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倫敦拾遺:在學術(shù)殿堂牛津城中漫步*

臣臨天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7月6日,晴到少云。下午2點鐘,我們離開布倫海姆宮,乘坐公交車趕回了牛津城。其實從倫敦帕丁頓車站乘火車到牛津城僅一個小時的車程,便從現(xiàn)代都市的喧囂來到了這座充滿中世紀風情的學術(shù)圣地。我懷著朝圣般的心情踏上了這座世界聞名的大學城。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多年前第一次來英國旅游,我們曾去過劍橋大學。 至今朦朧的記憶中,時常出現(xiàn)康河撐篙、學院后花園漫步、城堡式建筑前留影的情景。作為一個長期從事臨床醫(yī)學和科學研究的學子,當時對沒有游覽牛津大學頗感遺憾,今天終于通過這次“拾遺補缺之旅”,彌補了當年留下的遺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出車站,映入眼簾的是蜿蜒的石板路和古老的建筑群。牛津城并不大,卻承載著近千年的學術(shù)傳統(tǒng)。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每一扇古老的窗戶都見證了無數(shù)學者的求知歲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城(Oxford)位于英格蘭東南部牛津郡,距離倫敦約90公里,是一座擁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城。這座城市因泰晤士河和查韋爾河在此交匯而得名,“Oxford”意為“牛群過河的淺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歷史悠久蜚聲全球的牛津大學,可以說跟這座城市已經(jīng)融為了一體,滿街行人熙熙攘攘,不知誰是教授、誰是學生、誰是打卡的游客。牛津大學可真是牛氣沖天,它培養(yǎng)了至少五位英國國君,28位英國首相和40位諾貝爾獎得主。牛津大學下屬39個學院,個個如雷貫耳,入內(nèi)參觀需要提前網(wǎng)上預訂賣票,但是當天的票早已銷售殆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的城市布局獨特,大學建筑與城市街道緊密融合,形成了“城中有學,學中有城”的格局。市中心的卡法克斯塔(Carfax Tower)是城市的心臟,四條主要街道從這里向四個方向延伸。著名的布羅德街(Broad Street)兩側(cè)林立著各種書店、咖啡館和學院建筑,充滿濃厚的學術(shù)氛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牛津地標卡法克斯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城市還擁有豐富的文化景點,包括阿什莫林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大學博物館)、牛津城堡、圣巴托洛繆教堂等歷史建筑,以及現(xiàn)代化的購物中心和餐飲場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阿什莫林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是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大學,確切創(chuàng)建時間不詳,但有記錄顯示早在1096年就有教學活動,正式成立約在1167年。它是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在全球大學排名中常年位居前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大學采用獨特的學院制(Collegiate System),目前共有39個學院和4個私人會堂(Private Halls)。每個學院都是獨立的教學和生活社區(qū),擁有自己的建筑、圖書館、食堂和傳統(tǒng)。</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大學的著名學院包括:基督教會學院(Christ Church),以其宏偉的教堂和《哈利·波特》電影取景地而聞名。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以其嚴格的入學考試和研究生教育著稱。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歷史悠久,培養(yǎng)了多位英國首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則以其美麗的庭院和鹿園而著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大學在多個學科領域享有世界聲譽,特別在人文社會科學、醫(yī)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shù)方面表現(xiàn)卓越。大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學術(shù)圖書館系統(tǒng)之一,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藏書超過1300萬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大學培養(yǎng)了眾多杰出人才,包括28位英國首相(如溫斯頓·丘吉爾、托尼·布萊爾)、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著名作家(如J.托爾金、奧斯卡·王爾德)、科學家(如史蒂芬·霍金)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大學保持著許多古老傳統(tǒng),如學位授予儀式上穿著中世紀長袍、拉丁語宣誓等。同時,大學也在不斷現(xiàn)代化,積極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shù)創(chuàng)新,在人工智能、生物醫(yī)學、氣候變化等前沿領域貢獻卓著。