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開羅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尼羅河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開羅新區(qū) - 一個現(xiàn)代城市的雛形</p><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兩旁是新建的高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這一段高速公路旁邊是舊區(qū),傳統(tǒng)的穆斯林風(fēng)格建筑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開羅新區(qū)街景</p> <p class="ql-block">新開羅完全按照現(xiàn)代化城市的模版建造,這片區(qū)域目前還在建設(shè)中,許多建筑僅僅只完成了主體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新開羅,被稱為“小迪拜”,走在寬闊筆直的街道上,映入眼簾的不再是歷史的斑駁與塵土,而是商業(yè)中心的極簡線條、咖啡館里穿著時髦的人群、還有那一個個新興社區(qū)里極盡奢華的別墅區(qū)。它與我們印象中的“老開羅”幾乎毫無相似之處,仿佛是從過去撕裂開的一道口子,長出的一座新城。</p> <p class="ql-block">中間那位戴面紗只露眼睛的女性,屬于虔誠的穆斯林穿著方式;其他兩位女性,都沒有遮臉,頭發(fā)部分或完全露出,顯示更現(xiàn)代或自由派的風(fēng)格;這正是開羅的典型特征:宗教保守與現(xiàn)代世俗并存。</p> <p class="ql-block">在開羅常能看到身穿黑色罩袍的的婦女,導(dǎo)游說她們通常都來自比較偏遠(yuǎn)的地區(qū),開羅婦女已經(jīng)不穿這種黑色的罩袍。</p> <p class="ql-block">開羅老區(qū)街景</p><p class="ql-block">開羅是非洲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開羅人口超過2200萬,大部分人口集中于位于靠近尼羅河流域的老開羅。</p> <p class="ql-block">在舊區(qū)還常??梢钥吹?jīng)]有完成的建筑物街道狹窄擁擠,道路兩旁是低矮的房屋,外墻裸露著磚石和水泥,部分房子沒有封頂,給人一種破敗的感覺。<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了避稅,有些房子故意沒有封頂,如同被戰(zhàn)爭的炮火摧殘過一樣。</span>此外,舊區(qū)的綠化稀少,與新區(qū)相比,顯得較為雜亂。</p> <p class="ql-block">在開羅去薩拉丁城堡的路上,很難不注意到這些穹頂和“破院落”的組合。這片山下綿延近12公里的墳?zāi)沽昴够旌象w就是著名的“死人城”。</p> <p class="ql-block">老開羅- 喧鬧空氣中的人間煙火</p> <p class="ql-block">從老開羅到新開羅,這是新老并存的“城市折疊”樣本.如果說老開羅類似中國八九十年代的城鎮(zhèn),那么來到新開羅,如同在短短半小時內(nèi)跨越了三四十年的時光。這種時光錯覺,其實也是貧富階層涇渭分明的社會縮影。</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開羅薩拉丁城堡途中,經(jīng)過開羅的方尖碑廣場。</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頂上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薩拉丁城堡 - 是伊斯蘭世界最大的城堡,是埃及地標(biāo)建筑、開羅古城的制高點,埃及的銀幣及紙幣上都印有它的身影。城堡的建造者薩拉丁是抵御十字軍的冷酷統(tǒng)帥,也是攻占耶路撒冷后允許基督徒帶財產(chǎn)離開的慈悲君主。自薩拉丁建立的阿尤布王朝至19世紀(jì)70年代,城堡連續(xù)700年作為埃及統(tǒng)治中心,甚至輻射為阿拉伯世界的權(quán)力心臟,埃及官方將其比作“開羅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城堡內(nèi)的重要建筑物包括: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薩拉丁博物館,納賽爾·穆罕默德清真寺,埃及國家軍事博物館,埃及警察博物館,寶庫與監(jiān)獄遺址等。</p> <p class="ql-block">位于薩拉丁城堡內(nèi)的埃及警察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位于薩拉丁城堡內(nèi)的埃及國家軍事博物館 </p> <p class="ql-block">國家軍事博物館標(biāo)牌</p> <p class="ql-block">位于薩拉丁城堡內(nèi)的納賽爾·穆罕默德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進入城堡后前往穆罕穆德?