉頭緊鎖,顯是為生計所迫;有人面帶喜色,想是得了什么好事;更多的人則是面無表情,機械地走著,仿佛靈魂早已飛離軀殼,只剩一具空殼在世間游蕩。街角有個賣烤紅薯的小攤,攤主是個五十來歲的婦人,臉上皺紋深刻,像是被歲月用刀刻上去的。她的紅薯烤得極好,外皮焦脆,內(nèi)里綿軟,咬一口,甜香滿口。我常買一個,邊走邊吃。婦人見我是熟客,有時會多給一小塊,也不言語,只是用粗糙的手遞過來,眼神中帶著幾分溫和。這種無言的饋贈,比那些虛情假意的客套話要珍貴得多。</p><p class="ql-block"> 歸家路上,必經(jīng)一條小巷,巷內(nèi)住著幾戶人家。其中一戶窗前總擺著幾盆花草,依季節(jié)變換而不同。春日有水仙,夏有茉莉,秋日菊花,冬日則是一盆青翠的文竹?;ú莸闹魅藦奈绰睹?,但這些花草卻被照料得極好,顯是費了心思的。我每每經(jīng)過,必駐足觀看片刻。這些無聲的生命,在狹小的空間里綻放著自己的美麗,不為人知,卻依然活得認(rèn)真。家中書房臨街,夜深人靜時,常能聽到街上偶爾經(jīng)過的車聲。那聲音由遠(yuǎn)及近,又由近及遠(yuǎn),最后消失在夜色中。我伏案寫作時,這聲音竟成了最好的伴奏。有時寫得倦了,便推開窗,看街上路燈下偶爾走過的夜歸人。他們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在空蕩蕩的街道上顯得格外孤獨。然而這種孤獨,又何嘗不是一種清歡?周末得閑,我喜歡去附近的菜市場。那里人聲鼎沸,各色蔬菜水果琳瑯滿目。賣菜的農(nóng)婦們皮膚黝黑,手掌粗糙,但她們賣的菜卻新鮮水靈。我慢慢挑選,與她們討價還價,這個過程本身就有一種樂趣。買完菜回家,親手做一頓簡單的飯菜,雖不及餐館的精致,卻自有其真味。生活便是如此,在柴米油鹽中,在晨起夜寐間,在無數(shù)看似平凡的瞬間里,藏著最真實的清歡。世人追逐名利,向往遠(yuǎn)方,殊不知真正的幸福往往就在身邊,在一粥一飯之間,在朝夕相處的尋常日子里。我的煙火清歡,不在高山流水,而在街頭巷尾;不在詩與遠(yuǎn)方,而在眼前的一草一木。行走其間,心安即是歸處。人生在世,能懂得欣賞自己的煙火清歡,便已是莫大的福分。</p><p class="ql-block"> 煙火氣里,人往往自以為是熱鬧的,殊不知道,那不過是旁人眼中的喧囂。清歡二字,向來難得,亦復(fù)難言。我每每看見那些踽踽獨行的人們,大約是在自己的煙火里行走的。煙火何嘗不美?只是人太多,擠得煙火也變了形。獨行的人卻不然,他們自有一種排法,將煙火排成自己中意的模樣。這排法未必合乎時宜,亦未必為人所稱道,然而他們竟是不在意的。清歡之難,難在一個"清"字。世人但知求歡,卻不知歡中雜了濁物,便成了苦酒。清歡則如淡茶,初嘗無味,細(xì)品乃覺其甘。然而世人多無此耐心,他們寧愿痛飲烈酒,醉后嚷著空虛,也不肯靜坐下來品一盞清茶。行走在自己的煙火清歡里,看似容易,實則大不易。煙火易冷,清歡易散,而人又偏偏是健忘的動物。昨日才排好的煙火,今朝便被風(fēng)吹亂;方才還品著的清歡,轉(zhuǎn)眼就忘了滋味。于是只得重新排過,重新品起,如此循環(huán),竟成了一種修行。煙火也罷,清歡也罷,終究是自己的。旁人看去,或許只見一縷青煙,半杯殘茶,殊不知那正是行走者全部的江山。行走在自己的煙火清歡里,不是逃避現(xiàn)實的托詞,而是深入生活的方式。用最平常的心,看最平常的景,過最平常的日子,卻在平常中見出不平常來。如禪語所謂"饑來吃飯,困來即眠",如是而已。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有人追逐鑼鼓喧天,有人偏愛燭影搖紅。無論如何,能在一地雞毛中看見星辰,在柴米油鹽里品出真味,便是得了生活的三昧。清歡不是寡歡,煙火亦非俗煙。兩者相融時,最見生命本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寫于二0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延安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