牛津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現(xiàn)代學術(shù)活力的完美結(jié)合,這座“夢想之城”繼續(xù)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學者和游客前來探索其獨特的文化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成立于1879年的牛津郵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的第一站是著名的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這座建于1546年的學院不僅是牛津大學最大的學院之一,更因為《哈利·波特》電影在此取景而聞名世界。走進大門,那座宏偉的湯姆塔(Tom Tower)巍峨矗立,仿佛在歡迎每一位訪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基督教堂學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是牛津大學最著名和最大的學院之一,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創(chuàng)建。這座學院在學術(shù)、建筑和文化方面都享有盛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學院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包括:學院大教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它也是牛津教區(qū)的主教座堂,這種雙重身份在英國獨一無二。湯姆塔(Tom Tower)是由著名建筑師克里斯托弗·雷恩設計的標志性鐘樓,內(nèi)有重達7噸的“湯姆大鐘”(Great Tom)。學院擁有牛津大學最大的四方院(Tom Quad),寬敞美觀,氣勢恢宏。另外,學院擁有的大片草地(Christ Church Meadow)是牛津最美的景觀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堂學院的教堂和四方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位身穿黑色制服的老年門衛(wèi)和藹地告訴我們,學院的正門不允許游客出入,游客可以從側(cè)門進入學院游覽。我看到老人家臉上布滿陽光角化斑(一種癌前病變)鼻梁上有一塊潰瘍性皮損,告訴他我是來自美國的皮膚科醫(yī)生,他很可能罹患皮膚癌,應趕快去看皮膚科醫(yī)生。他告訴我已經(jīng)預約了皮膚科門診,但在英國的公立醫(yī)療系統(tǒng)(NHS)下,皮膚科轉(zhuǎn)診等待時間需要幾個月!不過現(xiàn)實情況可能更嚴峻,BBC最近報道了一名患者等待4年才獲得公立醫(yī)院皮膚科預約的案例 !真的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著教堂學院的圍墻走了200米便進入了學院的側(cè)門,色彩絢麗的花園首先映入眼簾。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堂學院的側(cè)花園</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督教堂學院的花園設計體現(xiàn)了英式園林的經(jīng)典特色,將自然景觀與建筑完美融合。這些花園不僅為學院增添了美麗的環(huán)境,也為《愛麗絲夢游仙境》等文學作品提供了創(chuàng)作靈感,因為作者路易斯·卡羅爾曾在此任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督教堂學院在人文學科方面尤其出色,特別是在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歷史和文學等領域。學院培養(yǎng)了眾多杰出校友,包括13位英國首相。在學院側(cè)門的入口處,我們得知進入校園參觀必須提前網(wǎng)上預訂入場卷,我們只好在從外部觀覽學院宏偉壯觀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基督教堂學院側(cè)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學院因《愛麗絲漫游仙境》而聞名世界 - 作者路易斯·卡羅爾曾是這里的數(shù)學講師,他就是在學院的草原附近構(gòu)思了這個經(jīng)典故事。此外,學院的大廳(Great Hall)還是電影《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大廳的拍攝靈感來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基督教堂學院仍然是牛津大學最具競爭力的學院之一,以其嚴格的學術(shù)標準和豐富的傳統(tǒng)而著稱。學院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學生和眾多游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督教堂草地(Christ Church Meadow)是一片大型的綠地和牧場。在基督教堂草地上,游客會看到一些牛群在放牧,這是英格蘭傳統(tǒng)的土地利用方式。這些牛通常是為了維護草地生態(tài)和景觀管理而放養(yǎng)的,幫助保持草地的自然狀態(tài)。</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基督教堂學院草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種草原養(yǎng)牛做法在英國的許多歷史悠久的機構(gòu)和莊園中都很常見。另外,草地還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包括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這片區(qū)域更像是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和歷史景觀,而非現(xiàn)代意義上的畜牧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離開學院,我漫步在牛津的街道上。