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位于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大圓頂直徑達27.5米,另有4個較小圓頂,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風(fēng)格的圓頂建筑,周圍有六根宣禮塔,象征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索菲亞大教堂由公元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都是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在公元1204年至1261年成為拉丁帝國的大教堂,1453年5月29日被轉(zhuǎn)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世俗化,改為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及索菲亞大教堂之間有個公園--蘇丹艾哈邁德考古公園</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門前洗禮臺</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原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由伊斯蘭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shè)計建造,因清真寺內(nèi)墻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內(nèi)部:大理石立柱,貼滿了彩色瓷磚的墻面、穹頂,鑲嵌著彩色玻璃的窗。這座建于17世紀初的建筑如此之奢華。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內(nèi)庭院</p> <p class="ql-block">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狄奧多西方尖碑),原為古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約公元前1490年)建造,立于盧克索卡納克神廟。公元390年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遷至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p> <p class="ql-block">墻柱方尖碑(君士坦丁方尖碑)。由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于10世紀建造,原為紀念其祖父巴西爾一世,表面覆有鍍金青銅板。1204年十字軍東征時青銅被掠奪,僅剩石砌核心。??</p> <p class="ql-block">兩座方尖碑均位于蘇丹阿赫邁特廣場(古賽馬場遺址),與青銅蛇柱共同構(gòu)成該廣場三大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德皇墓</p> <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宮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座皇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nèi)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普卡帕宮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現(xiàn)今則是當?shù)刂饕挠^光勝地。</p> <p class="ql-block">非常遺憾當日閉館</p> <p class="ql-block">門前廣場建筑</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王朝投入了大量資金修建的多瑪巴切新皇宮,綿延600多米,始建于1843年,1856年完工。多瑪巴切的意思是“填海而造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宮,雖然和歐洲的許多皇宮比起來它的規(guī)模并不大,但其奢華程度令人驚嘆,由于少有戰(zhàn)亂,經(jīng)過15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皇宮內(nèi)所有物品都是真品,哪怕是一個木門的手柄、窗簾、地毯依然是當年的物品。內(nèi)部禁止拍照。</p> <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宮花園</p> <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宮國王、貴族陸路入口</p> <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宮主殿</p> <p class="ql-block">兩側(cè)配殿</p> <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宮面朝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國王、貴族海路入口</p> <p class="ql-block">伊士坦布爾街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