阿里清真寺時,穿過一道石門后會經(jīng)過一條小道。兩邊都是高聳的城墻,讓人有些壓抑。其實就在200年前的1811年,就在這條小道上發(fā)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薩拉丁城堡屠殺事件”,一天之內(nèi)有470人在這條小道內(nèi)被屠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建筑風(fēng)格,整個墻的外層敷以乳色雪花石膏,所以又叫白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這座清真寺的全稱為穆罕默德 · 阿里清真寺,位于開羅城東郊穆蓋塔姆山上的薩拉丁城堡內(nèi)。</p> <p class="ql-block">它是由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時期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 · 阿里于1825年開始修建,完工于1845年,建造時間先后長達20年之久。在穆罕默·德阿里去世后他的遺體就安葬于此,因此這座清真寺就以其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廣場正中是供信眾做禮拜前清潔自身的洗浴池,頂上飾以彩繪,在雪白的環(huán)境中十分奪目。</p> <p class="ql-block">大殿兩邊的長廊里的柱子都是漢白玉,整幢建筑呈乳白色,給人以肅靜的美觀。</p> <p class="ql-block">城堡院子北端的大鐵鐘,是盧克索神廟的方尖碑換的回禮,但鐘在用了三天后停擺了,至今仍是一個擺設(shè),而贈送方尖碑至今仍高高矗立在巴黎協(xié)和廣場</p> <p class="ql-block">穿過廣場進入清真寺內(nèi)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殿內(nèi)的穹頂很漂亮也很恢弘,圓頂震撼,花紋圖案內(nèi)容豐富,造型各異的吊燈更增添了大殿的輝煌壯觀。</p> <p class="ql-block">殿堂內(nèi)懸掛許多玻璃球燈,發(fā)出金黃色光亮,顯示出大典的輝煌氣勢。</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地毯更是給人一種神秘、莊嚴(yán)、肅穆的氣氛。旅游者必須脫下鞋子或戴上鞋套才能進入寺內(nèi),以示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所在的薩拉丁城堡的地理位置特別的高,站在這里幾乎可以俯瞰整個開羅,可以想象當(dāng)年它的戰(zhàn)略位置多么重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清真寺外寬敞的觀景平臺上,遠(yuǎn)眺開羅市區(qū)的風(fēng)光,古建巍峨矗立,與現(xiàn)代樓宇相映,盡顯城市古今交融之韻。</p> <p class="ql-block">斑駁古老城墻靜立,與遠(yuǎn)處錯落建筑相映,訴說城市歲月變遷。</p> <p class="ql-block">站在平臺之上,遠(yuǎn)眺開羅遠(yuǎn)景,心中滿是震撼與感慨。眼前,古老的建筑與現(xiàn)代的高樓交織錯落。那幾座清真寺,以蒼勁之姿訴說著千年的歷史與信仰,而遠(yuǎn)處林立的現(xiàn)代化高樓,則彰顯著這座城市的蓬勃生機與飛速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瀏覽完城區(qū),我們來到了藏在一段擁擠的街區(qū)里的哈利利集市,這里也算是開羅著名景點,據(jù)說是由分布于幾十條小街巷里的幾千家個體小店組成。</p> <p class="ql-block">商鋪林立,商品琳瑯滿目,色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小店門臉和墻壁上的裝飾與雕刻,大多數(shù)都保留著原始的阿拉伯風(fēng)格,繁復(fù)且精致。</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曲折狹窄的古老街道,面對著各種表情的的阿拉伯商人和熙熙攘攘的集市,真的有種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神話之中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開羅,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在這一刻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它既有古老文明的深邃底蘊,又有現(xiàn)代都市的繁華喧囂。微風(fēng)拂過,帶來絲絲熱浪,也撩動著人們的心弦,并沉醉在這古老與現(xiàn)代交融的獨特景致中,久久難以忘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