卡法克斯塔(Carfax Tower)是城市的中心,從這里游客可以登上塔頂俯瞰整個牛津城的美景。遠山如黛,近處是錯落有致的學院建筑,尖塔與圓頂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卡法克斯塔(Carfax Tower)</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穿街走巷,看到一個建筑的臨街墻面所有的窗戶都被封閉起來。這與英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窗戶稅(Window Tax)有關。窗戶稅收制度從1696年實施到1851年廢除,存在了150多年。窗戶稅最初由威廉三世政府引入,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支持對法戰(zhàn)爭。這項稅收的征收方式相當簡單,稅務官員只需要從房屋外部數(shù)窗戶的數(shù)量,窗戶數(shù)量越多,稅率越高。窗戶稅實際上是一種財富稅,因為富人通常擁有更大、窗戶更多的房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窗戶被封起來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窗戶稅產(chǎn)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人們開始建造窗戶較少的房屋,或者將現(xiàn)有窗戶封堵起來以減少稅負。這導致了許多建筑物采光不足,影響居住環(huán)境。缺乏自然光和通風的房屋增加了疾病傳播的風險,特別是在貧困地區(qū)。1851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期間,英國政府最終廢除了這項稅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直到今天,在英國的許多老建筑上仍然可以看到被封堵的窗戶,這些都是窗戶稅時代留下的歷史印記。這項稅收也留下了”daylight robbery”(光天化日之下的搶劫)這個英語習語,用來形容明目張膽的敲詐勒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來到了一座小巧玲瓏的建筑前,層疊式拱形門的墻壁上鐫刻著“坎皮恩學堂”(Campion Hall)。這是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個永久私人學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具有獨特的宗教和學術(shù)背景。Campion Hall是牛津大學四個永久私人學堂之一,這是一個天主教學堂,由耶穌會管理,以圣埃德蒙·坎皮恩(Edmund Campion)命名,他是一位殉道者和牛津圣約翰學院的研究員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坎皮恩學堂(Campion Hall)</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Campion Hall成立于1896年,作為耶穌會成員的私人學堂,這是在羅馬天主教徒被正式允許重返牛津大學后不久建立的 ?。學堂是一個由大約50名學者和學生組成的社區(qū),包括耶穌會士和俗人,他們一起生活、學習、研究和寫作 。學堂重視學術(shù)合作、變革性學習、研究和外展工作,代表了天主教傳統(tǒng)在世界頂級學術(shù)機構(gòu)中的獨特存在,為研究生提供了一個結(jié)合精神關懷和學術(shù)追求的特殊環(huán)境。學堂收藏了大量宗教藝術(shù)品,跨越600年歷史,主要是由馬丁·達西神父在1930年代收集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郡政廳(County Hall)是位于英國牛津市中心的一座重要歷史建筑,它建于1841年,由建筑師Daniel Robertson設計,采用新古典主義風格。這座建筑最初是牛津郡(Oxfordshire)的行政中心,用于郡議會和法院的辦公場所。該建筑采用科茨沃爾德石材建造,呈現(xiàn)出典型的英式古典建筑風貌。正面有莊嚴的柱廊和三角形山墻,建筑風格體現(xiàn)了維多利亞時代早期的建筑美學。</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牛津郡政廳(County Hall)</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郡政廳(County Hall)位于牛津市中心,靠近牛津城堡和西門購物中心,交通便利,是游客和當?shù)厝硕际煜さ牡貥私ㄖ?。隨著行政結(jié)構(gòu)的變化,這座建筑現(xiàn)在主要用作為:婚禮和慶典場所,會議和活動中心。County Hall不僅是牛津重要的歷史遺產(chǎn),也見證了這座大學城幾個世紀以來的政治和社會發(fā)展變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按著路線圖,我們來到了牛津城堡及監(jiān)獄(Oxford Castle & Prison),這是一處位于英國牛津市中心的重要歷史遺址,擁有近千年的悠久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堡最初建于1071年,由諾曼征服者威廉一世下令修建,作為控制這一戰(zhàn)略要地的軍事堡壘。城堡的建造使用了當?shù)氐氖沂w現(xiàn)了典型的諾曼建筑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遺址的核心是著名的圣喬治塔(St. George’s Tower),這座石塔高約18米,是城堡保存最完好的部分。游客可以攀登塔頂,俯瞰牛津市區(qū)的美景。