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策 劃:鄧子堅</p><p class="ql-block">會場監(jiān)督:黃培國</p><p class="ql-block">大會致辭:王和強</p> <p class="ql-block"> 56載歲月流轉(zhuǎn),當年的青澀身影已添華發(fā),卻始終難忘羅牛山的泥土芬芳。今日,??谥R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羅牛山二管區(qū)56周年紀念活動拉開序幕。</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故地重游——羅牛山知青園。</p><p class="ql-block"> 踏入知青園,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老知青們相攜而行,目光所及皆是回憶。園內(nèi)的幾處景致尤為動人:</p><p class="ql-block"> 知青文化長廊:斑駁的文字與圖片記錄著當年的勞動與生活,大家駐足良久,輕聲念著那些熟悉的名字與故事。</p><p class="ql-block"> 知青年代照片墻:一張張黑白老照片里,有扛著鋤頭的身影,有田間地頭的歡笑,也有深夜燈下的學(xué)習(xí),老知青們指著照片,笑著說起背后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那刻著“足跡”的巨石前,他們駐足凝視仿佛能觸摸到了當年在田埂上留下的深淺印證。</p><p class="ql-block"> 知青雕像:那尊栩栩如生的雕像,定格了知青們并肩勞作的瞬間,仿佛就是當年的自己。大家紛紛在此聚攏,整理好衣襟,與雕像一同合影,鏡頭里映出的,是歲月沉淀后的從容與深情。</p><p class="ql-block"> 最熱鬧的當屬“我的名字叫知青”簽名墻前。潔白的墻面上,大家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名字,有的還特意加上當年的連隊番號。筆尖劃過的瞬間,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喊著“扎根農(nóng)村,奉獻青春”的年代。你挨著我,我擠著你,互相打趣著對方的字跡,歡聲笑語回蕩在園子里,溫暖而熱烈。</p><p class="ql-block"> 56年的時光,在這里濃縮成一幕幕鮮活的畫面。知青園里的每一處景致,都成了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的紐帶,讓這段特殊的青春記憶,在相聚中愈發(fā)清晰而珍貴。</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田心村的歌聲與歡顏</p><p class="ql-block"> 當日午后,第一站活動的溫情尚未褪去,400余名知青戰(zhàn)友便滿懷期待,奔赴田心村知青基地禮堂——這里,將用歌聲與歡笑,為這場跨越半個多世紀的紀念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 歌舞慶歲月下午的活動在激昂的旋律中拉開序幕。開幕舞蹈《五星紅旗永遠鮮艷》一登場,便點燃了全場熱情。舞者們身姿矯健,紅旗在舞臺上舒展飄揚,既似當年知青們奔赴邊疆時的赤誠,又像歲月沉淀后愈發(fā)熾熱的初心,臺下掌聲雷動,不少知青眼中泛起淚光,仿佛回到了那段與祖國同呼吸、共奮斗的青春歲月。</p><p class="ql-block"> 隨后,九個精心編排的節(jié)目輪番演:有飽含深情的獨唱,唱出對農(nóng)場歲月的眷戀;有活力四射的集體舞,再現(xiàn)當年勞動間隙的歡樂場景;更有知青自編自演的小品,調(diào)侃著當年的“糗事”,也訴說著互助互愛的戰(zhàn)友情。每一個節(jié)目都承載著獨特的記憶,臺下時而靜靜聆聽,時而跟著節(jié)奏輕和,時光仿佛在歌聲中倒流,將大家?guī)Щ亓_牛山農(nóng)場的田埂、營房與共飲一瓢水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抽獎添喜樂,歡聚暖人心</p><p class="ql-block"> 節(jié)目間隙的抽獎環(huán)節(jié),讓現(xiàn)場氣氛更加熱烈。當熟悉的號碼被念出,中獎的知青笑著走上臺,接過承載心意的紀念品,臉上的笑容像孩子般純粹?!皼]想到老了還能抽中獎,就像當年在農(nóng)場突然分到新農(nóng)具一樣開心!”一位知青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聲——這份快樂,無關(guān)獎品輕重,只因此刻與并肩奮斗過的伙伴們共享這份歡聚。</p><p class="ql-block"> 大合唱謝幕,青春永不褪色</p><p class="ql-block"> 夜幕漸濃,活動在全體知青的大合唱中推向高潮。當《我的名字叫知青》的旋律響起,400余人齊聲高歌,“我們的名字叫知青,把青春獻給祖國……”歌聲或許不再清亮,卻字字鏗鏘,飽含著對那段歲月的自豪與珍重。緊接著,《革命人永是年輕》的熟悉曲調(diào)響起,全場起立,揮舞著手中的小國旗,歌聲穿越禮堂,仿佛在向那段燃燒的青春致敬,向永不老去的理想致敬。</p><p class="ql-block"> 曲終人不散,大家相擁著合影,笑著回憶剛才的節(jié)目,說著“下次再聚”。這場活動,沒有華麗的舞臺,卻有著最真摯的情感;沒有刻意的煽情,卻讓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溫暖與感動中。56年風(fēng)雨流轉(zhuǎn),當年的青年已生華發(fā),但當他們再次相聚,眼中的光芒、心中的熱忱,依然如當年奔赴羅牛山時那般明亮。</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場有意義的紀念,更是一次開心的重逢——因為他們深知,這段共同的記憶,永遠是心中最珍貴的寶藏。</p> <p class="ql-block">攝影:曾東、ZM視覺、蒙學(xué)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