此外,還有11世紀的地下室、諾曼教堂遺跡等歷史建筑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圣喬治塔(St. George’s Tower)</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18世紀開始,這里被改建為監(jiān)獄,直到1996年才正式關閉。在長達幾個世紀的監(jiān)獄生涯中,這里關押過各種罪犯,包括債務人、政治犯和普通刑事犯。監(jiān)獄的條件在不同歷史時期差異很大,早期條件相當惡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牛津城堡及監(jiān)獄已成為熱門的旅游景點和文化遺產(chǎn)中心。游客可以參加導覽游,了解城堡和監(jiān)獄的歷史,探索保存完好的監(jiān)獄牢房,登上圣喬治塔欣賞城市景觀,參觀各種展覽,了解牛津的歷史發(fā)展。我們今天時間有限,只能走馬觀花式地游覽一番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城堡及監(jiān)獄還經(jīng)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展覽和教育項目,是了解英國中世紀歷史和司法制度發(fā)展的絕佳場所。對于歷史愛好者和游客來說,這里提供了一次獨特的時光穿越體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體驗在監(jiān)獄被囚禁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城堡及監(jiān)獄的近鄰是Malmaison監(jiān)獄酒店,這是一家非常獨特的精品酒店,它位于英國牛津市中心。這家酒店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由一座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牛津城堡監(jiān)獄改建而成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建筑是牛津郡監(jiān)獄,建于1888年,直到1996年才停止作為監(jiān)獄使用。經(jīng)過精心改造后,于2006年作為Malmaison酒店重新開業(y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Malmaison監(jiān)獄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酒店保留了許多原有的監(jiān)獄建筑特色,如厚重的石墻、鐵柵欄和狹窄的走廊,但同時融入了現(xiàn)代奢華的設計元素。一些客房甚至保留了原來的牢房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監(jiān)獄酒店外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酒店提供大約95間客房,每間都有獨特的設計??头渴孢m豪華,配備現(xiàn)代化設施,與其監(jiān)獄歷史形成有趣的對比。酒店內(nèi)有餐廳和酒吧,提供現(xiàn)代英式和國際料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監(jiān)獄酒店內(nèi)部設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酒店位于牛津市中心,步行即可到達許多著名景點,如牛津大學的各個學院、博德利圖書館等。這家酒店因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出色的改造設計而備受關注,為客人提供了一次難忘的住宿體驗。????????????????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會來牛津城小住一兩天,那么,Malmaison監(jiān)獄酒店一定是不二的首選。</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牛津城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按著ChatGPT規(guī)劃的路線圖,既然原路返回,路途中遇到牛津大學的耶穌學院(Jesus College Oxford)。Jesus College是牛津大學的一個學院,成立于1571年,是牛津大學第八古老的學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Jesus College在多個學科領域都有出色表現(xiàn),特別是歷史學、英語文學、現(xiàn)代語言、法律、醫(yī)學。學院培養(yǎng)了眾多杰出人才,包括政治家、作家、學者等各界知名人士,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英國政府高級官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Jesus College以其友好包容的氛圍著稱,學院社區(qū)相對較小,這使得師生之間能夠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學院至今仍保持著與威爾士的特殊紐帶,每年都會舉辦相關的文化活動。學院約有300名本科生和150名研究生,繼續(xù)在牛津大學體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為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學院建筑融合了都鐸和雅各布風格,主要建筑包括兩個四合院。第一四合院:保留了16世紀的原始建筑風格。第二四合院:建于17世紀,展現(xiàn)了更為精致的建筑工藝圖書館:收藏豐富,特別是威爾士相關的歷史文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耶穌學院校園一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黃昏時分,我來到了拉德克利夫廣場(Radcliffe Square)。這里是牛津的心臟地帶,被譽為英國最美的廣場之一。圓形的拉德克利夫圖書館(Radcliffe Camera)在夕陽的照耀下格外壯觀,它那完美的圓形穹頂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拉德克利夫圖書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拉德克利夫廣場位于牛津市中心,被四座重要的歷史建筑環(huán)繞:北面是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南面是圣瑪麗大學教堂(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東面是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西面是布雷齊諾斯學院(Brasenose College)。廣場中央矗立著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圖書館(Radcliffe Camera)。</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拉德克利夫圖書館是廣場的焦點,建于1737-1749年。這座圓形建筑采用巴洛克風格,擁有標志性的圓頂和優(yōu)雅的列柱,是牛津大學最具辨識度的建筑之一,被譽為“牛津大學的名片。目前作為博德利圖書館的閱覽室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廣場得名于約翰·拉德克利夫醫(yī)生(Dr John Radcliffe,1652-1714),他是一位著名的宮廷醫(yī)師,去世后留下大筆遺產(chǎn)用于建設圖書館。整個廣場體現(xiàn)了牛津大學數(shù)百年的學術(shù)傳統(tǒng)和建筑藝術(shù)的完美結(jié)合。拉德克利夫廣場不僅是學者們學習研究的重要場所,也是游客必訪的景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各種關于牛津的攝影作品和影視作品中,是英國教育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坐在廣場的臺階上,我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有專注學術(shù)的研究生,有充滿好奇心的游客,還有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的當?shù)鼐用瘛C總€人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一部分,都在為牛津的故事添加新的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下來,我參觀了廣場北側(cè)的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這座建于1602年的圖書館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館藏超過1300萬冊書籍。在圖書館中,我被那些古老的書架和鎖鏈圖書深深震撼。這里,時間仿佛靜止了,只有知識在靜靜地傳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學術(shù)圖書館之一,位于英國牛津大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最初的圖書館由牛津大學建立,但在16世紀初因為宗教改革和資金短缺而衰落。1598年,外交官托馬斯·博德利爵士(Sir Thomas Bodley)決定重建這座圖書館,并為其提供大量資金和藏書。1602年圖書館重新開放,從此以博德利的名字命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書館館徽與建筑細節(ji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德利圖書館由多座建筑組成,形成了一個宏偉的建筑群。杜克·漢弗萊圖書館(Duke Humfrey’s Library)是最古老的部分,建于15世紀,以其中世紀的木制天花板和古典的閱讀環(huán)境而聞名。拉德克里夫相機(Radcliffe Camera)是博德利圖書館最著名的標志性建筑,建于1749年,是一座圓形的新古典主義建筑,被認為是英國最美麗的圖書館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博德利圖書館建于20世紀初,提供了更多的存儲空間和現(xiàn)代化的設施。博德利圖書館擁有超過1300萬冊圖書和大量珍貴的手稿、地圖、音樂作品等。其中包括大量中世紀手稿和早期印刷書籍 、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等珍貴文學作品、重要的歷史文獻和檔案、東方學藏書,包括大量中文、阿拉伯文、波斯文等東方語言的典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托馬斯·博德利青銅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據(jù)說英王詹姆士一世參觀這個圖書館時,曾望書興嘆感慨萬分,他說道:“若我不是國王,我愿意做這里的囚徒!” 太座在她的微信短文中也發(fā)出肺腑之言:“作為現(xiàn)代學子她甘愿成為這里的女“囚徒”,那可是光宗耀祖之榮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德利圖書館不僅是牛津大學的研究中心,也是全世界學者的重要研究目的地。它的藏書涵蓋了人文學科的各個領域,特別在歷史學、文學、哲學、神學等方面擁有無與倫比的資源。許多著名學者都曾在這里進行研究,包括J.R.R.托爾金、C.S.路易斯、奧斯卡·王爾德等文學巨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博德利圖書館不僅保持著其傳統(tǒng)的學術(shù)功能,還積極擁抱數(shù)字化時代。圖書館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數(shù)字化項目,將珍貴的古籍和手稿數(shù)字化,供全世界的研究者在線訪問。博德利圖書館不僅是知識的寶庫,也是牛津大學乃至整個英國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xù)在21世紀發(fā)揮著重要的學術(shù)和文化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離開博德利圖書館,我們來到拉德克利夫廣場東側(cè)的牛津大學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這是牛津大學最獨特和最具聲望的學院,它成立于1438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很可惜,學院今日不對外開放,黑色鍍金的鑄鐵大門緊閉,我們只能透過大門的欄閣觀看學院內(nèi)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萬靈學院由亨利六世的大法官亨利·奇切爾(Henry Chichele)創(chuàng)立,最初是為了紀念在阿金庫爾戰(zhàn)役中陣亡的英軍將士而設立的。學院的拉丁文名稱意為”所有忠實逝者靈魂學院”,這就是”萬靈”名稱的由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萬靈學院在牛津大學體系中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無本科生制度,這是萬靈學院最著名的特點。學院只招收研究生和學者,不設本科課程,這在牛津的39個學院中是獨一無二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萬靈學院的入學考試被譽為”世界上最難的考試之一”。每年只有極少數(shù)牛津畢業(yè)生有資格參加這個考試,錄取率通常不到5%??荚噧?nèi)容包括:深度的學術(shù)論文寫作、涵蓋廣泛知識領域的綜合性題、面試測試候選人的思辨能力和知識深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萬靈學院培養(yǎng)了大量杰出人才:多位英國首相和高級政府官員、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世界頂尖學者、多位最高法院法官和法學專家、銀行家、外交官、作家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學院坐落在牛津市中心,擁有精美的中世紀建筑群,包括:哥特式教堂、古典主義風格的圖書館、庭院和花園和著名的大廳(Great Hall)。</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萬靈學院代表了牛津大學最傳統(tǒng)和最精英的一面,它不僅是學術(shù)卓越的象征,也是英國高等教育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其精英主義的特色在現(xiàn)代引起一些討論,但它在學術(shù)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貢獻仍然不可否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站在拉德克利夫廣場向南望去,圣母瑪利亞大教堂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映入眼簾,這是牛津市最重要的教堂之一,也是牛津大學的官方教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學術(shù)地位。這座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現(xiàn)存的建筑主要建于13-15世紀期間。教堂位于牛津市中心的高街上,緊鄰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廣場(Radcliffe Square)。</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堂展現(xiàn)了典型的英國哥特式建筑風格,教堂擁有一座高聳的石制尖塔,是牛津天際線的標志性元素之一。17世紀增建的南門廊具有獨特的巴洛克風格,在哥特式建筑中顯得格外突出。教堂內(nèi)部裝飾有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展現(xiàn)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shù)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為牛津大學的官方教堂,圣母瑪利亞大教堂承擔著重要的學術(shù)功能。牛津大學的正式儀式和畢業(yè)典禮曾在此舉行,歷史上許多重要的神學辯論在這里進行,教堂至今仍是大學重要活動的舉辦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圣母瑪利亞大教堂仍然是一座活躍的教堂,定期舉行宗教儀式,同時也是游客了解牛津歷史文化的重要景點。這座教堂不僅是宗教建筑的杰作,更是牛津千年學術(shù)傳統(tǒng)的重要見證,體現(xiàn)了宗教、教育和歷史文化的深度融合。????????????????游客可以登上教堂塔樓,俯瞰牛津全城的美景,可惜俺們沒時間排長隊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玉米市場街(Cornmarket Street)上,我感受到了牛津現(xiàn)代的一面。這里商店林立,咖啡館眾多,年輕的學生們?nèi)齼蓛傻刈哌^,為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青春的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街對面是擁有綠色圓頂?shù)呐=虼髮W的謝爾登劇院(Sheldonian Theatre)。古色古香的墻圍欄上豎著一排大胡子男人頭像,面目表情各異,吹胡子瞪眼,這些頭像的人物可都是世界史上的名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在謝爾登劇院前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謝爾登劇院(Sheldonian Theatre)是牛津大學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筑,建于1664-1669年間,由著名建筑師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設計。這是雷恩的早期杰作之一,也是他設計的第一座大型公共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劇院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古羅馬的馬塞勒斯劇場(Theatre of Marcellus),采用了古典主義風格。建筑外觀呈D形結(jié)構(gòu),內(nèi)部沒有支柱支撐,這在當時是一項驚世駭俗的工程。屋頂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木桁架結(jié)構(gòu),跨度達到70英尺,為觀眾提供了無遮擋的視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謝爾登劇院主要用于牛津大學的官方儀式,包括學位授予典禮、就職典禮、重要的學術(shù)會議音樂會和其他文化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劇院內(nèi)部最引人注目的是天花板上的巨幅畫作,描繪了藝術(shù)、科學戰(zhàn)勝無知和嫉妒的寓言場景。這幅畫作由羅伯特·斯特里特(Robert Streater)創(chuàng)作,是英國巴洛克繪畫的重要代表作。我們造訪時,劇院已經(jīng)關門,因而無緣觀覽劇院內(nèi)部的裝飾和藝術(shù)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為牛津大學重要的儀式場所,謝爾登劇院見證了數(shù)百年來無數(shù)學者的學術(shù)成就。許多著名人物都曾在此接受榮譽學位,包括政治家、科學家、作家等。劇院至今仍在使用,是牛津大學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游客參觀牛津時不可錯過的建筑瑰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在牛津的最后一站是“嘆息橋”(Bridge of Sighs)是一座連接赫特福德學院(Hertford College)南北兩部分建筑的著名天橋,建于1914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嘆息橋”的橋身裝飾有精美的石雕和拱券結(jié)構(gòu),與威尼斯的“嘆息橋”類似,是一座封閉的,主要供學院師生在建筑內(nèi)通行,無需下到街道層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嘆息橋”這個名字借用了威尼斯著名的嘆息橋,但兩者的歷史背景完全不同。威尼斯的嘆息橋連接法庭和監(jiān)獄,囚犯經(jīng)過時會嘆息。而牛津的嘆息橋則純粹是學院建筑間的連接通道,沒有悲劇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嘆息橋已成為牛津大學的重要象征之一,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明信片、旅游宣傳材料和影視作品中。許多游客會特意前來拍照留念,它也是牛津城市觀光路線上的重要景點。</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橋梁本身是赫特福德學院的私有財產(chǎn),但游客可以在新學院巷從外部觀賞和拍照。這條小巷本身也很有特色,兩側(cè)都是歷史悠久的學院建筑,營造出濃厚的學術(shù)氛圍。牛津嘆息橋雖然歷史相對較短,但它完美體現(xiàn)了牛津大學將實用性與美學相結(jié)合的建筑傳統(tǒng),是游覽牛津時不可錯過的經(jīng)典景點。????????????????</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黃昏時分,牛津展現(xiàn)出了另一種美。古老的建筑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莊嚴神秘。我們穿過過嘆息橋,這座連接赫特福德學院兩部分的橋梁在黃昏中顯得格外浪漫。站在嘆息橋下,我浮想聯(lián)翩,終其一生獻身于教育和科研事業(yè),卻與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學無緣,無奈“一聲嘆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津真是一座充滿魔法的城市,每一角落都彷佛能讓人穿越時空,今天不知不覺就暴走了2萬5千步,雖然這無法與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2萬5千里長征相提并論,但對于我們這對“奔七”的老頑童來說已經(jīng)是空前的勝舉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將離開牛津返回倫敦了,站在卡法克斯塔下,我回望著這座令人難忘的城市。短短的半天的時間,我感受到了牛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學術(shù)氛圍。牛津不僅是一座大學城,更是一座活著的博物館。這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歷史,每一座建筑都訴說著故事。在這里,過去與現(xiàn)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和諧共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乘坐返程的火車,我?guī)е鴿M滿的收獲和感動離開了牛津。這座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麗建筑,更因為它所代表的學術(shù)精神和人文傳統(tǒng)。牛津之行,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學精神,什么是知識的力量。也許多年后,當我再次回憶起這次旅行,我會想起那些古老的石墻,想起圖書館里安靜的讀書聲,想起河上的微風和夕陽下的穹頂。牛津,這座永恒的學術(shù)殿堂,將永遠在我心中閃閃發(fā)光。</span></p>